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看看聚会名单上的胡润_黄光裕论文

聚集榜单 再看胡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再看论文,榜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主题一 关注百富榜

黄光裕登顶内地首富

在10月12日揭晓的2004胡润百富榜,今年35岁的国美电器老板黄光裕以105亿元人民币的身家登上中国内地首富的宝座,而他的前任,是有IT天才之称的网易主席兼首席架构设计师、今年33岁的丁磊,今年他以50亿人民币的身家在胡润百富榜排名第7位。名列第二的是人称网络游戏骄子、今年只有31岁的陈天桥,其个人身价据胡润估计在88亿人民币。

此次推出的百富榜是中国造富运动的热烈鼓噪者、英国人胡润第六次推出他的中国内地富豪榜,也是他与欧万利(Euromoney,即欧洲货币)合作以来推出的第二张财富榜单。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排行榜由观澜湖高尔夫球会冠名推出,显示胡润正在日趋商业化。

首富为什么是黄光裕?

35岁的黄光裕成为中国内地的新首富,这在以市值和个人身价论英雄的胡润那里并不奇怪,因为单以个人身价计,黄光裕的个人身价超过百亿,目前在中国内地尚无人能与之相匹敌。

实际上,黄光裕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得益于其在资本市场上的成功运作。今年6月7日,黄光裕将国美电器的94家门店以88亿元的价格出售给香港上市公司鹏润集团,此次收购完成后,国美电器借中国鹏润在香港上市,中国鹏润也更名为国美电器,其主营业务随之转向零售业。其间,黄光裕通过减持“套现”总额约40亿元。9月28日,国美电器首次在香港公开配售股份,募集资余约12亿港币。在这场“左手倒右手”的收购游戏中,黄光裕身价一飞冲天。实际上,仅出售国美电器一项就使得他的个人财富超越去年的首富丁磊。而在国美借壳上市之初,有人帮黄光裕算了一笔账,通过定向配发和两次可换股票据的发行,中国鹏润3年后的市值有望高达210亿人民币,而黄光裕个人97.2%的股权也将坐拥204亿资产。如此巨富,不仅超越去年的首富丁磊,更超越财富新星陈天桥。据此,黄光裕取代丁磊登堂入室成为今年的中国内地首富。而去年,他在胡润的这个榜单上以18亿人民币名列第27位。上市使其财富价值被大大挖掘出来。因此,胡润表示,今年的百富榜的排名方有一个新趋势,就是讲究价值发现,而今年他最大的发现就是黄光裕,因此他还特意做了个《2004胡润零售富豪榜》,并于10月14日发布。

首富年年换,也使得胡润的百富榜有了新的卖点。胡润表示:“去年我们找到了中国的比尔·盖茨,今年我们又找到了中国的山姆·沃尔顿。这显示百富榜的‘中国特色’在消退,财富增长趋势日益国际化。”

想上榜赚钱要够快

在今年的百富榜前十名中,有三人在35岁以下,而在整个榜单中,40岁及其以下的富豪新生代占到26%。其中最年轻的仍然是去年因其父亲遽然去世而继承遗产的山西海鑫钢铁李兆会,只有23岁。这表明,在中国的造富运动中,年轻人正在成为主角。

由于新生代的崛起,有更多的新面孔出现在今年百富榜上,显示中国造富运动新旧交替的速度在加快。据统计,在今年的榜单上,有新面孔多达32个,蹿升最快的,是做保健品直销的天狮集团李金元,他在全球有900万人组成的直销队伍,身价60亿元人民币。大成生化的股价飙升使在玉米制品行业驰骋的今年48岁的刘小明首次出现在百富榜上,据胡润估计,其个人身价达19亿元人民币。此外,前奥运金牌得主、著名体操运动员李宁,以12.5亿元的财富首次登上排行榜,成为排行榜上排名第100位的财富新贵。

而去年上榜的华普产业集团的翦英海、UT斯达康公司的吴鹰、亚洲铝业的邝汇珍等则由于财富的缩水等原因从排行榜上消失。一些人则由于财富积累的速度不够快而名落孙山。

虽然今年上榜的新面孔不及去年(去年的榜单上有40个新面孔),但是其上榜的一百人的平均财富是25亿元,比去年增长29%。这意味着,尽管受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但是中国民营企业的财富积累似乎并没有受到影响,并且仍然在继续。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百富榜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其财富门槛有大幅提高,从去年的9亿元提高到今年的12.5亿元。胡润认为,这是由于有很多的民营企业到海外上市,导致其企业控制者的个人身价大幅蹿升所致。

胡润表示,通过将国美运作成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商和第三大零售商,35岁的黄光裕成为中国新首富。而只有31岁的陈天桥,接过丁磊的接力棒,成为中国顶尖的IT精英,将他的公司运作成纳斯达克最大的中国公司。黄光裕的零售企业和陈天桥的IT公司,不仅双双印证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增长需求,也印证了年轻人在中国增长需求最快的行业里机会无限。

与去年的排行榜相比,今年排行榜最大的变化要数唐万里、唐万新兄弟的跌落,去年此时他们控制的市值还有215亿元,在排行榜上以19亿人民币身价名列第25位,而今年他们则从排行榜上消失,成了过去一年最惊人的衰落。

尽管年轻的“大鳄”在增多,但是记者注意到,此次榜上企业家的平均年龄却比去年有所上升,为46.1岁(去年为44.5岁),在这些上榜的企业家中,年纪最大的是今年66岁的格兰仕集团老板梁庆德,其次是多年来一直高居富豪榜前列并一度登上首富宝座的中信泰富的荣智健,62岁的他以85亿人民币的身价傲视年轻的大鳄们名列排行榜第三位。

农副产品加工创造财富机会

在此次排行榜上,以房地产为主业或者其主业之一为房地产的企业家多达40位,这表明,房地产仍然是积累财富最多的行业。此外,今年开始崭露头角的新兴工业包括快速开放的石油和金融市场,特别是保险市场,也是富豪们财富积累最多的行业之一。

胡润表示,从今年上榜的企业家所从事的行业,可以清晰地把握过去一年来各个行业的发展趋势:数字化和工业化则让IT、汽车行业迅速发展,使得吉利集团的李书福在沉寂两年后再次登榜,而加入WTO加快了零售、金融和石油行业的发展步伐,使得这几个行业在今年的排行榜中开始异军突起,其中在零售业打拼的黄光裕成为中国内地新首富,平安保险的上市则让神秘的刘方登上了排行榜第16名,而实德集团的徐明因获得了成品油贸易牌照并开始与沙特合作一个几百亿元的石化项目。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曾经将刘永好、刘永行兄弟推上中国首富的宝座,胡润表示,此次汇源果汁老板朱新礼首次出现在富豪榜上显示,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副产品加工仍然是第二大富豪集中的行业,并正在创造着更多的财富机会。

中国与世界财富分布状况一致

胡润的公司欧万利新闻发言人陈冰认为:“财富排行榜更是中国企业家成长发展的坐标,它是中国年度行业变化和地区经济崛起的一扇窗户,它可以让人们从中了解到每一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变化轨迹。根据今年的排榜状况,我们发现中国经济已经完全融入了国际经济的脉动。在财富的行业分布上,中国已经能够跟世界总体财富分布状况完全一致,这说明中国经济的国际化已经取得重要进展,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向国际潮流不断靠近。”

广东、北京、上海、浙江盛产富豪

此次入围“百富榜”的富豪中,北京有17位富豪入选,超过了去年的11名,成为第二富豪聚集地。第一大财富集中地依然是广东(19人),上海(15人)名列第三。而浙江、福建、山东、江苏是另外几个“诞生”富豪的地方。

富豪集中地正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种种迹象表明,北京、上海两地与广东地区的体制落差已经逐渐缩小,在这种背景下,具有更多政治、环境优势的北京、上海伴随这新一轮的经济崛起,还可能会涌现出更多的富豪。

地产大亨的实力减弱了

2004胡润“百富榜”中,可以清晰地看见中国大陆各行业的发展趋势和财富运动状况。

胡润方面认为,今年的榜单一些重要现象值得特别关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为房地产、钢铁、基础建设行业继续创造创富良机。因此房地产仍然是积累财富最多的行业,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共上榜45位地产富豪,与去年52位的数字相比已经明显下降,让位于—些更具活力的行业。

