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初中生;习惯;培养
一、加强师生互动,建立和谐关系
众所周知,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基础,它能让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配合,进而提升德育工作实效性。所以,初中教师应当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放在首位,平时多花一些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为推进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打下基础。
加强师生互动的方式很多,如主动关心学困生的学习和生活等。每个班级中都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上存在问题,他们并非学习不够用功,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成绩一直不见起色。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该经常与他们交流,了解其心中的苦闷,并与各科授课教师加强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共同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另外,教师应该多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比如有些学生喜欢运动,喜欢在课后打篮球,这时教师就可以主动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玩,多增加与学生相处的机会。渐渐地,学生就会愿意接近教师并乐于与其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且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师的影响,更加积极乐观、阳光开朗,其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都会得到提升。同时,教师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然后采取适当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
二、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师在德育工作中,需要积极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让学生感受良好的熏陶,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必须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这不仅有助于实现学科教学中的情感目标,而且还能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除此以外,教师要适当地充分利用好每一次的班会机会。一次成功的班会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德育教育内容组织主题班会,比如文明、责任、奋斗等。通过这些主题班会的组织,切实帮助学生理解德育主题的内涵,发挥班会的育人功能。最后,校园文化也是教师可以利用的德育资源,校园中的标语、板报等都可以设计德育教育的有关内容,使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慢慢接受熏陶。通过积极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组织公益活动,强化德育实践意识
“润物细无声”是德育的最高境界,教师需要通过行动来感化学生的心灵。教师在日常德育工作中,应多组织一些实践性公益活动,将德育渗透到生活的一点一滴中。
例如,植树节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山坡或马路边栽种树木,向学生宣传环保的重要性,让学生感受到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巨大影响。教师利用周末房间的空闲时间,组织学生到敬老院为老人送去一份温暖,让学生给年迈的爷爷奶奶们梳梳头发、打扫房间,与他们聊天,为他们表演节目等,让学生更加理解、尊重和体恤老年人。另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到特殊学校与身体有残疾的孩子进行相处,了解拥有健康的身体是多么幸福,了解帮助弱者是一种美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或者,可以组织学生去图书馆整理图书,培养学生善于整理的好习惯,让学生在博览群书中受到知识的熏陶,养成爱学习、爱公益的良好习惯。
四、公平、尊重,构建和谐的德育环境
教师肩负着教育学生、管理好学生的重任,因为初中生心智尚稚嫩,很多习惯及能力尚未形成。这就需要教师指导他们如何成长为一名合格、优秀的学生,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老师应该提醒他们继续保持成绩,对于成绩不那么好的学生就要时刻关注他们的学习,随时进行辅导,最重要的是可以成立学习互帮小组,或者将成绩有差异的安排成同桌,这样就可以方便老师对他们的成绩进行分析。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构建生动、有趣的教学环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一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久而之久,形成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行为习惯,更能帮助学生的思维的拓展,课堂也就会更加活跃。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就会养成思考,拓展延伸的一个学习习惯。那么,对于有不好学习习惯的学生,老师应该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并与家长、学生一起讨论、制定出改良学习习惯的计划。教师也应该定期开展相应的主题班会,学生要主动交流,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班会中,老师要仔细记录学生交流的内容以帮助学生下来改进问题。构建公平、尊重,构建和谐的德育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五、榜样学习,以身立教
以身立教就是要求学校的工作者能够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来达到一种良好的教学效果。由于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校园内,与老师之间的联系也非常的多,所以教师对学生的德育素质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身教更是重于言教。所以在要想充分发挥出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作用和重要性,教师除了需要对学生进行言语教学之外,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身教,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应该对自己的仪表言行进行充分的考虑,要考虑到自己每一个行为和语言所可能带来的模范性和感召力,通过以自身人格魅力起到一种表率作用,让学生学习及效仿。
六、启迪共鸣,培养学生反思习惯
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向学生传播书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是为了教会学生怎样成为一个优秀合格的人,能够在社会上生存的人。其中常用的方法除了以身立教之外,更多的是启迪共鸣,同时启迪共鸣也是德育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种方法。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把自身的人格魅力与德育工作结合在一起,对学生的心灵进行启发并引起他们的共鸣,要使学生能够主动去接受德育教育,能够对自己的一些进行进行认真的反思,培养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在启迪共鸣理念应用的过程中,要有一点非常注意,就是德育教育的开展不能够太死板,也不能以一种强加的方式向学生们灌输,这样会使学生形成一种抵触的心理,最有效的方法应该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与学生要能够将心比心,敞开心扉。唯有从如此,才能让学生启迪共鸣,培养学生多思、多学习的习惯。
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以素质源于习惯--初中养成教育探索作为选题,重点探讨了初中教育工作中,学生德育学习的培养。不难看出,初中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会直接影响初中生接下来的所有学习和各个方面的学习,对初中生身心发展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现阶段的初中德育工作中,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多费心、费神,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为推进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打下基础。此外,教师还应该选择合理的渗透方法,运用科学、先进的教学理念,为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德育素质水平的提升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小玲.培养初中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1):73.
[2]李学,樊明.浅谈初中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J].文教资料,2019(24):206-207.
论文作者:邓甲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5期6批次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8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德育论文; 初中生论文; 行为习惯论文; 班会论文; 习惯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5期6批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