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理论研究概述_人格心理学论文

人格理论研究概述_人格心理学论文

人格理论研究论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研究论文,人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摘要】现代人格理论研究正围绕着人性观、人格的概念建构(人格结构)以及人格的生长机制(人格历程)逐步建构更加全面、客观而严密的人格理论体系。一般地,一种有意义的人格理论首先必须反映人性的一个或几个重要层面,即人格理论本质上是心理学领域内的人性学;其次,人格理论必须涉及对人格的动力性与静态特征的双重研究,且此类研究的态度与方法应是整合性的,具有明确的操作价值;最后,就现有的重要的各种人格理论而言,存在衡量人格理论优劣的可能性评估系统(或原则)及其发展框架,这一点对于人格理论研究的进展具有方法论意义。

【关键词】人格 人格结构 人格历程 人性观

人格是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范畴。自心理分析学派诞生以来,几乎没有哪个心理流派乃至心理学家的研究不涉及人格,并且衍生出了众多的人格理论。因而,如何评价一种人格理论的优劣,从而博采众长,发展出更加客观而全面的人格理论,则成为研究者所面临的一个亟待解答的难题。有鉴于此,笔者尝试从一些新的角度对一些重要的人格理论重加评估和审视,进而在此基础上整理衡量人格研究优劣的可能性标准及其发展框架。

要估价各种人格理论,首先必然会涉及到人格的定义。而人格的定义恰恰能够最直接、最明了地反映出心理学家所研究的问题范畴,并且通常还能反映出他所用以研究这些问题的方法、技术及步骤。

人格心理学的传统研究一直沿袭着“外部行动内部特征”维度分化出了许多人格理论,并形成了明显的理论分野,这种情况诚如美国心理学家赫伯所言:“心理学上似乎也有左翼、右翼之分……右派偏好解释的简约,对行为持简单的或机械的看法,力求明确,甚至不惜付出过于狭隘的代价。左派采用较为大胆的假设,较能忍受不明确,在解释行为时亦较缺乏系统。”〔1〕偏重外显行为的观测的人格理论(如行为主义学派)往往属于极端右派,强调内部特征的人格理论(如心理分析派、特质论)则一般属于极端左派,也有的人格理论则成为折衷主义的产物(如社会-文化学派、认知学派以及存在-人本主义学派)。现代人格理论研究在继承传统人格理论主要精华的基础上,对于人格的理解又返回到了人格原有的朴素含义中来,认为人格既包括有内隐的心理特征成分,又必然要触及人类基本的行为方式〔2〕。

在探讨“人格”术语所蕴含的心理实体这一问题时,一些权威性定义具有明显的倾向性。《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将人格解释为“个体内在的在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自我,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人格……有一个共同的核心意义,即指个体独具有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艾森克等人编撰的《心理学百科全书》中将人格定义为“与一个人动机倾向的稳固组织有关”;普汶在其权威性著作《人格心理学》中指出:“人格是代表个人在对情境做反应时,自身所表现出的结构性质和动态性质,即人格代表一种使个人有别于他人的持久特性。”〔3〕

我们可以抽取出上述几个人格定义中的关键词:“倾向性—全体和综合—身心组织”;“特质或特点—总体”;“动机倾向—稳固组织”以及“自身—结构性质和动态性质”,此时,我们不难看出,作为一种比较成功的人格定义范型,必然要包括人格结构(组织、总体、特质、特点等)和人格历程(即人格的动力体系,如倾向性、动机倾向、动态性质等)两个方面的理论建构机制。其中,人格结构的建构问题是研究人格的理论核心。

大量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测表明,人格是有结构的。对人格结构的探究开辟了一条了解和描画人格的有力渠道。

结构一词原意是指一种由各个相互联系的成分所组成的完整的统一体。然而在某种意义上讲,人格结构却并非如此,而是一种人格理论所涵盖的概念单位和描述人格的方法规则。依据对人格结构所界定的抽象程度的高低,我们可将几种重要理论粗略排列为:心理分析论→人本主义学派→人格建构理论→物质论→社会学习论;而各派理论中关于人格结构的组织的复杂性则可就有关的概念单位数目和其间是否形成阶层性组织来予以分析。显然,卡特尔的特质论思想涉及到复杂的人格结构组织;凯利的认知理论系统也有复杂的建构体系;心理分析论显然包括许多结构单位,并且各单位之间几乎存在无限多种交互作用的可能性,但却没能形成明确的阶层结构;而大多数学习论者则主张单纯的结构。

美国心理学家柯安曾从人格理论所涉及的人格结构的组成元素、组织方式以及描述性概念模式等方面入手,详尽分析评价了现有的54种比较有代表性的人格理论,并得出人格心理学就人格结构方面的研究所形成的几个基本维度〔4〕:

