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环境伦理,建设环境文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环境论文,伦理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中叶,有两件事震惊了世界:一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八大公害事件”;二是宇航员报告说,在太空看到地球就像一艘宇宙飞船,它是有限的。这两件事促进了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人们意识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提出严重挑战,人类生存有了危险,于是暴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环境保护运动,极大地冲击西方社会,促使人们进行关于生存、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正是在这种思考中提出环境伦理问题。
一、什么是环境伦理?
环境伦理学是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道德研究,主要是人们对待地球上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和自然界其它事物的行为的道德原则、道德态度和行为规范的研究。它形成环境伦理学,是一门新的伦理学,人类可持续生活的伦理学。
经典伦理学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道德研究,它不涉及人与生命和自然界的关系。因为生命和自然界被认为是没有价值的,它只是人类利用的对象,人无需对生命和自然界承担责任。生态伦理是一种新的责任伦理,它提出对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的问题,这不是简单地把人际伦理应用到生命和自然界,它不是环境保护伦理,也不是资源利用的伦理。虽然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在生态伦理中有重要地位,但它仍是属于环境和资源从属于人的利益的方面。生态伦理学提出人对生命和自然界的恰当尊重和责任,从时间——空间的角度,它从现在扩展到未来,顾及遥远的人类与世界的未来;从区域扩展到全球,顾及全球范围的人类生存条件;从人际关系扩展到生命和自然界。它关心未来,关心自然,关心后代,关心整个生命和自然界。
德国哲学家尤纳斯说:“人的行为已经涉及到整个地球,其后果影响到未来。因此,人类应当承担的义务亦应有同步的增长。我们大家都是人类集体行为的参与者,都是这一集体行为所带来的成果的受益者。现在,义务则要求我们自觉地节制自己的权力,减少我们的享受,为了那个未来的我们的眼睛看不到的人类负责。”其目标不仅是使现在及未来的人类生活得好,而且是保护整个地球上人与其他生命生存的基础,保护人类、生命和自然界。因而,它是一种新的伦理学。
生态伦理学的最重要的特点是,人类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与人、人和社会关系的领域扩展到人与自然关系领域。它要求改变两个决定性的概念和规范:第一,伦理学正当行为的概念必须扩大到对生命和自然界本身的关心,从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二,道德“权利”概念应当扩大到生命和自然界,赋予它们永续存在的权利,保护生物多样性。这是一场伦理学的革命。
二、环境伦理是需要和可能的吗?
为什么要发展一种环境生态伦理学呢?因为它提出一种新的价值观,它有助于我们清醒地理解一些简单的事实。例如:
第一,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是有价值的,但它又是有限的;自然环境消纳废物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我们不善待环境,向自然过度索取,或者向环境过量排放废物,就要从根本上损害地球的支付能力,从而损害自己生存的自然基础。
第二,地球上经过千百万年形成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要得到尊重。因为人类和其他生物只能适应长期形成的自然平衡。但是现在人类活动引起自然界变化太大了,太快了,破坏了大自然的秩序、完美与和谐,可能导致地球物理平衡、化学平衡、生态平衡的破坏。例如,现在对人和生命生存至关重要的地球热平衡、水平衡、酸碱平衡、碳平衡、氧平衡,以及其他化学元素分布、结构和迁移平衡正在出问题。人和其他生物不适应这种变化,从而形成生存危机。或许,再经历亿万千年,如果那时地球上人和生物还存在,也可能能够适应改变了的平衡。但是,这要经历无数的痛苦和牺牲。
第三,任何一种巨大的力量,如果不受道德的约束,可能被滥用而导致严重的后果。例如人类运用化学的力量制造了一个“寂静的春天”。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卡逊报告说,由于滥用杀虫剂,破坏了生态平衡,春天“寂静”了。农民用DDT除虫,但它是一种致死毒物,对昆虫没有选择毒性。它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不加区别地把其他昆虫也杀死了,把鸟类和其他动物毒死了;而且,DDT通过食物链在人体内积累,造成对人体健康的毒害。卡逊博士说,人们“被用最现代化、最可怕的化学武器武装起来了,这些武器在被用来对付昆虫之余,已经转过来威胁着我们的整个大地了,这真是我们的巨大不幸。”当今的环境问题许多是由于科学技术不完善,或者科学技术成果的运用不恰当,滥用科学技术的结果。这表明,人类运用科学技术这一巨大力量改变环境,需要受到道德的约束。
环境伦理就是适应这种需要提出的,这种需要是合理和必要的,因而它是可能的。
三、环境伦理的主要原则和规范
伦理原则取决于道德标准,即衡量人的行为是善还是恶,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的准绳。传统伦理学的道德标准是人的利益,人的集体利益,或整个人类的利益。“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侵犯他人利益的行为是不道德的。
