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男孩中建立真正的心理弹性——倾听男孩内心的声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男孩论文,弹性论文,内心论文,声音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997(2007)03-0032-03
一、男孩心理弹性研究的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前,大多数研究者都将处境不利儿童当成一个同质、不分化的群体来进行研究,很少注意处境不利儿童群体内的变异与个体间的差异[1]。然而,事实上并非所有处境不利的儿童都必然有不良的发展结果,也就是说,同样是经历不良的发展过程,有些儿童却依然能获得良好的或者是正常的发展结果,这一现象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尽管大量研究都表明心理弹性儿童或青少年在行为表现上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坚强、自立、有毅力、执著、有控制力、处乱不惊等),但我们也应考虑到在这些表现的背后有着深层的影响因素,如社会和文化的一些习俗和期望,家庭潜移默化中灌输的思想和要求等。特别是对于男孩,无论家长、老师还是整个社会,总是希望他们能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很多相关研究也都指出了这一现象存在的普遍性。这就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在男孩所表现出的行为背后是否真有一颗弹性之心,还是由于各种社会与家庭的期望和要求所导致的一种“伪心理弹性”的表现?
提到社会与家庭的期望和要求,我们总是会想到性别刻板观念,当一些男性个体或女性个体由于其某些共同点而被他人当作一个群体或类别时,性别刻板观念就出现了。在阐明此概念前,我们先要明白性别角色的概念,即在某一社会文化中众所周知的男性或女性应该具有的行为模式。例如,装卸工是男人的职业,而幼儿园的老师则是女人的职业。性别角色是由行为限定的,但性别刻板观念是关于态度和认识的信念,是对男女不同角色特征的舆论认识,是被人们广泛认可的,具有持续性和传统性。已有的国外研究结果表明,男性的肯定特质包括独立性强、情绪稳定不外露、不易受外界影响、支配性强、临危不惧、具有竞争性、情感不易受伤害、爱冒险、从不哭闹、自信、大度、抱负宏大、自立等[4]。国内研究者徐大真的研究也指出所选的男女被试均认为男性是勇敢的、坚强的、富有冒险精神的、统治欲强、领导者的角色[5]。由此可见,性别刻板观念影响着人们对男性在社会生活中的评价与认知。如果一个年龄较大的男孩在公共场合里哭泣,人们可能更多地认为这个男孩软弱、不够坚强;而如果是一个同龄的女孩,人们则会给予更多的同情和怜惜。当然,性别刻板观念的形成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它受到来自家庭、社会角色的期望、大众媒体的宣传和学校教育的影响,而这些对男性特别是男孩的刻板观念,将对他们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对他们心理弹性的建立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让男孩建立真正的心理弹性
目前一种研究心理弹性的新视角有别于传统观点:研究者们认为,要想使男孩具有更高的心理弹性水平,就应该考虑男孩情感中的敏感性和脆弱性,而不是一味要求他们去遵循已有的社会标准。同时,研究者们还指出以往的传统弹性模型可能在—些方面减缓而非促进了男孩心理弹性的发展,所以应该对传统模型进行调整或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审视它。在这种新视角的引导下,心理弹性将被作为男孩情感健康的里程碑并成为关注的焦点。
