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产业密集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密集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当今世界产业密集带分布的大势;进而将产业密集带作为一个产业空间巨系统和社会经济有机体进行了考察,并从现代产业在空间的集聚与扩散的运动中探索其形成和演化机制,最后对我国产业密集带的建设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产业带 空间 集聚与扩散
产业密集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出现的一种新型经济地域组织。它的出现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生产力分布格局和世界经济地图的面貌,甚至大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存和生活方式。 产业密集带是当今产业空间布局的一种典型形式。它表现为产业、人口和城市在特定的大地域空间内沿线状的各种基础设施束(多种交通运输线路、输电线路、水源供给线路、通讯联络线路等)呈带状的高度集中,并形成庞大的空间巨系统。它具有内部组织的有序性和对周围地区产生强大的辐射力和吸引力。一个结构完善和功能强大的产业密集带可产生巨大的国民经济效益,并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反之,则可能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
1 产业密集带的出现及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早在本世纪初叶,一些学者曾注意到促使产业密集带形成的若干事实,并试图从理论上加以论证。如以韦伯和高兹为代表的古典工业区位论关于企业规模经济、区位规模经济和城市规模经济研究,美国斯坦因·德·吉尔对工业中心间相互联系不断加强而形成的“制造业带”的研究;德国温纳·桑巴特提出的“生长轴”理论,认为随着联络各中心的重要交通干线的建设,使运费大幅度降低,必将使产业和人口被吸引而密集于交通干线的周围的趋势大为加强。但由于当时作为一个产业巨系统的产业密集带正处于孕育阶段,因而这些理论阐述难免带有推论和不完备的特征。
最早注意到产业密集带出现并对它进行研究的当属法国巴黎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和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成员J·戈特曼(Jean Gottmann),他于1942年曾到美国东部沿海地带进行考察,注意到沿着阿巴拉契亚山麓瀑布线附近一个个大城市迅速发展,并和周围的一些中小城镇组成城市集团。如波士顿、纽约、费城、华盛顿等。到1957年他再到那里去考察时,敏锐地注意到一个新的情况,即从新罕布什尔州的Hillsbrough直到弗吉尼亚州的Fairfax,沿主要交通干线城市连绵逶迤,城市间联系紧密,产业聚集达到巨大规模。他意识到,这里正在形成一个主轴长600英里,人口有3000多万的连绵城市地带,也是一个产业密集地带。他认为应当把它当作一个空间地理单元来看待,需要给它起一个新名字。于是,他以古希腊伯罗奔尼撒高原上一个传说中的巨大城市来命名——麦加罗波利斯(Mcgalopolis)它既是巨大的城市带(或称作大都市连绵区),也是密集的产业带,这个地带被称作波士华(波士顿-华盛顿)。
戈特曼指出,这个巨大的麦加罗波利斯,在今天是唯一的,但它是一个有趣的实验室,今后它将普及,将作为二十世纪文明的重要标志而被人们所接受。所以,波士华产业密集带并不是一个特例,而是一个先驱地区。美国人民本世纪的最重要贡献之一,就是率先创造了麦加罗波利斯这样一种产业分布格局,以后它将在世界各地陆续出现,塑造出全球经济地理的新格局。
麦加罗波利斯的存在,对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是国家经济的核心和精华所在。它既是科技进步、规模经济以及近代产业在空间上集聚与扩散运动的结果,也是基础设施发展,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业高度发展的产物。它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为国家的象征,成为其它地区仰慕和仿效的对象。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看,其出现并非偶然,它是工业化社会中后期产业布局的典型现象,是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
时过不久,被称为美国制造业带的五大湖沿岸的若干城市群形成了新的麦加罗波利斯,并有与波士华及北岸的加拿大城市群相连接的趋势。此外,战后的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及西海岸加利福尼亚经济迅速发展,其若干城市群也在演变成为产业密集带。
