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南战争的思考--提姆183;奥布莱恩对卡齐亚托的追求_越南战争论文

对越南战争的思考--提姆183;奥布莱恩对卡齐亚托的追求_越南战争论文

一部越南战争沉思录——蒂姆#183;奥布赖恩的《追寻卡奇亚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沉思论文,蒂姆论文,越南战争论文,奥布赖恩论文,卡奇亚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蒂姆·奥布赖恩(Tim O'Brien),美国记者和小说家。1946 年10月1日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奥斯丁镇(Austin), 在该州享有“世界火鸡首都”美称的沃辛顿镇(Worthington)长大。1968 年毕业于本州圣·保罗市(St.Paul)马卡莱斯特学院(Macalester College), 获政治科学学士学位。随即应征入伍,赴越南服役,编入第一九八旅四十六步兵团五营A连三排当战士。1970年初退役, 回国进哈佛大学读研究生, 但没读完全部学位课程, 就抓住实习机会, 到《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担任国内新闻报道记者,1969年开始文学创作。 他的越南经历为他的大多数作品提供了素材,他的生日也成了他塑造的几个主人公的生日。他的主要著作有回忆录《如果我阵亡了,就将我装棺运回家》(If I Die in Combat Zone,Box Me Up and Ship Me Home)(1973),小说《北极光》(Northern Lights)(1995)、 《追寻卡奇亚托》(Going After Cacciato)(1978)、《核时代》( Nuclear Age)(1985),《他们携带的东西》(The Things They Carried )(1990)、《在树林的湖里》(In the Lake of the Woods)(1994)及《信仰》(Faith)(1996)。其中《追寻卡奇亚托》, 颇得美国文坛的好评,获1978年美国全国图书奖,是一部描写美国士兵在越南战争中际遇的优秀小说,也是一部优秀的战争小说,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和题材内容上都有独特的地方。

《追寻卡奇亚托》的故事发生在越南战争中,内容记述一名美军士兵保罗·伯林(Paul Berlin )在嘹望哨塔上从深夜到黎明单独值勤六个小时的沉思、回忆和幻想。他是一九八旅四十六步兵团五营A 连一排三班战士,驻扎在广义省(Quang Ngai)朱莱(Chu Lai )一个滨海地方。他茫然望着塔旁围有铁丝网的海滩,陷入遐想,时而又计算他服役余下的天数。

他回忆近六个月来纠缠不清的战争经历:连续两个月的行军,在敌人实施心理战期间举行的班际篮球赛;对越南村庄的包围、搜查和焚烧;挺进山区(美菜My Lai)的所作所为,轰炸、扫荡、大屠杀,满目焦土、尸首枕藉、没了草木、飞鸟。巨大的弹坑灌满雨水形成臭气熏天的湖国,卡奇亚托垂钩钓鱼,弹坑不会有鱼,他仍想钓出鲈鱼、大眼鲥鱼、大头鱼;神秘莫测、穿越深山岩石、连成系统网络的地道;排里的严重伤亡,尤其西德尼·马丁(Sidney Martin )中尉被谋害死在地道里;10月底,卡奇亚托离开战场,要步行到巴黎,那儿正举行和谈会议。记起参战第一天,6月11日, 他想出计算步数等方法来排解自己见到一名士兵给吓死后的恐慌;如何跟当时爱笑,爱嚼口香糖,爱吹口哨,脸圆圆,说话还是童声,才17岁的卡奇亚托成了好朋友。记起在9 月从上等兵晋升为四级专业人员,如何回答营部一名少校评审军官提出的疑难问题。也记起给父亲写信,告知行军中有长达一个月的非常平静时期,越共的冷枪冷炮突然停止了,只是蚂蟥和虫子多到上万种,记起思家心切,在8月中旬行军后休整一周的周末曾给家里挂长途电话, 想向父母表达作为人子的爱,想问问邻居斯通(Stone )老太太是否仍坚持冬天户外扫雪、秋天扫落叶、夏天扫雨水。记起排里的热门话题是战后生活,“士兵都是爱作梦的人”。他还记起参战前上学读书,交女友,打棒球,跟父亲露营、划独木舟、建造房子的安宁生活,以及应征入伍后,父亲在临别前夜的百般叮咛。

