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并发症的研究论文_马军

(南充市第五人民医院麻醉科 四川 南充 6370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并发症的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全身麻醉手术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患儿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患儿全身麻醉苏醒期的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儿躁动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总发生率对比中,观察组数据优于对照组数据,数据差异性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全身麻醉收拾苏醒期躁动产生的情况,其影响因素较为多元化,所以在手术中应理智的分析其主要发生的元婴,并针对其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这样不仅能够降低患儿躁动的发生概率,还能在临床中做全面的推广。

【关键词】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并发症;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2-0141-02

在临床表现中,小儿全身麻醉苏星期,主要表现为意识不清,且精神状态产生意识与行为不一致的情况,而这种情况就被称为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一般是指在苏醒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也是在医学中较为常见的情况,长期可能会使小儿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且带来其他伤害,并会对手术的结果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针对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的关键时刻,需要医护人员给予一定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现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全身麻醉手术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儿全身麻醉苏醒期的护理干预,取得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全身麻醉手术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患儿常规护理,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2~14岁,平均年龄(8.3±2.96)岁;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患儿全身麻醉苏醒期的护理干预,其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2~15岁,平均年龄(8.1±3.01)岁;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将患儿分为两组,且均采用全身麻醉手术,并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采取全身麻醉苏醒期的护理干预:第一,针对患儿在术前给予一定的心理干预。主要是在术前巡视中要加强患儿心理护理干预,对患儿自身产生的焦虑、情绪紧张等起到舒缓的做用;也可根据患儿的个人喜好,在家长的陪同下,给予患儿感兴趣的玩具或者可以放松的音乐、故事等,适当的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医护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应当提前告知家长患者在麻醉的情况下疼痛感会消失,在药物作用后需要家长配合使患儿减少对疼痛的恐惧心理;护理人员针对患儿麻醉后的恐惧心理要家长配合并做好良好的沟通,并对患儿采取安抚的工作,使得患儿采用良好的心理状态。

针对患儿术后苏醒期间的护理工作,医护人员对患儿的生命体征和对疼痛的控制需要做全方面的检查。一般需要检查的有患儿的呼吸情况,脉搏和大小便情况;而在此期间家长需要对患儿耐心引导,使患儿减少过度的担忧。此外,患儿在苏醒期间会有疼痛感,需要适当的给予止痛剂进行缓解,症状严重的需要给予一定剂量的镇静剂,并在用药后告知用药方法及作用;在此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儿的情况,如发生异常情况需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或进行正确的处理措施。

1.3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患者治疗后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表1显示,两组患儿总发生率对比中,观察组数据优于对照组数据,数据差异性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结论

在就小儿躁动发生的机制情况下,无明确的原因,但是发生躁动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首先, 患儿的年龄因素。根据大量文献的相关报道,全身麻醉术后的躁动发生概率已经达到5%左右,而小儿发生此症状的概率更是逐年递增的趋势,目前已高达13%左右。这样的统计结果与全身麻醉后发生的躁动概率与年龄成对立形式,后者发生的概率要在10岁以上[1]。其次,用药关系的影响。在相关研究的情况下,目前随着临床上运用的各种麻醉药剂,小儿全身麻醉后发生的躁动比例也是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最后,手术中的相关因素。在临床医学中手术部位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小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的主要因素。其实验表明扁桃体切除术或者包皮环切除术等采用全身麻醉的手术在苏醒期间,患儿发生躁动的概率一般比其他部位发生的概率高。但患儿针对呼吸道相关手术或者其他重大手术采用的全身麻醉除外[2]。而例如患儿的耳鼻喉全身麻醉手术也是导致患儿发生术后躁动的主要原因,一般针对的是重要且独立的部位发生的概率要较大些,还有较为重要的影响因为是心理因素,也是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

结合以上论述,针对小儿全身麻醉收拾苏醒期躁动产生的情况,其影响因素较为多元化,所以在手术中应理智的分析其主要发生的元婴,并针对其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这样不仅能够降低患儿躁动的发生概率,还能在临床中做全面的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曙光.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围麻醉期处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3,8(7):112.

[2]卢娅楠,许冬妮,周嘉嘉,等.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3,34(2):240-243.

作者简介:马军(1980-01),男,汉族,四川省内江市人,大学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临床麻醉.

论文作者:马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7

标签:;  ;  ;  ;  ;  ;  ;  ;  

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并发症的研究论文_马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