战后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在高速成长过程中,产业人口和城市迅速向太平洋沿岸倾斜,在较短时期内形成了“三湾一海”产业密集带。
在经济高速发达的西欧各国,先是在国内形成若干范围较小的产业密集带,如英国奔宁山南侧及大伦敦地区的U形产业密集带,荷兰的朗斯塔德环形产业密集带;德国的莱茵河流域产业密集带,法国的塞纳-罗纳产业密集带,意大利西北部产业密集带等。随着西欧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国界职能弱化,一个起自英格兰东南部直到意大利西北部的跨国巨型产业密集带正在形成之中。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有了很大发展,资源配置条件和环境有了很大改变。对外开放有很大提高,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加剧,人口流动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特别是城市规模扩大和职能完善,城市间线状基础设施束发展,更加速了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密集带开始形成,并在区域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规划好我国产业密集带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关于产业密集带若干质的规定性的思考
产业密集带是在大的地域空间内形成的产业聚集。这种聚集目前已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涌现。但对于这种区域经济的新现象,我们还很少研究。在对于产业密集带的识别上,有必要明确如下几点:①产业密集带首先是一大批产业在空间的集聚,但不是任何种类和规模的产业集聚都可称之谓产业密集带。②产业密集带常表现为各种规模和专门化不同的中心城市在一定地区的聚集,但不是任何中心城市在一定地区的聚集都可称之谓产业密集带。③产业密集带的经济中心通常都是由各种交通运输线路所贯通,组成点轴系统。但并不是任何点轴系统都是产业密集带。④产业密集带的地理基础需要有一片连续的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构成产业密集带的中心城市与其郊区城镇必须互相衔接、融合。⑤产业密集带必须具有一定规模,但具体规模多大很难作量的规定,但其下限,必须有若干中心城市或城市群为依托,带内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产业内部有密切联系和较严密的分工协作、有发达的线状基础设施束联结、与周围地区有密切联系和物质能量交换。规模不足或经济能力不够强,均不能称为产业密集带。因此,作为产业密集带应该是:
2.1 产业密集带是一个空间的经济巨系统
任何系统都是由若干基本要素组成的。而对于产业密集带来说,这些要素主要是企业、企业的集合体——部门或产业、人口、城市、区域、各种基础设施等。这些要素构成系统的基质,是系统各种结构关系的承担者,各种要素一旦按一定的次序排列组合、彼此联络、构成一定形式,就形成一定的结构,就会使系统处于稳定的状态,并保持其特性。任何系统都处于和外部环境的紧密联系之中,不断和外部环境或其它系统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和功效等体现为系统的功能。系统功能使要素间构成了非加和性,一旦要素组成系统,就表现出新的性质。其功能不等于各要素功能的简单相加,有的要素功能被放大,有的被限制,功能发挥只能在横向和纵向的联系中,通过协调和竞争来实现。系统具有层次性。产业密集带往往是若干个亚产业密集带,或点轴系统,或城市群组成;而在一定条件下,它又可能成为更大的超级产业密集带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认为,产业密集带就应当是这样的开放性地域系统,各种要素一旦加入这个系统,就应当表现出新的性质,创造出非加和性,在区域经济中发挥出更大的功能。
2.2 产业密集带是一个发育成熟的社会经济有机体
产业密集带作为一个社会经济有机体,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2.1 进化过程。产业密集带的形成是产业空间运动长期演化(进化)的结果。经过不断对环境的适应,内部结构的调整、功能改变、地域范围的扩大或缩小,外部形态多次变形,它无时不处在动态的变化之中,呈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2.2.2 边界。就象任何有机体都有自己的外壳一样,产业密集带也应有自己的边界。它基本上是按照其物质流和信息流的辐射和吸引范围所确定的。但和其它生物不同之处在于,其边界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模糊的,呈幅带不等的带状而与其它区域胶结在一起,甚至还可能与其它产业密集带出现某种程度的重叠,这是由其本身构造的复杂性决定的。