他渴望和平的生活,幻想一路追寻卡奇亚托到巴黎,历时6 个月,行程8600英里,不用护照,不用带钱,穿着军装,带着武器,他们三班士兵和科森(Corson)中尉越过越南边界,行军穿越老挝、缅甸、印度、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希腊、南斯拉夫、奥地利、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历尽千辛万苦,不时得到卡奇亚托的关照,终于抵达正在举行和谈会议的巴黎。在老挝,他们邂逅一位逃难的越南姑娘,名叫莎琼翁云(Sarkin Aung Wan),保罗·伯林跟她一见钟情; 他们拾到卡奇亚托丢下的地图,上写有“当心路上有洞”的警告;他们全掉到洞里,见到第一个活着的敌人,一名越南少校,名叫黎旺学(Li Van Hgoc)。 在缅甸曼德勒,看到卡奇亚托身披袈裟、参加和尚晚间祈愿大法会;在开往印度的火车上,他们粗暴搜查乘客,遭到谴责,但拾到卡奇亚托的开小差袋子。12月在印度新德里,科森中尉与旅店老板娘堕入情网;在报上看到卡奇亚托坐在火车头上的照片。在阿富汗,一位阿富汗市长给科森中尉看相。1969年1 月在伊朗德黑兰,看到一名开小差的年青军人给斩首;班卫生员多克(DOC)跟伊朗安全部一位名叫费伊·雷朗( FahyiRhallon) 上尉争论战争性质、战争目的与军纪等问题;他们被捕入狱,罪名是从事间谋活动,没护照,非法穿越主权国家,非法携带武器,图谋策动革命和恐怖主义活动;他们被迫承认是逃兵,在面临处斩的关头,卡奇亚托奇迹般地救了他们,给保罗·伯林一支步枪,让他们坐上备好的汽车,摆脱上有飞机,下有坦克的围追堵截,离开伊朗,穿过土耳其。3月乘船抵达希腊。在南斯拉夫, 遇上一个反战的加州大学女学生。4月在巴黎,保罗·伯林租了一套房子, 准备与越南姑娘莎琼翁云住下来;在电视上看到反战学生与防暴警察冲突;在报纸上看到尼克松担任总统,美国国防部长下令飞往北越执行任务的B52 轰炸机次数从每月1800次减到1600次,以提高巴黎和谈的对话级别;他们又被怀疑是逃兵;保罗·伯林与越南姑娘莎琼翁云在豪华的宾馆会议厅举行实现梦想和履行职责的巴黎和谈;看到卡奇亚托在街上买东西,并找到他的住所;他们前往去捉他归案,保罗·伯林感觉住所没有,自己浑身哆嗦,尿湿裤子,竟然又回到越南老挝边境。

蒂姆·奥布赖恩在《追寻卡奇亚托》小说中应用后现代主义艺术技巧,创造了一种表现战争题材的新小说形式。

那是一个糟糕透顶的时间,小说开头的第一句话,显然是一句内心独白,把读者带到了实实在在的战场:雨季,排里死八人,自残一人,伤口感染而截肢一人,卡奇亚托离开战场,要步行到举行和谈的巴黎,年迈多病的科森中尉经过一番犹豫和谋划,带领三班余下的六人去追寻卡奇亚托一直到越南老挝边境,用无线电回答查问:在追敌,不用支援。小说到了结尾,科森中尉从越老边境折回驻地,往上报告:卡奇亚托在作战中失踪;他对保罗·伯林说,卡奇亚托也许会成功;三班班长奥斯卡(Oscar)说,战后他只愿娶最不喜欢听战争故事的女人当老婆。