生态伦理学的不同派别,依据它的伦理理论,提出不同的道德原则。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以人类利益为标准,但利益平等的原则要延伸到子孙后代,对保护自然承担责任,因为保护自然符合人的利益;污染环境是损害他人的利益。
生物中心论的生态伦理,善还是恶以是否伤害生物为标准,如辛格认为,苦乐的能力是获得平等权利的根本特征,是判别善恶的标准,因而导致生物痛苦的行为是不道德的。
生态中心论的生态伦理,以生物共同体的健全为标准,“一件事情,它有助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时,它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
我们认为,环境伦理学的道德标准是,既要符合人类利益,又要符合生态规律的要求。也就是说,人类行为既要益于维护生态平衡,维护地球基本生态过程,保护生物多样性;又要益于维护人类利益,益于人类生存,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因而,我们应遵循如下标准:
(1)人类对待生物的行为,以维护物种的存在为标准;危害物种生存的行为是不道德的。
(2)人类对待生态系统的行为,以维护基本生态过程、保护生物圈稳态机制、维护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为标准;为此,人类有责任完善生态系统,保持和增进它维持生命的能力,任何破坏和损害生物圈整体性和生产力的行为是不道德的。
这是人类生态活动的限度,在这个限度内人类可以开发利用生物和其他自然资源。依据这一标准,我们要实现的道德目标是,保护地球上人和生物的生存条件:(1)保护地球上基本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系统;(2)保持生物遗传资源的多样性,世界上所有遗传物质的种质都要受到保护;从而(3)能够保证人类对生态系统和生物物种的持续利用。
这种道德目标,不是人类主宰和统治自然,而是人与自然相适应,既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又维护生物圈的健全、稳定和整体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共同进化。
联合国《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的战略》文告,提出人类可持续生存的九项原则,第一项原则是:“人类现在和将来都有义务关心他人和其他生命。这是一项道德原则。”
这是新的世界道德原则——人类可持续生存的道德原则,也就是环境伦理的道德原则。
它的要点如下:
(1)每个人都是生命大家庭的一员,构成了全部活着的生命。这个大家庭联系了所有人类社会、现在的和将来的世代、人类和自然界其他部分。它包含了文化和自然的多样性。
(2)每一个人都有同样的基本和平等的权利,包括:生活的权利、人的自由和安全的权利、思想信仰和宗教自由的权利、询问和发表的权利、参与政府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在地球极限之内为更体面的生活目标而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个人、社会或民族都不具有剥夺他人生计的权利。
(3)每个人、每个社会都有资格来尊重这些权利,并且要对保护所有别人的这些权利而负责。每种生命形式以它对人类的价值有理由分别得到尊重。人类的发展不应该威胁自然的整体性和其他物种的生存,人们应该像样地对待所有生物,保护它们免受摧残,避免折磨和不必要的屠杀。
(4)每个人应该对他或她对自然界的影响负责。人类应该保护生态进程和自然界的多样性,并应该节俭有效地利用任何资源,保证他们所用的可再生资源是可持续的。
(5)在不同社会和不同利益的团体之间、在那些贫困和富足的地区之间,以及在现代和将来的世代之间,每个人都应该有目的地公平分享资源利用效益和费用。每代人应该给下一代人留下一个至少与他们继承下来的一样丰富多彩和富有生产力的世界。一个社会或一个世代的发展不应该限制其他社会或世代的发展。
(6)保护人类权利和自然界的其他东西是世界范围的责任,它超越于各种文化之上的、思想意识上的以及地理上的界限。这些责任既是个人的也是集体的。
联合国《世界自然宪章》(1982年)宣告:“每种生命形式都是独特的,无论对人的价值如何,都应得到尊重,为了给予其他有机体这样的承认,人类必须受行为道德准则的约束,人类的行为或行为的后果,能够改变自然,耗尽自然资源;因此,人类必须充分认识到迫切需要维持大自然的稳定和素质,以养护自然资源。”为此,它规定了养护自然的一般原则。这也应视为环境伦理的原则:
(1)应尊重大自然,不得损害大自然的基本过程。
(2)地球上的遗传活力不得加以损害;不论野生或家养,各种生命形式都必须至少维持其足以生存繁衍的数量,为此目的应该保障必要的生境。
(3)各项养护原则适用于地球上一切地区,包括陆地和海洋;独特地区、所有各种类生态系统的典型地带、罕见或有灭绝危险物种的生境,应特别保护。
(4)对人类所利用的生态系统和有机体以及陆地、海洋和大气资源,应设法使其达到并维持最适宜的持续生产率,但不得危及与其共存的其他生态系统或物种的完整性。
(5)应保护大自然,使其免于因战争或其他敌对活动而退化。
这是国际性权威机构制定的自然保护的道德原则。在环境文化建设中,它应得到人类活动的广泛认可和足够支持,得到普遍的传播和实行。
环境伦理学的行为规范。
所谓道德规范,是人类行为必须遵循的具体的道德原则,如人际伦理中良心、礼仪、诚信、孝悌等,是人们要普遍遵守的规范。
(1)环境伦理的主要规范。
依据它的道德原则,形成规范人类行为的道德戒律,如热爱自然,尊重生命,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不随意丢弃废物,废物回收利用,等等。这是具体的环境伦理原则。
