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_市场经济论文

论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_市场经济论文

浅议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形势下论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迎接挑战,思想政治工作要知难而进

新旧体制的更替和各种观念的碰撞,向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价值判断的失范则使思想政治工作困难重重,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思想政治工作该进或退?

1.坚定信念,迎接挑战

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人的需要可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两部分。生理性需要是基础的,是前提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而社会性需要则是高层次的,是人所独有的。这就告诉我们:追求物质利益的满足,是人的一种本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明白了这点,对当前出现的人们过份看重个人利益的情况就能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既不必大惊小怪,也不能掉以轻心。我们因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激发人们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再者,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物质财富的丰富靠发展生产,精神文化的健康则要靠正确思想的引导,这也需要下大力气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江总书记指出:愈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愈要全面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这一切都说明,不是思想政治工作要不要,而必须坚定信念,迎接挑战。

2.正视现实,知难而进

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摆脱了姓“资”姓“社”的困扰,明白了“计划”和“市场”,都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学会了按经济规律办事,商品意识、民主意识、法律意识大大增强,人们不再那么“顺从”,那样“顾全大局”,凡事要“讨个说法”。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往往也陷入一种两难境地:一方面,他们赞同公民意识的觉醒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另一方面,他们又为过去一些屡试屡中方法的不灵验而苦恼,发出“现在的人怎么变成这样!”的感叹。于是,有的人干脆把抓经济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对立起来,以物质利益取代一切,或者分离成两张皮,对思想政治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也有的人向上要政策、权力,等待思想政治工作的“尚方宝剑”……从而在现实上造成了思想政治工作“虚、软、散”的局面。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难做是现实,而又不能回避问题,只能正视现实,抛弃等待以往那种以权力为依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代重新到来的不切实际的幻想,认认真真地去认识和了解我们的工作对象,说真话,办实重,只能靠自身的科学力量,去教育他们,吸引他们,征服他们。在实践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二、更新观念,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变化

改革是一场革命,市场经济的提出和建立,猛烈地冲击着传统的观念和模式,萌发和产生新的思想和行为,这不仅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情况,新问题,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会,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抓住机遇,更新观念,适应变化。

1.市场经济下的利益观

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驱动已成为主要的激励手段,并被广泛运用,对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有正确的认识,并应学会运用经济手段体现按劳分配的分配原则,而不能一味地“鞭打快牛”,避免“先进得个名,后进落实惠”,挫伤先进分子的积极性,必须明白“物质利益是人类从事一切活动的一项最基本的,内在的动力”。心理学上认为,人的一切行动都是受需要支配的,人的需要越强烈,其行动也就越坚决、果断、反之,则表现为消极甚至抵触。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划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社交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个逐次递增的层次,并认为,一个人只有当低一层次的需要得到一定程度满足后,高一层次的需要才会产生。这就要求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面对现实,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努力在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多关心他们,如在住房、工资、奖金、医疗、保健、职称评定、子女入托、入学、就业等一系列实际问题上下大功夫,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人心,增强凝聚力。“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安居”方能“乐业”。

2.市场经济下的时效观

市场经济即效益经济,要求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高的效益。当“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冲破了拖沓、散漫的小生产者习气,崇尚时间和效益便为人们普遍接受。人们开始意识到时间的宝贵和精力的有限,人也变得不那么“老实”、“听话”。一方面他们重视信息,却再不愿为听一个报告或一张报纸而安份地坐上半天。他们看重钱,想方设法地挣钱,却也舍得为掌握技术大把大把地花钱……面对这全新的形势,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彻底摒弃那些形式主义的东西,走出“追求形式,忽视实效”的误区,改变那种看似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实则空洞无物的大轰大垒的工作方法。真正沉下去,了解群众在想什么,关心什么,有什么问题,结合群众思想实际说事实,讲真话,于实事,求实效。还可针对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请群众自己来说话,各抒已见。变单一的“我讲你听”,“我说你通”,为群众的“自我教育”,“相互教育”,从根本上消除那种“书记台上喊,政工台下转,群众却在旁边看”的现象。根据对象的层次性,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心理,寓思想教育于生活,学习和工作当中,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3.市场经济下的竞争观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提倡竞争,鼓励竞争,保护正当竞争。只有竞争,价值规律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实现优胜劣汰和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也只有竞争,才能激发人们的内在活力,调动积极性,使人的内在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促进身心全面发展。而要竞争,就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竞争,就必须打破现状,有先富和后富之分;竞争,就必定有成功者的喜悦,也有失利者的泪水……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之初,竞争的规范性还很不健全,因此也出现了不公平竞争,弄虚作假,以权谋私,坑蒙拐骗等现象。对这些问题,我们不能把它和市场经济划等号,也不能因噎废食。而应认识到这些现象只是暂时的,前进中的问题,我们只有加大改革力度,彻底冲破“安贫乐道”、“不患寡而患不均”等吃大锅饭,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抵制“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等陋习。倡导公平,平等竞争原则,强化竞争意识,完善竞争激励机制,在竞争中实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4.市场经济下的价值观

