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_向琳华

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_向琳华

四川省苍溪县龙山初级中学校 628400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自然科学,生物实验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对于培养生物学学习兴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生物学的学科特点,努力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获得知识的内驱力,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效果。学生对所学学科兴趣浓厚,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并从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那么在中学生物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呢?

一、到学生中去,培养学习兴趣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应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双边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融洽的师生感情作基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成功的关键,若学生对教师感到亲近、敬佩,对他所教的这门课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时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理解、信任、关怀和鼓励,不仅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而且教师的言行也就会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进而提高他们对教师所教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学习欲望;反之,任何伤害学生感情的言行都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增长厌学情绪。所以,教师要经常采用亲切热情鼓励的语言激励学生,要多给学生送去一个信任,在每位学生的心里种下一颗自信的种子,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这种教学方式既适用于好学生,更适用于成绩较差或不善于表达思想的学生。经常走到他们中间,找他们谈心,参加他们的活动,为他们服务,这样才能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应多给他们关爱,多找出其闪光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只有这样,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知,对这一学科产生兴趣。不但要和学生讲讲生物领域中各种各样的趣闻,还要主动帮助解答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疑难问题:秋天树叶为何落下?有些为何不落?果实的颜色和形状为何各异?大雁为何南飞?为什么我们不能抽烟?为什么我们想和异性交往又怕和他(她)在一起?……这样常和学生在一起,使学生能够真正认同你这个良师益友,坚持做下去学生自然会喜欢你这个老师,进而喜欢生物学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二、讲究语言艺术,培养学习兴趣

教师在传授自然科学知识时,既要注重语言的科学性,还不能忽视语言的艺术性,因为它是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吸引学生集中精力。

语言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

1.语言要简练,逻辑性强,听起来顺理成章,且一环扣一环,层层深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语言要生动而形象。如巧妙地利用诗歌谚语,将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提高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春风不度玉门关——海拔对生物的影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说明草原生态系统易破坏。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草原生态系统易恢复……

3.语言有节奏,快慢适度,注意语气、语调,并有适当停顿。凡是重点、难点知识的讲授,速度一定要放慢些,语气要加重些,语调要放低些。

4.教师的语言要富有感染力。生物教师要以自己对生物科学的热爱、对生物科学家的崇拜、为生物科学成就所激励而产生的激情去感染学生,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并立志于生物科学的研究。

三、创设学习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好奇和猜想的神秘性和内在作用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原动力。精心设计的导入能够抓住学生的心,立疑激趣,能促成学生的情绪高涨,步入智力振奋的状态,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果。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使其注意力很快集中到学习内容上来,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环节。

四、让学生自主参与,培养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就要着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既给所有学生参与的权利,都拥有主动发展的机会,又让学生在参与中主动发展,在发展中获得新参与,从而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原则。这就要求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教师既要启迪学生参与的动机,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这是实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落脚点。

例如,可以和学生一起在课外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这一实验。尽管这一实验做起来很复杂:需要将天竺葵避光处理遮盖叶片,光照及室内处理才能得出结果。但只要老师悉心指导、步步教诲,是能够成功的。成功时,学生也许在想:生物实在很奇妙!尤其班里那些学习不好的学生,也许在课本知识中获得不了成功,但他们往往能从实验课中获取知识、增强信心。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将这种兴趣转变成学习的动力,他们也许就会从此热爱这门课。

在此实验基础上还可以继续做植物向性运动实验,包括向光性、向地性。因此,实验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掌握了有效的学习生物课程的方法,学习的兴趣才会保持,才会为学生的未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论文作者:向琳华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4月总第3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  ;  ;  ;  ;  ;  ;  ;  

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_向琳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