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习知识是主动获取的过程,学习主体将自己学习的知识 接收到自己的大脑里,成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执行者和探究者。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按照国家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完成知识的讲授和学生的接收。在数学课堂实践中,教师和学生要充分发挥自主性和探究性,在教学理念、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不断更新的情况下,把课堂“教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课堂氛围“搞活”。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活力
一、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巧妙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从课堂开始到结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之上,那么这样有利于学生提高接受数学知识的能力,不断在环境中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的习惯。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利用好所有有关于数学教学的工具,例如视频、课件、教具等可以让课堂发出“声音”的外部条件,让课堂“活”起来。
在有关于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在讲解几何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时,为了使画面更加直观,教师可以将图形放到课件中展示,使用动态效果,再结合前面所学知识,举一反三,将新知识进行重新组合,这样的教学方式新鲜又有趣味,还可以吸引学生目光,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将知识成功的接收,使其在大脑里“活起来”。在动态的图画、绚丽的色彩、响亮的声音的教学环境中,能够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无限问题有限化,使教学更加直观而且生动,从简单过渡到复杂,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二、将数学课堂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运用于生活,小学数学的学习可以简单的运用到生活中,数学也可以成为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当然数学经验的积累是学习数学的目的,能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注重数学与生活的有机联系,像是银行存贷款的利率、家庭水电费的使用情况、购物经费的使用情况等等,都可以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
教师在授课之前需要充分了解课本教材上的内容,其中的许多教学内容都来源于生活,我们不妨将这样的学习内容当成一种学习资源,根据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加入适应时代发展的内容,使学生学习知识也跟紧时代发展的步伐,在课堂中鼓励学生发言,让他们踊跃表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协调各感官合作运行,让知识“活”起来
在学生接收知识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在相互运作中,在这其中,不免用到的是眼睛、耳朵、嘴、手和大脑等多种感官合作运行,那么自主探究的成分会占一部分,从而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接受了知识,既然各个感官需要合作运行才能达到效果最佳,那么学习也要进行合理分组,并且在组内选出小组长和发言人,明确组内各个人的职责,而且需要制定规则,有奖有罚,有理有序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下有利于消化吸收所学知识,让知识在大脑中跳动起来,可以进行知识结构重组和变化,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在知识力量的武装下,能轻松的说出来,表达出来,也让课堂变得轻松有活力,学习效果也会很明显。
四、设计新颖有趣的课堂环节,优化课堂结构
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是学生所向往的,也是教师极力想达到的。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一部电影,那么主角都是学生自己,那么导演这部电影的就是教师,在电影开始之前都会做一定力度的宣传和介绍主演,那么在宣传的同时为了吸引眼球而会保留许多的神秘和悬念,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教学也一样,教师剪一段短片或者是播放一段音频,还可以留个问题,将悬念留给学生,在讲授新课时将问题解决,在探索答案的过程中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在讲授数对位置时,可以将在电影院找位置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这样就会使课堂的学习氛围“活”起来,引导学生在电影院找位置的知识运用到数对的学习上来,不会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
五、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主体情况,对学习活动进行有计划有规则的组织,再者教师有督促的作用,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展和情况有监督的责任,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培养和组织能力的形成。
例如在学习统计时,教师可以先将任务布置下去,让学生收集人口数据、收入数据等做一些课前预习工作,在教授的时候将这些数字拿出来进行对比分析,做成统计图,在教学中尤为注意的是要有学生有参与感和成就感,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教师只需要做到的就是引导的工作,在教授新课时,做到精讲,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例如在讲授立方体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提问有什么东西是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由同学回答完之后在课件上展示正方体和长方体相互变换的关系,做到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在教师进行初步介绍后,学生将自己制作的立方体拿出来进行展示,并且向同学们讲述自己制作的图形。在说的过程中锻炼学生语言组织的能力,也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六、教师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
一个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学生学习的潜力需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教师就可以注意学生的潜能,之所以称之为潜力,就是说明是潜在的能力,如果不被挖掘出来,那么就会一直沉浸在不被人发现的地方,对学生来说属于一种“资源浪费”,对教师来说就是“可惜”了。所以教师需要做那个发现的人,是一位善于发现的引导者,留心观察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动向,清楚学生的自身特点及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时间将潜能挖掘出来。当然我们不能只专注于课本上的知识,那样学习知识就会变得狭隘,为了拓宽学生的眼界,教师可以举办一些手工制作的活动,在制作过程中会需要测量、记录、对比等数学方法,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实践能力,也鼓励学生在探索中求创新,在创新中不断探索。
例如在学习数学广角时,由于经验不足,学生很难将学习问题想象出来,也难于将数学问题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这时候教师可以学习交流活动,将组织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勇敢的放手去做,在协调各方的情况下,将学生聚集到一起,将思维结合到一起,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所有人的思维加到一起增加了解决数学问题的可能性。在课堂快要结束的时间段里,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还有那些类似于数学广角的问题,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或者有哪些问题是在学习数学广角的过程中想到的,可以提出来大家共同思考,不断探索。这时候就是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问题变得很大,那么问题回答的范围也会变大,学生思考的广度和深度也会扩大,这就会提出一些新的想法和观点,在鼓励学生去思考和解决,逐步挖掘学生的潜能。
结束语: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需要重视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教师各方需要发挥重要的外部作用,利用好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的所以工具,这样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将知识真正学到脑子里,学会运用到生活实际中,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和学生需要协调配合,学习也离不开合作,任何一项伟大的成就都有合作的影子,所以教师和学生要将课堂学习气氛“搞活”,将有活力的课堂真正受益于学生自己。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02)
[3]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的改革深化[J].教育研究.2017,(7)
[4]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数学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
论文作者:刘冬梅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2月6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26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数学论文; 知识论文; 学生学习论文; 过程中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2月6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