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藏高原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青藏高原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人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X24(4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588(2000)04-0022-08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1998040800)和中国科学院重大及特别支持项目“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KZ951-A1 -204-05;KZ95T-06)经费资助。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人类自身状态的制约,人的数量、素质、分布、移动等均能在一定情况下发挥其制约作用。人口对发展的制约在客观上具主动性,且制约强度随人口数量的增长和人口对物质需求量的增加及需求种类的扩大、质量的提高而增强。青藏高原是藏族人口最主要最集中的分布区,过去长期处于封建农奴制社会,政教合一的僧侣、贵族统治达数百年之久。特殊的高原自然环境及社会人文与经济环境制约着青藏高原人口变动。自50年代以来,随着青藏高原社会经济状况的改变,青藏高原人口发展发生了很大变化,对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1 历史时期人口变化
青藏高原是藏族的发祥地。考古资料显示,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青藏高原即有人类居住,并且自那时以来,青藏高原的人类活动,一直是沿续不断的。公元7世纪初,在青藏高原建立了统一的吐蕃王朝, 与中原地区发生了密切的政治、经济联系。13世纪中叶,青藏高原纳入元朝统一建制,正式统一于祖国。历史时期青藏高原人口统计资料很少,有关人口的估计数字彼此之间相差很大,有关青藏高原早期人口规模数据的可靠性较差。青藏高原青海、西藏部分历史时期人口变化初略的估计数见表1。
表1 青藏高原西藏、青海部分历史时期人口变化[5~7]
Table 1 Historical population changes in the Qinghai- TibetPlateau (×10[4])
西藏
青海
合计
公元6世纪 90 50140
公元7世纪 361 60421
公元13世纪64 44108
公元18世纪95120215
1933年
80131211
1951年
105156261
从表1可以看出,青藏高原(青海、 西藏部分)历史时期人口规模从公元6世纪的140×10[4]迅速增长到公元7世纪的421×10[4]人,其原因一方面是农业的推广和吐蕃王朝的强盛繁荣有利于人口的繁衍;另一方面是松赞干布在统一高原建立强大的吐蕃王朝过程中,大量掠夺高原周边地区人口为奴隶以满足其农业生产和战争的需要,从而形成高原历史上庞大的人口规模。随着吐蕃王朝的覆灭,高原人口锐减。到公元13世纪高原人口仅为108×10[4]。其原因主要是社会大动荡、战争、自然灾害、瘟疫所致。公元13世纪后,青藏高原人口缓慢增长,至公元18世纪,人口规模达到215×10[4]。在其后的200a间,青藏高原人口增长徘徊不前,甚至略有下降。由于长期战乱、社会动荡、经济不发达、自然条件差,人口再生产的环境极不安定,人口再生产基本处于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状况。普遍的看法是:农奴制、贫苦的生活条件和落后的医疗条件是制约1951年以前青藏高原人口增长的主因[1~4]。
2 1952年后人口总量变化
1949年至1951年青海、西藏相继解放,青藏高原全境人口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尤其是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后,整个青藏高原生产发展加快,人民生活改善,医疗卫生水平提高,人民当家作主,社会安全,人口发展迅速。青藏高原青海、西藏部分总人口从1952年的278×10[4]增加到1997年的738.3×10[4]人,45a间增加460.3×10[4],人口翻了1番多,每年平均增加10×10[4]人,年均增长率达2.19%, 高于全国同期1.81%的增长率,表2为青藏高原青海、西藏两省区1952年以来人口总量变化情况。
从青藏高原总体看,人口增长与青海、西藏人口增长规律相一致。自1952年以来,人口总量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属于人口快速增长地区。1985年青藏高原全境人口总量为866.6×10[4],到1990年增至946.6×10[4],5a间增加了80×10[4]人,到1997年, 高原全境人口达1036.5×10[4],已经超出了1000×10[4]的高原人口承载容量[8] ,高原人口压力形势严峻。表3 显示了高原各部分近期人口总量变化情况。
3 高原当代人口快速增长原因分析
3.1 高出生率导致高人口自然增长率
青藏高原当代人口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其高出生率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从全国第二、三、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可以看出,尽管高原人口死亡率相对偏高,然而由于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2 人口大规模的迁入迁出导致高原人口总量波动幅度大
