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解析论文_许瑞湄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解析论文_许瑞湄

广州市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东莞分公司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重获新生,现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建筑工程造价的有效落实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并为自身经济效益的获得提供重要的保障。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建筑工程造价普遍存在超预算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行业合法经济效益的获得。因此,为了实现建筑行业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目标,本文系统分析了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并提出了有效的控制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控制对策

引言

工程造价是建筑企业最为关注的话题,造价控制的力度直接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然而在实际的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造价超预算的问题,对建筑企业经济效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不利于提升建筑企业的竞争力。同时造成建筑工程项目造价超预算的因素众多,只有对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进行详细的探讨与了解,才能对症下药,采取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消除建筑工程项目超预算隐患,最大限度的保障建筑企业合法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获得。

1、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分析

1.1 建筑工程造价信息收集缺乏完整性,造价预算编制不尽合理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是一项繁琐的工作,牵涉的内容体系比较多,包括施工材料成本、施工设备成本以及人力成本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注重考验工作人员的细致能力。但是由于造价管理人员无法收集到完整的材料和设备信息,无法为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提供可靠的依据,使得预算编制工作存在诸多的漏洞,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缺乏合理性,建筑工程投资成本增加,严重超出实际预算,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受损严重。

1.2 建筑工程造价受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大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得我国建筑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筑材料价格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呈现出波动的现象,一些造价人员在进行造价预算编制时,并没有对时下市场材料价格进行深入的研究,仍然参照以往的材料价格标准进行工程造价预算编制,直接导致最终的预算结果与实际的工程造价存在很大的偏差。此外,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也会对建筑材料价格调动造成或大或小的影响,造价人员对国家政策变化的把握不够,使得造价预算工作与国家现行的法律政策脱节,造价控制管理工作存在诸多的问题。

1.3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水平不高

随着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能力是其上岗的必要因素,同时对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作了进一步的界定,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过强的业务能力的人员才具备上岗的资格。而现有的工程造价预算控制人员恰恰无法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在实际的造价预算管理工作中,由于工作人员自身素质能力的问题,使得一些造价预算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问题越积越多。且这些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态度不端正,漏算、错算等问题频繁发生,最后直接导致整个工程造价预算工作失去了控制,建筑工程造价成本普遍偏高,建设单位经济利益受损。

2、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对策

2.1 科学预测市场行情,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

经济是不断发展的,市场价格并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造价工作人员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更新市场信息,把握好市场价格变动的规律,并根据施工材料的使用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结合市场上的最新材料价格信息进行造价管理工作,提高预算的准确性,确保预算金额与实际工程造价金额的统一,降低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现象的发生几率,从而确保建筑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 广泛收集相关信息,完善造价预算编制工作

建筑工程造价工作离不开相关资料的支持,现代建筑市场变化速度快,且信息的更新速度也在不断的加快,如果还是将以往的相关资料作为建筑工程造价工作的依据,那么就会使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工作失去了时效性,且准确度无法得到保障。因此,造价人员应充的认识到数据资料的重要性,在建筑工程开展前,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的考察,比如,地形地貌、施工环境状况,并记录相关数据信息,以此作为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管理的重要依据,确保预算的科学性。此外,还要对施工的设备、材料以及施工的技术等相关信息进行同时,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控制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保障工程造价管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2.3 加强过程造价调整审批

为了避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问题的出现,将超预算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需要加强建筑工程各个阶段的造价审批工作,并严格执行相关规范标准,按照实际需要加以调整。除此之外,还要严格强化建筑工程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造价调整批准、监督和审查,最大限度的控制工程超量、超价等问题的出现,减少项目变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2.4 全面提升造价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

造价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控制的效果,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的建筑工程造价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普遍偏低,表现在专业理论基础薄弱以及实际操作能力不足上,低素质的造价工作人员既不具备自我学习、钻研的意识,也无法根据现有的技术体系对自身进行及时的调整,使得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效率和质量不高。因此,应广泛的开展造价人员专业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能力,使他们熟练的掌握造价管理工作流程,不断丰富和补充其造价管理知识,提高预算的准确性,最大限度的降低或避免工程造价超预算现象的发生。此外,还应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严格监督和规范造价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切实保障造价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从而避免工程超预算现象的出现。

3、结语

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多,工程造价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建筑企业逐渐将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上,以彻底根除工程造价超预算问题,保证企业合法经济效益。现代市场环境越来越复杂,建设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只有全面落实建筑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与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工程造价超预算问题,合理的把控建筑工程费用,并将工程投资费用控制在预算范围内,才能切实确保建筑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与管理的质量,减少设计变更以及返工等情况的发生,有效降低建筑工程造价成本,提升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因此,建筑企业应清楚的意识到造价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性,及时了解和掌握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广泛的收集各种材料信息,确保造价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加大对建筑市场的关注力度,及时了解和掌握建筑材料价格,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降低因材料价格变动而引发的造价超预算问题的发生几率,以最大限度的减少造价超预算问题的出现,实现建筑企业经济小于最大化目标。

参考文献

[1]刘琴琴.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分析及控制对策[J]. 江西建材,2017,(11):233+236.

[2]赵小亚,杜炎莉.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 建材与装饰,2017,(12):191-192.

[3]周伟正.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解析[J]. 江西建材,2017,(05):230-231.

[4]顾环斌.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解析[J]. 江西建材,2017,(04):238.

[5]周文瑞.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解析[J]. 四川水泥,2017,(01):181.

论文作者:许瑞湄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5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解析论文_许瑞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