读者刚读完小说,可能会一头雾水,不仅很难确定上述18人中谁作了小说开头那句内心独白,而且更难置信整部小说竟是保罗·伯林一个人的内心独白。只有从头细读,掩卷冥想,才会顿悟。全书46章,其中有10章记述保罗·伯林在嘹望哨塔上按钟点顺序值勤6 个小时的沉思,有16章是按月份顺序叙述长达6个月追寻卡奇亚托到巴黎的幻想, 有15章是没按时间顺序记述近6个月来的战争经历回忆,此外还有3章是想像的飞翔,余下的就是上文提及的头尾两章,章名标题同是追寻卡奇亚托。

全书采用意识流手法,实际上是哨塔沉思、经历回忆和追寻幻想三股意识流交叉运作,使现在、过去、将来时空切割交错、视角和意识转换跳跃,每股飘忽不定的意识流往往还融入其他二股意识流,呈现的场面是真实的,或梦幻的,或想像的。保罗·伯林有段内心独白:“这不是梦……而是了不起的想法……什么是事实,什么是扩大了的事实?如何把事实和可能的事分开?什么事真的发生了,什么事只是可能发生了?……奇迹该会出现的,有一百万个可能。”作家奥布赖恩就是这样设法模糊真实、梦幻、想像三者的差别。战争现实像梦魇,令人恐惧;荒诞不经的幻想给予和平的安抚,但也摆脱不了噩梦般的现实的纠缠,促使人对实际人生经历作出深刻的反思。小说中最重要的战争经历回忆不是单独成章,而是穿插在追寻到巴黎的幻想中。对震惊世界的1968年的美莱大屠杀场面的恐怖描述:“弹坑摞满死了,尸首枕藉、大多是烧死的,有的还保持射击姿势……随后天天大雨滂沱。弹坑全灌满雨水,烧焦的尸体一具具浮上水面,”是插在第27章途经阿富汗的幻想里。对村民的粗暴搜查不仅出现在第16章的经历回忆中,也出现在第12章对印度火车乘客大搜查的幻想里和第39章的反思中。对战前生活的详细回忆出现在第28章哨塔沉思里,也出现在第33章途经伊朗身陷囹圄的追寻幻想中。

这部小说改变传统小说的线性叙述手法,把故事以及理性思维撕成片断分散到各章,以适合表达捉摸不定、无法窥见全貌的战争生活和反复无常的情感变化。“在战斗中,一个战士只能看到一丁点可能被看到的碎片……他不是摄像机……一场战斗过后,每个战士讲的故事都会不同,有天壤之别。一场战争结束时,似乎已发生了一百万场战争,或者说,有多少战士便已有多少场战争。”这是追寻幻想中伊朗安全部费伊·雷朗上尉评述战争的一段话,可用来点明作家奥布赖恩创造新的战争小说形式的原因。小说每章只介绍一些片断,对某一事件或想法重复提供一些暗示,让读者自行去理解、编排、拚贴、组合出近看模糊、远看强烈的画面或思路。整部小说好像七巧板似的。小说第1 页就告知死了八人。他们的故事不是按死去的时间顺序介绍的。比利·博伊·沃特金斯(Billy Boy Watkins)在保罗·伯林参战第一天就吓死了, 对他的故事经过反复的暗示,到第31章才详述。然而,在第9、14 章中便叙述了两个月后伯尼8林恩(Berrie Lynn)奉命进入地道而被越共枪杀;在第16、30章则提及踩响地雷的鲁迪·查斯勒(Rudy Chassler)。 若把这八人按死去的时间顺序排列,读者可能会发现有多种排法。第27章谈到刚参战12天在冲锋时中弹身亡的雷迪·米克斯(Ready Mix), 究竟是死在鲁迪·查斯勒之前或之后,要作出定断得煞费苦心。读者有时还会发现组合失败的情况。小说多次提及排长西德尼·马丁中尉,涉及他的片断和暗示有很多,但要拚贴出他如何被害死在地道的完整画面却是不可能完成的,除非读者用自己的想像去填补其中的空白。小说提出各种涉及政治、哲学、历史、战争、和平和信仰的观点,因有多种辩解,要确定是非也很不容易。艺术不会反映出更多的现实,除非艺术创造出另一种现实。《追寻卡奇亚托》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呈现在读者前的既有回忆的现实故事片段,也有幻想故事片断,让读者去思考,以各自的经历和情感,从各自的视角和方位,把重复暗示的片断拚贴成画面或理出思路,完整的或不完整的都行,从而使小说表现越南战争的内涵容量和思维空间无限放大。