2.2.3
新陈代谢。产业密集带是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为了实现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不断补充负熵流,实现机体自身的建造和修复,同时不断的将生产的物质和精神产品向外输出,新陈代谢是产业密集带赖以生存的保证。
2.2.4 变异和创新。产业密集带在其生活史中进行着生长与发育,实现构造和机能由简单到复杂的转变,随着科技进步,其生产的内容、空间布局形态都会出现变异。我们把新产生的,能够推动产业进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变异叫做创新。创新的出现对产业密集带的兴衰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兴旺发达,否则将导致衰落。在众多的产业集聚体中,通过创新的竞争,使新的产业密集带脱颖而出,原有的产业密集带也不断改变自己的形态和结构,而升到新的层次。
2.2.5 病变、诊断和治疗。产业密集带在自身的运行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中,可能发生种种病理变化,如任其发展可能发生恶变。这时就需要经过诊断和治疗,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对于产业密集带来说,常见的病状是:由于创新不足而失去发展的势头;产业结构落后或产业结构失调;资源运用不当或配置不合理;内部激励机制缺乏或与对手竞争失败;产业过度集聚超过环境容量造成规模不经济和生态环境恶化。这是政府有关决策机构需经过缜密调研,确诊病变之所在,采取相应果断有效措施,则此社会经济有机体是可能重新恢复活力的。
2.2.6 衰老或死亡。产业密集带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它广泛出现于工业化社会后期,随着科技进步,现代产业不断向新的形态跃进。随着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与扩散运动的增强,产业密集带将会出现解体、分化、变形、兼并或重组。也有可能出现若干产业密集带结合为更大的产业密集带的趋势,或若干个产业密集带纵横交织而呈巨型产业网络的趋向。或随区域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产业密集带将会融合于区域经济之中。
2.3 产业密集带演化规律的可知性、宏观调控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规律是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经济规律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现象间共同的、普遍的和经常起作用的东西,是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内在必然性。
产业密集带的形成和演化是有规律可循的,其规律性是可知的,政府可通过种种行政手段和经济杠杆对它进行设计和调整,也可干预其演变的方向。同时,对其出现的种种病态进行诊断与治疗。对其发展前景进行预测。
由于产业密集带是大地域范围的空间巨系统。其形成和发展对国家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它是国家总体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可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干预产业密集带的运行。在市场支配资源配置的条件下,政府将通过制定总体发展战略和实施规划,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规划重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港口码头、超高压输电线路、信息高速公路等。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税收政策、调节银行利率、推动区域间横向联合,制定投资法规以吸引国内外资金,制定人才和劳动力流动规划,科技发展规划及城镇发展规划等,并采取有力措施进行实施。
产业密集的发展是个客观的自然历史过程。它是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它势必随着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其运作方式和形态,或为其它经济空间形态所取代。
3 产业密集带的形成和演变机制研究
产业密集带是个具有时代特征的经济地理现象。它是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产业的集聚与扩散运动过程中形成的。与产业密集带形成的同时,往往同步形成人口密集带和城市密集带(大都市连绵区)。三者形成机制不尽相同,地域范围也可能有若干差异,但这三个密集带相互支持,互为表里,其本质为同一社会经济进程的不同侧面,限于篇幅,此文仅论及产业密集带的形成机制。