中国未来将产生石油富豪

加入世贸组织加快了零售、金融行业的发展步伐。国美电器自不用说,平安保险的上市让神秘的刘方也登上了排行榜第16名,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副产品加工成为第二大富豪集中行业不足为奇,其中包括首次上榜的朱新礼,他的汇源果汁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最值得注意的是石油行业的民营化发展已经显现:徐明获得了成品油贸易牌照并开始与沙特合作一个几百亿元的石化项目。榜上还有一位从事石油贸易的企业家蔡天真。未来几年,中国有可能出现真正的石油大亨。

女性多担任幕后指导

此次公布的“百富榜”上榜的女性富豪寥寥无几,包括以夫妇名义上榜者一共只有7位。香港富华国际的陈丽华女士今年在榜上排名第7位,仍然是中国最富有的女性。

对于女富豪稀少的原因,胡润方面认为:“这跟中国传统的家庭分工有关,其实富豪家族的很多女性都在企业中担任重要职位,但是更多担任幕后角色。比如排名第二的陈天桥,他的夫人就在盛大网络担任财务总监。另外,国外的女富豪产生原因多数来自家族财产继承,这跟中国目前的状况有所不同。”

胡润抛出第一份零售行业富豪榜

英国人胡润发布了“2004胡润零售富豪榜”榜单。这是胡润12月12日发布的2004胡润百富榜的子榜之一,胡润说这是第一次将零售行业富豪单独排榜。

零售崛起成就富豪

国美电器掌门人、百富榜排名第一的黄光裕以90亿来自零售业的资产荣登零售富豪榜榜首。上榜20位企业家的总财富达到了近340亿,平均每位17亿。值得一提的是当当网的当家人李国庆、俞渝夫妇以6亿资产跻身零售富豪榜,排名15位,是网络零售业的唯一代表。

“随着今年底国内零售行业的全面开放,同时国家商务部又公布了其重点扶持的20家国内零售企业,因此今年我们决定对国内民营零售企业进行调查。今年零售企业上市与资本市场的联系愈发紧密,这使得这个行业的市场价值变得清晰,我们也得以对其重新评估”。对于制作零售富豪榜的原因,胡润如是说。

业内人士分析,胡润推出零售富豪榜还是有一定的眼光,他看到了中国零售业尤其民营企业在零售行业中迅速崛起的势头。今年2月11日,商务部公布了2003年我国连锁经营30强企业的经营情况,前30家连锁企业销售额达到2704.2亿元,店铺总数达到10321个,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9.9%和35.1%,其中国美、物美等民营连锁零售企业更是与上海百联集团、家乐福等大型国企或世界零售巨头共同跻身于同一榜单中,充分说明民营零售业已经成为国内零售行业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国家商务部还出台措施,在5到8年内,培育和扶持15到20家包括商业零售业在内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与像家乐福这样的外资零售企业进行竞争。今年8月,国美、苏宁、物美等民营大型连锁零售企业与百联集团、北京华联、王府井百货等大型传统国有零售企业共同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培育和扶持的商业零售企业———“国家零售队”。而此前有消息称,成为所谓“国家零售队”之后,企业可以得到政府在贷款、税收、审批等几方面的特殊优惠政策。

上市助力资本积累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零售行业与房地产、互联网游戏等行业相比,利润率比较低,但因为零售企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本行业,所以今年以来一些新兴零售企业上市或与资本市场的联系愈发紧密后,资本积累迅速扩大。比如黄光裕今年将国美的部分资产注入香港上市公司;张文中的物美、张近东的苏宁电器先后在香港、深圳上市;陈晓的永乐也正在上市途中,并获得了摩根斯坦利的战略投资;郭广昌参股的联华超市也已经在去年赴港上市。

记者同时也注意到,在上榜企业中,北京有6家,广东6家,江苏4家,这三地就占了上榜企业80%。而中国最发达的商业城市上海竟然只有2家,这与百联集团在上海的强势地位不无关系。

海外上市“催肥”IT富豪

10月20日,由奥迪冠名的2004胡润IT富豪榜正式发布。由于海外上市的成功,陈天桥的财富迅速从去年的40亿元增长到88亿元,以绝对优势荣登榜首。另外,风险投资在推动IT财富上扮演了重要角色,60%的榜上企业与风险投资相关。

榜单显示,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IT公司掀起了第二轮海外上市高潮:从2003年底的携程开始,到2004年的灵通、Tom、腾讯、中芯、盛大、空中网、51job和金融界共有9家在海外上市,而在2000年左右的第一轮海外上市热潮中,也不过只有6家。另外,e龙也即将登陆纳斯达克。由于海外上市成功,陈天桥的财富迅速从去年的40亿增长到今年的88亿元,稳居第一(上市公司股价统计日期截至2004年9月10日)。如果按照10月18日的股价计算,陈天桥的财富已经达到97亿元。

今年由于众多的网络公司上市,共有12位上榜者受益于此。另外,由于受到风险投资的关注,有8位与通讯设备相关的企业家新上榜。

风险投资公司在推动IT财富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今年的榜单上,共有30位上榜者和风险投资有关,占60%。其中IDG和Softbank占前两名,各有11和7位企业家在创业过程中受到他们的扶持。

IT行业的每个分支通常都有一个龙头企业,比如运营在线游戏的盛大、提供即时通信系统的腾讯、提供在线订票的携程等等。财富的集中程度因此也就特别高:今年前50名合计约450亿元资产,其中前5名累计为200亿元,接近50%。这一比例跟去年几乎相同,去年50位IT富豪的资产300亿元,前5名就超过150亿元。

排行榜显示,中关村的集聚效应仍然在体现。有19位企业家将总部所在地选在了北京中关村。

胡润:上榜的人高兴在心里

百富榜算不算游戏

关于富豪态度:他们实际非常关注

记者(以下简称记):据了解,被你统计的很多富豪认为你对财富的计算和排行不能反映真实情况,对百富榜可信度,有人称要抱以游戏心态。

胡润(以下简称胡):对于上榜的那些人,80%表现出的是无所谓的态度,因为他们已经做到一定规模,上不上榜对他们来说,不会影响他们的业务,而且,他们也已经有一定透明度。

大部分人对百富榜表现出的冷淡态度,我觉得很正常。因为根据你们中国目前的这个环境,富豪们不可能很高兴地说:“我很有钱”。但是实际上他们还是非常关注百富榜的,榜单前三名中的两位都接受了我们杂志(《百富》杂志,记者注)的采访,这就很说明问题。此外,有10%的人是乐意上榜的,他们认识到这个榜可以给他们带来一点知名度,让更多客户知道他们。

当然,还会有10%的人比较低调,这些人的产品和老百姓接触还比较少,上榜对他们没有好处,而且他们可能也怕上了榜会被人家要钱、或是被人查账吧。但是无论你愿意不愿意,只要我们算出你够资格上榜,我们就会把你列在上面。

关于评论:经济学家无需看榜

记:我看到一些经济学家的评论,他们也不认为百富榜是科学的。

胡:百富榜很重要的作用在于,用每年不同的财富变化记录中国的经济变化,每一年都给中国经济照一张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年一张照片的区别。我就是想达到这样一个目的。但对于经济学家来说,他们可能更清楚知道财富的渠道和多少,更了解富豪们的情况,他们当然没有必要看我们的榜。

新富豪是不是太多

关于榜单特点:没有参照经济趋势

记:和国外的财富榜比起来,中国的百富榜可谓风云变化,虽然中国的首富年年不同,但中国的首富与中国的经济趋势热点却很一致。在IT业复苏、纳斯达克回暖的2003年,“网易”的丁磊成了首富。今年,正好是中国零售业活跃的时期,“国美电器”的黄光裕便出人意料地成为新一届中国首富,因此有评论说,你的排行其实参照了一些系数。为什么有这样的巧合呢?

