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变化与新应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新闻论文,新变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11 [文献标识码]A 当代社会是一个媒介化的社会,一个极具变化的媒介化社会。互联网的发明以及日新月异的媒介变化与更新,已经具有了“像当年蒸汽机、电等的发现与发明而改变人类社会的力量”[1]。 与媒介化关联最为密切的是新闻传播业,它是这个媒介化社会的主导者。而与媒介化的成败直接相关的则是新闻传播教育。这个直接为媒介社会培养输送专业人才的行业是近年来发展变化最快的学科之一,就如同媒介的发展日新月异一样。 笔者曾经以“对新闻教育的认识趋于理性”、“新闻传播教育正在主动适应传播环境的变化”、“新闻传播教育的课堂在向外延伸”、“研究型教学渐成规模”、“新闻院校开始尝试向媒介或者媒介集团的转型”、“退休高官等入主新闻院校”、“谨防中国新闻传播教育中的恶变趋势”等为核心内容[2],探讨总结了近10年来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其特点。 2008年,以专门研究国内外新闻传播教育的组织——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史学会成立,在学会的组织和推动下,有关新闻传播教育的研究近年来呈现出了特别热络的局面,学者们对新闻传播教育的关注与研究以及一大批研究成果的问世,昭示了我们在这个问题的研究上达到了一个新水平。 本文探究和总结的是中国新闻传播教育近年来,特别是近5年来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变化、新要求。 一、教学目标改变:让学生给自己“造”一份工作,而非“找”一份工作 新闻传播教育首要的任务是培养国家需要的合格人才。在新闻传播的生态、环境、要求、目标等发生变化之后,新闻传播教育的教学目标进行调整与改变是必然的、必需的。近5年来,根据新闻传播业市场的需求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认为新闻传播教育树立、强化、践行“让学生们学会给自己‘造’一份工作,而非‘找’一份工作”的理念和做法,是一个好的选择。 核心要旨有“为新闻专业的课程建立新的雏形,设想将传统的新闻价值观和网络教育、企业家精神一同打包给学生”;“新媒体需求一套新的词汇、新的与受众的关系——甚至需要重新定义客观性和新闻时效”;“面对市场的变化和需求,新闻传播教育应该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综合,包括交流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主流媒体的消退和媒介融合带来无限商机并召唤新一代的新闻与信息工作者。新闻教育应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自由让他们自己规划他们的学习生涯”;“应该教授他们如何与其他人一起合作,如何与其他专业的学生合作”;“应该教授他们融合的技术,让他们可以在多种平台上进行新闻报道”;“应该能够跳出过去新闻人才的模式,从向人们传递信息这个角色转换到公众讨论的参与者这个角色”[3]…… 以上的列举就是近年来新闻传播教育教学目标改变的体现,它与过去的要求有了太多、太大的不同,是新闻传播教育在审视周遭之后的务实选择。让学生给自己“造”一份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让他们“创造需求”,就像电脑、计算机、手机等生产商家不断地推出新的产品而主动的吸引用户一样。商家创造出了你无法拒绝、无法抵御的产品,你只能到他们的专卖店支付现金或者刷卡。 新闻传播教育教学目标的改变还在于近5年来我们对“新闻”这个核心概念有了更为精进的解读或者更本质、更本真化的理解——什么是新闻的道?新闻和新闻传播教育绝不等于或包含广告、传播、媒介研究、公共关系或广播。新闻是一种独特的社会实践,成型于特定的历史时刻,绝不可与其它相关但不同的社会实践相混淆[4];新闻是民主的另一个名称,或者说,没有民主就没有新闻。新闻没有其得以实践的内在理由,新闻得以实践的理由只能来自它的社会后果,即成就民主的社会秩序。这是思想上的松绑和理论上的正本。这样的环境与背景为学生“造”一份工作提供了智力与理论的导引和行动上的鼓劲,使得学院和学子们“创造需求”的底气足、心里亮、方向明。 二、实战能力培养:变“以文为生”为“卖文为生” 在新闻界,人们把从事新闻实务的工作统称为“新闻业务”。既然是“业务”,那就存在一个交易的问题。新闻的产品是什么?新闻的产品应该是文字、影像、声像、图片、动漫与画面等的呈现。 在过去,新闻人“以文为生”,也就是说,只要能够有“文章”,就可以在圈里混,就可以维持生计。但现在的情况是,受众对新闻产品的需求发生了改变,新闻媒体自身在新闻产品的提供上也有了媒体自我的标准,对有些新闻人生产出来的新闻作品,如果媒体觉得没有市场,就可以不予采用。用交易的观点来看,就是当今新闻人的新闻产品要有质量的保证,要想办法把自己的新闻作品“交易”出去,一定要有“卖文为生”的意识和实实在在的行动。 “卖文为生”是一个买方市场,买方有最终的选择权。新闻作品能否卖得出去,要看市场是否需要、在多大程度上需要这样的作品。这就要求新闻的生产者一定要全力打造满足“市场”需求的作品,作品除了完全符合新闻创作的规律,具有很高的业务水平之外,还要能够体现新闻作品的社会责任和时效担当等,要在法律、政策、政府、受众等诸多因素中寻找平衡,寻找铁肩担道与受众接受的契合点。 