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卫时装设计之当代艺术性

前卫时装设计之当代艺术性

张杞峰[1]2003年在《前卫时装设计之当代艺术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时装设计历来与诸多纯艺术门类有着共时性的特征,文化艺术的进步与演变,艺术潮流的不断翻新往往引起服装设计新的广泛的流行,尤其在时装设计领域的先锋地带——前卫时装设计中,这种影响更加突出鲜明。前卫时装设计中的当代艺术性存在于作品的原创设计中,它反映了当代文化艺术前沿的观念与思潮。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艺术经历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新生的后后现代主义的强烈冲击,逐渐具有了反理性、反审美、反中心的创作倾向。艺术创作的内容和主题选择漫无边际,表现手法和技巧成倍增长甚至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这些都无形中左右了前卫时装设计的发展趋向。本论文以国际上几位具有前卫时装设计风范的设计师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设计作品为例,详细阐述前卫时装设计中的当代艺术性。深处当代艺术感知和意识氛围下的前卫时装设计的风格与主题极其泛化,并对服装的传统意义、服装固有结构表现形式进行着解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层出不穷。在本论文第四章节,作者具体阐述了作为历史悠久但现代服装产业起步较晚的中国,在时装设计前沿领域的特点和具有的特殊性。当今中国前卫时装设计大致存在于叁个领域:学院、大赛和发布会,设计作品追求民族与时尚的融合以及设计的原创性,但同时又有着“抄袭”和追随西方当代艺术潮流的必然存在现状。中国设计师将在已有的素质基础上,找寻本土文化的内涵,并逐渐完成设计的原创使命。

李橙[2]2014年在《亚历山大·麦昆的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亚历山大·麦昆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十分具有代表性和个性的英国先锋时装设计师,他是时尚圈不折不扣的艺术鬼才。麦昆在自己传奇又短暂的一生中,不仅开创了自己的时尚帝国,而且引领了时尚潮流的走向。亚历山大·麦昆的设计总是妖异出位,充满天马行空的创意,极具戏剧性,可谓“衣不惊人死不休”。麦昆惊人的艺术才能和超凡的时装艺术作品震撼着观众的心灵,其华丽壮观的形式以及形式背后发人深思的设计思想使人深深地感动。本文以亚历山大·麦昆的时装作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法,图像资料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演绎法等研究方法,对他的设计进行了学术性的研究。文章先对麦昆的人生历程及设计背景进行了全面梳理,将其创作阶段划分为灰暗叛逆的早期、浪漫复古的中期和折衷百变晚期,并深入分析了各时期的代表作品,归纳总结出了他的设计语言和设计思想。然后又从其设计的“艺术性”这一角度出发,结合时代背景和艺术思潮,对比同时代的其他先锋时装设计师,反思先锋时装设计,为麦昆设计的研究者提供借鉴与参考。纵线上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和横线上以艺术风格为基准的划分,从一纵一横的两条主线对麦昆时装设计作品进行分析,为时装设计师人物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孙菲菲[3]2007年在《T台前沿时装的当代艺术性体现》文中认为介绍了当代艺术的特点,阐述了T台前沿时装设计的当代艺术性特征及其在混搭、解构及表现手法叁个方面的体现,讨论了文化艺术的进步与演变对服装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鲍蕊[4]2019年在《当代时尚设计前沿:时尚先锋设计元素剖析》文中研究指明时装设计从诞生至今一直受到诸多艺术门类的影响。而艺术潮流的发展往往会带来服装设计的革新,这种影响在先锋服装设计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先锋服装设计中所蕴含的艺术性不仅反映了当前的时尚潮流,还反映了当下先进的观念和思潮。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社交媒体的日趋普遍化也对流行趋势的变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文章以当代国际上几位具有前卫时装设计风范的设计师作品为例,通过分析探讨当下先锋时装设计的流行元素,阐述前卫时装设计中的艺术性及前沿性。

张茵[5]2004年在《当代东京时装设计之前卫精英》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末,由一批30多岁的年轻设计师引导下的“东京流”,逐渐崛起、融合成为整体势力活跃于时尚前沿,成为当代东京时装的中坚力量。“东京流”的印象,整体上轻松、怀旧、随性,造型宽松活泼,趣怪多变;素材肌理丰富;表现手法不拘;注重探索人和服装的关系;关注穿着者的感受、心境;尝试未知