胡:我想,你问的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我们的榜就像一年一张的中国经济照片,当然会有代表性。我觉得榜单每年的特点与中国经济一致非常正常,因此不能说我们是先挖出大趋势,然后再排一二三。

再说比尔·盖茨的财富在500亿美元以上,那是一个巨大的基数,因此正常的亏损、正常的赢利,很难使他掉下来或者被别人赶上。但是中国首富的财富只有大约10亿美元,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对他们的财富造成巨大影响。

关于新人频出:有些公司我们不知道

记:不仅首富年年不同,每年上榜、下榜的富豪也更替频繁。这意味着,去年还在榜上的人,在一年中就蒸发掉了好几个亿财富,因此在今年落榜;相反,去年还没有在榜上的人,一年中就挣到了好几亿的财富,由此在今年上榜。是因为中国财富的获取方式具有这样明显的“来得快、去得快”的特点,还是因为你们去年没有找到本应上榜的人?

胡:今年,中国百富榜上有32个是新人。

在英国、美国,个人财富的创造和积累有三五代、一两百年历史,财富数量相对稳定,分布也相对均匀,受到大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小,所以财富榜相对稳定些。

而在中国,个人财富是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这二十几年才慢慢从无到有地创造和逐步积累的。在这个创造阶段,财富的数量还不是很多,但相对而言又比较活跃,赢利和损失都容易使财富发生明显的对比变化。加之大环境也很活跃,财富的变化就更为明显,比如地铁、城市公共建筑的建设就可能使一块地在三年之后的价值是现在的十倍,百富榜正是反映出了这些变化。

另一个原因,中国很多公司没有上市,一些资料没有公开,对于这些公司,我们就可能不知道他们的情况。但是我们有耐心,今年找不到,明年我们会挖出来。比如,今年上榜的源信行投资有限公司,去年我们就没有找到他们,这是因为包括媒体、国外的经济机构都不知道他们,但是今年在平安保险上市以后,我们发现了这家公司的资料,所以刘方今年上了我们的榜。当然,应该说我们去年没有找到他有点可惜,但是这很正常,无论在英国、美国都会有这样的情况。

记:《福布斯》的排行榜“新人”的比例是多少?

胡:我这两年都没有看《福布斯》。英国的财富榜,每年是排1000个富人,今年有148个新人上榜。

百富榜有没有意义

关于财富变化:民营企业更受关注

记:从这6年的“照片”中,你看到了什么变化?

胡:最重要的是人们对财富心态的变化。记得6年前,我们的第一个榜单拿出来时,人们对那时财富的看法是:没有什么透明度,是靠关系、靠背景获得的。但是现在,人们开始能够看到财富获得的透明过程,因此也开始能够认识到财富和创造这些财富人的价值,越来越多的学生们开始愿意去民营的企业,政府重视到他们纳税比例的增长,社会中开始营造出一种财富文化。

记:那么,上榜的那些富人有些什么变化呢?

胡: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上榜的门槛越来越高,他们的财富也越来越多。

从所在行业的变化上说,在城市化大趋势下,首先会出现一批地产、基础建设、钢铁等方面的富豪。2000年起,中国开始了数字化、信息化进程,于是大家在这个排行榜中看到了丁磊、张朝阳的名字。现在,大家收入高了一点,消费就开始活跃。你买了房子,就需要买家电,包括家电、保险、保健品等方面,就会出现一批富豪。

关于明年首富:可能在石化和零售业

记:根据这种变化趋势,你能预测一下明年谁是首富吗?

胡:我现在不好说。我想,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程,房地产方面的企业家会比今年少些,一些新的行业会涌现出来,比如,石化、零售等方面。可能我说的不对,如果我真的知道,我就不会说了,会去买股票,但是我不知道。

百富榜能不能赚钱

关于企业冠名:这对我们很有帮助

记:6年来,你一直热衷于连续地做各种财富榜的原因是什么?

胡:中国人对百富榜上的50到100位已不那么关注,外国人只关注前三位或前十位。因此把上榜人数扩大到1000或10000,没多大意义。

记:做榜的调查费用来源是什么?

胡:在与欧万利投资机构合作之前,调查费用都是由我们当时注册的亚润智源公司支出。现在,我们与欧万利合作成立了欧万利(中国),总部对新公司进行投入,收益则来自各个活动的后期效应收入。

记:有企业为百富榜冠名,是否意味着已经建立起赢利的平台?

胡:我们很高兴,有3个非常有实力的企业:观澜湖高尔夫、宾利汽车和奥迪汽车为我们的百富榜、强势榜和IT榜冠名,这是一种认可。当然,对我们也很有帮助,我们希望这个平台会越来越好。

关于活动收费:不收上榜企业一分钱

记:除了做榜,你还做些什么工作呢?

胡:除了做榜,我们公司还做出版物和一些论坛、峰会。但是,对于上榜的企业,我们以前、以后,都不会收一分钱,以保证这个榜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记:6年来,你接触了很多财富的门道,也结识了很多有财富的人。你觉得有一天,你会被自己统计上自己的榜吗?

胡:我?再说吧,看来比较难,因为我们的门槛上升得太快了。

主题二 探寻富豪基因

直面首富

我不是资本运作高手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什么时候知道这一消息的?突然吗?

黄光裕(以下简称黄):昨天晚上八九点钟的时候,上海的记者打电话问我,说已经看到了排名。对于国美股价的表现,我很清楚,但是排第一没想到。

记:如何看待此次排名?

黄:排名和企业没有太大关系。对于胡润来说,这是一种职业,但是对国美来说,没有什么影响,我也不会在意。

记:之前,外界对您财富的估计在120亿元至130亿元左右,此次百富榜上,您的身价是105亿元,哪一个数字更接近您的真实财富?黄:这些都是根据股价估算的,股价有上有下,我们的股票在国际市场发售,就要受国际市场气氛的影响。

记:成为中国内地新首富,您是因为正确的选择了家电零售这个行业还是得益于资本运作的高超手段?

黄:对资本运作的说法,我不认同。在国美股票没有配售之前,很多人说收购价高,但是,现在股价的表现已经远远高于收购价,到了6块钱左右。我们的做法不叫资本运作,公司到了一定发展阶段,这是水到渠成的事。

我们能够达到今天的水平除了社会大气候带来的机会,重要原因是选择行业适合社会发展,加上团队努力,持续的结果。今天是给团队打的一个分数。

记:但是您的两次“借壳”上市,手法都很高明,这种“技巧”从何而来?

黄:高看我了,这是专业机构操作的。

国美终极目标是做零售

记:外界总是将国美和苏宁进行比较,两者都是全国性的零售商,模式也相仿。

黄:苏宁和国美是两码事。苏宁模仿国美的模式,采取的是跟随政策,无论企业内涵还是终极目标,国美都是在创建时就有了定位,其他企业可能更多的是捕捉机会。

记:国美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黄:做零售,把其中某一块做强做大。18年前选择做家电,十几年没有改变过。

记:会向其他零售领域扩展吗?

黄:不排除这种可能,但是模式要根据市场环境定。

记:国美去年在香港开店,是第一批走向境外的零售商,您的国际战略构想是怎样的?

黄:香港是国际化市场,现在开店不到一年,我们还在等待时机向外扩张。香港之后,非常大的可能是首先向东南亚扩展。

记:能否描绘一下,集团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黄:房地产业首先立足北京,如果有机会会发展成集团内一个重要的业务,主要在住宅、写字楼方面,但是,不会超过零售业,大概是50比50。

佩服李嘉诚,欣赏张瑞敏

记:听说您以亚洲首富李嘉诚为偶像,欣赏他的“商者无域”?

黄:“商者无域”是说经营的方法、思维的角度只有专业与否,没有套路之分。用到集团的发展上,就是假如企业需要第二个行业,也应该用做零售的经验取得成功。对李嘉诚是佩服吧,他在很多领域都很成功。但是,不敢追求什么偶像,偶像身处的环境不同,学回来的东西也可能没用。

记:内地的同行您欣赏谁?

黄:海尔的张瑞敏。海尔崛起的速度、企业内涵、巩固程度现在很少有企业能做到。还有TCL的李东升。

记:这两年,经常听到有家电连锁商某门店关门的消息,国美用10亿元投入高速开店扩张,对于风险,您是否也有估计?