蒂姆·奥布赖恩在《追寻卡奇亚托》这部小说的题材开拓上目光犀利,独树一帜,通过深刻反映一个美军士兵对越南战争的切身感受和痛苦反思,切中要害,触及越南战争的极其敏感的本质问题:美军犯下的暴行和战争罪行。“对《追寻卡奇亚托》的作者而言,关于越南战争及其引发的问题的辩论,是一个仍在闹哄哄的老黄蜂窝。”美国作家兼评论家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如是说。美国《书览》(

BookViews)给予《追寻卡奇亚托》很高的评价,认为“由斯蒂芬· 克莱恩(Stephen Crane)、欧纳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 詹姆斯·琼斯(James Jones),诺曼·梅勒(Norman Mailer)和约瑟夫·海勒(Joseph Heller)撰写的伟大的美国战争小说光荣榜, 现在增加这部小说而扩大了。”

小说揭示主人公保罗·伯林参加越南战争后,对搜查、毁灭平民和村庄的暴行感到困挠和负疚。6月3日,他到达朱莱作战中心(Chu Lai's Combat Center),参加为期六天的新兵集训。一开始,他对执行搜查和破坏使命的训练认真投入。他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妥,也许他认为这是保存自己生命,反对敌人越共的必要行动。他按要求询句示范村一个越南小姑娘:“你肮脏越共?”结果得到一顿抢白。她笑笑回答:“狗屁,男子,你臭口喷人!”6月11日,是他参战的第一天, 他登上补充给养的直升飞机,往下瞧时就开始感到惨不忍睹:“直升机载着他飞快地越过满目焦土、弹痕累累、饱经蹂躏、毫无希望的田野。”下机后,他随即参加A连一排的行军队伍,执行穿越、包围、 搜查和焚烧村庄的命令。一进村,排长马丁中尉命令他们用枪把村民赶在一起蹲着,挨个搜查。先搜查小孩,后叫老汉脱裤搜查,然后往女人的大腿、下身及胸部搜查,往熟睡的婴儿身上搜查。搞脏或填平水井。破坏稻田。有时,还有“火焰搜查”技术把村庄烧掉。一次,他们排突然被空投,去围剿一个叫会安(Hoi An)村庄,惨无人道地把整个村庄炮轰枪击火烧成“一个洞”,“树木和房屋、树篱和栅栏全消失了”,可以断定,村民及其牲畜家禽来不及逃生,也“全消失了”。保罗·伯林是暴行的参与者,也是控诉者。一方面,他为自己辨白:“他不是暴君,不是猎猡,不是美国杀手……他非常厌恶看到烧毁村庄……每当用手放肆搜查女人,每当要老汉脱裤搜查……这都使他生气,使他伤心,”但他得奉命“做我们做的事”!另一方面,这灭绝人性的行径一直使他难受,觉得“这是他回忆经历中唯一最感羞耻的事”,即使在追寻幻想中也无法摆脱,竟幻化成逼真的事件,使他感到他们有罪:在开赴印度的火车上,遭到他们野蛮搜查的列车长和乘客大声指责他们伤天害理,恬不知耻,卑鄙下流;在南斯拉夫路上,那个加州大学女学生对他们说,他们亲眼看到孩子、孤儿活活被烤死,看到种种暴行,他们因此毅然出走,“他们的负罪感一定十分沉重”。这也无形中道破卡奇亚托为何出走的原因。