环境道德的主要特征,或它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原则需要获得所有社会阶层和所有个人的广泛支持和广泛参与,并成为所有的人的道德要求和实际行动。因而它的原则和规范,作为一种社会规定,是对所有人提出的道德要求。它作为人的行为规定出现,同时也表现为每一个人所要履行的义务。久而久之,当它被社会普遍接受和实行,就会成为社会风尚和社会习俗,成为人们的行为习惯。虽然它与法律规范的强制性作用不同,主要以社会舆论的形式出现,由社会习俗和社会舆论的力量,对人的行为起一种调节作用。
发挥环境伦理原则和规范的调节功能的作用,调节人与自然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是环境文化的重要任务。
(2)实施环境伦理规范的主要行动。
关于实施环境道德原则和规范的主要行动,《保护地球》这一文献要求,要获得对环境道德原则的支持,需要公众的广泛行动,为此,它特别提出四项“优先行动”。
行动1,制定世界可持续生存的道德准则。
虽然已提出上述环境道德准则要点,而且人们对它的广泛的哲学意义是清楚的;但是,为了寻求这种准则的完善和发展,使它能得以推广和应用,仍然需要采取种种行动。例如,在宗教领袖和思想家之间、在道德哲学家之间、在与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有关组织的领导者之间,以及在涉及人类道德准则的政治家和作家之间,就这个问题建立或开展有目的的交流和讨论;通过讨论明确地建立人们厉行对保护自然的责任的具体过程;建立为关心尊重和保护地球的个人和社会团体的新的联盟,并使它们与一定的国际网络联系起来,形成实施环境道德的伙伴共同体。
同时,就人类福利与生物权利之间可能的某些冲突作出说明。例如,有许多威胁人类健康的物种,如人类免疫缺损病毒、天花病毒、小儿麻痹病毒、恶性疟疾病原体,SARS病毒,以及其他对人类有害的物种。为了人类的福利和挽救人人类生命,根除这些有害物种,这在道德上是公正的;但是,现在彻底根除这些物种是否正确仍有争议。有人认为,控制有害物种的危害是正确的,但彻底根除它们是不正确的,有必要就像对天花病毒所做的那样,在国际控制实验室中保留它。再如,准则规定“保护所有生物免受残暴,避免折磨和不必要的屠杀”,为此反对皮毛贸易,保护大象,发布大象产品贸易禁令,以及其他许多动物产品贸易禁令。但是,厉行这些禁令,可能要剥夺许多人的生计。这样便与人类福利形成冲突,需要制定一些具体的道德准则,以解决这些进退两难的问题。
这些完善和发展环境道德准则的行动,进一步“阐明人类义务、人类权利与自然权利的关系,并帮助解决它们之间的冲突。原则的声明将超越世界人权宣言和世界自然宪章。它强调了个人和社会对未来世代的义务,并规定对待其他物种也要讲道德。它们将能导致一个实行行为的法典,以便能在每个社会的文化内容内实行世界道德准则。”
行动2,在国家一级宣传可持续生存的世界道德准则。
各国政府应采纳承诺实施可持续生存的世界道德准则的宣言和盟约,即《可持续性全球宣言和盟约》。它以国际法的形式体现可持续生存的世界伦理学,反映国家对环境伦理学原则应承担的责任,明确他们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各国要制定出实施这些原则的具体措施。
各国政府应把“环境道德准则”和《可持续性全球宣言和盟约》规定的权利与义务结合到国家的立法中,或列入宪法中,或纳入有关国家管理和政策的基本规定中。“应明确规定国家有责任和义务保障公民权利,维护子孙后代的利益,保护国家生命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确保再生能源的使用的持续进行,并保证各团体和利益集团有效参与对其产生影响的经济决策。公民个人和团体应被赋于与其义务相适应的切实权利。”
行动3,通过各部门的行动实施可持续生存的世界道德准则。
只有所有社会部门、所有社会阶层和所有个人,都采取行动支持和实施环境道德准则,每一个人都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每一件事和每一个行动,都注意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这样才能达到保护地球的目标。可能采取行动的范围很广泛,它包括:
政府官员和政治家,政策制定者和公共事务管理者,要把保护环境作为他的政治目标的重要方面,并把保护环境的要求列入其所有的决策领域,考虑和评估决策实施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及时把它调整到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方向上。
科学和技术专家,改进他们对各类生态系统、它们对人类影响的敏感性以及它们满足人类需要的能力的理解,保证能够准确地通报各种新的发现,并负责任地应用这些发现,特别是发明和发现减少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和提高产品使用寿命的新技术和新工艺。
经济学家、工业家、企业家,要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把保护地球和环境安全的生产作为企业发展的要求,并提到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
生产者,工人和农民,要努力通过生产工艺改革,实行清洁生产。
商业和贸易界,努力经营绿色产品,推动绿色市场的繁荣,拒绝把破坏环境和受到污染的食品和其他商品拿到市场去销售。
法学家和律师,评估环境道德准则的法律意义,起草支持它的法律和规定,推动保护环境的严格执法。
教育界、文艺界、宗教界和出版部门,要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媒介,用对生命和自然的新的理解和尊重启发公众,宣传环境道德准则,使它得到最广泛的理解和支持。
所有的家庭和个人,无论属于那一种职业,都尊从环境道德准则,父母教育子女要尊重他人和其他物种,树立保护环境的美德;孩子们也要用学到的新知识,帮助父母提高环境意识,改变对环境不良的行为。在家庭消费生活中,实行简朴的生活,提倡“绿色消费”,节约用水用电,珍惜一针一线。
行动4,建立一个世界性组织以监督实施可持续生存的世界道德准则。
“促进实施世界道德准则,将是一项缓慢的和困难重重的工作。许多人看不到这种变化的需要,其他人抵制它因为他们认为威胁了他们个人利益。因此需要某些特殊的机构来对付那些最顽固的障碍。通过提供一个世界性组织可以发挥类似悍卫人权的国际特赦组织那样的作用。