黄:我们要尽量减少出现这种情况的比例。现在比例很小,也是正常的。零售业有一句话“开店开的好,不如关店关的好。”

财富故事

黄光裕:大陆新首富的财富传奇

10月12日,“观澜湖2004胡润百富榜”在上海正式揭晓。

35岁的国美电器总裁黄光裕成为中国新首富,并且成功突破百亿元的财富大关。

在胡润的百富榜中,去年我们找到了中国的比尔·盖茨———丁磊,今年我们又看到了中国的山姆·沃尔顿———黄光裕。

35岁,创业18年,铺就零售网络。4年间,两度借壳一间公司,财富估值105亿元,稳坐中国首富位置。黄光裕认同李嘉诚之“商者无域”,有人将其资本手腕与李泽楷相比,若兼两代超人财技,首富舍他其谁?

身价105亿

黄光裕掌控着国美电器和中国鹏润两家公司的绝对控股权。今年6月初,国美电器借壳中国鹏润踏进香港股市。当时,中国鹏润以83亿港元的价格购买国美电器,中国鹏润也准备更名为“国美电器”。

为实现这笔巨额交易,黄光裕使出了一套组合拳,分三个阶段来实施———首先,中国鹏润向黄光裕定向配发及增发价值2.435亿港元的代价股份,这些股份可以随时转手出让;然后,中国鹏润向黄光裕定向发行第一批价值70.314亿港元的可换股票据,相关换股权可在3年内行使;第三步,中国鹏润再向黄光裕发行第二批价值10.269亿港元的可换股票据。

如果上述三个步骤最终得以顺利实现,则中国鹏润的股本将扩大10.541倍,黄光裕最终将拥有中国鹏润97.2%的股权。有人帮黄光裕算了一笔账,他目前身价105亿元,中国鹏润(0493HK)3年后的市值高达210亿人民币,而黄光裕个人也将坐拥204亿资产。

发家之基———国美

鹏润投资公司的员工都承认黄光裕是个随和的人,只是话不多。“他每顿饭都吃得很简单。”不过,员工们对他大都带有深深的敬畏感,这种敬畏来自于黄光裕所取得的超常的成功———也许还有外界关于自己老板的那些不无神秘色彩的传闻。

18年前,年仅17岁的黄光裕与长其3岁的哥哥黄俊钦,一道带着4000元钱从家乡广东汕头北上,到内蒙古一带做贸易。一年后因不满当地人“轻易承诺疏于兑现”的特点,转战北京。半年后开始在北京珠市口经营一家面积不足100平方米的电器店———这就是国美电器连锁店的发端。

1993年,发展至五六家国美电器连锁店并开始涉足房地产业的黄氏两兄弟分家。按照黄光裕的说法,他分得了“国美”这个牌子和几十万元现金。包括已经动工的新恒基国际大厦等更多的资产归黄俊钦,黄俊钦随即创办了以房地产为主业的新恒基集团公司。

现在的黄光裕显然已非当年可比。已经在全国布下庞大网络的国美电器,在业界被认为是家电连锁销售领域的大鳄,是一个不断制造新闻的明星企业,正是它经常拉着国内家电厂商一起玩“价格”跳水,在赢得消费者一次次掌声的同时,让家电企业又爱又恨。国美电器目前是中国最大的电器零售商,在37个城市开设了131家分店,在国内家电分销市场上所占份额为35%,2003年的销售收入高达93亿元。

财富“原罪”?

在白手起家、迅速成长的神话背后,也有一些“财富原罪”式的传言纠缠着鹏润。一些传言将它与靠经营走私品起家,甚至“洗黑钱”联系在一起。

黄氏兄弟初到北京时物色下的珠市口的那家两层小店,本是一家国营服装厂的门市部,名叫“国美服装店”。兄弟俩很快发现服装不太好卖,于是卖起了电器。1987年1月1日,“国美电器店”的招牌在这家小店的门前挂了出来。

黄光裕说,当时他们看中了家用电器作为“大件”在人们消费生活中的发展潜力。用于投资珠市口店的十几万元钱来自“在内蒙古做贸易”和“在北京最初半年做生意”产生的利润积累———黄并不愿言及此前都做过哪些贸易。

上世纪80年代末,整个国家市场需求远大于供应,谁掌握了货源,转手就能赚钱。黄光裕敏锐地发现了扩展性最好的家电市场,同时也预见到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市场最终必将转向买方市场的大趋势。因此,他没有采取一般商家所采用的倒买倒卖抬高售价以图厚利的做法,而是确定了“坚持零售,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这一策略延续至今,成为国美立业之本。

在这背后,也有不少业内人士私下称,国美的第一桶金,靠的是贩卖走私家电。他们说,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口家电门槛很高,一些走私家电产品便乘虚而入。一些大型国营商店大多不敢接这种“来路不明”的洋货,这便成全了一批门面不大的家电零售店。国美初期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取得了发展。“1997年以前国美虽已开始发展连锁店,但门面都不大,就是为适应这种形势———以免惹人注目。”

黄光裕对这种说法的态度是:自己所卖家电产品都是具有正规手续包括供货方提供的发票的。“我没有去走私,也没有从走私者那儿进货。作为一个零售企业,我做不到,也没必要去调查供货方、甚至供货方的供货方,他们的货物是哪儿来的。”并且黄指出,当时几乎所有家电商店———包括国营商店都大量在卖进口家电,“那时候国产的你说有什么”?国美的进货渠道与他们并无二致。

黄光裕说,国美之所以能脱颖而出,一方面是以灵活的经营手段取胜,另一方面是国美从一开始就确立了低价战略:“我们定的利润空间比那些国营商店要低好几个百分点。我们不力图赚单件商品的利润,而以达到更大销售量并在此基础上赚取更大的整体利润为目标。”

黄在这个市场上留下了很多痕迹。当众多国营商店认为不好卖的东西才须登广告时,黄光裕却利用《北京晚报》中缝打起“买电器到国美”的标语,并每周刊登各种电器的价格,当时在报纸中缝做广告尚属创举,因此每次只收800元广告费,很少的广告投入为国美吸引来了购买便宜电器的顾客。

“商者无域”

“他是一个商业天才。”黄光裕的许多竞争对手都对他如此评价。事实上黄光裕的哥哥黄俊钦的事业也获得了引人注目的发展。其新恒基集团在北京投资了新恒基国际大厦、静安中心等数个大型项目,还在IT通信等多个领域进行投资。

黄光裕还有两个妹妹,小妹黄燕虹在黄光裕身边,任鹏润旗下“万盛源物业”总经理,在鹏润内部被称为“小黄总”。另一个妹妹黄秀虹,据黄光裕称也在北京拥有多个公司。“我们兄弟俩对这个妹妹都有支持,但各自都是独立的。”黄光裕说。

几年前,黄光裕涉足房地产业———这是一个既需要各类资源(包括政府资源)又能够累积各类资源的行业。总投资近13个亿的鹏润家园于这一年9月18日破土动工。1998年黄淡出国美一线而成立鹏润投资公司后,房地产业与家电连锁业被认定为两大主业。

黄光裕佩服李嘉诚的“商者无域”境界:“李嘉诚商业帝国的各个产业之间已经形成了高度的良性循环与互相支持,并且这已经成为李嘉诚选择新的投资领域的一个标准,他能打破具体产业的边界限制做到商者无域。”

李嘉诚,这位人中之龙的潮汕老乡,显然已成为年轻的黄光裕潜心揣摩的榜样。

陈天桥演绎传奇

十年前,陈天桥还在一家国企当录像放映员,主要工作是给参观者介绍公司情况。从放映员到中国内地首富,据说已有人想把这个故事拍成电影。凭借《传奇》游戏,陈天桥在中国网络游戏市场上演了自己的人生传奇。

陈天桥的传奇之路

1993年,陈天桥以上海市惟一的“优秀学生干部标兵”称号从复旦大学经济系提前一年毕业,这在复旦历史上是罕见的。陈天桥十分幸运地进入上海陆家嘴集团,后来晋升为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的秘书。正当他多年追随的上司将要进入政府大展宏图时,陈天桥说了句“那不是我的理想”就离开了。

之后,他放弃了投身仕途的大好机会,来到一家证券公司。也就是在这里,他发现了网络的潜在前景。

陈天桥可以说是属于中国第一批接触互联网的人,促使他爱上互联网的因素有两个,一是陆家嘴集团总裁办公室里有24小时上网的电脑。这在当时的中国,还属于极其稀罕之物。二是陈天桥的弟弟学的是计算机,这使陈天桥“过早”地染上了互联网的瘾———尤其是其中的电脑游戏。