林舒琴[6]2017年在《我国近代服装设计师的服装画及设计风格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立足于近代“变服”的历史背景与近代服装业的发展演变,以设计师所绘的服装画为线索,在收集、梳理、整合大量图像与文字资料的基础上,对近代服装设计师的设计风格进行分析。首先,在对资料进行梳理后,选取出近代各个时期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的服装设计师,并对他们的生平经历、专业成就、代表作品、绘画技法、设计理念与设计风格进行进一步探析,并总结出每一位设计师的个人特征。其次,对设计师们所绘的服装画作深入探讨,具体从其社会背景、分类与主要技法叁方面入手,得出近代西风东渐的服饰潮流、报刊媒介的发展与西方绘画技法的引入是影响近代服装画出现的主要原因;并根据服装画的绘画形式与功用的不同,将其分为服装设计图、服装漫画、服装广告画与服装插画四种类型;并将近代服装画所用的技法归纳为线描画法、素描画法、水彩画法与色粉画法四种,对各种画法的代表设计师及其作品进行了详细分析。再者,在前两部分成果的基础上,探析中国近代服装设计师的设计风格,依据时代现状与民族元素将其归纳为中国风格、西洋风格与中西结合风格叁个方面,并进一步总结了每一种风格的时代特征、代表性款式与代表设计师,再将同风格的代表设计师进行比较,提取共性中的个性。其后,总结出近代服装设计师注重生理卫生、经济实用与简洁美观的设计理念。最后,对中国近代服装设计师的设计风格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认为近代西风东渐、女性独立、追求时尚与个人自由的社会思想与自然美、曲线美、健康美与个性美的审美观念形成了对近代服装设计师设计风格形成的根本影响。本文经研究发现,近代服装设计师群体以时装画的方式通过期刊杂志发表设计作品、传播设计理念,并介绍西方服装文化、传播流行资讯。而这些设计师们的服装风格在西风东渐的服饰潮流的背景下,呈现出中式、西式与中西结合的面貌。而他们的设计活动也为近代“变服”提供了依据与指导,推动了时尚产业的发展,开创了一个活跃的服装时代。通过还原认识与分析近代服装设计师的设计风格以及对近代服装业的贡献,合理借鉴成功的服装实践,把握服装及服装业发展演变的规律,以史为鉴,于现代的服装设计风格以启发,能动地促进当今服装业的发展,是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

姜图图[7]2012年在《时尚设计场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时尚不仅仅是流行文化现象,也不仅仅是个人审美的产物,而是一种由场域的力量关系所决定的社会产品,而时尚设计则是导向这种社会产品的社会实践方式。本文把时尚设计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和分析框架,通过对中国时尚设计生产的制度背景的考察,对布迪厄的艺术生产制度分析进行验证和发展。本文研究的时间跨度是从中国改革开放到今天,主要案例来自20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前十年。文章通过对以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时尚生产进行分析,从制度、政策、文化和经济等各个结构性因素加以考察,试图揭示时尚设计在场域中的实践逻辑。本文把时尚设计纳入当代文化生产范畴加以考察,强调艺术、设计与文化之间界限的模糊性。本研究并非是静态的结构分析,文章把实践主体(时尚设计师)放在场域结构中,通过考察主体的实践,发现主体在逾越既有的结构规范,如何拉伸、冲破和扩张制度的边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时尚生产方式,说明时尚场域的力量关系和生产逻辑。在此基础上,本文形成了以创新经济为条件的一个对应时尚生产场域的分析结构——在布迪厄二元对立分析框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界于有限生产和大众生产的亚场域之间产生一个指向模糊地带——拓展生产的亚场域,通过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象征资本的不同力量关系及变化,来分析时尚设计作为时尚的生产方式在场域中的建构方式和时尚生产的动力原则,在这个基础上再反思当前中国的时尚设计和教育。本文的研究使用了社会学的质性研究方法,把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通过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互动以及具体的个案和实地调查,成为本文论述的主要依据。

顾明珠[8]2016年在《论拼贴艺术形式在现代时装设计中的创意表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拼贴艺术是20世纪初立体派所创的新艺术形式,历经了20世纪以来多个艺术流派的传承与发展,随着创作者观念的转变而发展出各种不同的风貌,以其表现手段直接富于思考性而有别于其他艺术形式。后现代主义学者弗里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1]提出“后现代主义目前最显着的手法便是拼贴。”显然,拼贴艺术形式在后现代艺术及设计领域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首先从历史角度出发,了解拼贴艺术的起源、拼贴艺术的重要发展阶段及演变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出具体的拼贴艺术形式;探究其在现代时装设计领域的应用现状以及它对现代时装设计的意义;阐明现代时装中应用拼贴艺术形式的设计要点之后,重点分析其在现代时装设计中如何创意表达的手段;再用近几年国内外优秀案例进行论证,并将我的毕业设计作为实验来强化理论的实践操作性;最后得出结论并进行前景展望。本文通过研究拼贴艺术形式在现代时装设计中的创意表达方式,有利于丰富设计师的表现语言,为时装增添趣味性、装饰性和艺术性,更好地传递时装的设计理念和主题思想,以期能为时装设计师提供相关的借鉴和启发。