小说揭示保罗·伯林的扭曲心理,为违反军纪,参与谋害排长马丁中尉而惶恐。一排士兵都怨恨这位来自西点军校的年青军官,说他对这场讨厌的战争太过认真,硬要他们执行这样荒唐的正式标准作战程序:遇到地道,不管是否有越共在潜伏,都要先搜查后爆炸,不能倒过来办。弗伦奇·塔克(Frenchie Tucker)和伯尼·林恩奉命进入地道, 马上被越共枪杀。卡奇亚托也可能早已死在后者之前,好在奥斯卡及时劝阻,说不该他去。面对血的教训,马丁中尉仍不变通,坚持军人得信从使命,遭到三班一致抵制。他把他们的名字用笔记下,扬言送交军事法庭。悲剧便发生了。奥斯卡拿出颗手榴弹,指出这是自我保护,物种生存原则,要大家摸一下。这颗十名士兵都触摸过的手榴弹,又冷又滑。“继而”,有25年军龄的“科森中尉来接替西德尼·马丁中尉”。他接受士兵的建议,遇到地道,炸掉不用搜查。小说用这样暗示的方式表明马丁中尉死了,但没交代如何死的具体细节。这反映保罗·伯林不敢正视“参与谋害”的事实,害怕跟军纪扯上关系。军纪是维持军队战斗力的保证。他为此在追寻幻想中也一直惊恐不安:他作过恶梦,梦见他在家乡法庭上受审;他们在德黑兰看到一个开小差的年青军人被当众杀头,费伊·雷朗上尉说对待逃兵处置比这更严;他们被投入伊朗监牢,宁肯承认是逃兵,也不敢承认谋害军官,否则按兵变性质处置会更加严厉。卡奇亚托帮他们越狱成功后,保罗·伯林又多次想起马丁中尉的死,记起奥斯卡说这是大家一致同意的行动,卡奇亚托则说这是可悲的事,但他自己却尽力淡化,说是意外事故。言下之意是不需承担任何责任了,可见他用心良苦,在心理上的极大扭曲。英语Frag一词是在越南战争中的美军士兵在1965—1970 年创造的( 原是破片杀伤手榴弹fragmentation grenade的缩略词),意思是, 士兵使用这种手榴弹杀害他们感到不满的军官。作者奥布赖恩透过马丁中尉的死,深刻反映了越南战争中的一幕悲剧的导因:军纪用来维持荒唐的作战程序就失去意义。这也许是卡奇亚托出走的另一原因。其实,他是在三班战友和科森中尉的护送下,成功地走出越南边境的,个中原因不明而喻,扭送他到军事法庭对谁也没好处!