1.“主观客观”维度

趋向主观维度的人格理论强调人格结构中意识和潜意识的历程,提倡自我内省报告法;主张客观维度的人格理论则致力于研究可观察的行为、学习活动与环境诱因,注意描述人格结构的概念单位的操作性,使用比较严谨的结构研究方法。

2.“整体论元素论”维度

前一类理论认为人格代表完整的个体心理,认为凡是属于心理和行为范畴的个体的所有特点都参与组织着个体的人格结构,进而认为人格研究的目的在于丰富对个体差异性的认识;而后一派学说则强调研究人格组织的可能的组成元素及其机能和组织原则。

3.“团体个人”维度

团体论者努力捕捉人类普遍的心理表征,强调抽象化的人格结构和人格历程的普遍原则;而个体论者则运用生态化的观点坚持研究自然情景下的个体。

4.“量质”维度

这个维度实质上是指对人格结构的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区别。提倡定量研究的心理学家注重统计分析、量化程式及人格定义的操作化;而坚持定性研究的心理学家则强调内省及潜意识机制。

5.“动态静态”维度

动态论者强调人格结构的发生、形成及改变机理,注重人格历程方面的研究;静态论者则注意人格结构的心理机能和行为的稳定性。

6.“内在外在”维度

前一派理论家强调人格结构所蕴含的生物性和遗传性的行为诱因;后一派学者则注重社会影响力及学习历程对人格结构的重塑作用。

柯安的研究基本上展现了人格结构研究的全貌,他所归纳的研究维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为人格结构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索引。

在心理学家看来,人格理论不仅要揭示人格是“什么”,即人格结构的组成情况,而且还必须说明人格发生与发展的规律、状态及其法则。对后者的研究,在人格理论中往往以“人格历程”这个术语来加以容纳和统辖。一般地,人格历程概指个人行为的动力性特征,它强调个人心理机能中较为暂时的方面,即人格历程的研究意味着人格理论中动机模式理论的建构过程及其法则的确定。许多人格理论对人格历程的建构,总括起来不外乎存在下述三个研究维度:

1.紧张的消除

人格中朝向紧张消除的推动力量,显然见诸心理分析论、卡特尔的特质论和霍尔的学习论观点。弗洛伊德认为个人的努力被引向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的表现,从而通过寻求快乐主义而释放积聚的心理压力;卡特尔则认为个体趋向于态度方面的表达,而态度的基础是与之有关的价值潜能;而霍尔等人则注重强化作用和原始或次级驱欲有关,因此通过负向强化必然能够消除“引发驱欲的紧张”。

2.寻求适度的中性紧张维度

罗杰斯的人格理论的动机模式紧紧围绕着个体寻求紧张这一维度完成了概括化的建构历程。在罗杰斯看来,个体乐于寻求适度的紧张,希望了解自心的心理潜能,甚至不惜为增进紧张付出一定的代价。

3.一致性或协调性维度

认知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许多建构之间要一致,因此就某一建构得到的预期不能代替从另一种建构中得到的人格发展趋势,而且经验必须符合建构系统才能被个体容纳;人本主义学派则强调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协调,认为那些被看作能增强个人自我概念的经验得到了肯定的评价,而那些被看作会损害自我概念的经验则得到了否定的评价;而霍妮则强调保持自我与理想我之间的一致性,认为对正常人来说,真实的自我总是竭力朝向自己的理想化状态不断进取,这种人格发展的过程既符合实际又充满生机。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行为所遵循的动机原理是十分复杂的,人格历程是多种动力维度和因素交互的“现象场”,因而任何单纯的动机模式都无法揭示人格的动力特性。一种较合理的人格理论应该精细地界定每一种动机在什么情境下会发生或起决定性作用,以及不同类型的动机模式如何被组织起来决定着某一特定的行为。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尽管各种人格理论对人格的研究各有短长,但每一种理论都必然对人性本质这个问题有所观照,即“每一位理论家都以不同的建构应用到‘人’这个概念上”〔5〕。

社会学习论者班杜拉总结道:“对人性的看法影响心理学家对心理功能的某些层面研究得极为透彻,而对某些层面却完全没有触及。理论概念同时也决定学者用以收集证据的方法,然后据此修正理论的建立。”〔6〕这段话恰如其分地揭示了人性观与人格理论的密切关系, 即人格理论本身必然隐含着对人性的哲学假设并因此决定了可能的发展模式。而就以往的人格理论对人的看法来说,主要存在下面几种描述人性的研究维度:

1.“积极消极”(或善恶)维度

这是心理学家认识与剖析人性的根本维度。对人性的积极论者而言,人有一种基本的趋向和追求——使正在有所体验的有机体得以生存、保持和增强,即如罗杰斯所说,“在人类有机体中有一个中心能源,它是整个有机体而不是某一部分的机能。也许最好的概念是把它定义为对有机体的履行、实现、维持和增强的趋向”〔7〕。 因此人基本上是向善的,“人的行为是一种理性很强的、敏锐的、有条不紊而具有复杂性的、并推动着他的机体奋力获取目的的活动”〔8〕。 同意这种观点的人格心理学家占据了十分显著的位置,成为现代人格心理学理论的基本趋向,如人本主义学派、认知学派、特质论者和社会学习论者都不遗余力地高扬人性本善的大旗,认为心理学的宗旨应着眼于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积极向善的生命热情,促进社会和谐与全人类的幸福。与之相反,弗洛伊德和行为主义学家们则痛斥人性自私的、攻击的、不成熟的、反社会的生命驱力,认为人类的行为必然要由社会加以控制、诱导才行。弗洛伊德把人类看成是由性欲和攻击本能的生物性驱欲所驱使的“快乐主义”的生物体,其主导动机是满足肉体的需求,认为人“决不会扪心自问:他的全部利益是否带有危害我的成分……他会把对我的嘲笑、污辱、诽谤以及炫耀认为是天经地义的”〔9〕, 即人类并不是希望被人爱的仁慈生物,也不是在遭受攻击时最善于保护自己的仁慈生物。以斯金纳为首的行为主义学派则强调人生来需要控制,许多环境诱因迫使他养成了邪恶的、危害性的联结反应,只有通过卓有成效的惩罚才能保持人格的健康发展。

2.“意志论决定论”维度

意志论者强调人类是理性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协和体,认为人的行为是合理而有预测性能的;人遵循着一套能有效地解决现实问题及指导下一步行动的原则或观念系统;人与环境的关系应当是反映(或选择)与限制的关系。因此凯利总结认为“自由,是因为(人性)容许他自己去处理事件的意义,而不是强迫他在无助的情况下被推着走;限制,是因为他无法突破到他选定的范围之外去做出选择”〔10〕。决定论者则由于归因模式的差异形成了两个分支:遗传(本能)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就前者而言,弗洛伊德的观点具有典型代表性,他认为人和动物一样都为本能所驱动,其本质即为性和攻击的本能,而“卧在人与人之间一切的亲情和爱情关系的底部”的乃是本能冲动,就连文明也是“建立在本能满足的克制上……‘文化剥夺’深深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整个社会关系”〔11〕。而在环境决定论者看来,除了某些基本情感是通过遗传得来的以外,几乎所有心理表现都是后天环境塑造出来的,因而“环境显然是重要的……它并不是产生推或拉的作用,而是产生一种选择……环境在形成和维持个体行为中的选择作用只是刚刚开始被认识和研究”〔12〕。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一部分心理学家围绕着“意志论决定论”维度对人性的演绎业已采取了折衷的态度和研究方式,如以班杜拉为首的社会学习论者即为典型例子。在班杜拉的人性观中,“行为可由个体与环境成因二者的交互作用来解释”〔14〕,认为人既是自由的又是被决定的,而在“交互决定论的历程中,人有机会影响自己的命运和将自我导向极限”,“人是主动、意识的问题解决者,能够从广泛的经验和认知能力中获益,具有极大的行善或行恶的潜能,主动建立自己的心理世界并影响环境,同时也依循某种法则而受环境影响”〔13〕。这种强调心理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人性观显然更具解释能力。

3.“内源性外摄性”维度

不少心理学家认为,人本身具有生命的基本生长基线和发展趋向,并认为这就是人性的本源所在,如弗洛伊德和卡特尔都把人看作是由各种生命驱欲策动的能量系统,前者宣称“我们或可把自我和本我比拟为骑师和马的关系,马提供运动的力量,而骑师有权力决定目的地……但是在自我和本我的关系中,我们经常发现不合理想的情况,也就是骑师不得不被马拖着朝它希望的方向跑”〔14〕;后者则强调人是依循消除紧张原理而发挥其效能的能量系统;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者们则沉湎于研究人“里面那股强烈的向善力量”〔15〕,这种向善的力量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自我实现的趋向和追求,是人性的“中心能源”〔16〕,而认知学派也认为人人“很明显地受到发自内心的不可抗拒的各种内驱力所推动,或者说,他为维持生存和防避灾害所驱使”〔17〕。与之相反,行为主义学派和社会学习论者则认为人性是后天一系列反应的强化、模仿、塑造与学习的产物,这种思想极端地表现在华生的下面这段名言中:

给我一打健康和天资完善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置的特定环境中教育他们,那我愿意担保……都可以把他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18〕

学习论者赫尔也认为“人类的行为是习得的,准确地说,那些被普遍认为的使人具有理性、使人具有成为特定民族或特定阶级成员的特征的行为,是获得的,而不是天赋的”〔19〕。