1999年9月,“门户”在中国方兴未艾的时候,陈天桥投资50万元创办了专事网络动画社区的盛大。短短的几个月,盛大竟拥有了100万左右的注册用户。

2001年,陈天桥决定代理韩国的一款网络游戏。截至2003年11月底,盛大成功运营的网络游戏产品的累计注册用户已经突破1.7亿人次,最多同时在线玩家人数突破100万人。2004年5月13日,盛大网络在纳斯达克上市,陈天桥取代了丁磊成为新的中国内地首富。

陈天桥非常时期的非常手段

断腕求存:陈天桥挣脱“韩流”

2002年9月28日,也就是盛大与Actoz签订合作协议的一年后,《传奇》源代码在海外泄密,盛大为此蒙受很大的损失。

2003年1月24日,《传奇》开发商韩国Actoz公司单方面对外宣布:“由于盛大网络连续两个月拖延支付分成费,终止与盛大网络就《传奇》网络游戏的授权协议”,这让盛大网络公司感到非常恼火。2003年1月31日,Actoz与其下属公司Wemade发表联合对盛大的声明作了反驳,双方关系正式破裂。

“我们不愿意再拖下去了。”盛大的CEO陈天桥说:“这个市场已经没有了‘斗嘴’的时间。”

2003年10月8日,盛大自主研发的游戏《传奇世界》开始收费,在一天内就收回了研发成本,收入过千万元。

有趣的是,在盛大开始代理运营韩国游戏《传奇》的时候,陈天桥曾经在内部定下规矩:谁建议盛大研发就开除谁。

家族色彩太浓:陈天桥“迎娶”唐骏

2004年2月9日,盛大网络一改低调的做事风格在北京东方君悦酒店举行了隆重的新闻发布会,欢迎唐骏出任盛大网络总裁。

唐骏的到来,使得陈天桥具备了多副牌———首先,无论陈天桥认为是否必要,盛大的家族色彩多少会得到一些淡化;其次,唐骏十年的微软职业经理人的经历必定会带给盛大更多的规范化管理的素质;第三,唐骏的微软背景也会为今后盛大与微软开展可能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遭遇股市春寒:盛大流血上市

2004年5月13日,盛大网络上市之时,正遭遇美国股市对中国新股冷淡的春寒。盛大网络在宣布延迟一天上市之后,每股的招股价也从原来的13-15美元下调为11美元,融资规模降低了40%。

媒体的评价普遍是“流血上市”,但陈天桥不这么看,对他而言,股市的寒流和股价的下调不过是网络游戏升级过程中必须遭遇的挑战,登陆纳斯达克,意味着盛大有了一个更大、更宽广的舞台。他说,圈钱固然重要,但海外资本市场是盛大上市的最高优先级,因为只有海外资本市场才能承载盛大的雄心壮志。

随后,盛大公司股价飞涨,2004年8月1日出版的《纽约时报》指出:“在今年全球新上市的32家科技类公司中,自发行日起到现在,盛大以72.7%的涨幅高居榜首。”

单一模式受质疑:盛大转型

尽管盛大及整个中国网游界都在蓬勃发展,但是仍有国外投资者质疑盛大在将来是否有能力保持这种高成长的态势。他们认为,公司的整个成长期与成功都主要是靠一个受欢迎的游戏———“奇迹”的支撑。当这个游戏不再流行,公司还能凭什么继续盈利?国外投资者的质疑,想必盛大也已意识到这一点,沉默寡言的陈天桥再次成为网游界的先行者,提出多元化发展,开始走他所倡导的“拥有全球品牌影响力的互动娱乐内容供应商”的转型之路。

陈天桥的财富心态

彷徨的三十岁

2003年5月,陈天桥以一种极为恶劣的心情度过了他的30岁生日。

“大家都说我很成功,很富有,可那天在开车上班的途中,我却突然觉得没什么奔头了,就仿佛打网络游戏,我已经练到50级了!”

30岁,陈天桥需要为自己的继续奋斗找到意义,而他似乎是找到了:“在中国,赚到一亿元后,一个亿跟十个亿已经没什么区别,我现在只希望能对得起我这几百名部下,让盛大最终成为市值在10亿美元以上的上市公司。”

躺在公园长椅上的富豪在2003年11月份陈天桥上了两个“富豪榜”之后,有一天,陈陪妻子逛街、shopping,在复兴公园附近一处购物点,陈妻独自购物去了,陈天桥买了几份报纸,坐在复兴公园的长椅上,看着报纸上关于富豪榜“上海新贵”陈天桥发迹的故事。而后,倦意十足,索性以报纸掩脸,斜靠在长椅上睡了。当陈妻找到他时笑着说:“谁会想到上海富豪会躺在公园,盖着报纸睡觉啦。”

顺其自然的首富

2004年,盛大已在美国上市,属于陈天桥家族的财富仍达90亿元,陈天桥取代丁磊,成为新的中国内地首富。

陈天桥依旧从早忙到晚,甚至根本没跟同事去庆祝一下,现在陈天桥的口头禅是:“那都是纸上财富。”但还有一个重大的变化无法回避———他要当父亲了,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角色转变。

财富似乎无法阻挡,起码在近期:盛大公司成为纳斯达克市值最高的中国概念网络股,并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游戏公司。由于中国移动对SP们的铁腕处罚,搜狐、新浪等网站都跌得很惨,而盛大是做游戏的,安详地隔岸观火。

“身价超过丁磊,只能说是超过了去年的首富,还不能说就成为了现在的首富。另外,我觉得没必要用这样的方法来计算身价,因为这毕竟是市值,如果无法阻挡媒体的炒作,我只能顺其自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陈天桥举重若轻。

他必须保持冷静,2004年,曾属暴利的网络游戏行业竞争变得格外残酷,大批小公司倒闭或惨淡经营,“现在,一个决策失误就可能导致全盘皆输”。

探寻首富基因

2001—2004年4年间,4位不同首富。他们年龄不一,背景不同,行业各异,却都戴上了同一顶耀眼的帽子———中国首富。成为首富时,他们最老的不过60岁,最年轻的才32岁。虽然他们的财富最多估值不过10亿美元左右,但一年年的新鲜面孔,一年年越来越高的门槛昭示着中国这个充满活力的经济体已是孕育富豪的沃土。

时势造英雄

从刘永行兄弟,到荣智健,再到丁磊、黄光裕,4任首富从事行业差异巨大,再一次印证了中国的一句俗语———行行出状元。刘永行兄弟从养殖业起步,最后在饲料业中成就霸业,他们做的是与农业相关的事情;而荣智健旗下的中信泰富(HK0267)则从事基建、能源、航空、电讯等基础性行业;丁磊的创业恰好赶上了互联网的热潮,而在流通业越来越重要的时候,黄光裕冒了出来。

虽行业各不相同,似乎杂乱无章,却也反映出一种趋势———与经济大势越吻合,往往越能够聚积更多的财富。如今,服务业比农业、制造业的财富效应更强。从农业、基础设施到互联网、零售业,恰好说明了这种转变。

4任首富的创业过程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从创业起步到成为首富最长者达24年,而最短者只用了6年。荣智健1978年移居香港时已经36岁,可以看做是其创业的开端,24年后,他主要凭借拥有中信泰富的股权成为中国内地首富。此时丁磊创立网易不过5年,一年之后,丁就超过荣智健登上首富之位,年仅32岁,比荣创业之初还要年轻,其财富膨胀速度无人可及,只有盛大网络的陈天桥可与之匹敌。

兄弟分家与兄弟情谊

4任首富在创业时基本都有明确的合作伙伴,而在创业成功后处理与创业伙伴关系的问题上,他们的表现也颇耐人寻味。

刘永行最初是4兄弟(他排行第二)一起创业,1992年,刘氏兄弟第一次进行了较为清晰的产业划分:老大刘永言向高科技领域进军,陈育新负责现有产业运转并开拓房地产,而老四刘永好则跟着刘永行去各地发展分公司、拓展全国市场。3年后,刘氏兄弟正式分家,从产权上明确了各自的利益。