传统心理弹性可以被定义为“从挫折和沮丧中反弹的能力到发展一个清晰而真实的目标”,该定义强调了情感健康和处理痛苦生活经历的能力。对此,从新视角出发的研究者们并无非议,但当把它用来描述一些男性的典型行为时就显得有些过犹不及了,在这里我们可以将它视为一种男性的“伪心理弹性”,即人们常常把男孩的一些表面现象当成是一种健康或合理的表现,而忽视了这些现象可能是一种对深层痛苦的伪装[6]。如果我们能给这些隐藏在男孩内心深处的脆弱情感一个表达的机会,那么很多男孩甚至是成年男性的心理弹性将得到真正的发展。已有研究发现,让男孩在一种与他人有联系特别是在得到照看者支持的背景下去感受和自由表达这些脆弱的情感,是加强男孩真实心理弹性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新的“男孩准则”
传统心理模型强调了男孩自主、分离和独立处理方式的发展,特别是强化了对养育者的过早分离和对人性中脆弱自我的真实表达的过早沉默等。在欧美文化中,建立“男孩准则”就是要求年轻男性为了避免羞愧而极力去追求自制力、坚韧、禁欲和分离。这些标准已经成为一种公认的社会系统,会经常用于对年轻男性进行心理评估和治疗。然而除了在一些必要情况下,这种羞愧感会让年轻男性从对情感敏感性、依靠性和与他人联系的基础需要中脱离出来。无论家庭还是社会,人们总是用“男孩准则”去教育和评价年轻男性,以至于他们很小就知道成为一个男子汉就要“靠自己的双脚站立”、“不要依偎在母亲身边”、“不哭”、“要坚强”,而这些要求无疑会减少男孩去表达他们真实情感的机会。很多男孩在评价自己时就是以这些准则为基础的,他们通常羞于去表达一些正常的脆弱情感,因此很难与一个支持型的成人或自己的真实情感建立起联系。所以,为了让男孩们能拥有真正的心理弹性,我们应该建立和传播一种新的标准去定义“真实男孩”应该是什么样的,这些标准将包括:“良师益友”般的新勇气,以联系为基础的英雄气概,摆脱社会刻板的要求与性别刻板的羞愧感,建立与灵魂深处声音的联系,与他人建立真实的友谊等。
有研究表明,与女孩相比,男孩表现出了更低的自尊、更明显的沮丧感和更高的自杀率。事实上,很多男孩都处于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下,只不过悄无声息或不易察觉而已[2]。表面上,男孩们乐观、活泼、坚强和富有弹性,而内心却可能是孤独、害怕和绝望的。但由于社会要求男性去扮演坚强的角色,所以男孩们习惯于隐藏起他们的真实情感,特别是一些脆弱和敏感的方面。当他们遇到学业问题、友谊危机或一些其他心理问题时,由于没有倾诉的渠道而变得心情沮丧,甚至会选择自杀,然而我们却常常被他们外表的活力、任性和强壮所迷惑[3]。
东西方文化大都要求男孩勇敢地面对生活,当他们表现出脆弱的一面时,就会被父母或社会中的其他人视为一种怯懦或者羞愧。男孩在这种严格性别观念的影响下,逐渐学会了压抑对爱与联系的渴望,并且给自己建起了一种不可见的、无法渗透的“墙体”,一种“酷”的姿态。在“伪”坚强的面具之后,他们所有的情感中只有符合社会“男性气概”的方面被允许表达,这使得男孩们不得不掩饰他们痛苦与冲突的真实情感体验和渴望交流与联系的声音。
(二)“倾听男孩声音”计划
国外一项“倾听男孩声音”的计划将量化和质化研究并举,目的是获取男孩真正的内在情感经验,即隐藏在“男性气概”背后真正的心理与情绪状态。当然,计划的关注点也包括去发现真正的心理弹性因素,这些因素可以帮助男孩去抵御来自社会文化的压力和表达被扼制的真实情感。
该研究认为,现代社会中的许多男孩都对自己十分迷惑,陷入了无法解决的与成人世界性别冲突的泥潭之中[7]。特别是男孩们会经常对“男子气概”产生困惑:一方面,社会鼓励他们要坚强,要符合传统的男性形象;另一方面,当他们不够敏感或缺乏爱心时又会遭到训斥。这种双重标准往往会将男孩们推向沉默的状态。不可否认,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的社会忽视了男孩内在的心理冲突、对自信的缄默、过度的亢奋和把害怕驱动的男性鲁莽与睾丸素驱动的攻击行为相混淆而产生的困惑。
(三)建立年轻男性心理弹性的新框架
在研究中,研究者通过自我报告的方式让男孩摆脱伪装的“勇敢”状态,重新与其他人和自己的真实感情建立联系。这种自我报告是一种真实心理弹性模型的“指示剂”,包括被打破的“男孩准则”、对病态独立感的反抗、与他人建立联系、对脆弱感的真实表达等。核心内容包括:与同性和异性朋友的友谊,真实的情感与爱,以及来自父母或其他成人的监督与联系。
1.友谊
在自我报告中,尽管一些男孩表达了他们的孤独感和离群索居的生活方式,但其他一些男孩则强调拥有亲密朋友的重要性,他们认为朋友是可以依靠的。显然,一个男孩的社会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友谊数量和信任度的影响。当研究者让大一点的男孩给年幼男孩一些建议时,他们都主张年幼的男孩应该有自己特殊的值得信赖的朋友,并与他们一直保持交往。
