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评价人文关怀在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152 例 2016 年 6月—2017 年 6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急诊患者,并 1:1 随机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实验组(接受人文关怀)各 76 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包括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及护患关系,给予心理干预、家属的关爱和健康教育。对两种不同模式的护理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护理工作非常满意率以及护理总满意度而言,实验组患者均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人文关怀应用于急诊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在急诊治疗效果、护理服务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提高等方面均具有极其显著的优势,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急诊;人文关怀;护理;满意度
急诊科是救治生命的前沿阵地,接待的患者具有时间短、病情急、进展快等 特点。要求急诊护士应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精湛的操作技能和敏捷的应变能 力。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患者的护理已不单是依靠高超的专业技能,应该更加注重心理、社会及情感等综合因素的护理,倡导人文关怀、开展人性化服务,使急诊科护士逐步形成全科护理的新理念。护理人文关怀(以下简称人文关怀)概念包括理解病人的文化背景、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表达护士的关爱情感、协调病人的人际关系、满足病人的个性需要等方面的内容[1]。是以人为本,注重体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人文精神的护理服务,是关心、爱护、尊重、帮助他人的更高层次的护理行为。人文关怀在护理工作中应用,实质就是让患者感受到被关怀、尊重,从而使护士自身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护士素质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加。现将本科实施人文关怀后取得的成绩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选取该院接受治疗的急诊患者共152例,根据随机双盲原则将以上患者按照病历号末位号的奇偶数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6例,其中病历号末位号为奇数的患者纳入参照组,末位号为偶数的患者纳入实验组。对照组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的人数分别是 40 例和 36 例;平均年龄:(63.3±2.8)岁;实验组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的人数分别是 43 例和33 例;平均年龄:(62.9±2.4)岁;上述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2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组间比较。
1.2 方法
1.2.1满意度调查
调查方式对急诊患者随机发放调查表,调查表包括护士服务态度和护士服务技术 2 个项目共 10 个条目,每条分为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四个等级,分别给予 10 分、8 分、6 分、0 分记分,按百分计算满意度,总分90 分以上为很满意,总分 80 分以上为满意。
1.2.2干预方法
大部分急诊观察患者是初次发病,对医院环境不熟悉,并渴望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减轻病痛、治愈疾病,往往存在焦急、恐惧、紧张、急躁的心理。新的医学模式要求护理人员在对观察患者实施抢救治疗的同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人文护理,帮助患者减轻病痛,缓解焦虑、紧张急躁心理,减少护患纠纷,针对这些特点笔者采取相应的措施:?规范接待,礼仪服务,落实“十五一”,营造良好的急诊急救环境护理人员要保证抢救室内的湿度、温度合理适宜,保持空气清新、宽敞明亮以及安静;将抢救设备(供氧设备、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等)准备齐全并处于应急备用状态下[2];于抢救室外设置杂志、电视、就医指导手册、椅子、饮水机等,并免费提供卫生纸、开水、一次性纸杯以及轮椅等,于细节处体现人文关怀;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监测,并用温和、和蔼的态度与患者交谈,在抢救期间尽量满足患者合理的心理、生理需求[3]。? 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应该将“患者为中心”作为工作原则,将患者的利益作为工作的中心,充分关心、照顾以及尊重患者;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通过娴熟的抢救技术体现人文关怀强护患沟通与交流,做好心理护理。?护理行为融人人文关怀加强健康教育,把健康知识传送给患者对待患者一视同仁。在急救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除了将救人作为首要目标外,还需要对患者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要热情周到以及态度和蔼的与患者沟通,对患者的病情、临床症状、病史等情况进行仔细询问,对各项护理工作要有条不紊的进行,对各项护理操作和检查的目的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4];根据患者给予其家属的特点来灵活区别对待;但是要注意,转变护理模式不应该是被动机械地遵医嘱进行护理操作,而是在每一个护理环节中融入人文关怀[5]。④急诊护理人员在急诊抢救工作中必须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对患者的心情给予充分体谅,并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抢救患者并给予患者最全面以及最好的优质护理服务;针对存在激动情绪以及过激行为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有效控制,并冷静对待,从心理、生理、文化、社会等方面给予优质的护理服务,获得家属的理解、支持和配合[6]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实验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正态计量资料,两组采用 t 检验来进行组间比较;用[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 χ2 检验来进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后,患者很满意率明显提高,总体满意度显著提高,而不满意比例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效果显著。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组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 例(%)
3结论
随着临床护理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在护理工作中体现出来的人文关怀、心理干预等内容越来越受到肯定和重视。急诊科是综合性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医院主要的急救任务,是医院综合实力的体现。急诊科集中了大量急危重症患者,且多就诊时诊断不明确,要求医护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准确的判断,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挽救患者的生命,减轻患者的痛苦[7]。通过对 152 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发现患者心理状态改善了,满意度大大提高了。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维护了患者的自尊心和尊严,使他们积极配合治疗;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消除其负性情绪,鼓励他们接受现实,调整心态,增强认识,消除其负性情绪,对促进疾病康复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人文关怀应用于急诊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在急诊治疗效果、护理服务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提高等方面均具有极其显著的优势,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秀伟,姜安丽.护理人文关怀概念的研究现状与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540~543.
[2]李雪静,杲修彤.人文关怀在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5,32(15):152-153.
[3]何志结.护理人文关怀在优质护理服务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38(17):158-159
[4]杨霞,刘义兰,胡敏,等.排班需求本在人文关怀示范病房护理排班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4,13(7):642-643.
[5]罗静,吴绮霞,杨海妮.人文关怀对门急诊护理的价值及实践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6(8):1028-1029.
[6]邓燕清,黎丽娥,冯晓薇.人文关怀在急诊发热患儿家属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27(1):106-107
[7]李轶,李皓月.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2):38 - 40
论文作者:姚青青1,艾美梅1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4
标签:患者论文; 急诊论文; 人文论文; 满意度论文; 实验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心理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