所幸的是,在分家后,刘氏兄弟各自的产业发展并未停滞不前。刘永好在分

家后开始多元化尝试,先后涉足房地产、制药、金融、乳业等领域。1997年,刘永好将旗下部分优良资产打包后,以“新希望”之名在深圳交易所上市。而刘永行旗下东方希望在很长时间内则坚持以饲料业为主,尝试性地对金融等领域做过少量投资,在进入21世纪后,他终于确定下第二主业———铝业,几乎倾个人全部资本投入。

与兄弟一道创业的还有黄光裕,他在

17岁时便与哥哥黄俊钦离家北上闯荡。在1993年,他们创立国美电器的第七年,两兄弟经协商后分家。黄光裕分得了“国美”品牌与几十万元的现金,而房地产业务等其他资产则归哥哥,他将分家的原因归结为“一个企业不能有两个负责人”。而兄弟两人的关系并未因分家受到影响,国美电器现在的办公所在地鹏润大厦正是从黄俊钦旗下的新恒基集团买下,此前所租住的静安中心也是后者名下的物业。

而荣智健在1978年初到香港之时,于年底在堂兄弟荣智鑫、荣智谦创立的爱卡电子担任董事总经理,但并未持股。1981年,爱卡电子增资扩股,荣智健持股33.3%,而后在1987年又受让了堂兄弟的股份,持股达到66.7%。这两次总投资不过100万港元。1989年,荣智健将所持全部爱卡电子股份转让给另一股东,代价800万美元,8年之间,增值50余倍。在某种程度上,其堂兄弟在荣智健初始发展阶段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相较之下,创业历程最短的丁磊所处关系也相对简单。网易从创立之初为丁一人投资,由于伙伴皆非常年轻,初期的发展态势也不甚明朗,因此基本未传出分割或不合的消息。后来,其亲兄弟丁波才加入网易,曾出任副总裁兼上海分公司总经理职务。

首富的资本控制欲

在公司的资本控制上,除荣智健外,其他几位首富都保持着绝对控股权(荣智健所属中信泰富第一大股东为中信集团,为国有企业,荣个人为第二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上,也表现出较强的类家族企业模式,虽然如此这般往往受到外界的批评和质疑,但在当前,似乎这种模式更符合他们的利益。

刘永行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位,他旗下的东方希望集团至今未上市,也未控制有任何上市公司,其最高层面的股权结构仍不为人知,但刘本人持有绝对性股权是肯定的,而他在公司日常管理上也是“一个人说了算”。

黄光裕在国美电器的地位与之相似。国美电器在借壳中国鹏润之前为黄个人100%所有,即便在交易完成后,其持股量仍然可能会在惊人的97%以上(若不向外转让股权)。黄光裕对公司的管理控制非常强烈,国美电器先后曾发生几次较大的管理结构和高层人员的变动,都是由黄一人设计,其威望在公司内无人可以挑战。

丁磊在股权控制上同样比较保守,创业之初的网易为其个人全资拥有,创业伙伴并未拥有股权。直到谋划上市,重新搭建公司架构之时,丁磊才开始向外转让股份。除了向风险投资机构转让外,他先后几次向包括高管在内的公司员工转让了数量不等的股权,尽管如此,他至今仍持有网易股份在53%左右,仍处于绝对控股地位。

资本市场的力量

刘永行不管是在早期从事养殖业,还是后来的饲料业,再到如今的铝业,都在踏踏实实地埋头做事,除了偶尔进行二级市场投资外,未与资本市场发生密切的关系,其实业资产规模相当庞大。据业内人士透露,其向外投资完全为个人拥有的现金。几位业界老总在与刘深入接触后,都认为,在如今的中国,刘永行是做实业的第一人。

而荣智健的发展就明显地与资本市场关系密切起来。在移居香港8年后的1986年,荣智健正式加入中信香港,出任董事总经理,其主要作为便是并购,通过超常规并购迅速做大企业。1987年2月,中信香港以23亿港元的代价收购国泰航空12.5%的股权;1989年,中信香港通过一系列运作,最终收购上市公司泰富发展,持有59.51%的股权,后改组为中信泰富;1990年,中信泰富以100多亿港元的价格收购香港电讯20%的股权。如今,中信集团通过中信香港仍持有22%多的股权,保持着第一大股东的地位,而荣智健通过旗下个人公司持有中信泰富4亿多股股份(超过18%),为第二大股东,正是这部分股权构成其财富的绝大部分,截至9月10日,市值仍在80亿港元之上。

丁磊和黄光裕对资本市场的利用就更加充分。丁磊创业之初,所从事业务为软件,乃个人兴趣,后来互联网热潮到来,网易摇身一变成为门户。此后为了达到纳斯达克上市的目标,丁磊个人和网易公司都发生明显转变,最后尽管“流血上市”,在2001年财务风波里差点卖掉网易,但丁磊最终坚持下来,凭借一家经营短信和在线游戏的轻资产公司迅速踏上首富之位。而黄光裕在一场“左手倒右手”的游戏中,之所以可以自己定下如此高的身价,乃在于资本市场对连锁零售业的认可,网络和现金流都是为机构投资者所看重的资源。

所幸的是,尽管通过资本市场自身价值得以最大化,但他们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玩概念阶段,4任首富都有比较踏实的基础业务,在各自的行业内都处在领先位置。打通产业链和资本链,这是成熟市场上的成熟游戏玩法,如今,中国的富豪们也开始具有类似素质,尤其是黄光裕在国美电器借壳过程中表现出的纯熟技巧,令专业投资人士称绝。

有实业做基础,有资本助力,中国首富离世界首富还会有多远?

2004年首富黄光裕

2003年,在百富榜中排第30

2002年,未上榜

2001,在《福布斯》榜中排第27年龄:35

2003年首富丁磊

2001年,未上榜

2002年,未上榜

2004年,在百富榜中排第7年龄:33

2002年首富荣智健

2001年,在《福布斯》榜中排第4

2003年,在百富榜中排第2

2004年,在百富榜中排第3年龄:62

2001年首富刘氏兄弟(刘永行代表)

2002年,在《福布斯》榜中排第8

2003年,在《福布斯》榜中排第7

2004年,在百富榜中排第13年龄:56

主题三 榜单是非谈

胡氏财富标准经不住推敲

质疑之一 国美等于3个苏宁吗

在家电连锁销售行业,人人均知国美、苏宁两大品牌分庭抗礼。尽管国美规模占优,但在资产质量、赢利能力、周转率等众多关键财务指标上,苏宁明显强于国美。但在此次“2004胡润百富榜”上国美黄光裕风光无限,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却连“百富榜”的门槛都没有迈进去(今年进榜门槛是125亿元)。

苏宁电器在2004年也完成了国内股票发行,按照苏宁电器公开披露的资料显示,张近东持有苏宁电器35.12%的股权。按照胡润的标准来看,张近东连榜都上不去,其所拥有的财富额自然要小于12.5亿元,依此推算,苏宁的总价值要小于37.5亿元。黄光裕一个人就拥有105亿元的财富,而黄光裕目前只拥有部分国美股权。也就是说,按照胡润的标准,1个国美至少要等于3个苏宁。

但是,根据今年8月商务部公布的2004年上半年中国前30家商业连锁企业排名,国美、苏宁分别以148.3亿元和105.3亿元的销售额分列第二、三名。看来,在商务部眼中,国美和苏宁的差距远不如胡润估算的那样大。是胡润高估了国美,还是低估了苏宁呢?