当前,新闻传播教育正在迎来“三场宏大技术变革”: 1.大数据。处理能力和数据存储几乎无所不能。互联网正向“云计算”演进。 2.智能制造。一次结构性变革。新兴材料科学将给新闻传播业带来革命性变化。 3.无线网络革命。地球上的大多数人以无线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当代新闻传播教育也应该考虑到这样的“技术变革”的因素的存在以及它对新闻传播教育的制约和导引,有把与这3个因素相关的内容整合融化进新闻作品之中,以增加新闻作品的卖点,这是“卖文为生”一个比较翔实的目标要求。 如一些新闻传播院校调整了自己的专业设置和培养计划,以融媒体或者全媒体的市场需求为目标培养具有高度职业精神的新闻工作者。 在人人拥有麦克风的时代,职业的新闻工作者谋求生存的法宝技术产品的质量,它应该体现在报道的深度和对新闻事件的选择、剖析、解读以及由此生的对受众的引导等方面。 为了培养造就“卖文为生”的高手,一些新闻传播教育的院校已经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如清华大学的新闻大篷车以及该校大一的暑期社会实践、大二的媒体见习、大三的暑期学年论文训练、大四的秋季专业实习不断线与规范化。 清华大学在新闻传播教育中确立了“素质为本,实践为用,面向主流,培养高手”的宗旨,着力培养国际化视野和全球传播的交流能力,坚持进行不断线的专业外语课、送半数左右的学生出国交流的实践,让学生们在做新闻的过程中,感受和理解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的核心和要旨。 再如华中科技大学努力实践的“文工交叉”、“学科交叉”等,交叉包括了文理科大平台的交叉,也包括了专业课程之间核心课程的交叉,学生在校期间就学习并掌握了服务“全媒体”的技能,造就了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不可替代性”。 从2012年开始,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尝试了本科生“2+2”培养模式,本科第一、第二学年,学生可在经济学方向、社会学方向、汉语言文学方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方向中任选一个方向,并按上述4个方向的教学计划进行学习;第三、第四学年,按照新闻传播学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学习。在四年中,通过紧凑的学习安排,系统掌握两门学科本科专业知识。这可以视为新闻传播教育课程变化与调整的一个代表。 三、像培养研究生一样培养本科生 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加强对本科生的培养是近5年来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一个特别明显的变化。如有的学校明确规定每8个左右的学生配备一个导师,导师像研究生一样的培养本科生。一些学校根据新闻传播学科的特点聘请优秀的学者作为学生的导师,这些导师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能够深入浅出地将自己的专业感受、实战心得等传授于学生。 所以我们看到,近年来在一些新闻传播学类的核心期刊上,出现了本科生的学术论文;一些新闻院校的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远比其他专业的要高,这与本科生以研究生培养而提高了质量不无关系。 在像研究生一样的培养本科生的理念的指引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教学方法与考核方法等均有了创新与突破,如用新闻作品或者社会调查报告代替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就是其中的一种。 借鉴国外的做法,一些学校把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明显地区别开来,鼓励本科生学习一些研究生的课程,在本科生中根据学生的特点、长处等组织研究小组或者课题小组或者“工作坊”,并以此为抓手来带动学习研究的统一和协调。事实证明,经过了类似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之后,一些本科生在思维、意识、操作等诸多方面,都有了可喜的提高与改观,他们不仅对专业的理解提高了,对专业的前景、对自己该如何努力等均有了很具体的目标,有的学生还与导师一起进行课题申报,承担一些课题中的研究内容,带着问题到实践中去寻找答案。 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的研究生培养主要有21个方向[5]:广告、新闻融合、环境报道、深度广播电视采访、国际传播、调查性报道、法律与冲突解决传播、杂志设计、杂志编辑、杂志写作、新闻设计、新闻编辑、新媒体与社会、新闻报道与写作、摄影新闻、公共关系新闻、广播新闻报道(无需专业经验)、电视新闻报道(无需专业经验)、电视新闻报道(需专业经验)、策略传播以及视觉编辑与管理。国内一些新闻院校把这些信息告诉学生,让他们根据需要来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细化了专业人才的培养。 