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标准及全球贫困状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贫困论文,状况论文,标准论文,全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151(2012)55-0041-10
人类对于贫困的认识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不断演进的一个过程。对贫困的定义也在不断地深入和丰富。最初,人们对于贫困的认识主要局限于避免饥饿和营养不良这一贫困的内核。1901年,英国学者朗特里(Benjamin Seebohm Rowntree)开始用收入来定义英国的贫困,1963年,美国经济学家欧桑斯基(Mollie Orshansky)开始用收入来定义美国的贫困,1981年,世界银行开始对各发展国家进行消费和收入贫困测算。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第一次公布了人类发展指数(HDI),以阿玛蒂亚·森的能力方法理论为基础,从人类发展的视角定义和测量贫困。201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第一次公布了基于Sabina Alkire等测量的多维贫困指数(MPI),拓展了人类发展理论对贫困的测量。到
目前为止,我们可以把全球广泛使用的测量贫困的标准分类三类:收入标准,人类发展指数,多维贫困指数。本文系统地介绍这三类标准,并分析根据这三类标准测算出的全球贫困状况。
一、收入标准
英国是最早制定收入贫困标准的国家,之后美国也开始制定收入贫困标准。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球已有30多个国家制定了收入贫困标准。这给世界银行测算全球贫困提供了数据基础,世界银行开始测算世界贫困标准。因此,本节首先回顾英国和美国的贫困标准及其变化;其次,分析世界银行贫困标准及其调整;最后,给出按照世界银行每天1.25美元标准的全球贫困状况。
(一)英国和美国的收入贫困标准。
1.英国的贫困标准及其变化。英国学者朗特里(Benjamin Seebohm Rowntree)在其1901年的著作《贫穷:对城市生活的研究》中,按照“获得维持体力的最低需要”的“购物篮子”(shopping basket)所需要的货币预算,对英国约克市的贫困线进行了估计。一家六口人,一周最低的食品预算为15先令,加上一定的住房、衣着、燃料和其他杂物,他测算出一个六口之家一周26先令的贫困线。当时约克市的贫困发生率约为10%(Kanbur R.,and L.,Squire 1999,p.3)。①这是最早按照食物和非食物两部分,对贫困进行货币量化定义。1950年以前,英国选用基本的食品、衣着、住房需求的“购物篮子”作为衡量贫困的标准。
1950年后,随着现代福利国家的建立,用“购物篮子”来测量贫困的方法被废除。1979年以来,英国对贫困的定义是“家庭收入低于收入中位数的60%”。中位数收入是指处于中间收入分配阶层的家庭所获得的税后收入。英国1979-2007年的贫困人口数及贫困发生率如表1所示。1979年有13.7%的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2006/2007年22.2%的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
英国政府根据低于中位数收入60%的贫困线,折算出不同类型家庭收入贫困的货币量(见表2)。英国特别重视儿童贫困,希望隔断贫困的代际传递。2009/2010年,贫困儿童380万人。此外,英国十分重视社会排斥,对社会排斥群体进行识别,并监测其状况。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不断提高,我们可以看出,英国的贫困标准经历了以下变化:
第一,1979年以来,开始转向相对贫困。英国建立了现代福利国家制度之后,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也就是说,社会上处于饥饿状态的人极少数。但是,英国政府为了缩小收入差距,开始通过相对贫困标准来确定贫困人口。这是因为,按照收入排序,永远有低于收入中位数60%的人口。而反贫困政策正是集中公共资源关注这部分低收入人群。
第二,在反贫困战略中,社会排斥受到关注。1997年英国工党执政,布莱尔政府开始关注“社会排斥”现象。②“当个体或地区暂时处于失业状态、劳动技能低、低收入、简陋的住房、高犯罪率、卫生条件差、较高离婚率时”,就称为存在社会排斥。首相办公室设立的社会排斥局,其核心任务就是在国家制度和政策层面消除社会排斥,促进社会包容。
2.美国的贫困标准。美国有两个版本的官方贫困线:即贫困线(the poverty thresholds)和贫困指南(the poverty guidelines)。贫困线由美国人口统计局发布,主要用于统计贫困人口数量,例如,估计每年的贫困人口数以及按照居住类型、种族和其他社会、经济以及人口学特征划分的贫困人口数。贫困指南由美国健康与人类服务部发布,主要目的是用于项目管理,例如,决定一个人是否有资格获得联邦项目提供的援助。