近代产业在空间结构演变上存在着对立统一的两种趋势:集聚和扩散。这两种机制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集聚中有扩散,扩散中又包含集聚。从宏观来看,当产业向少数几个地点集聚时,而从微观来看,则是产业围绕着增长中心向外围扩散的过程。反之,当产业由一个集聚区向周围中小城市扩散时,也就是产业在各个中小城市的集聚过程。
从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在工业化社会以前的传统社会里,以自然经济为主,地区间联系很少,劳动地域分工不发达,产业的分布格局以分散的、彼此联系甚少的均质性的分布为主,产业缺乏集聚动力,因此不可能形成规模巨大的产业聚集体。
在以机器大工业为代表的工业化社会中,近代产业以集聚趋势为主,与集聚同时实现着产业在空间上的扩散。近代产业在空间上集聚的主要原因和机制是:①现代产业在分工与专业化日益加强的情况下,对协作的需要日益迫切。现代产业的每一个部门均处于复杂的纵向、横向和斜向的联系所组成的网络之中,离群索居的企业和处于协作网中的企业,经济效果大不相同。②产业对于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需要。集聚在一起使用由社会所提供的上述设施的企业,与远离聚集体,自己独立兴办上述设施的企业,其投资规模与经济效果悬殊很大。③现代产业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培育起来的产业。其发展要求有广阔的市场,方便的交通运输,灵通而快速的信息,发达的商业、银行、保险、证卷交易系统;要求能及时、方便、充分地获得原材料和能源;要求有足够的具有各种专业素养与生产技能的劳动力可资雇佣。十分明显,上述要求只有使企业处于某种聚集体中才能达到。
产业集聚作用在国民经济的不同部门其表现形式是不相同的。农业中的集聚作用表现为在市场经济推动下和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条件下,农业专门化部门的形成。农作物种植和畜禽饲养逐渐向生产条件最为优越,能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地区集中。于是这一地区就从原来的自给性农业区逐渐演变为某种农作物和畜产品的集中产区。而与专门化无关的,主要为满足当地需要的那些部门将被淘汰而衰落。农业中劳动地域分工进一步深化,它为农业中推广应用新技术,提高单产和劳动生产率创造了前提。它为产业密集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加工工业和各种服务业部门是集聚性很强的行业。它们的发展和集聚表现为各种规模和结构形态的经济中心的兴起。
在特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之下,任何类型的企业,其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总是随其规模的变化而变化。在通常情况下,当企业生产规模很小时,单位生产成本极高,以后随着生产规模扩大,生产成本逐渐下降。当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到某一极点时,再行扩大,单位成本不但不会下降,反而呈上升趋势。其规模经济曲线呈U形。
任何区域,它的全部产业从总体上都要求组成一个规模适当、结构合理和联系密切的产业聚集体,才能最大限度地取得集聚的经济效益。那些在生产上或分配上有密切关系的企业,或在布局上有相同指向的企业、按一定比例集聚在某个拥有特定优势的区域,组成一个生产系统。在此系统中,每个企业都因与其它关联企业相互接近而改善了自身发展的外部环境,并从中受益。这种效益是上述企业在分散布局条件下所不可能获得的。我们将这种因企业集聚于有利环境条件下所产生的超出部分效益,称之谓集聚经济效益。
能产生集聚经济效益的集聚体大致有如下几种类型:①因生产布局指向性相同而形成的聚集体。其目的是为了利用地区优势来发展经济。如同一产业部门的各企业的集聚,虽然企业间联系较少,但集聚本身同样可给企业带来相当大的外部利益。或如针对某一地区拥有廉价劳动力而建立的多个不同部门的企业,它们之间也可能联系不多,但也能带来某些外部利益。或针对利用某一地区的多种优势而建立的多种不同企业,可以形成多种专门化的部门。②因经济联系密切形成的聚集体。其目的是为了加强企业间的经济联系,为系统中各个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外部经济条件。它包括:因纵向联系而形成的聚集体,即把一些具有前后向联系的企业,布局在同一地区而产生相当大的经济效益。还包括因横向联系而形成的聚集体,即指那些围绕着地区主导专业化部门而形成的产业群体。这种聚集体联系复杂,构成多圈层的横向联合系统。
由产业内部要求而产生的集聚动力所形成的产业聚集体。都不是单纯由某一种经济联系凝聚而成。它是多种联系纵横交错、呈网络结构的企业聚集体。许多巨大的经济中心都是由结构不同,各具特色的企业聚集体所组成。当科技进步导致区域的主导部门发生重大变化时,聚集体的规模和结构也必然发生相应改变。
