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细节关注留守儿童论文_张俊芳

从细节关注留守儿童论文_张俊芳

◇ 张俊芳

(四川广安区竹山小学 广安 638500)

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特别是四川),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22%。父母双方或者单方外出,儿童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例高达56%。这就使得留守儿童的监管和关爱成了社会问题。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

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有些孩子因为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变得胆小、懦弱,另一方面有的留守儿童因为没有父母的约束而行为失范,脾气变得暴躁、任性,打架斗殴、侮骂老师和同学,甚至长辈。

留守儿童的心理不够健全。留守儿童渴望父母的关爱,希望多与父母进行心灵交流。有的因父母不在家而感到遭受歧视、孤独无助、悲观寂寞。他们非常希望或比较希望能和父母住在一起,渴望感受父母的爱抚,大多数孩子存在心理不安全感。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正在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学校安全缺失和家庭监管缺位是产生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政府、家庭和学校联手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

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隐性,不容易发觉,但影响深远。

1.自卑心理和人格障碍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觉得自己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他们自惭形秽,怕被别人瞧不起。因此,内向的孩子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与父母关系越密切,感情交流越丰富的孩子,在父母外出后表现出的自卑心理问题越明显。有的父母把孩子托给亲属,孩子有种寄人篱下的感觉,认为自己不是这家庭中的一员,觉得自己比这个家庭中的人低一等,说话小心翼翼,做事思前想后,怕做错或做不好招别人责备,这很容易形成焦虑和抑郁的人格障碍。

2.孤僻心理与交往障碍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留守儿童内心烦恼与冲突无从倾诉也得不到引导,导致对外部世界缺乏信任感,容易对周围的人产生戒备和敌对心理,害怕与人交往,逃避各种活动,这种情感欠缺严重影响他们与他人的社会交往。周宗奎等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出现一定的自我封闭性,不敢参加集体活动,部分孩子在父母外出后有一种严重的失落心理,一段时间不爱说话、不愿和别人交往,变得自闭,心理孤僻抑郁。

3.逆反心理和行为偏差

因缺少父母的管教,留守儿童逆反心理极强,对抗情绪严重。他们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怀疑,对人际交往不信任。这种潜意识中的不信任导致了他们的逆反行为,对老师、亲友的批评管教产生较强的抵触心理,常表现为“不听话”“、不谦虚”“、恶作剧”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他们认识能力发展滞后,自我控制能力差,一些儿童会因心灵空虚转而盲目寻找其他精神支柱,有的赌博、打麻将,有的拉帮结派、抽烟喝酒、逃学打架,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同时,这些孩子缺少伦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特别是部分父母长期在外,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于是这些父母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对孩子进行补偿,使得“留守儿童”拥有大量的零花钱,使用自由度提高,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并直接导致“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

4.厌学心理和怨恨父母

由于缺乏父母的监督,留守儿童学习时不能得到父母的帮助,学习比较被动,加之家里的老人文化水平低,根本没有能力帮助他们,接管他们的亲戚一般只管他们的生活不管学习,他们逐渐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最终产生学校恐怖症、厌学症等问题。

三、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对策

学校应该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学校层面,加强管理和培训

1、学校建立完备的留守儿童心理档案

心理档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留守儿童个人的爱好特长;身体状况;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气氛,家长的教育方式与态度,与父母和监护人的关系;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性格类型及特征,气质类型及特征,个性心理有哪些特征,个性心理中有哪些良好或不良的品质等。这样才能随时了解儿童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

2、加强对教师的心理教育培训

教师必须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也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学校要请经过专门培训的心理辅导教师对科任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介绍留守儿童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怎样进行解决等等,这样使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

3、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建立起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阵地

心理健康活动课应该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通过游戏、情景创设、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帮助留守儿童全面提高心理素质。

(二)班主任层面,点滴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

1、关注留守儿童的思想,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作为班主任要时刻关注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全面了解和掌握其各方面情况。如:学生的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其父母的有关信息等。在班级内开展各种活动关爱留守儿童,帮助他们与家长沟通交流,让他们接受父母的祝福和向父母倾诉心中的委屈。

2、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做他们心灵的引路人。

班主任要从情感上打动他们。如:开展“一对一结对子”活动,“献爱心”活动,使他们的心胸开阔起来,从而,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克服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3、解开心灵的“疙瘩”

班级中利用主题班会,开设心理健康课,定期为学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设“悄悄话信箱”,帮助留守孩子解决无人倾诉无处倾诉的问题,解开心理的疙瘩。

4、小组辅导和个别咨询相结合

小组辅导也称团体咨询,是一组儿童在辅导教师指导下讨论训练并有效地处理他们面临的共同问题。小组人数少则四五人,多则十一二人。其成员多为同年级、同年龄学生,且有类似的待解决的心理困扰。小组内大家讨论,各抒己见,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采用小组辅导方式易于解决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同伴之间也更容易相互影响。而个别辅导,则是对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

(三)教师层面,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关心留守儿童

1、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做他们生活的贴心人,老师在生活生帮助他们。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来。

2、提高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优化留守儿童的个人素质,作为任课教师,为了使他们能够与其他同学一样健康发展,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留守儿童的个人素质,促进他们完成学业。

关心、爱护每一个留守儿童,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教育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能得到老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要求,老师要用真挚的爱心,启迪孩子们的心灵,轻轻拭去留守儿童的眼泪。

论文作者:张俊芳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3期(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30

标签:;  ;  ;  ;  ;  ;  ;  ;  

从细节关注留守儿童论文_张俊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