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跨文化采访的语言文化研究

中英跨文化采访的语言文化研究

潘菁[1]2001年在《中英跨文化采访的语言文化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力图从传播学、文化学、语言学综合的角度分析研究跨文化采访这个特殊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语言文化问题,寻求其中的规律和策略供跨文化采访者作为借鉴和参考。本文首先介绍跨文化传播的理论与模式,将建立第叁文化与双向信息交换模式作为跨文化采访的语言文化策略框架。接着对跨文化采访中可能形成噪音的差异从宏观到微观,从文化到语言,从表层到深层进行了对比分析,提供整体把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跨文化采访的微观语言文化策略,如提问研究,插话技巧,反馈语运用,会话含意的运用,防止文化错位探讨。最后提出跨文化采访者必须完善的四方面语言文化交际能力,这才是在变幻复杂的采访语境中把握主动,顺利获取信息,能动地解决障碍的关键。

王镇[2]2017年在《译介和变形:《西游记》在英美的接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游记》作为为数不多的在英美国家乃至世界范围广为知晓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它在英美的译介和变形取决于受众这一接受共同体,其在英美的接受体现了 “接受型”译介和改造成功融入目的语国文学和文化的特点,因为它历经各种译介和变形后已扎根英美文化土壤,成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质又能吸纳英美本土文化而衍生艺术变体的文化符号。《西游记》英译最早始于1895年,在这百余年的时间,仅英译本就有60多个版本,20世纪下半叶以来,根据《西游记》译介改编并创作的文本和非文本作品更是琳琅满目。可以说,当《西游记》最初以译介形式进入英美世界时,它实际上已经变成经汉学家们变形后的作品,即他们在英语语境下所接受后的多样化产物,并在英美文学体系中具有广泛接受面和生成影响力。本论文首先依据接受美学的观点论证《西游记》“接受型”译介的广泛接受面和母体性存在,阐明“接受型”译介的特征及其在英美社会的接受价值和文化影响。其次,论文探讨了《西游记》在英美的接受状况,包括其文本、非文本形式的变形以及受众接受视野,揭示《西游记》在英美接受的特点和发生机制。论文指出,《西游记》在英美世界的主要流传方式包括文本形式(如译本及其文学改写本)和非文本形式(如影视剧、舞台剧、动漫、音乐、网游等),它们中每个作品的产生都意味着一次微观和宏观层面上的变形,这种服务于接受能力的变形最早产生于翻译领域,接着扩散到所有文本和非文本生产,彻底改变了《西游记》在英美的属性和走向。在英美语境下,不同的接受能力造就了各异的译介和变形形式,塑造了各色受众,包括普通受众和专业受众,他们各自的接受能力总体上呈相辅相成之势并反作用于《西游记》的译介和变形,推进其在英美的流传与嬗变。论文通过分析进一步指出,从接受角度研究《西游记》在英美的译介和变形就意味着其文本和非文本形式具有英美文化属性和影响,是映照英美受众思维方式和精神世界的一面镜子,有利于人们认知不同时代受众的接受能力和接受变迁等,理性审视中国文化和英美文化的差异。本论文最后从最新中文版《西游记》的英译—接受价值和受众接受的特征—作用两方面,对《西游记》在英美的“接受型”发展空间进行阐发,提出“接受型”的“缘合”翻译准则,指出从译介源头上夯实《西游记》发展空间的基础,并结合受众接受的“文化意义通约”、“遍在性”、“生成性”、“过滤性”和“中西合流”等特点构建《西游记》在异域更广阔的接受空间,通过推演和拓宽《西游记》在英美的发展空间,让更多的中国文化符号和文化精神在英美本土化。

桂清扬[3]2014年在《绿原留给我们怎样的文化遗产——“七月”学人翻译研究之一》文中指出"七月"学人绿原是一位颇具国际影响力的中华学者,被誉为"译笔长挥歌德里尔克,诗思并驾艾青闻一多",也被中国出版界视为"神奇的传说","绿原现象"渐受关注。本文试图从文学翻译与文学创作的关系、文学创作及翻译与编辑出版的关系、文学创作及翻译与外国文学的关系、中外优秀文化(如鲁迅精神和歌德"断念观"等)合力作用与真文人品质形成之间的关系等入手,揭示绿原实现人生"绝顶之旅"的奥秘,为如何具体理解和有效传承绿原等老一代知识分子给我们留下的文化财富和精神遗产,提供一个研究视角。

张旭[4]2013年在《“不知则问,不能则学”——黎翠珍的译路历程》文中认为本文介绍当代香港双语作者兼译家黎翠珍的学术历程及其在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上的贡献,重点介绍她的英汉双语修养背景及其学术转型过程,以及她是如何借助于自己的修养从事不同文类作品的翻译,以此来营构其"语言的音乐性",继而实现她人生的"尽言"、"尽象"、"尽意”之目的。

张和龙[5]2013年在《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角力——关于傅东华《失乐园》首译本的翻译论争》文中研究表明1930年弥尔顿《失乐园》首个中译本出版后,引发了梁实秋与傅东华之间的一场翻译论争。本文梳理了这一论争的缘起与经过,评析了论争双方的主要观点,以及作为论争焦点的"忠实"问题,指出这一场学界不太关注的译学之争具有承上启下的学术史意义。

吕和发[6]2017年在《公示语规范自觉约定俗成的原则与策略》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对近些年来社会用语与公示语翻译规范约定俗成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的分析、归纳,提出了以语言环境创建论为理论基础,理性原则—自觉的约定俗成为规范准则,顶层设计、战略谋划,循序渐进、持续深入,强化调研、准确定位,规范标准、优化策略,强化传播、创立专学,优化实施、落实监管为主要实施策略,实现最佳跨文化传播效果为目标的公示语规范化建设框架。

参考文献:

[1]. 中英跨文化采访的语言文化研究[D]. 潘菁. 湖南大学. 2001

[2]. 译介和变形:《西游记》在英美的接受研究[D]. 王镇. 南京师范大学. 2017

[3]. 绿原留给我们怎样的文化遗产——“七月”学人翻译研究之一[J]. 桂清扬. 东方翻译. 2014

[4].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黎翠珍的译路历程[J]. 张旭. 东方翻译. 2013

[5].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角力——关于傅东华《失乐园》首译本的翻译论争[J]. 张和龙. 东方翻译. 2013

[6]. 公示语规范自觉约定俗成的原则与策略[J]. 吕和发. 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 2017

标签:;  ;  ;  ;  ;  ;  ;  ;  ;  

中英跨文化采访的语言文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