影响人口总量变化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人口的机械增长。青藏高原解放前经济落后,文化宗教氛围特殊,加之气候恶劣,交通闭塞,外来人口不易谋生,自内地迁移到高原落户的人口不多。西藏地区和平解放前基本处于封闭状态,外来人口很少。解放后,青藏高原全境展开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大批新建的工矿、农场、学校、医院等单位急需专职管理人员和熟练技工。针对高原缺乏建设人才的状况,从50年代开始,国家从全国各地调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支援高原建设。大量的志愿建设者从全国各地来到高原参加高原经济建设,在当地的建设事业中发挥了骨干作用。机械人口增长变化对青藏高原人口总量变化起到重要作用。人口大规模的迁入迁出导致高原人口总量波动幅度大[9]。
表2 青藏高原青海、西藏两省区现代人口总量变化
Table 2 Total population changes in the Qinghai- TibetPlateau (×10[4])
年份 年末总人口
西藏 青海 合计
1952
115.00
161.38
276.38
1959
122.80
260.01
382.81
1960
126.98
248.65
375.63
1961
129.87
211.42
341.29
1962
130.17
205.01
335.18
1963
132.38
209.74
342.12
1964
134.67
219.48
354.15
1965
137.12
230.45
367.57
1966
139.67
240.61
380.28
1967
142.41
250.45
392.86
1968
145.16
260.95
406.11
1969
148.05
271.93
419.98
1970
151.20
282.73
433.93
1971
155.38
295.65
451.03
1972
159.28
307.05
466.33
1973
162.92
318.15
481.07
1974
166.12
328.75
494.84
1975
169.11
337.49
506.60
1976
172.40
346.59
518.99
1977
175.62
356.75
532.37
1978
178.82
364.86
543.68
1979
182.69
372.02
554.71
1980
185.28
376.90
562.18
1981
185.96
381.60
567.56
1982
189.25
392.79
582.04
1983
193.14
392.57
585.71
1984
196.68
401.61
598.29
1985
199.48
407.38
606.86
1986
202.49
421.12
623.61
1987
207.95
427.90
635.85
1988
212.91
434.20
647.11
1989
215.91
440.20
656.11
1990
218.05
447.66
665.71
1991
221.78
454.43
676.21
1992
225.27
461.02
686.29
1993
228.88
466.70
695.58
1994
231.98
474.00
705.98
1995
235.55
481.20
716.75
1996
239.30
488.30
727.60
1997
242.74
495.60
738.34
资料来源:根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西藏经济概况》(1965~1985),《西藏统计年鉴1998》,《青海社会经济统计年鉴1991》,《青海统计年鉴1998》计算。
解放后青藏高原人口迁移现象表现出两个特点明显的时期,即在50~70年代,人口迁移表现为以迁入为主,人口机械增长显著;其原因主要是工厂内迁、新建工矿、移民垦荒、军队干部转业及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分配。进入80年代后,随着我国东部经济高速增长及全国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青藏高原迁出人口大增,尽管同期迁入人口也多,但人口迁移仍明显表现为迁出大于迁入,机械人口呈负增长;其迁出人口主要为技术人口,形成大量人才外流局面。青藏高原迁移人口变化过程从50~70年代人口迁移表现为净迁入向80年代以来人口迁移为净迁出转变。以青海为例,从1950年到1990年,迁入人口126.23×10[4]人, 迁出人口74.85×10[4]人,净迁入51.38×10[4]人。其中,1950~1959年10a 净迁入人口80.4×10[4],人口机械增长迅猛;进入60年代后, 人口机械增长减缓,1964年~1979年16a间净迁入人口29.6×10[4]人,每年平均迁入1.85×10[4]人;进入80年代后,人口迁移发生了相反的变化, 表现为净迁出,人口机械增长呈负数,1983年~1993年11年间净迁出6.6×10[4]人,年均迁出6000人。西藏的情况与青海大体相同,1952 年~1992年西藏全区人口机械增长18.94×10[4]人,占人口增长总量的21%,其中1964年~1984年间有约10×10[4]藏族人口迁入;自80年代起,西藏人口迁移呈净迁出状态,1981年~1992年间净迁出区外7.9×10[4]人,年均净迁出7000人。
表3 青藏高原近期人口增长状况
Table 3 Recent population growth in the Qinghai- TibetPlateau(×10[4]人)
年份198519901991
1993 1997
西藏自治区199.5
218.1
221.8
228.9242.7
青海省 407.4
447.7
454.4
466.7495.6
四川省甘孜州78.682.383.183.9 86.5
四川省阿坝州71.976.676.877.5 80.5
四川省木里县10.511.311.411.5 12.0
甘肃省甘南州51.458.255.960.7 64.3
甘肃省天祝县19.320.921.221.4 21.9
云南省迪庆州28.031.531.832.1 33.0
青藏高原全区
866.6
946.6
956.4
982.7
1036.5
资料来源:据各省区统计资料整理。
表4 全国二、三、四次人口普查年份西藏、 青海人口自然增长状况与全国对比[8]
Table 4 Comparison of natural population growth in Tibetand Qinghai with that of the whole country among the 2nd,3rd,and 4th population censuses
年份 出生率%死亡率%