“其目标是在每个国家保证奉行世界道德准则。该世界组织将解释人类权利和自然界的权利之间的联系,并强调人类的责任,包括对后代的责任。这将是一个独立的运动。它的成员将在他们的生活中遵守道德准则、尽可能地通过写信及其他办法使之公开化,并阻止和消除严重的违反情况。第一件工作是确定什么是重大违反道德准则的,并决定那几件事是该组织应集中注意的。该成员将由国家的组织联结起来,并与在行动2建立起来的国际网络和联盟密切合作。”
保护地球依靠大家的行动。现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虽然已为公众认可,但是许多人的思想和行动并没有为实施这种战略作好准备。环境伦理学作为指导人类行为的新模式,它将为实施这种战略提供理论支持。所有的人都来实行可持续生活的道德准则,真正把它作为指导人类生活的新模式,实行这种道德准则,那么,地球将会永远是绿色的。
四、环境伦理是可持续发展伦理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它要求正确处理两类根本性矛盾:一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二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处理这两类矛盾的根本原则是“公平”,因而它是一种道德原则,是环境伦理的道德原则。
a)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原则。
生态可持续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这是协调原则。其目标是生态可持续性,即生物圈可持续性,或环境的整体性,维护地球基本生态过程,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地球支持生命的能力。这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基础。但是,经济发展如果过量消耗自然资源,过量排放废弃物,可能损害可再生资源的持续性和环境的持续性。这是不公正的,包括对后代不公正,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对生命和自然界不公正,损害生物多样性、损害自然再生能力、损害环境自净能力,即损害环境的整体性。
实施这一原则,要求科学地开发自然资源,节约和综合使用资源,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不超过它的再生能力,废弃物的排放不超过自然净化能力,及时对资源和环境的消耗进行补偿,以使经济发展保持在生态容许的限度内,保护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和基础,保护生命和自然界的持续性和整体性。
经济可持续性原则。发展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必须强调发展的必要性,因为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实现人类需要的满足,保证生活水平的提高,推动社会全面发展;而且,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也需要发展提供的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能力才能得以解决。
这里要求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的关系,要从长远的观点和整体性的观点来看待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不对生命和自然界的健全构成危害。现在的发展要为后代的发展打下基础,为生态安全打下基础。这才是公正的。
社会可持续性原则。这是公平的原则。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只有“公平”,才可能有社会稳定、经济稳定、生态稳定。商品经济自由发展,如果没有道德约束,可能产生和滋长不公正,损害社会—经济—生态的稳定性。这既涉及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矛盾,又涉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矛盾。
实施公正原则,包括1.当代人之间的公平,建立公正平等的政治、经济秩序,维护社会稳定。2.代际之间,即当代人与后代之间的公平。这里要注意的是,后代不能参与现在的决策,必须要求决策者要顾及后代的利益。3.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公平。现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矛盾越来越尖锐,这不仅严重威胁社会和经济的稳定,而且严重威胁生态稳定。实施公正原则,需要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向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作出利益倾斜。4.人、生命和自然界之间的公平。人类的发展不能以损害生命和自然界为代价。现在经济发展以牺牲自然和环境为代价是普遍和经常的。这既不公平,又不能持久,必须作出调整。
公正的原则,要尊重弱势群体和弱势物种的利益,兼顾当代人和后代的利益,又兼顾人与自然的利益,既保障社会安全,又保障生态安全的原则。这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伦理原则。
五、传播环境伦理,建设环境文化
现在,环境伦理有不同的伦理理论和不同的理论派别,它们从不同的视角思考环境伦理问题,提出不同的道德原则,表示他们对环境问题的不同的道德态度。虽然这有利于环境伦理学的发展,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范式,往往使公众无所适从,这种状况又不利于环境伦理学的发展,也不利于它的保护环境的社会功能的发挥。在环境文化建设中,发挥环境伦理功能,要求不同派别的伦理从分立走向整合,建立以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道德目标的伦理,这应该是一种开放的、统一的伦理,它需要一种道德整合达到。