作为一种肯定和鼓励,一些学校专门设立了“学生科研基金”以及类似的科研基金项目,提倡和鼓励学生们积极广泛的参与。项目立项要像各级各类的基金申报一样,要学生们根据要求填写申报书,学校组织老师对每一个申请者的申请进行论证,给出立项或者不立项的理由,对于立项的,有跟踪有检查有答辩。 四、新闻传播学博士后的培养拓展了新闻传播教育的层次 博士后虽然不是一个学位,但国内好多学校都把博士后也视为一个学习的重要阶段,或者一个重要的水平标志,对获得了博士后证书的人有相应的待遇。事实上,国家人事部在规定了博士后享有的待遇之后,也把博士后与博士等进行了明显的区别。 新闻传播学博士后的培养明显地拓展了新闻传播教育的层次,近5年来取得的进步尤为明显。 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后的培养始于1998年。是年,经国家人事部和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设立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1999年设有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的只有1家,到2013年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12家,其中许多是近5年设立的。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设站的目的是旨在培养、吸收和造就高层次的优秀新闻人才,为国家新闻领导部门、新闻决策部门、新闻管理部门、新闻业务部门、新闻教育部门及中国传媒和世界传媒业培养高级新闻人才。 学界对新闻传播学博士后的培养有了以下的认识:以研究者的标准录用进站人员;2)研究是在站博士后的主要任务;3)以研究成果来考核博士后,并以此来判定是否授予研究者博士后证书。 新闻传播教育界有一种认知:本科与硕士的区别不是很大,硕士与博士的区别也不是很大,特别是在一些课程的设置上,许多学校没有完全能够区分开来的教材等。从区分这个意义上看,博士后倒是与前三者有了明显的区分,因为博士后没有课,也不需要学分,只是做研究。它完完全全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它的出现,无疑是对新闻传播教育层次的拓展。 五、院长“应该具备企业家的精神” 2011年,在笔者实证研究密苏里新闻学院的时候有幸专访了该院的院长迪恩·米尔斯先生。他给我触动比较大的一句话是:新闻学院的院长必须具备企业家的精神[6]! 回国后,我在中国新闻传播教育2012年的天津年会、2013年的南宁年会、2014年的广州年会上都提及过这个概念,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新闻传播教育管理者的认同和践行。 从门外汉的角度来理解,企业家一般应该考虑企业形象、产品、产品周期、市场、渠道、项目、盈利模式、企业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员工潜力的挖掘和员工利益的最大化等问题。 把新闻学院当作一个企业,把学院培养学生和输出文化产品视为是企业的产品,那么一个新闻学院的产品至少应该包括它向社会培养的学生、学院师生向社会献出的科研成果、学院向社会提供的新闻作品、学院为社会提供的其他精神产品等。从企业家的角度看,这样的“产品”不仅要优质,而且要有广泛的市场,同时还应该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新闻学院的院长如果真正能够按照企业家的精神来“经营”新闻学院,把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法则引进到新闻学院的管理中来,应该可以为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探出一条新路来。 迪恩·米尔斯说:密苏里新闻学院除了有来自州政府资金资助外,还有来自私人的资金资助。院长的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为学院募集资金,然后再把这些资金向企业家投资一样的把它花出去,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新闻传播教育的目的[7]。 当代的新闻传播教育是个越来越需要有资金投入的教育,也是一个高投入高回报的教育,媒介融合、媒介科技、传播平台、网络传播、个性化的媒体定制等,无不需要以高投入为前提。即便是课堂教育也远不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可以完成,一个简单的演播室没有几千万是不可设想的。因此,新闻学院的院长为了自己的产品过关,需要向企业家一样,在与市场的搏击中寻找到企业生产与发展的资金等一切要素,要像企业家一样靠自己的能力、自己的运作、自己的韬略、自己对市场的把握等寻找到自我发展的商机,而不是完全或者大部分的依赖政府,依赖组织,依赖“皇粮”。 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院长角色的转变已经是一个“进行时”。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变化与对策_新闻专业论文
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变化与对策_新闻专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