全国平均
西藏
青海
全国平均
西藏
青海
19643.914 —5.2101.150 —1.550
19822.1092.447
2.6650.660
0.766
0.748
19902.1062.398
2.4340.667
0.755
0.747
19911.9682.353
2.3370.670
0.740
0.835
19921.8242.363
2.2540.664
0.809
0.814
19931.8092.668
2.0500.664
0.760
0.826
19941.7702.564
2.2060.649
0.871
0.682
19951.7122.490
2.2100.657
0.880
0.689
年份自然增长率%
全国平均
西藏青海
19642.764 — 3.660
19821.4491.681
1.917
19901.4391.643
1.687
19911.2981.613
1.502
19921.1601.554
1.440
19931.1451.908
1.224
19941.1211.693
1.524
19951.0551.610
1.610
3.3 人口年龄结构呈年轻型
人口的年龄结构与性别构成是影响人口增长的最基本最直接的因素,直接影响人口未来发展趋势。
人口年龄构成是人口自然变动和人口迁移变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口年龄构成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其构成状况对未来人口发展及社会经济变化都将产生直接影响。建国以来,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青藏高原人口年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表5 显示了青海省四次人口普查年龄构成情况。从中可以看出,青海省1953年~1964年人口年龄构成向着成年型方向变化,1964年~1982年又向着年轻型转化,1982年后又继续朝成年型方向变化。1964年青海人口年龄构成成年化主要是受大规模移民影响,1964年~1982年人口年龄构成转变为年轻型人口主要原因是由于人口出生率的提高和死亡率的降低,引起高自然增长率;1982年以后人口年龄构成成年化原因主要在于80年代以来人口控制政策的逐步实施。
表5 青海省四次人口普查的年龄构成[9]
Table 5 The age structure of Qinghai province in four censuses
类别 国际通用标准
年轻型 成年型 老年型
少年儿童系数(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40+ 30~40
30-
老年人口系数(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55~10
10+
老少比(65岁及以上人口/0~14岁人口)(%)
15- 15~30
30+
年龄中位数(岁) 20- 20~30
30+
四次人口普查
1953年
1964年
少年儿童系数(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40.0338.45
老年人口系数(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2.83 2.07
老少比(65岁及以上人口/0~14岁人口)(%) 7.06 5.38
年龄中位数(岁)19.7021.36
四次人口普查
1982年
1990年
少年儿童系数(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40.5630.75
老年人口系数(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2.70 3.07
老少比(65岁及以上人口/0~14岁人口)(%) 6.64 9.98
年龄中位数(岁) 18.5522.46
西藏自治区人口年龄构成变化主要由于50~60年代人口出生率的提高和死亡率的降低,引起高自然增长率,从而使其人口年龄构成转变为年轻型人口。从1982年起尽管西藏人口年龄构成在向成年型方向缓慢转变,但其同全国的差别正在逐渐拉大。1982年西藏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仅比全国平均高3.02个百分点,劳动年龄人口和老年人口比重分别比全国低2.83和0.29个百分点。年龄中位数也仅低1.4岁,而到了1990年, 西藏少年儿童人口比重比全国平均高出7.88个百分点,劳动年龄人口和老年人口分别低了6.66和1.19个百分点,年龄中位数低了3.2岁, 差距十分明显。今后西藏人口的发展趋势将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
3.4 人口性别比逐渐提高
人口性别构成是人口的最基本特征之一。青藏高原人口性别比普遍偏低。以西藏自治区为例,80年代前性别比在96.0以下,进入80年代后,性别比逐渐提高,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结果性别比为97.76 。 到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性别比首次上升到100以上,达100.16, 但与全国各省区相比,仍是最低的。其原因主要是西藏新生婴儿性别比偏低和男性婴幼儿的死亡率高造成婴幼儿性别比偏低。青藏高原人口性别比偏低现象可能会有限度地减缓人口增长速率增长。
总之,青藏高原人口未来发展趋势将表现为,以年轻型人口为特征的快速增长趋势将持续较长时间,未来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将不断增大。
4 人口对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分析
4.1
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有限的农业资源不可能供养迅速增长的人口