市场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和平等性特点,极大地强化了人们的民主意识。长期受封建思想奴役的中国人,从未敢向今天这样对等级观念,特权思想,长官意志、宗法观念等展开猛烈地抨击。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到“三个有利”的原则的确立,从“两个凡是”的否定,到“民告官”的出现,人们从未向今天这样意识到自我价值的存在。崇尚自由和平等,尊重科学和技术已成为现代人的显著标志,敢想、敢说、敢干,选择适合自我的“活法”,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潇洒走一回”。正是这种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给我们的社会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在这汹涌澎湃的改革大潮面前,我们不能再一味求稳怕乱,坐而论道,指责他人的狂傲。而应以现代人的时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和引导群众,变“小我”为“大我”,勇于拼搏,敢于超越,做新时代的“拓荒牛”,在经济腾飞、社会进步的进程中去实现自我价值。

三、改进方法,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人为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职工群众的潜力和能量释放出来,调动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针对新形势下的群众思想实际探索新思路,运用新方法,增强有效性。

1.思想政治工作要尊重人

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唯一对象,既不同于工人的产品,也不同于农民的庄稼,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活生生的实体。因而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人置于首要位置,坚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真正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一个时期以来,“向管理要效益”,管理工作受到普遍重视,也已颇见成效,但也出现了一种为管理而管理,以“管”代“教”的倾向,把教育对象完全看成是“经济人”,甚至也象管理没思想的物一样,靠制定这个“禁止”,那个“不准”来代替艰苦细致的思想疏导工作,采取“管、卡、压、罚”的工作方法,甚至以罚代教,把经济手段做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唯一方法,无论什么事,都要在钱上见分晓,“早操一次罚五角”,“缺课一节罚一元”,从而造成一些管理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对立,有人就公开说“拿五毛钱买个懒觉”,形成人们的一些逆反心理。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实践也证明,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很好地摆正自己的“服务”位置,从受教育者的角度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将心比心,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把情、理、行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借感情之水,行思想政治工作之舟。这种真诚和理解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效的前提和保证。

2.思想政治工作要培养人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目的是把这些人培养成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有用人才。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变过去的“小服务”为“大服务”,由单一的重视“红”转向“红专结合”,由“传统型”教育向“复合型”、“立体型”现代教育转化。在对受教育者进行近代史、现代史和国情教育,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思想的同时,必须强化他们迎接新世纪挑战的市场意识、科技意识、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明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谁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谁就拥有二十一世纪的主动”。从而自觉地把“三步走”的战略目标转化成自己的实际行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自觉地用现代科学知识武装自己,成为具有一技或几技之长的专业人才。唯有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尤其是寓教于知识的传播当中,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3.思想政治工作要激励人

思想政治工作要为经济建设服务,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鼓实劲,就必须学会运用正确的激励原则和方法。激励因素有很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类;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因为人既不是单纯的“经济人”,也不是单纯的“社会人”,既有物质的需求,也有精神的追求,当人们生存发展的物质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后,就会更多地去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所以,只有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机的结合,才能取得最佳效果,但在运用激励手段时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既要避免“金钱万能论”也要摒弃“精神万能观”。片面强调物质鼓励只能带来物欲横流;而否定物质鼓励作用同样会挫伤群众的积极性。二是要处理好鼓励个人与调动整体积极性的关系。奖励个人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整体,必须公正,不能搞任人唯亲,远近亲疏。三是要注意激励的方式和时间,不能搞“一刀切”、“大锅饭”。应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对象,不同情况采取区别对待,及时激励的原则。只有激发起人们的积极性,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永葆青春和活力。

标签:;  ;  ;  

论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