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新化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17600)
摘要:目的 对比研究埃索美拉唑及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其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将2015年9月到2017年3月期间于我中心接受治疗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为溃疡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其奥美拉唑来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其埃索美拉唑来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相比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积分相比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评分均得到一定改善,但治疗后试验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关键词: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幽门螺杆菌;胃溃疡
胃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其可发生与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等多个部位。胃溃疡的发病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和饮食因素、胃酸和胃蛋白酶的自身消化、应激精神因素、遗传因素和胃运动异常等也可导致患者发病[1]。本研究对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9月到2017年3月期间于我中心接受治疗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为溃疡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患者的年龄在24~76岁,平均年龄(45.26±6.87)岁。试验组男26例,女24例,患者的年龄在23~77岁,平均年龄(45.34±6.79)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基本资料相比P>0.05,与对比研究的要求相符。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奥美拉唑治疗三联疗法治疗,其中主要是让患者按照20㎎/次,2次/d的标准口服奥美拉肠溶胶囊,按照1.0g/次,2次/d的标准口服阿司匹林片,按照0.5g/次,2次/d的标准口服克拉霉素,其中奥美拉唑空腹服用,阿司匹林和克拉霉素与餐后服用,连续治疗2周后仅给予患者奥美拉唑治疗,治疗6周时间。
给予试验组患者埃索美拉唑治疗三联疗法治疗,其中主要是让患者按照20㎎/次,2次/d的标准口服埃索美拉唑肠溶片,同时按照1.0g/次,2次/d的标准口服阿司匹林片,按照0.5g/次,2次/d的标准口服克拉霉素,其中埃索美拉唑空腹服用,阿司匹林和克拉霉素与餐后服用,连续治疗2周后仅给予患者埃索美拉唑治疗,治疗6周时间。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进行观察。其中疗效判定标准为:患者治疗后溃疡完全愈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则视为显效;患者治疗后溃疡明显减少,并且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则视为有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溃疡均无明显变化,则视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症状积分主要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判定,其中无症状为0分,轻微症状但无需服药为1分,症状明显且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为2分,症状严重为3分。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完成,其中分别采用百分率和()表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采用X2检验和t检验,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的治疗效果相比较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相比P<0.05,数据详见表1。
3.讨论
随着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胃溃疡的发病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的胃溃疡类型,其主要是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患者发病。根据临床上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的观察,其在发病后一般会表现出明显的上腹部疼痛、嗳气、食欲不振、腹胀和胃灼热等症状,导致患者的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2]。因此,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发病后必须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临床上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的治疗主要是采用清除幽门螺杆菌的方式,结合相应的抑酸剂让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奥美拉唑是临床上常见的质子泵抑制剂,其能够有效抑制胃酸的分泌,在各种胃酸相关性胃病的治疗中应用十分广泛。但根据临床实践,奥美拉唑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治疗中效果有限,不能让患者的幽门螺杆菌得到有效根除,导致患者的病情很容易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3]。埃索美拉唑是奥美拉唑的纯左旋光学异构体,其相对于奥美拉唑具有更强的胃酸抑制作用,进入人体后能迅速发挥作用而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让患者的胃黏膜损伤得到有效改善[4]。同时,埃索美拉唑的药物作用时间较长,能够长时间发挥作用,因此在患者治疗后能有效避免患者病情反复的情况。另外,埃索美拉唑进入机体后的肝脏首次代谢率很低,能够有效避免患者产生耐药性,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较少,因此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5]。
本研究对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其中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相比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症状积分相比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积分均得到明显改善,但试验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要低于其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说明埃索美拉唑治疗后幽门螺杆菌其相关性-胃溃疡临床的效果显著,值得用在临床上来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项亚军,裘儿杰.两种方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的效果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5,(14):2206-2207,2208.
[2]谢明山.奥美拉唑与埃索美拉唑为基础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疗效比较[J].淮海医药,2016,34(6):704-705.
[3]刘萍.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对比[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34):4814-4815.
[4]张建辉.两种根治老年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方案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20):5871-5872.
[5]吴冬,胡旭军,林言等.埃索美拉唑联合喹诺酮类抗生素对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11):94-97.
论文作者:奉先进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5
标签:患者论文; 幽门论文; 胃溃疡论文; 螺杆论文; 相关性论文; 两组论文; 奥美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