4.“单向多向”维度

就人性的表现形式和行为特征而言,心理学形成了两大理论流派——特异论与同质论。典型的特异论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因而应该用不同的方法对每个人加以研究,进而积累其作为独立个体的丰富性。奥尔波特对此曾说:“我的看法是在这个世界上所有低于人类的脊椎动物之中,它们在心理功能上的差异、在组织上的复杂性,均不及人与人的差异那样”〔20〕。而同质论则认为人的独特性不应属于心理学的研究范畴,而应是艺术家和历史学家所关心的,心理学家关心的是发展适用于全人类的一般准则,即如艾森克所言:“科学不在对独特的事件感兴趣,独特性是属于历史的,而非属于科学。”〔21〕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格心理学的要旨是探讨人的本质——人之所以为人的依据、表现及其法则——即人格心理学是隶属于心理学的人性学。几乎所有的人格理论无一不在其理论框架的背后嵌上了它们各自的人性观,进而规定、指导与描述着对人格结构和人格历程的精细化研究,难怪普汶把人格理论看作是“对人的看法,并为一种研究策略”〔22〕。通过上述粗略的陈述与剖析,接受普汶的这一观点应当是一种逻辑的必然。

科学具有严格的程式。科学研究过程必须包括收集实际情况中的观察数据,按照一些有意义的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组织,提出一整套概念系统和法则系统以及根据事实检测分类的有效性等技术环节。人格心理学的研究也是如此。具体来讲,在衡量一个人格理论的优劣时,首先应了解该理论所隐含的人性观是否合理,并考察它的研究策略是否具有启发功能,即是否有能力向研究者揭示获取进一步观察资料的途径或渠道;同时还要了解该理论对人格的组织和发生机制的界定与说明情况,以及是否存在着某种或某些明确的标准用以评估具体的研究进程等。

就本文所触及的范围而言,一个有意义的理论所蕴含的人性观必须反映人性的一个或几个重要层面。对此,笔者以为,一个较为合理的人性观必须体现以下几种精神或观点:

1.“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23〕,即人具有与动物相类似的生物属性。

2.“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4〕即承认人的社会性,把对人及人格的研究建立在具有普遍意义的整个人类所表现出的心理的共同性之上。

3.“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25〕,即强调人对环境的依赖性和适应性的同时,突出人的主动选择性。

4.“人的本性”是“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26〕,“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27〕,即对人性的研究要体现时代精神和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

此外,一个比较好的人格理论必须要涉及人格结构和人格历程这两个重要的人格组成机制,即要兼顾对人格的动态特性和静态特性的研究,并由此建构起一套操作性较强的概念解释系统。对此,柯安提出的人格结构多元维度论值得研究者学习和借鉴,同时在人格历程的研究中应尽量对消除紧张、追求良性刺激和一致性等三个动力系统都有所揭示。如果做到了这些的话,至少在理论上我们可以认为某种人格理论是比较优秀且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的。

当然,由于各种人格理论依循的观察资料不同,由于理论倡导者的个人经历、时代背景和文化因素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人格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形成了不同的分野。然而,就目前的人格研究看来,围绕着人性观、人格的概念建构和人格的生长机制所发展起来的由各种双向维度加以表述的可能性建构系统正在日趋完善,这必将有助于人格理论的统合与发展,有助于建立更加全面、客观而严密的人格理论体系。

注释:

〔1〕赫伯·D·O,The Role of Neurological Ideas in Psychology,Journal of Psychiatry,1955.11,826—834。

〔2〕叶亦乾《人格心理学》第12页,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4〕〔22〕[美]普汶《人格心理学》第43、245、451页,郑慧玲译,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版。

〔5〕〔10〕〔12〕〔17〕Kelly,G.A.The Psychology of PersonalConstructs,New York:Norton,1955.40,65,79,112。

〔6〕〔13〕Bandura,A.Psychotherapy Based on ModelingPrinciples,New York:Wiley,1971,653—708(b)。

〔7〕〔8〕〔15〕〔16〕Rogers,C.R.Toward a Science of the Person,In T.W.Wann(Ed.),Behaviorism and Phenomenology,Chicago,Ill: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69,109—133。

〔9〕〔11〕〔14〕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主义著作选编》第65、278、356页,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8〕Watson,J.B.Behavior,New York:Holt,Rinehart and Winston,1914.65。

〔19〕Hull,C.L.Principles of Behavior,New York:Appleton,1943.52。

〔20〕Allport,G.W.What Units Shall We Employ? In G.Li—indzey (Ed.)Assessment of Human Motives,New York:Rinehartand Winston,1958.239K—260。

〔21〕Eysenck,H.J.The Organization of Personality,Joural ofPersonality,1951.20,101—117。

〔23〕〔24〕〔25〕〔26〕〔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07、18、11页;第23卷第628页;第4卷第506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标签:;  ;  ;  ;  ;  ;  ;  ;  ;  ;  ;  

人格理论研究概述_人格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