马立尧[9]2016年在《前卫风格服装的历史演变及设计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前卫风格服装是服装设计的前沿领域,它反映了当代文化艺术前沿的观念与思潮,也折射出当下人们的审美与对服装理解。现阶段,前卫风格服装已经对当今服装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前卫风格服装的充分分析,全方位、多角度、客观地研究前卫风格服装的发展演变、外观特征、表现手法,对前卫风格服装的多元化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结合现代设计方法,把握现代服装前卫设计的脉搏,为我国前卫风格服装设计的发展提供一个新思路。本论文在第一章的导论中,首先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并论述了文章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第二章中,介绍了前卫风格服装的概念界定、产生的过程、20世纪60至70年代的历史与演进。在第叁章中,本文重点介绍了国内前卫风格服装在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的发展历程。第四章则是从造型、色彩、材料、图案与配饰五个方面,对前卫风格服装的特征做出了详细分析。第五章是将前卫风格服装的设计理念与现代设计方法相结合,探讨、总结前卫风格服装的创新手法。第六章是以国内市场为立足点,对前卫风格服装的消费群体与消费市场加以分析,并展望国内前卫风格服装的发展趋势。第七章则是通过分析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前卫服装设计师作品,来对上文所论述的问题加以例证。通过对前卫风格服装的研究,我们可以体会到前卫风格服装的设计理念,感受到多元审美的心理需求。通过研究,能使我们对前卫风格服装的设计观念和方式的认识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能进一步促使我们拓宽前卫风格服装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手法,为深化国内前卫风格服装的内涵,提供了可能性和新的设计空间。

蔡苏凡[10]2009年在《当代创意时装中装置手法的应用》文中提出飞速发展的工业社会在充满了激烈竞争和频繁变化的背后,掩盖的是高速生产带来的雷同与重复,而如今的世界所需要的,却是出类拔萃、与众不同。简单化一的大规模生产与个性化需求所产生的矛盾,促成了新的产业浪潮——文化创意产业,并逐步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传统加工型产业,服装业也借助这股方兴未艾产业浪潮焕发出新的生机。创意时装作为先锋性的实验设计,在引导流行趋势、培养设计者原创意识、促进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不容忽视。装置艺术则是当代艺术为了求新图变,在无所不用其极的情况下,突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相互融会贯通的产物。它代表的是一种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创作态度。装置艺术与服装的结合,突破了服装受到人体结构的限制,使服装的材料、结构、廓形、制作工艺等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甚至服装的实用性和功能性也被抛诸于脑后,这使得服装跨越了从“日用品”到“艺术品”的界限,为服装的发展开拓了另一层空间。另一方面,在以文化为主导的创意产业中,如何不断注入新的灵感,保持创新的活力,将服装的艺术性、时尚性融入到规模产业中去,是我们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装置手法在创意时装中的运用,无疑是开拓新思维,提供新观念的一种途径。

参考文献:

[1]. 前卫时装设计之当代艺术性[D]. 张杞峰. 天津工业大学. 2003

[2]. 亚历山大·麦昆的设计研究[D]. 李橙. 苏州大学. 2014

[3]. T台前沿时装的当代艺术性体现[J]. 孙菲菲. 纺织科技进展. 2007

[4]. 当代时尚设计前沿:时尚先锋设计元素剖析[J]. 鲍蕊.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9

[5]. 当代东京时装设计之前卫精英[J]. 张茵. 装饰. 2004

[6]. 我国近代服装设计师的服装画及设计风格研究[D]. 林舒琴. 江南大学. 2017

[7]. 时尚设计场域研究[D]. 姜图图. 中国美术学院. 2012

[8]. 论拼贴艺术形式在现代时装设计中的创意表达[D]. 顾明珠. 中国美术学院. 2016

[9]. 前卫风格服装的历史演变及设计方法的研究[D]. 马立尧. 海南大学. 2016

[10]. 当代创意时装中装置手法的应用[D]. 蔡苏凡. 北京服装学院. 2009

标签:;  ;  ;  ;  ;  ;  ;  ;  

前卫时装设计之当代艺术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