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万山分院; 441021)
【摘要】目的 观察并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病理表现。 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118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与盆腔超声检查等,对其病理表现进行分析。 结果 具有较高的良性出血发生率;绝经时间大于20年的患者良性率最低且恶性率最高,绝经时间1—5年患者良性率较高且恶性率最低,结果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绝经后阴道出血病理主要以良性炎症病变为主,但恶性出血率随着患者绝经时间延长而不断增高,必须引起重视,加强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早期干预。
【关键词】临床病理分析;阴道出血;绝经后;恶性出血率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08-0031-01
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主要集中在中老年群体,患者停经时间超过一年之后,因为其他多种疾病造成带血丝白带及阴道不规则出血[1]。子宫颈癌、子宫肌瘤以及阴道炎等多种妇科疾病是引发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疾病种类[2]。为了促进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恶性出血率的降低,临床上需要对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疾病诱发原因进行深入探讨,从而对患者发生恶性病变概率进行分析[3]。本研究对所有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与盆腔超声检查等,对其病理表现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118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年龄在45—78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57.32±4.12)岁,绝经时间在1—23年范围内,平均时间为(10.23±2.47)年,出血时间在3d—6年范围内,平均时间为(1.57±0.23)年。所有患者均符合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临床诊断标准,本研究得到患者、家属的许可及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为:自然绝经时间超过一年;有血性分泌物及接触性出血等阴道出血表现;均通过妇科检查、宫颈涂片检查及分泌物检查等,排除卵巢病、外阴以及血液疾病所造成的出血;均通过宫腔镜、盆腔超声以及宫腔镜手术等检查查到明确病理。
1.2 方法
诊断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B超检查以及宫腔镜检查,细致全面观察子宫各方面情况,包括形态、子宫回声及大小等,之后应用相同方法检查患者卵巢。对患者病变部位应用刮宫活检方式进行病理诊断,对所有患者进行阴道分泌物涂片、分段诊刮及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4]。通过手术将患者病变标准切除,应用10%甲醛溶液固定标本,再进行常规石蜡制片、HE染色,之后使用光镜对其进行观察,做出病理性诊断。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出血原因及病理检查结果,综合性分析患者年龄因素、出血方式因素以及出血量等方面,并观察这些因素与恶性疾病发生率之间的相关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年龄、出血方式以及出血量等发病影响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得数据均采用 SPSS19.0 进行分析,应用平均数加标准差方式()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用x2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2例恶性阴道出血患者,其中子宫内膜癌为15例、子宫颈癌为7例、宫体恶性肿瘤为4例、子宫平滑肌肉瘤患者为3例、卵巢癌为1例、间质肉瘤为1例、输卵管癌为1例。71例良性阴道出血患者,其中阴道炎患者43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为18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为25例)、慢性宫颈炎患者1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9例、子宫内膜炎患者为5例。14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其中萎缩性子宫内膜出血患者为7例、子宫内膜过度增生患者为4例、分泌期子宫内膜患者为3例。良性出血发生率较高,结果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绝经时间1—5年患者共35例,良性30例、恶性3例、功血2例;6—10年组共32例,良性25例,恶性4例,功血3例;11—15年患者共28例,良性18例、恶性6例、功血4例;16—20年患者共23例,良性12例,恶性6例、功血5例,绝经时间大于20年患者为10例,良性1例,恶性8例,功血1例。其中绝经时间大于20年患者群体的良性率最低、恶性率最高,绝经时间大于20年的患者良性率最低且恶性率最高,绝经时间1—5年患者良性率较高且恶性率最低,结果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绝经后阴道炎出血病因与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前病变、非器质性病变以及子宫内膜良性病变等有着直接联系[4]。子宫内膜良性病变主要涉及了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以及黏膜下肌瘤,其中大多数是由子宫内膜息肉所造成,临床上尚未弄清楚发病原因,通常认为与绝经后女性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下降相关,雌激素受体高表达且孕激素受体低表达造成细胞凋亡及增生不平衡,并且癌基因突变造成出血[5]。现阶段人口肥胖率及老龄化增加使得越来越多女性子宫内膜癌疾病患病几率的增加,威胁了生命安全。本研究中绝经时间大于20年的患者良性率最低且恶性率最高,绝经时间1—5年患者良性率较高且恶性率最低。综上所述,绝经后阴道出血病理主要以良性炎症病变为主,但恶性出血率随着患者绝经时间延长而不断增高,必须引起临床上的高度重视,加强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早期干预,切实降低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病变几率。
参考文献:
[1]孙洪玉.经阴道超声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8,35(01):29-31.
[2]林健谊,罗锦彬.阴道彩超诊断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J].哈尔滨医药,2017,37(05):449-450.
[3]戚夏近.用超声技术对发生阴道出血的绝经期女性进行诊断的准确性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01):28-29.
[4]张娇燕,陈玉梅,童芳,甘春燕,邓世昌,黄新苑.女性绝经后阴道出血病变类型和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性科学,2016,25(10):52-54.
[5]常梅香.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引起阴道出血的临床及病理分析[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6(04):35-36.
[6]孙春玲,邢炜,付静,袁桂兰,章颖.1164例围绝经期阴道不规则出血的临床及病理结果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23):4548-4550.
论文作者:任国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0
标签:患者论文; 阴道论文; 病理论文; 子宫内膜论文; 时间论文; 阴道炎论文; 较高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