这种道德整合,是由于各种派别的理论既有合理的因素,又有不足的方面。例如,人类中心论,高扬对人类包括子孙后代利益的关心,高扬人类理性和智慧,信仰人类的伟大潜力,发挥人类的主动性和创造积极性,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它大多只承认人类价值,否认自然价值,在伦理理论上有不完善之处;生物中心论,推崇尊重生命,信奉生物平等主义。这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这种道德理想或信仰,对于人类的道德完善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生物中心主义世界观缺乏可操作性;生态中心论,基于生态系统整体性观点,对人类道德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整体论思维;但是,它的物种和生态系统优先的道德原则,同样带有太多信仰成分。
这种整合的基础是,它们一致认为,人类道德扩展是必要的,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和社会的领域扩展到生命和自然界,这是人类道德的完善;它们一致认为,环境伦理的道德目标: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这是符合人类包括子孙后代的利益的;它们的理论具有各自的合理成分。因而在这样的基础上,发挥不同派别的理论优势,综合它们的合理的思想,建立一种同时包含人类中心论、生物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的合理成分,补充其不完善的方面的,既开放又统一的环境伦理学,这是必要和可能的。
这种整合的要求,既关注环境道德中的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又关注其中人与社会的社会关系。因为人对自然的活动,一方面,它不是个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的,而是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前提,通过一定的社会结合、社会交往和协作的条件下进行的;另一方面,人对自然的活动造成的后果,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既是对生命和自然界的损害,又是对他人利益的损害,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不能脱离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需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这种整合的途径是,环境伦理学基本理论的实践应用,“努力使一种新的道德标准——一种进行持续生活的道德标准得到广泛地传播和深刻地支持,并将其转化为行动”。在这种行动中,实现各种环境伦理学理论的整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和统一的生态伦理学。
这种生态伦理学,它不仅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一种理论阐释;而且,它制定了人类道德的新的原则和规范,提供了人类可持续生活的新的行为模式。因而,它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它从如下几个方面对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1.环境伦理所确立自然界的价值和自然界的权利的观点,奠定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正确处理人口、环境和资源关系的理论基础。这一理论的应用,有利于实现这三个领域的协调发展。
2.环境伦理加深人们的环境意识,并促进环境意识和伦理从浅层向深层发展,有利于确立和实践环境道德的原则和规范,提高人的道德境界。实行生态伦理原则和规范,并把它作为人的新的生活模式和行为模式,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自觉意识培养。
3.环境伦理作为一种新的世界观,有利于哲学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转变,即从牛顿—笛卡尔哲学到生态哲学的转变,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哲学解释和理论支持。
总之,环境伦理学的研究和实践,从促进哲学转向和实践转向这两个方面,有利于我们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设祖国美好的未来。为此,需要实施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和共产主义三者相结合的原则。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共产主义统一。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提出人类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他说:“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这就是“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共产主义”三位一体的原则。这是我们走向未来的“绿色道路”。
标签:地球环境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生态文化论文; 地球质量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人与自然论文; 伦理学论文; 道德论文; 环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