但是对于一个特定地区来说,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达到的集聚规模总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这个临界值,再行集聚,效益就会降低,甚至走向反面,由集聚规模经济转变为不经济。企业外部生产条件恶化,导致生产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变,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大等。这时生产向外扩散就势在必行。
产业的扩散运动是由扩散推力和拉力共同组成的一组合力。其作用趋向于使企业分散到主要聚集体以外的其它地区,到另外的区位优越、能带来经济效益的地区去集聚。产业的扩散推力主要由于产业聚集体内部产业不合理的集聚和产业集聚过度所导致的集聚不经济形成的。并不是任何类型的集聚都可以给地区经济带来利益,如一些布局指向性不同的企业由于某种历史原因集聚在一起,则相互争夺有利的区位因素,彼此干扰,使得矛盾突出,效益下降。这时就会产生一种排斥力,将某些效益低下,协作不密切或污染扰民的企业排斥出去。另一方面,如果一个地区其集聚规模超过了它的承担能力,也会造成不经济,因为在特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产业聚集体可以承担的发展能力总是有限的。
由集聚不经济产生的扩散推力,促使一些企业从高度集聚的地区向外扩散,也使得新建企业避开这类地区。此时,国家或地方政府在规划新开发区时,创造一股拉力,如发展对外交通,改善基础设施,培养人才提供较好投资环境等,这样在新开发地区就有可能形成新的产业聚集体。
所以,产业的集聚和扩散中两种力常互为条件,互相补充。其空间运动表现为,集聚过度常成为促成扩散的契机,只有适当扩散才能保证产业聚集体(经济中心)规模适度,结构优化。但在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下,往往促使过度集聚,而由科技进步所促使的产业结构调整,常形成新一轮的产业的扩散运动。扩散运动的结果则在更大区域范围内形成新的产业集聚体。当这些大大小小的聚集体在空间上互相接近且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时,我们便有可能将其视为一个更大的产业聚集体。我们所考察的产业密集带便是在这个背景下形成的。
在区域经济学中,瑞典的谬尔达尔(Mydral)提出的涓流效应和极化效应,美国赫希曼(Hrichman)提出的扩散效应与回流效应,威廉姆逊提出的倒U相关学说与前述理论实属异曲同工。
产业密集带是近代产业长期演变的结果,其发展具有阶段性。它是一个历史范畴,直到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世界上还没有产业密集带这种巨大的地域系统。它是在区域经济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之后,近代产业在空间上大规模进行 集聚和扩散运动,人口城市化过程加速进行,与人口职业构成急剧变动的同时,出现大规模人口迁徙浪潮,人口地理分布出现很大变化,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千万人口级超级城市纷纷涌现,城市内部职能分区日益明显,新城市成批出现,使城市数量大增,于是,在一些区位优越的地区,呈现出产业人口和城市大规模集聚的现象,这就进一步提出对提高基础设施质量的要求,特别是在区域内各中心城市间交通线、输电线、水源线形成网络,企业间横向联系大大增强,分工与协作密切,产业密集带逐渐形成,作为一个地域巨系统的效益和功能进一步发挥出来。
产业密集带是一个不断发展,日益完善着的概念。随着区域经济成长到一个新的阶段,势必引起产业的空间再组织过程,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通常伴随产业空间区位的变化,城镇体系格局的变化。
产业密集带的空间演替大致经历如下阶段:
第一阶段:由于国家经济发展,内部产生强烈的投资冲动,技术进步导致新的生产部门和新产品不断涌现。在需求与供给的刺激与推动之下,在某些拥有较好区位的地区,(如某些矿物资源产地;通航河流的干支流交汇点或河口;沿海港口;某些传统的物资集散地区),一些有发展前途的产业部门得以建立起来。于是这些地区变成为新的增长极点。所有的城市、人口和生产力分布格局被打破,区域发展不平衡规律开始发挥作用,某些区域或经济中心开始发展。
第二阶段:在增长极点内,由于某些部门具有很强的联动效应,它的发展带动与之相关的前向、后向和旁侧部门的发展,形成很长的产业链,于是在一个经济中心内,形成围绕主导部门,以相关企业相互配合的生产系统。这些部门由于在同一地域空间紧密配合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经济中心的经济实力有了很大增强。城市间交通线路的开辟,使对外联系功能得到加强。
