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与生物学教学_研究性学习论文

研究性学习与生物学教学_研究性学习论文

研究性学习与生物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性学习论文,生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模拟科学研究的过程,从选择研究方案,实施研究过程,到研究结论的得出,都由学生自主操作,而教师是活动的关心者与合作者。教师既不包办代替学生的研究,也不放任自流。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更有效地体验到如何去获得知识,如何将自己的各项技能和各种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和提高。同时,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能通过自身在研究活动中的体验,其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假设能力、决策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学生在处理各种事物中将体现出具有计划性、灵活性、独立性、预见性和矫正性等,显现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一新的发展变化使学生更能适应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人才需求的新要求。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

随着生物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一些现代化教学不断地进入课堂,为研究性学习创造了便利条件。教师可以抓住契机,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增加背景性、活动性、综合性、创新性、决策性的教学内容。教师提供一部分现成的知识内容,而学生则必须通过其研究活动从各种途径去获取多种相关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和拓展。

以《血液》教学为例,可设计如下的教学过程:①教师提出问题,血液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血为什么是红色的?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分标准是什么?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区别有哪些?②教师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供学生参考: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观察血液挂图;阅读教材和辅导材料;总结归纳写出读书笔记。③学生根据提示进行探索式学习。可以自学,也可以讨论、实验、查阅资料、阅读教材等。④师生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教师选择几个笔记范例进行讲评和讲解,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比较、归纳获得正确的结论并选择最佳的笔记设计。

二、在实验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

学生实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通过积极思维,手脑并用,分工协作,探索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初中生物教材中很多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就是很好的研究性课题。如:种子萌发的条件,根对水分和无机盐和吸收,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解剖青蛙、鲫鱼,等等。这些实验都可以设计成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去进行研究性学习。值得注意的是,进行探索性实验必须有明确的实验目的;必须设计详细的实验方案;必须让学生亲自参与重演科学事实的产生过程;必须有实验后的结果交流。

三、在生物活动课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

生物科技活动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最好形式。要因地制宜可能利用一切条件设计切合实际的生物科技活动内容,如:①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饲养或种植一二种动、植物,写出观察日记,研究动、植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规律以及与周围环境(光照、土壤、空气、水分、温度等)的关系。②调查某一地区周围环境的污染,研究污染的原因,找到污染源。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治理污染和防止污染的方法和建议,最后写出调查报告。③采集制作当地某些植物、小动物或菌类标本,并进行分类研究。④调查当地动、植物资源以及濒危动、植物,或近年来数量急剧减少的动、植物。通过调查研究,分析这些动、植物急剧减少的原因,呼吁社会关注这些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⑤研究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⑥研究新型农作物的种植办法,并进行推广等。

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动植物多样性的认识与保护,使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并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

标签:;  ;  

研究性学习与生物学教学_研究性学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