贫困线。1964年,约翰逊政府宣布“向贫困宣战”,并确定了贫困的绝对标准,美国经济顾问委员会(CEA)把各类家庭的贫困线设定为每年3000美元(按1962年美元),对于无亲属的个人,设定贫困线为1500美元。
社会保障部的Orshansky在1965年将美国贫困线拓展为两条:一条是基于“经济水平”(economy level),另一条是“低成本水平”(lowcost level)。首先,将家庭分为农场和非农场两大类。其次,考虑家庭的人口结构和规模。第三,考虑户主的年龄。在考虑了上述三个基本因素外,确定一个可接受的最低生活标准。最低生活需要(Basic Needs)的消费品包括食品和非食品两类。即。对于非食品消费部分(),设定食品消费是家庭消费的1/3,那么,贫困线就等于3倍的食品贫困线,即(见表3)。
当前,美国的贫困线是人口统计局依据行政管理和预算局的14号统计政策法令,按照不同种类的货币收入,以及不同家庭规模和18岁以下儿童的情况,根据表3所设定的贫困线来识别贫困家庭的。货币收入包括:收入、失业补偿金、工人补偿金、社会保险、附加保障收入、公共援助、退伍军人补贴、遗属抚恤金、退休金或者退休收入、利息、红利、租金、版税、由房地产获得的收入、信托收入、教育援助、赡养费、儿童抚养费、来自家庭之外的援助以及其他货币收入。但是,不包括食物、住房等非现金补贴。是税前收入、不包括资本损益。另外,如果一个非亲属与一个家庭居住,则计算在内。
美国没有专门根据不同地区制定不同的贫困线。地区之间的差异是根据城市消费者价格指数(CPI-U)进行调整而得。表4是2011年美国人口统计局公布的国家贫困线。一个有2个18岁以下儿童的4口之家,2011年的贫困线是22 811美元。
按照人口统计局的贫困线统计表明,2008年金融危机对美国的贫困人口影响较大。贫困发生率从2007年的12.5%增加到2010年的15.1%,增加了2.6个百分点。2010年,美国贫困人口为462万人。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国家统计局制定的贫困线比较复杂,许多项目采纳健康和人类服务部制定的贫困指南。这是由于贫困指南更加简便,宜于实践中操作。表5给出了2012年美国健康和人类服务部确定的家庭贫困指南,一个4口之家,贫困线为26 510美元。
美国的贫困线,考虑了家庭规模的不同。不同家庭规模采用不同的贫困线,只要家庭收入低于贫困线,则家中所有人口确定为贫困人口。
(二)世界银行的贫困标准。
1.1天1美元贫困线。世界银行对贫困的定义是“福祉的被剥夺”,而福祉主要关注个体或家庭是否拥有足够的资源以满足基本需要。世界银行收集了33个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困线,利用这33个国家贫困线数据,来确定可以用于全球贫困比较的贫困线。首先,世界银行按照1985年购买力平价美元(PPP)对这些国家的贫困线进行货币单位的调整;其次,绘制了贫困线与平均消费的散点图,并且利用半对数模型进行拟合和预测(见图2)。Ravallion,Datt和van de Walle(简称RDV),研究了当平均消费水平和贫困线都按照共同的购买力平价折算后,贫困线如何随着平均消费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当超过消费临界水平后,国家贫困线随着平均消费水平的提高而急剧上升,富裕国家的弹性趋于1。因此,可以认为绝对贫困(即贫困线的真实价值不变)与贫困国家更相关,而富裕国家表现更突出的是相对贫困(即贫困线与收入中位数成比例)。为了把有限的扶贫资源用于绝对贫困人口,应该按照最贫困国家的生活标准来衡量全球贫困(Ravallion M,S.Chen and P.Sangraula,2008)。③在图2中,最贫困的6个国家(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尼泊尔、肯尼亚、坦桑尼亚、摩洛哥)的贫困线均在31美元/人·月附近,而菲律宾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的贫困线也接近31美元。据此,世界银行确定了1美元/天的贫困线。④
2.1天1美元贫困线的修订。2008年,世界银行根据75个国家(其中包括转型国家)的贫困线数据以及2005年购买力平价(PPP),对1天1美元贫困线进行了重新修订。根据这次估算,15个最不发达国家贫困线的平均数为1.25美元/天。75个国家的中位数贫困线是60.81美元/月,相当于每天2美元。扣除15个最不发展的国家,其余60个国家(含转型国家),贫困线的中位数相当于2.5美元/天(见图3)。
图2 世界银行1美元/天贫困线
资料来源:Ravallion,Datt,van de Walle and Chan,1991.
图3 1.25美元贫困线
资料来源:Ravallion M,S.Chen and P.Sangraula,2008.
