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中小学数学的探究性教学论文_1张胜男,2,夏友志

也谈中小学数学的探究性教学论文_1张胜男,2,夏友志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省庄镇中心小学 张胜男 山东泰安 271039)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省庄镇第一中学 夏友志 山东泰安 271039)

【摘要】:探究性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课堂活动培养和形成探究意识是探究式学习的前提教学中,我们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最终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形成探究式学习的态度和品质,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小学数学、探究性、创设情境、

探究性教学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从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上讲,都是对常规课堂教学的一种发展与补充,使教学更加开放和更加具有活力在探究性教学中,要符合基础性、多样性、层次性、开放性原则具体到数学学科上,它是数学概念、公式、定理及法则的提出过程,结论的推导分析和论证过程,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形成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究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

课堂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扎实高效的探究性教学过程是打造一节好课的必要条件现实中,总有部分同学对各种数学问题探究欲望不高,缺乏探究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活动成了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我认为课堂上要扎实开展探究性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充分利用教具,生活化教学内容

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对课本的死记硬背,而是要通过学生的建构和领悟去内化知识。数学知识本身虽然具有抽象性,但仍然来源于实际生活。对于较难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制作一些教具,帮助学生将知识生活化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例如,在讲“旋转”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一些学生熟悉的图形或物体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旋转的含义。这样的演示,不仅能够使学生理解学习内容,还能够为学生节省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投入到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去。

二、巧妙创设情境,激发强烈的探究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心,根据要学习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在最近发展区内创设富有挑战性的、充满疑问的情境,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在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我们可以提出如下问题:“三根木棒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吗?”大多数学生回答是肯定的。这时,教师拿出三根木棒进行展示,当学生看到居然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时,感到很惊奇。这时教师再演示把最长的木棒适当截去一段后,与另两根组成了一个三角形。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用木棒去探索什么情况下才能构成一个三角形。

通过创设情境,营造一种“轻松、快乐”的教学氛围,并且通过师生的对话交流,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上来。这样的教法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将思维引向深入,为一堂课的成功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课堂质量,提高探究学习效率

《新课标》明确提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授课方式。使学生乐意学并愿意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计算机教学类软件的演示功能可对重要教学内容和现象进行回放,使学生形成直观形象的理解相关知识从而收到令人惊喜的教学效果。例如:上《轴对称图形》这一节课时,运用课件中的图形翻转功能,折叠图形进行动态演示,让学生反复观察和分析图形的异同之处,从而深刻体会到轴对称的性质,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四、精心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探究

学习过程中,由于有些难点知识比较抽象,加上学生的知识储备少,迁移能力欠缺,单凭教师直白地讲解,学生不容易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很难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但是如果创设相应的问题串,将难点知识分解为许多小问题,引导学生从情境信息出发层层深入,步步逼近,则会另有一番课堂景象。在设计问题串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设计的问题必须具有鲜明的目的性。教师设计的问题对教学任务的完成起什么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目的地设计问题,并准确地加以表述。导入新课时设问,要力争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接触新知识后要在关键处设问,引导学生准确掌握本堂课的重点;例题讲解后要抓住题目的变通处设问,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灵活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打开题目探究的心扉,使他们既有所得又乐在其中。

五、要科学组建小组,搭建合作交流平台

科学分组是顺利开展小组探究性学习的前提。小组成员的组成一般遵循“组内有差异,组间求均衡”的原则,人数一般以每小组4~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并且这几人最好是前后座位,这样小组合作时就省去了来回走动的时间。合作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合作,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对于那些学生力所能及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那些力所难及的问题,则让学生合作解决;而那些力所不及的问题,则需要教师引导解决。

六、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互动的课堂环境

作为教师,必须要理解的是学生究竟是如何学习数学的,否则就不可能真正认识到营造这样环境的重要性。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行为是从这样一种假设出发的,那就是离开了我们的教,学生就无所适从。而事实上,主动探究环境可以说是学生的天性,他们一次次地遇到不解的问题、内心失去平衡而努力恢复平衡,而这正是其知识结构不断建构和丰富的最自然的过程。学生的想法即使与标准答案不一致也应得到理解和尊重。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从本质上就是一个不断的探究过程。在科学探究性学习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笔者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了教师角色和行为转变的价值。在那种刻板僵化、追求形式、面面俱到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的压力下,很难想象一个教师在课堂上会真正聚焦于学生实际的学习生活、教室里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质与量。

总之,通过采取探究性学习方式实施的数学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数学,掌握和运用现代教学的学习方式,学会主动学习,而且可以促进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方式的改变,促进教学能力、研究能力的提高,做到教学相长。真正让新课标的理念落地生根。

作者简介:

张胜男(1989-05月)女,汉,山东泰安,学士,二级教师,研究方向:教学方法,教育理论,现代化教学手段,班级管理等。

论文作者:1张胜男,2,夏友志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8年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8

标签:;  ;  ;  ;  ;  ;  ;  ;  

也谈中小学数学的探究性教学论文_1张胜男,2,夏友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