质疑之二 黄光裕富过荣智健吗

尽管胡润声称“百富榜”按照统一标准对中国富豪的财富进行了比较,但这 种标准本身是否科学、合理仍值得商榷。以此次排行榜中前三名富豪为例,胡润在对黄光裕、陈天桥估值的时候,对这两位富豪的未来表现出极其乐观的预期,但对荣智健的财富估值却保守得多。

荣智健出身于中国第一商家,在商界根基之深厚、人脉之广泛已超乎常人之想象。其涉足的几大领域如航空、房地产和电信,都是进入门槛非常高、寻常商家难以企及的行业,具有相当程度的垄断性。只不过因为上述行业在资本市场中多属于成熟行业,相应的股票价格多围绕在净资产附近,变动空间不大,这一点从荣智健本人的财富额上也可以看出,近几年虽有起有落,但变化幅度相对较小,资产稳定性好。因此,荣智健所拥有的85亿元的财富含金量是相当高的。

胡润团队 首富身家计算方法

10月12日,胡润的助手陈冰通过电话向记者解释了黄光裕105亿元财富的具体计算方法。

陈冰表示,黄光裕的财富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黄光裕所持有的在港上市公司国美电器(0493)的股权;二是还没有注入国美电器的三十多家店面估值;三是部分现金和房地产。其中第一部分占绝对多数。

因黄光裕目前在国美电器中的股权还是以计划发行新股和可转债方式存在的。陈冰表示,胡润团队主要是以市盈率估算法估算其财富总额。

2003年黄光裕只拥有18亿元财富(数据源于2003胡润百富榜),他的身家通过旗下公司,在今后计划要发行88亿元人民币新股和可转债增加出来的。按照国美方面披露的数据显示,国美今年的赢利预计为7亿元,因黄光裕持有的国美电器股权的性质不同,胡润团队分别按照14倍市盈率和7倍市盈率对黄光裕的财富进行了估算,最后得出了105亿元这个最终的数字。

目前,国际资本市场对沃尔玛等大型连锁企业的市盈率估值为20多倍。因此,单从胡润团队的估算方法来看,对黄光裕的财富估值不但没有高估,反而有低估之嫌,也就是说国美的价值比3个苏宁还要多。

业内人士 公开数据存疑点

按照业内人士的观点,国美和苏宁的差距远不如“百富榜”显示的那样大。这一点从商务部的数据也可以得到印证。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按照公开数据显示,2003年底国美电器净利润为1.78亿元人民币,但到了2004年第一季度,其净利润达到了8454万元,全年赢利预计为7亿元(胡润团队提供该预期数字),净利润爆增了近400%。而苏宁2004年上半年的净利润比2003年增长了125.03%(数字源于苏宁电器半年报)。

有业内人士指出,同为家电连锁销售的翘楚,国美、苏宁销售额只有50%左右的差距,但最终净利润却如此悬殊显然不合常理,因此不排除其中一家公司在财务数据上施展技巧的可能。

也就是说,一旦排行榜评估财富所依赖的公开数据可能与真实情况有出入的话,“百富榜”的准确性也就可想而知了。

“富豪榜”的公信力争议

英国人胡润依然对财富排行乐此不疲,与《福布斯》的委托关系终止后,他没有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偃旗息鼓,而是连续两年推出自己制作的排行榜,今年的榜单甚至干脆被称为“胡润百富榜”,并进而遴选出十位对民营经济有深远影响的企业家推出“2004强势榜”。在度过前几年的信任危机之后,胡润似乎成功地把《福布斯》的品牌影响力移植到其个人名下。

事实上,关注排行榜的人不仅在乎榜单的制作者,更注重其考察的内容和科学性,胡润借助《福布斯》的显赫声名开始给中国的富豪排定座次,并伴随这一过程成为最受瞩目的人士。的确,《福布斯》在中国有限的读者使其无法效仿在美国的成功做法,相比之下,当衣着光鲜、抹着发蜡的胡润出现在大众面前,并宣称“这是一个尝试,用以记录中国顶级富豪的财富影响力”时,他一手操持的财富榜显得生机勃勃。

两个榜单的对抗

中国读者对《福布斯》、《财富》和《商业周刊》主导的“排行榜”已经开始习惯,

甚至成为公司业绩的衡量标准之一,《福布斯》的“富豪榜”和《财富》的“500强”都成为人们心中基准式的排行,而《福布斯》中文版更是因为推出了中国大陆100个最富有的企业家排行榜(“中国内地富豪榜”)在中国名声大振。把排行榜称之为其“招牌”并不为过。

胡润的明智在于,他一度在中国把自己的名字和《福布斯》“富豪榜”之间划上等号,在《福布斯》缺少更为革命性的排序方法之前,胡润取得了梦寐以求的公信力。因此有人咒骂他是个“无耻 的窃贼”,尽管连刚被加封为内地新首富的黄光裕也不认同胡润将其列为中国首富的统计方法,“这个榜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企业的效益才是最重要的,我不是为了胡润而存在的”。但与此前满是疑问的结果不同,对“胡润百富榜”的积极评价正日渐增多,典型的说法是,“上榜富豪基本准确地反映了一段时间以来的宏观调控走势”。而胡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仍坚持其客观性,“我们的做榜标准和统计方法与去年没有发生变化,其实去年这些东西就已经成熟了,今年只是纳入调查的富豪数量更多了”。

《福布斯》一手培植了现在的对手却缺少有效的对抗手段,一份权威刊物必须拥有足够的忠实拥趸,但在中国,《福布斯》缺少这样的基础,在它的受众心中,一个疑问却已萦绕不散,世界知名财经杂志的中文版是否像其“母本”一样可读及权威?一些原本的忠实读者的想法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可以将这个排行榜做个参考,却不能被其左右。”

出现在中国读者手上的上述杂志更多的是其中文版本,在人们的一般思维里面,这些应该就是那些英文原版的“翻译版”,但事实是不尽相同。

“中国版”的不同路径

对于原、中版的不同,《财富》中文版主编黄翔认为,首先,如果大量采用自己采编的内容,那么这些著名外刊的中文版就失去了其特色,成为纯粹的国内财经杂志。而现在此类杂志最大的卖点就是通过翻译,让不懂英语的读者也能轻松阅读国际著名财经杂志,了解世界政经时事。他介绍说,美国的《财富》杂志属于一个快餐连锁店的性质,就是“这个品牌大家都知道,中国就是其分号”。

而《福布斯》的策略就不太一样。杂志的第四代传人福布斯先生说,《福布斯》中文版将会注重原创性、针对中国市场的稿件。根据他的说法,惟有推出自己的原创报道,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杂志。我们按照他们的逻辑可以看到其对中国推出的两个排行榜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路,我们看到的事实是这个尝试并不轻松。

《财富》与《福布斯》各自选择了自己的中文版发展思路,带来的影响也就有所区别,原版的“基本延续”带来了平稳,而更吸引人的本土化作战却并非畅途。

如果说在移植过程中所采取的策略各异,如何解决这个过程中的衔接变化便成为问题。回答这个问题,以《商业周刊》中文版为例也许更为合适和恰当。

1986年时,一本名为《国际商业与管理》的杂志摆上了中国读者的书桌。其封面上印有“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美国麦格劳·希尔公司合作出版”。这个麦格劳·希尔公司正是《商业周刊》的母公司,经过授权,商业周刊中文版开始发行。

中文版与其原版相比有明显的不同,美国《商业周刊》办刊有长期以来坚持的三条原则:第一,不受政治的影响,坚持自己的观点;第二,不受企业的影响,采编与广告经营及发行严格地分离;第三,有他自己独特的分析观点。而其中文版主编严卫京先生说:“在出《商业周刊》(中文版)的时候,我们要坚持中国的政治导向,对中国经济有用的东西我们才能登,这条我们必须要坚持。”他们的积极策略是紧跟其第二个原则并且试图尝试第三个原则。此外中文版将原版的周刊改为月刊,与英文版的新闻性很强的报纸感相比,中文版更像是一本月刊式的杂志。

伴随知名财经杂志“中国版”的拓展,多种模式随之而出。一边是稳定的“传和译”,这样静树品质;一边是坚持“本土化”深耕,此种并非坦途。现实的问题是,面对中国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你必须选择一条发展道路,而排行榜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娱乐化的财富排行榜

英国小伙胡润,再一次发布了他的中国“百富榜”。

于是在胡润这张榜单的背后,有人排队等着采访,有人排队等着质疑,有人排队等着评价;有人因为进了这张榜而悲喜莫名,有人因为出了这张榜而暗松一口气;更多的人,紧紧围绕着这个中心,等着听这张榜里的故事以及由这张榜引起的故事。

整个过程是不是听起来很耳熟?是的,没错,大多数演艺名人的八卦新闻就是严格按照这样的程序展开的。

五年前,胡润制造、以福布斯名义发布的首张中国榜单出现在人们面前时, 却并非娱乐化的。那时侯人们相信能够做出第一张中国财富榜的,就应该是以排行榜起家的权威商业刊物福布斯,众多工商人士也郑重的审视这张榜,并相信其会真正在中国开启财富文化的篇章。但随着胡润与福布斯的分道扬镳,随着胡润和他的小分队照样能发布一张财富榜,随着福布斯接着发布的榜单与前者异曲同工,曾经的神秘与权威烟消云散了,中国的排行榜经济也进入了更加闹剧的时代。