第三阶段:由中心城市向外延伸的交通网使城市呈辐射状向外扩散,城市内部职能分化加强,围绕中心城市的卫星城、抗磁力中心和城市集团涌现,城市边缘区成为变化迅速地区,郊区并入城区,附近农业区成为新的郊区。人口逾百万,乃至千万的超级城市或大都市地区出现,城市间专业化分工逐渐明朗,沿主要交通干线的点轴状产业系统开始形成,产业密集带的雏形日益明显显露出来。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大大超过单个增长极的影响。
第四阶段:产业密集带建设趋于成熟的时期,经济实力强大,产业结构转换迅速,带内产业的系统性提高,对外部的影响力加强,产业密集带作为贸易、金融、信息中心的职能和高科技新产品孵化器的职能日益重要。沿海、沿江、沿主要交通干线,两条以上平行的复合式点轴系统所构成的具有一定纵深配置的产业密集带出现。各巨大产业带间呈现互相衔接、归并、融合的趋势,城市界限日益泯灭,城市带连绵逶逸,可达数百、上千公里。
第五阶段:当前人类社会正由工业社会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由科技革命导致的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在展开之中,信息革命席卷全球,高速大容量的运输手段的发展使运输成本大幅度降低,正从根本上改变着生产布局的指向。经济世界化和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使资金、技术、资源和劳力在全球范围内大量流动,发展中国家经济纷纷对外开放使世界经济更加名符其实。上述一切使产业密集带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一系列高科技部门的涌现及其对传统部门的技术改造,第三产业比重增加,将直接导致产业密集带内部结构与外部形态的改变。一个全新的世界经济地理格局正在形成之中。产业密集带的未来发展必须在此大背景下进行考察。
4 关于我国产业密集带的发展和总体布局的若干构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经济经历了艰难的“起飞”阶段,现在正转入持续稳定发展阶段。15年来我国经济已有了很大发展。伴随改革开放,大量引进外资和高新技术,产业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外向型经济已占很大比重,乡镇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城市化进程发展很快,多年来由于体制原因造成的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水平的畸形状况正在改变。与大批中小城镇兴起的同时,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发展迅速。从总体上看,我国已处于工业化社会的中期阶段,当然,由于我国疆域辽阔,各区域的差异是比较大的。我国社会经济生活正处于快速变动之中。
经济增长与生产布局变化,促使我国产业密集带的孕育和形成。国家计委和学术界在探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时,曾提出T字形发展战略(指正在发展的沿海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和兀字形发展战略(除上述二带外,另加陇海一兰新经济带),除此以外还有学者提出一些地方性的产业密集带,如成渝沿线产业带、西江产业带等。这些产业经济带集聚了我国经济的精华,是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骨干力量。
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讲,目前我国现有的经济带都还难以称之为成熟的产业密集带。虽然外形和轮廓相似,但仔细观察发现,它们还缺乏系统性,内部无序状态和内耗都还很严重。线状的基础设施束也还不够发达,引入负熵流不足。结构落后和不完整,导致功能不能充分发挥。从社会经济有机体的观点来考察,整体组织性差,协同配合不够,新陈代谢能力低,对外界刺激反映不灵敏,局部地区有病态反应。以上说明,我国的产业密集带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已初露端倪,或者说尚处于襁褓阶段,亟需规划和政策扶持引导,其发展前景无限。
长江产业带是人们谈论得最多的一条产业带,它地处我国中部,长江东西横贯,素有黄金水道之称,地带内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资源丰富,沿岸有-系列特大城市和大中小城镇为依托,具有建设产业密集带的有利条件。但是上中下游发展极不平衡,沪宁一段经济发达,城镇密集,外向型经济比重大,已初步具备发达的产业密集带特征。皖江、浔阳江和鄂江一段,一组组的城镇群呈不连续的分布,除武汉城镇群外,发展水平尚低,正处于起步阶段。岳阳以上,沿岸城市呈点轴状分布,尚不具备产业密集带的特征。江南三大湖沿岸城市群规模尚小,辐射能力有限。但长江流域是我国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的地带。随着上海浦东开发,长江航运现代化;以三峡工程为首的大型水利枢纽的建设;沿江铁路和成都至南通的铁路的修筑;上海-昆明线的现代化;以及现代通讯网的建设,具有一定纵深的长江产业密集带有可能在几十年内建成。它将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中西部开发起重要作用。