2.与女孩建立柏拉图式的友谊
通过男孩们的自我报告,研究者还指出另一项十分重要的信息,即在这些男孩的朋友当中有一些是女孩,且她们都非常重要和值得信赖。这种友谊并不是一种常被成人误以为的恋爱关系,而是一种真正的友谊,它可以带给男孩们一种被理解的感觉。“我有一些好友是女孩,她们会真正聆听我的心声,我们常一起聊天,没有什么性的成分在里面,她更像是我的姐妹”,“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和一些女孩建立了友谊,她们会给你一种不同于男孩的观察视角,有时她们的建议更为细致。可以这样说:男孩的建议像是一半图画,而女孩的则像是另一半图画,只有听取两方面的建议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图画。”这是一种柏拉图式的友谊。
3.男孩的情感与爱
研究发现,男孩们有着一种对其他男孩、女孩或成人关爱与尊重的情感。他们喜欢和好友交流,说一些私事,这会让他们觉得彼此之间很亲密;或者没有太多的言语交流,但彼此也知道对方的感受。男孩表达他们的关怀和亲密的情感时更多的是通过行动,这种“行动性”的情感多于仅仅是语言或直接的表达。比如,有些男孩在自我报告中提到,“我们语言交流很少,只是一起打球,但他能够真正理解我……”,“我可以为他做任何事,他是我的朋友,这就是原因”,“我把他快速地拉出了水,我救了他,为什么不,我喜欢这家伙,他是我最好的朋友。”
4.家庭中的督导者
在研究中有关“谁是生活中最重要的榜样或英雄”以及“为什么崇拜这些人”的问题,大约有3/4的男孩认为是自己的母亲、父亲、祖父母或兄长,“我的母亲就是我的全部”,“祖父是我真正的英雄,我只是希望不辜负他的期望……在所有这些回答中,相当一部分答案指出了男孩们价值观的建立依赖于和家庭成员的亲密关系。研究指出,获得再次与他人联系的机会和真实情感的表达,将使得男孩获得更高的自信水平、更清晰的自我感知、更好的自我效能感和更少胆怯与羞愧感,而且整体上也更加乐观。其他一些相关研究也表明,在社会背景中,大多数青少年的行为不仅发生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更多的是发生在与家庭其他成员和在支持环境中提供照顾的成人之间。这类研究表明“父母-家庭”联系明显影响着青少年忍受情感痛苦的水平、抑郁和自杀的水平、药物与酒精滥用的程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可能参与暴力的程度。当然还有研究指出了其他一些重要因素也影响这些行为,如“父母是否在关键时期出现”,“父母对子女学业成绩的期望水平”等。但这些因素在显著性上都不如“联系”这一因素,该因素包括:“与母亲和/或父亲的亲密程度”,“来自被父母的关爱”,以及“孩子是否对他们的父母是重要的感觉”。有研究提出了这样一种对心理弹性保护因素的解释,即如果一个父母的形象是被积极呈现的,那么家中的男孩会有双倍的“保护”因素去维持他们的身心健康;如果男孩感到了来自父母的爱和其他的情感,保护因素的作用提升 4倍;如果在学校中与一个支持型的成人保持联系,并且该成人能去聆听男孩们的心声,那么保护因素的作用将再增加4倍。
实际上,另一种有关“先天—后天”的讨论也支持这一心理弹性的新观点,即男孩应该有像女孩一样的需求和与相关背景的联系,并将照看者的关爱投入到自我心理弹性的建立之中。现代神经科学的研究也表明,我们应该使用孩子的照看环境来刺激男孩先天具有的生物倾向,这是一种固定的联系,是爱和养育的联系,成人必须将这些联系提供给男孩以支持心理弹性新模型中的生物基础。
现代心理弹性的研究是建立在一种生态系统观和情境论的基础之上的,我们要考虑到心理弹性的形成和发展是受到个体所处的整个发展系统综合影响的结果。对于男孩来说,他们的成长无疑要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和文化的交互作用,所以在研究男孩的心理弹性时,一定要认真而全面地考虑这些因素,努力为建立男孩“真正的”心理弹性提出有效的理论和指导框架。此外,个体自身在这个系统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建立男孩真正心理弹性所必须考察的内容。
收稿日期:2007-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