为了验证笔者的观点,请看一个月前的一则新闻例证:“2004年尚未过半即得出全年家电影响力排行榜”、“一个几个人的小公司也敢评‘中国家电50强’”……近日,一个漏洞百出的行业排名终于惹下官司,“海信集团诉青岛某某品牌科技咨询公司侵害商誉权案”在青岛一法院初审审理终结。被告因其非法发布数据不真实、标准不客观以及程序违法

的排名活动被判败诉。

毕竟品牌的排行,对企业、对市场都会产生重大影响,相比之下,对个人财富的排行则有些无伤大雅,这也是近年一些入胡润榜者几欲诉讼却又每每作罢的原因。

今夏驶过北京东二环曾看到过某娱乐刊物的广告语,大意是其‘真的很八卦”。遂钦佩起该同行的敬业精神来———你看看人家,知道时下的中国有大量无聊的人们以及大量无聊的时候,需要种种知名人物真实的或虚构的、狗仔般追踪来的或传说类冥想来的花边事件填补,便勇挑娱乐大众的重责,并首先将自己彻头彻尾的娱乐化了。

怎样能高效率的娱乐大众呢?最简单的方法便是拿名人说事,而富豪们正是名人。所以我们真的不要责怪为什么那么多媒介不辞辛劳的发布同一张榜单,受众需要嘛;其实入榜的当事人也理解这一点,有人指责胡润炒作富豪,更多的人为了不让胡润拿自己开涮干脆闭口不言,殊不知他们所有的态度,都被媒介

奉献为胡润娱乐大餐的作料。亦有上榜富豪对此把戏看得透彻:“如果让我们说这个榜好,是不可能的。如果让我们说它不好,也是在帮它炒作。如果我们说没意见,还是帮它说话。所以,我们只能说,我

们什么也没说。”但答得越精彩,也就越娱乐。

面对已然从里到外、从背后到前台全盘娱乐化的财富榜,或许我们能做的仅仅是奉劝同行不要较真儿的指出胡润哪些排行出现错误,建议大家今后派出跑娱乐口的记者出席其新闻发布会。作为品牌专家,有人问及当今排行榜有无品牌诞生,想来看到以上说辞也就一目

了然了。若我是福布斯的品牌顾问,便劝其暂且毅然退出近两年的中国排行市场,任由他们群雄喜剧至索然无味,再图谋品牌重建。

英国小伙胡润,让人想起加拿大小伙大山,同样是为中国人民带来娱乐,后者已赫然跻身北京杰出青年评选之列了。

“百富榜”折射行业发展趋势

10月12日上午,英国小伙子胡润推出了他的本年度“中国大陆百富榜”(以下简称“百富榜”)。虽然榜单排名的科学性遭到了广泛的质疑,尤其是其以每天都在变化的市值为排名依据,而导致排名第二的陈天桥身价实际上已经超过了“新晋首富”黄光裕,但该榜单还是多多少少反映出了中国大陆各行业发展的趋势以及财富的走向。

按照胡润的说法,“百富榜”是一个认识经济的工具,每年的“百富榜”像一张照片,记录着这一年经济发展的痕迹。而连续阅读历年的“照片”,就能看到一部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缩微。

从2004胡润的“百富榜”中,可以清晰地看见这一年的行业发展趋势: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创造了很多机会,房地产、钢铁、基础建设行业都积累了大量财富;数字化和工业化则让IT、汽车行业迅速发展,李书福在沉寂两年后再次登榜;加入世贸组织加快了零售、金融和石油行业的发展步伐,这几个行业在今年的排行榜中开始崭露头角;平安保险的上市,让神秘的刘方登上了排行榜第16名;徐明获得了成品油贸易牌照,并开始与沙特合作一个几百亿元的石化项目;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副产品加工成为第二大富豪集中行业不足为奇,其中包括首次上榜的朱新礼,他的汇源果汁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

据了解,今年“百富榜”的门槛从去年的9亿元提高到12.5亿元,而1999年的门槛只有5000万元。榜上100人的平均财富是25亿元,比去年增长29%。

胡润认为,“百富榜”反映的大趋势就是城市化和数字化。

胡润曾经去过一次石家庄,他觉得那里的发展前景很好,“河北住在农村的人还是挺多的,所以那里的发展前景很好,城市化可以带来很多的机会,也会带来一些基础建设方面的发展。”在今年的“百富榜”上有8个人是跟基础建设有关的,而做房地产的有45人,虽然去年这两个数字分别是12个和52个,但胡润认为并不是房地产相比去年做得不好了,只是新的价值被发现了而已。

数字化的大趋势则反映在零售行业 和在线游戏的快速发展,“首富”黄光裕和“榜眼”陈天桥恰恰是这两个行业的代表。在“百富榜”中,零售业占了9人,仅次于房地产和农业,而在线游戏方面,除了陈天桥、丁磊、张朝阳这几个熟悉的面孔,第九城市的朱骏也凭借17亿元的身价名列第57位。“这两个行业可以排最前面,因为这两个行业可以满足一个很大的人群。”胡润说。

35岁的黄光裕依靠国美电器成为了“中国新首富”,并且成功突破百亿元的财富大关。此外,家世界的杜厦、永乐家电的陈晓等人在“百富榜”的排名都有了很大变化。为此,胡润今年还首次推出了零售富豪排行榜。“国美、物美、苏宁的先后上市,同时永乐也在上市途中,零售业的市场价值变得清晰,得以对这个行业重新进行评估。”胡润说。

在今年的“百富榜”中,前10名中有3人在35岁以下,40岁及其以下的富豪新生代占到26%。其中最年轻的仍然是去年继承财富的李兆会,只有23岁。从创业到上榜,这100位企业家平均用了11年时间。

胡润喜欢用“财富文化”这个词,“财富文化是什么意思,就是很多人有更多的自信,不管企业家还是大学生,还有国 有企业下岗的人,他们都想创造财富,这就是财富文化。我认为他们越来越有自信了。”

至于制作“百富榜”的原因,胡润的想法是,除了让国外的人了解中国的经济发展以外,就是鼓励创业精神和财富文化。“我们去了20多个城市,接触了很多大学生,我发现现在大学生找工作难。我希望这个榜可以鼓励创业精神。”胡润希望把这些富豪的成功经历变成创业的案例,“你不一定能做到黄光裕、陈天桥,但你可以学习他们”。

胡润认为创业有5大“秘密”:第一,要有眼光,要知道明天会怎么样。眼光可能是来自聪明,也需要分析很多报纸和杂志,也可能是来自于一些朋友;第二,胆子要大,有时候要放弃一些机会去创业;第三,一个人做大是不可能的,要有领导才能,要会做人,要说服团队跟你一起工作。企业做到一定规模,没法控制了,就必须要请CEO;第四,就是勤奋,第一次做肯定会碰到一些问题,你要做下去;第五,就是运气。

实际上,这5点也是胡润自己的有感而发。他的副手陈冰告诉记者,他在1999年做排行榜的时候,当时没有人关注民营经济。而他以前有一份很好的工作和一份很高的收入,但是他放弃了,从头开始,这个风险是非常大的。他要跟企业家沟通,要跟媒体沟通,要跟合作伙伴沟通,工作的繁琐、复杂和难度可想而知。当然他也有好运气,运气就是中国的政策环境越来越开明了,越来越有利于民营经济的发展了。

资料来源:

《北京青年报》2004.10.12/植万禄

《民营经济报》2004.10.13

《北京晨报》2004.10.13、10.21/裴莹/王小星/刘映花

《京华时报》2004.10.13、10.15/王京/肖宾

《新京报》2004.10.21

《阳光报》2004.10.16-10.22

《今日财富》2004.9.28-10.4/新华

《财富时报》2004.10.18-10.24/尚言

《经济观察报》 2004.10.18/张庆源

《中国经营报》2004.10.18/顾环宇

《中国青年报》2004.10.18/周凯

标签:;  ;  ;  ;  ;  ;  ;  ;  ;  

让我们看看聚会名单上的胡润_黄光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