自然环境对人口活动的影响是综合的。青藏高原地形复杂多样,大部分地区气候干冷,热量资源不足,水分资源也不够充沛;受高寒气候的制约,农业生产发展局限性大,作物分布范围狭窄且品种单一。且在高原海拔环境下,灾害性天气也比较普遍,对人类活动造成较大困难。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对人体生长发育也有重大影响。科学研究表明,陆地海拔每升高1000m,人体劳动能力就因缺氧而下降10%左右; 正常人在海拔4000m地区工作时的劳动能力比在近海平原处工作时下降39.7%;机器设备的功效也同样减少,海拔每升高1000m, 内燃机功率就下降8%~13%,油耗增加6%。据1993年青海省统计资料计算,由于高寒缺氧环境造成的运输机械功率降低,全省等于减少100 马力能量的汽车28172辆,经济损失惊人。 严酷的自然环境制约着人口与经济的发展。
青藏高原地域虽然辽阔,但可耕地资源并不富足,优良耕地比例很小。1952年以来,青藏高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但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人均耕地面积还是下降了。1952年,西藏地区耕地面积16.33×10[4]hm[2],人均耕地0.14hm[2];青海省耕地面积46.46×10[4]hm[2],人均耕地0.29hm[2];到1995年,西藏自治区耕地面积增加到22.21 ×10[4]hm[2],比1952年增长36%,然其人均耕地降至0.09hm[2],下降了35.7%;1995年青海省耕地面积58.99×10[4]hm[2],比1952 年增长27%,人均耕地降至0.12hm[2],下降幅度达58.6%(表6)。目前青藏高原宜农荒地少,且宜耕地资源往往存在开垦或利用上的限制因素;随着青藏高原人口总量的进一步增长,青藏高原人均耕地水平的持续下降将不可避免。
粮食是一个地区人口生存的基础。粮食问题一直是制约青藏高原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解放以来,青藏高原粮食总产量和单产水平都大幅度提高,然人均粮食拥有水平增长速度则明显变慢(表6)。 青藏高原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前景只能寄望于改进耕作技术提高单产。这就需要资金的大量投入,同时还要求广大农民有一定的科技知识和管理能力,而这并不是在短期就可以培养造就的。青藏高原有限的农业资源不可能供养一个迅速增长的人口。[10]
表6 青藏高原西藏、青海部分人口增长与耕地、粮食生产变化[8]
Table6 Population growth and changes in cultivated landand grain production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西藏自治区
人口耕地
人均耕地粮食人均粮
总数面积 面积 总产量
食产量
(×10[4]人) (×10[4]hm[2]) (hm[2]) (×10[4]t)
(kg)
1952年 11516.33 0.14 15.5 135
1995年 24022.21 0.09 70.0 292
增长率(%)108.7 36.0 -35.7351.6 116.3
青海省
人口耕地
人均耕地
粮食人均粮
总数面积 面积总产量
食产量
(×10[4]人) (×10[4]hm[2]) (hm[2]) (×10[4]t)
(kg)
1952年 16146.46 0.29 37.1 230
1995年 48158.99 0.12114.2 237
增长率(%)198.8 27.0 -58.6207.8 3.0
总之,尽管青藏高原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然受现有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限制,许多资源在短期内无法开发;受当地尚不完善的经济制度的影响,已经开发利用的资源又未能高效率地转化为商品价值。青藏高原社会人口的生存空间其实是狭窄的,控制人口快速增长是青藏高原区域发展的根本性战略。
4.2 人口文化素质的普遍低下制约高原社会经济发展
人口的文化素质与教育水平的提高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教育状况也是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综合发展的结果。
解放前,青藏高原教育事业非常落后。青海省1949年在校学生总数只占当年年末总人口的2.84%。而西藏地区和平解放前没有现代教育,以寺院为主体的宗教教育一直占据着西藏教育的主导地位。作为中世纪宗教教育的延续,西藏的寺院教育在各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保守性和局限性,是与现代文明不相适应的。
解放后,青藏高原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以西藏为例,自1951年和平解放以来,西藏教育事业经历了从中世纪宗教教育到现代学校教育的质的飞跃,经过40多年的努力,西藏已经建成了从小学到高等院校的完整教育体系。到1993年,共培养了20×10[4]名以上小学生, 近10×10[4]名中学生,2.1×10[4]名中专生和1.2×10[4]名大学生, 改变了西藏人口的文化结构,极大地推动了西藏整体社会从农奴制向现代化社会的发展。
随着现代教育在青藏高原全境的建立与发展,青藏高原人口的文化素质提高很快,但其水平仍然较低。以西藏自治区为例,其教育发展水平与全国水平相比仍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文盲、半文盲比例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88倍,各层次文化人口比重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全国各省区教育水平最落后地区(见表7)。
表7 西藏1990年人口文化程度状况及全国对比[10]
Table 7 Population educational level in 1990 in Tibet and its contrast to the whole nation (×10[4],%)
西藏自治区全国
文化程度 占6岁及以上 占6岁及以上
人数 人数
人口比重 人口比重
大学本科 0.460.24
62.62 0.63
大学专科 0.790.43
96.87 0.97
中专