3.当前全球贫困状况。2012年初,世界银行将全球贫困数据更新到2008年。数据显示,2008年,发展中国家每天消费低于1.25美元(2005年PPP)的贫困人口为12.9亿人,占总人口的22%。中国取得最为显著的减贫成就,贫困人口从1981年的8.4亿,下降到2008年的1.73亿。虽然南亚的贫困发生率明显下降,但减贫形势仍不容乐观,贫困人口高达5.7亿。撒哈拉以南非洲贫困发生率下降缓慢,贫困人口高达3.9亿。南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仍是当前全球减贫的重点区域(见表6)。
二、人类发展指数
(一)HDI。
《人类发展报告》秉承的核心理论是,反贫困的目的是促进人类发展,即扩展有理由珍视的真实自由。减贫是一个促进人类发展的过程。为此,传统的以人均GDP衡量一个国家的发展,以人均消费或收入衡量个人或家庭的贫困都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只强调了收入是减贫的手段,而忘记了发展这一真正目的。基于这一思想,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设计了人类发展指数(HDI)。
人类发展指数(HDI)是对人类发展情况的一种总体衡量。它从人类发展的三个基本维度衡量一国取得的平均成就,分别是:健康长寿、知识的获取以及生活水平。健康长寿用出生时预期寿命计算;教育用平均受教育年限和预期受教育年限数据计算;收入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I)计算。
人类发展指数的计算过程简要概括如下:
第一步:对每个维度绝对量数据进行标准化,得到维度指数。
(二)IHDI。
由于HDI在计算时,假定每个维度的分布不存在不平等,但事实并不如此。因此,HDI可以认为是潜在的人类发展指数,即一种理想状态。为了真实地反映各国的人类发展水平,需要对每个维度的分布进行不平等调整。对不平等进行调整后的人类发展指数用IHDI表示。其计算过程简要概括如下:
第一步:采用阿特金森方法(1970)测量每个维度的不平等。
在《2011年人类发展报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按照四分位法将人类发展水平划分为由高到低四类。
三、多维贫困指数
(一)为什么要测量多维贫困。
阿玛蒂亚·森提出能力方法理论,认为贫困是对人的基本可行能力的剥夺,减贫就是要扩展人有理由珍视的真实自由。而基本可行能力包括公平地获得教育、健康、饮用水、住房、卫生设施、市场准入等多个方面。多维贫困源于森的能力方法理论,是指穷人遭受的剥夺是多方面的,例如健康较差,缺乏教育,不充足的生活标准,缺乏收入,缺乏赋权,恶劣的工作条件以及来自暴力的威胁。Alkire和Foster认为与能力方法相关的多维贫困测量能够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便于减少人们的能力剥夺。⑤
总结已有的理论研究,测量多维贫困主要基于以下原因:第一,森认为,之所以测量多维贫困,是因为穷人所受的剥夺是多方面的,而且每个方面都很重要(Sen,1992)。⑥第二,任何单一维度的贫困测量与贫困是多维度的本身是不匹配的。例如,对印度和秘鲁的研究表明,许多在教育、健康等方面能力贫困的人口并不收入贫困。⑦第三,即使收入是多维贫困的一个很好的代理变量,但是仅仅用收入,不足以反映其他方面的剥夺和社会排斥。第四,人类发展指数是对收入贫困测量的重要补充,但仅仅包括收入、健康和教育三个维度,这与森提出的影响人类发展的许多基本可行能力相比,还远远不够。第五,从多维度测量贫困,能够使公共政策找到优先干预的领域。第六,多维贫困测量是对收入贫困测量的一个重要补充,而不是代替。
(二)如何测量多维贫困。
1.维度和指标的确定。MPI包括3个维度:健康、教育和生活标准,共10个指标。其中健康维度包括营养和儿童死亡率2个指标;教育维度包括受教育年限和入学儿童2个指标;生活标准维度包括做饭使用燃料、厕所、饮用水、电、屋内地面、耐用消费品6个指标(见表7)。这3个维度10个指标识别了家庭层面的叠加剥夺,反映了贫困人口平均受剥夺的人数以及贫困家庭中所遭受的剥夺维度。
2.MPI的测量。在多维贫困测量中,首先需要确定每个维度的剥夺的情况,然后进行加总,得到多维贫困指数(MPI)。维度的剥夺情况需要先测算构成维度的指标的剥夺情况。
每个指标的剥夺情况,需要先确定一个阀值,或者贫困线,对于每一个维度,如果观察值低于该维度的阀值,则被认为在这一指标被剥夺或贫困。例如,假定受教育年限的阀值为5年,如果一个人的受教育年限观察值为4年,则被识别为受教育年限受到了剥夺。
在汇总的过程中,需要确定各个维度和指标的权重。目前,在MPI计算中,健康、教育和生活标准赋予相同的权重,在每个维度内部,各指标的权重也相同。正是基于相同权重计算MPI的方法,受到世界银行贫困测量专家Ravallion的批评,认为这种把每个指标平均赋予权重的方法太武断。
按照指标—维度—多维贫困指标进行三级汇总计算,即可得到MPI。关于MPI的计算方法可以参阅Alkire、Foster的文章《计数和多维贫困测量》,或者王小林、Alkire的文章《中国多维贫困测量:估计和政策含义》。在目前《人类发展报告》公布的MPI的10个指标中存在任意3个指标的剥夺,即视这个人或家庭为多维贫困。以此,可以计算多维贫困发生率。多维贫困强度是指多维度贫困人口所遭受剥夺的平均百分比。⑧