沿海地带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是吸收外资最多和经济最活跃地带。但将沿海地带作为一个产业密集带来看,条件目前尚不具备。就是发展条件相似的闽、粤、桂、琼以及环渤海经济圈也很难称之谓产业密集带。目前沿海地带正处于以沿海港口或河口三角洲为依托的城镇群发展时期,各城镇群正以对外开放为契机,调整经济结构,加强内部协作和一体化,同时向辐射的腹地和沿轴线的内陆加强纵深联系。但沿海各城镇群结构和功能相似,竞争大于协作,彼此之间联系还很不够。今后发展,除加强海上航运联系外,修筑沿海大铁路,特别是青岛-新沂、新沂-南通、宁波-福州、福州-厦门-汕头铁路线有重要意义。可以预计,沿海地区将率先形成若干实力较强,但规模较小的产业密集带。如以沈阳、大连为中心的辽中南产业密集带,以京津唐秦为中心的京畿产业密集带,以济南、青岛为中心的胶济产业密集带,沪宁产业密集带、福泉漳厦产业密集带,广深珠产业密集带等。当这些产业密集带经济实力进一步强大,辐射力增强,才有可能形成巨型的沿海产业密集带。
陇海-兰新经济带的提出首先是作为开展欧亚大陆桥运输的设想而提出的。陇海铁路是我国一条横贯东西的交通大动脉。沿线有一系列著名的大中城市呈点轴系统。但由于这些城市分别隶属不同省份,辐射能力有限,城市间横向联系与分工协作还不够紧密。因此目前还很难说这是一条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密集带。但是,这一地带也是一个发展潜力巨大且富于活力的地区。如果大陆桥运输设想得以实现,则连云港的吞吐能力和陇海兰新线的通过能力必须大大增强。经济国际化必然使区域内部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中西部的封闭意识必被打破。我们还注意到,在陇海铁路北侧,起自西安,经侯马、新乡、兖州至石臼所的铁路即将建成。这是一条与它平行的能源运输大动脉,有可能形成一个复合的点轴系统。在未来,西起宝鸡,东抵连云港的产业密集带有可能率先出现,宝鸡以西,以兰州为中心可能形成一个黄河上中游能源重化工带。兰新铁路复线正在修筑,建成后通过能力可望增加一倍多。但由于线路过长,沿途城市经济实力较差,除乌鲁木齐-石河子一段有可能形成一个相对较发达的产业密集带外,其它地区在一个可预见的时期内,仍将是一个点轴系统。若塔里木油田大规模开发,通往内地沿线敷设大口径输油管,或敷设由土库曼斯坦通往东部沿海的天然气管线,则此地面貌将会有较大改观。但作为产业密集带,则仍将是遥远将来的事。
还有一个颇有希望的产业密集带有可能在我国中部地区形成。这就是京广和京九铁路两个点轴系统所形成的复合产业密集带。该两条通过能力巨大的运输系统,纵贯我国中部,几乎完全平行,相距百余公里。在其与我国东西向的交通干线的交汇处,极有可能形成实力强大的产业群体,从而构成网络状的经济系统,为中部地区开发提供了强大的基地。如保定-河间、石家庄-衡水、安阳-濮阳、郑州-商丘、驻马店-阜阳、武汉-九江、长沙-南昌、广州-深圳。它将是我国中部地区经济腾飞的骨架。
在一个可预见的时期内,还有可能形成一些地方性的实力较强的产业密集带。如齐齐哈尔-哈尔滨-牡丹江;长春-吉林-图门;同蒲沿线(以大同为中心);成渝沿线(以成都-重庆为中心);南昆沿线(以昆明和南宁为中心)。这些产业密集带将成为各有关省区发展的核心力量。
ON INDUSTRIAL CONCENTRALED BELT
Guo Zhenhuai Jin Ling
Li Liping
(Institute of Regional Economy,the Chinese People’s University,Beijing 100872)
Abstract
At first,this paper analysed the distributional tendency for theworld industrial concentrated belts,which was considered as a grand spatial system and social-economic organism;and then,discussed its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mechaniem,in terms of the spacial agglomeration and diffusion of industries;Finally,made some suggestion on the developing industrial concentrated belts in China.
Key words industrial belts; spatial agglomerate and diffu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