小说通过保罗·伯林对战争经历的反省,揭示了越南战争是场不正义的战争。保罗·伯林是个最普通的美军士兵,他参战的原因归纳有三:一,他爱国,“相信他的国家”,“毕竟这是一个民主国家”;二,他不知是非,“不知道这是一场自决战争或是自我毁灭、彻头彻尾的侵略战争或是民族战争,他不知道一个个国家会象多米诺骨牌那样倒一个全倒或像一棵棵树那样能单独站住”;三,出于无奈和社会压力,“法律要他去……不去参战,就会冒风险,受审查,就会使他的父亲和家乡难堪。”小说揭示他参战几个月后引发了一场信仰危机,因为他勤于思考,消息并不闭塞,广泛阅读报刊杂志,曾是史地写作都拿高分的学生。他发觉越战是场侵略战争,不义之战,是不可能打赢的,尽管美国有巨大的工业和军事优势。小说描述他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他发觉打篮球有个真正的东西去瞄准,可是他们从来没见过一个活的敌人,那末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经过反复思辨,他在德国途中看到文明的景象时,终于对是非有所认识:“难道自决不是文明人的一个正当目的?……难道军事侵略,肆无忌惮的,不是对文明和秩序的威胁?呵,是的——铸成大错。种种事实、情况、理解都可作证。但是,这个错误从来就是错误的意图、错误的目的吗?”作者奥布赖恩在这里话中有话,令人不禁作出联想,这个带来浩劫的错误意图——遏制越共的发展——竟是在形同儿戏的多米诺骨牌理论的蛊惑下形成的。保罗·伯林发现越共非常顽强,发现“自己不懂这国人民的所爱所敬所怕所恨”。他们烧毁会安等村庄后两小时就遭到报复,巴夫(Buff)被冷枪打死。多克说,他们的处境跟“德国兵在俄国遇到的”一样,“结局跟拿破仑一样”。虽然保罗·伯林为了晋升,按一名美军少校评审军官的旨意说:“我们打这场战争,是为了打赢它”,但是他们在老挝的洞里遇到的越南少校黎旺学似在反驳说,越南“这块土地是不可战胜的”。他还发觉这是一场不值得为之英勇奋战的战争。小说通过伊朗费伊·雷朗上尉说出原因。他们“遇到的麻烦是没有目的……士兵就会逃跑……如果一场战争没有正义可言的话,士兵便会觉得……牺牲他自己的宝贵生命受到亵渎,因此他的自尊必然也同样受到亵渎。”这也许是卡奇亚托出走的又一原因。

作者奥布赖恩在小说中还巧妙地把美军士兵的越战经历与席卷美国的反战斗争连在一起,展现越战已成为美国大学校园和城市发生骚动和混乱的根源,许多年青人认为这是一场不公正的、毫无希望的战争。用那个加州大学女学生的话说,“城市在燃烧,学生涌进华盛顿,大学受包围。”卡奇亚托出走所带的开小差袋,证明反战的地下组织已深入到美军士兵中。加州大学女学生说,世界各地都会有朋友帮助他们,只要他们“有胆量对战争说不”。

小说还把和平和战争进行了比较。作者通过多克在与费伊·雷朗上尉争论中指出:“战争就是战争,不管人们感受如何,战争有其现实特点,战争杀人,残害人,蹂躏大地,制造孤儿寡妇。这都是战争的产物。任何战争都是如此。”这反映了作者笔下的士兵都是厌战的,盼望今后都没战争。而和平,正如保罗·伯林在巴黎看到人们过着安宁生活时互相礼让那样——“谢谢”,“别客气”——在现实中的含义不是昭然若揭的:“他寻找种种的含义。和平是腼腆的。和平从来不自吹自擂,这是个教训。如果你不去寻找,它是不会出现的。”的确,保罗·伯林最后还得从幻想回到现实,认识到“想像,跟现实一样,也有其限度”。不过,正如越南姑娘莎琼翁云在和谈中引用叶芝(W.B.Yeats )的诗句所示:“我们曾用幻想喂养心灵/心灵得此珍馐已长得凶猛”,他将采取卡奇亚托的行动,但方式有所不同。他通过幻想这面镜子对战争经历进行反视与反省,弄清了卡奇亚托出走的原因以及他走向巴黎的含义,渴望实现和平,维护做人尊严的梦想。卡奇亚托在意大利语中据说是“被追捕”的意思。这个被追捕者的梦想,其实成了他的追寻者的梦想。以越南战争(1961—1973)为题材的作品,有两件已成为人们交口称道的佳作。一件是1982年在华盛顿拔地而起的“越战阵亡将士纪念碑”,是个扁V字形构思新颖的黑色大理石纪念碑, 上面刻满死在越战中的5万6千5百多名美军官兵的名字。另一件就是蒂姆·奥布赖恩1978 年出版的小说《追寻卡奇亚托》,公布了主人公保罗·伯林这个普通美军士兵的越战沉思录。这两件作品都具有极大的震憾力:人们应该追寻和平,不应该诉诸战争。

标签:;  ;  ;  ;  ;  ;  

对越南战争的思考--提姆183;奥布莱恩对卡齐亚托的追求_越南战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