2.431.30 170.82 1.72
高中
2.231.20 726.30 7.30
初中
8.454.54 2631.4426.44
小学 40.79
21.90 4209.9442.30
文盲半文盲
98.09
52.65 1822.4618.31
从西藏在业人口的教育水平看,1990年人口普查时西藏自治区在业人口中大学文化程度人口占0.97%,高中文化程度人口占3.25%,初中文化程度人口占5.53%,小学文化人口占3.35%,文盲半文盲人口占66.90%。在业人口的整体素质仍然很低。 从在业人口按职业划分的教育水平结构看,农林牧渔业劳动者占西藏在业人员的79.1%,其文盲半文盲比例仍高达79.4%,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比例低于0.1%。 广大农牧民在90年代还是这样一个基本文化素质,这无疑是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
低文化素质的人口,意味着现代文明植入少、社会发育程度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文化素质的普遍低下,势必对高原未来发展产生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成为制约未来发展进程的一大障碍。
4.3 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佛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长期存在于藏族的社会生活中,是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对藏族精神文化的传播发挥过重要作用。但也不能忽视它的消极一面,宗教对藏族社会经济发展同样有着不利影响:其一,众多的人口出家为僧,脱离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口生产,是影响藏族人口数量与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二,出家为僧的男性人口不仅脱离人口生产,而且脱离物质资料的生产,成为社会上特殊的阶层,加重了社会负担;其三,巨额的宗教消费,使一些藏族群众生活在不足温饱的窘境。
民主改革后,青藏高原藏族地区政教合一制度和其他封建宗教制度被废除,宗教特权被取消,宗教的势力和影响也大为削弱。但到目前为止,西藏宗族人口对社会经济影响依然存在,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民族宗教政策的落实,大批身强力壮的劳动者又逐渐流入寺院成为非生产性人口,此外尚有大量出家的僧尼居住在家中,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西藏社会经济的发展。
由于几个世纪以来受藏传佛教的宗教气氛影响,在这样一种传统的社会、文化、心理氛围中,经济活动的现代化对一部分人缺乏吸引力。因此,青藏高原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对现有宗教的改革和现代知识的传播基础上,必须在唤醒民众的积极参与意识的基础上,才能对青藏高原社会的整体发展产生作用。青藏高原的发展面临着一方面在全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高原需要发展经济逐步缩小与内地差距,许多藏族干部和知识分子也有这种强烈要求;另一方面广大民众仍然受到藏传佛教影响,对于社会变革、发展现代经济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在这种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与现有宗教文化之间存在巨大反差的情况下,青藏高原藏区的发展应注意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在医疗保健、基础设施建设、救灾等民众个人感到受益的社会发展事业上持续努力,同时大力发展现代教育,从基础观念上使藏族儿童逐步接受现代观念与科学知识,同时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经过不懈的努力,使藏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走向快速发展的轨道。
5 基本对策思路
(1)尽管青藏高原地域辽阔,资源丰富, 然受现有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限制,许多资源在短期内无法开发;受当地尚不完善的经济制度的影响,已经开发利用的资源又未能高效率地转化为商品价值。青藏高原社会人口的生存空间是狭窄的,控制人口快速增长是青藏高原区域发展的根本性战略。
(2)青藏高原人口今后发展方向只能是加强数量控制, 在广大藏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群众中普及计划生育知识。在自愿的基础上逐步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对于青藏高原全境今后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是一项带有根本性的战略方针。
(3)如何正确处理不同文化的相互影响, 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现代化过程中一个头等重要的问题。文化是比较具有凝固力的因素,很难加以根本改变。日本的经验表明,在保存传统文化的许多基本因素的同时,致力于改革、调整和吸收新的工艺、技术和体制,将其纳入既存的结构,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有时,基本文化观方面的较小的改变,可能产生十分巨大的差别。青藏高原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对现有宗教的改革和现代知识的传播基础上,必须在唤醒民众的积极参与意识的基础上,才能对青藏高原社会的整体发展产生作用。
收稿日期:200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