(三)全球多维贫困状况。
根据《2010年人类发展报告》公布的多维贫困指数,在104个国家和地区中,约1/3的人口,即17.5亿人,正经受着多维贫困。他们可能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家庭中有人营养不良、曾有孩子早夭、家里没有人接受过5年以上的教育、学龄儿童不能去学校上学。他们也可能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其做饭用燃料、卫生设施、饮用水、电、屋内地面和耐用消费品被剥夺了。
图4表明,在多维贫困人口中,51%的居住在南亚,28%的居住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多维贫困发生率最高,在37个非洲样本国家中,多维贫困发生率差异相当大。南非多维贫困发生率仅3%,而尼日尔高达93%。
图4 居住在发展中国家的多维贫困人口全球分布
资料来源:《2010年人类发展报告》。
(四)多维贫困指数的优缺点。
第一,多维贫困指数是对世界银行收入贫困测量的一个重要补充。它更加生动地反映了贫困人口受剥夺的情况。
第二,多维贫困指数对环境剥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测量。多维贫困指数包括了做饭用燃料、饮用水和卫生设施三个指标,这三个指标强调了穷人的环境剥夺状况。2011年的多维贫困指数表明,在发展中国家,每10人中至少有6人遭受过一种环境剥夺,有4人遭受过两种以上环境剥夺。对于多维贫困人口而言,环境剥夺更为严重,其中80%的多维贫困人口遭受着两种以上环境剥夺,29%的多维贫困人口遭受着所有三种环境剥夺(UNDP,2011)。⑨
第三,多维贫困指数纳入了耐用消费品指标,该指标是指家庭没有汽车,并最多拥有自行车、摩托车、收音机、冰箱、电话或电视中的一种,即视为耐用消费品剥夺。耐用消费品剥夺实质上反映了家庭的资产贫困状况。资产贫困是持久性贫困的一种表现。
第四,多维贫困指数是基于现有的家庭统计调查,对于反映人的可行能力扩展方面的许多指标,由于数据不可获得,还没有纳入测量范畴。另外,权重的设定也存在改进的空间。
第五,多维贫困指数受限于各国统计数据的可得性,部分国家的数据十分陈旧,无法反映当前的贫困状况。例如,对于中国多维贫困测量,采用的是2003年世界卫生调查(WHS)数据。这一数据离当前中国的状况已近10年。
四、结语
人类对贫困的认识在不断进步,对于贫困的测量也在不断完善。用于全球贫困监测的三类贫困标准:收入标准、人类发展指数和多维贫困指数,是目前反映人类贫困最为成熟的方法。这三种贫困标准,对于加强我国的贫困监测,贯彻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注释:
①Kanbur R.,and L.,Squire,The Evolution of Thinking about Poverty:Exploring the Interactions,1999.
②王小林:《贫困概念的演进》,2012年。
③Ravallion M,S.Chen and P.Sangraula(2008),Dollar a Day Revisited,World Bank,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4620.
④Ravallion M,G.Datt,D.van de Walle(1991),Quantifying the Magnitude and Severity of Absolute Poverty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in the Mid-1980s,World Development Report,WPS 587.
⑤Alkire,S.and Foster,J.E.(2007),Counting and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Measures.OPHI Working Paper 7,Oxford Poverty and Human Development Initiative,University of Oxford.
⑥Sen,A.K.(1992),Inequality Re-examined.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
⑦Franco in Stewart et al.(2004),See also Klasen 2000,Qizilbash 2002,Ruggeri-Laderchi,Saith and Stewart 2003,Ruggeri Laderchi 1997,Ruggieri-Laderchi 2008.
⑧UNDP(2010):《2010年人类发展报告》。
⑨UNDP(2011):《2010年人类发展报告》。
标签:人类发展指数论文; 贫困线论文; 世界银行论文; 贫困人口论文; 中国贫困标准论文; 美国社会论文; 空间维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