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综合改革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村教育论文,新课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孕育而成的。它有效地促进了实验区经济和教育的“双向转轨”,农村教育的功能不断得到开发,事业进一步发展,为实验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同时赋予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以新的课题,这就是:深化改革,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
教育体制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教育资源配置方式问题。教育体制受经济体制的影响和制约。在经济体制变革的时候,教育体制必须相应进行变革。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的基本框架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国家统包统办的体制。教育体制改革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它涉及到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最优目标,就目前看,核心问题是要改变国家对教育包得过多、统得过死、学校不同程度地脱离社会的体制。具体而言,农村基础教育要在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基础上,深化改革,逐步完善“政府统筹,三级办学,两级管理,社会参与,自我发展”的体制。当前要在以下几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加速改革进程。
一是大力推进以政府办学为主,全社会共同办学格局的形成。县、乡政府要确保教育优先发展、超前发展、加快发展的战略地位,增加投入,努力办好农村中小学校,保证学龄儿童能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要鼓励群众团体和个人举办公益性的教育事业;可以在有条件的地区,选择少量公办学校进行所在权办学权分离的试点,即将政府及其部门所办的少量学校交给团体或个人办学和管理,学校的所有制性质不变,学校是独立的办学实体,校长具有相应的办学权和管理权,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实行自主办学、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引导群众把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智力开发上来,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希望子女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需要。
二是提高社会参与教育的程度,发展社区教育。社区教育是有效地持久地调动学校所在区域单位、居民参与学校的办学和管理积极性的好形式。在社区范围内,可以通过建立校董会、社区教育委员会、共建组织等途径,促使社区组织及时解决学校办学中的困难,为创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参与对学生的社会管理,让学生在一定区域内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中接受学校、社会和家庭的一体化教育。同时,要赋予社区教育组织相应的职责和权利,这有利于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关心青少年学生成长,尊重爱护教师社会风尚的形成。
三是发展校办产业,提高学校的自我发展能力。农村教育的发展除了需要政府加大投入、社会和劳动者个人支持外,还必须大力发展校办产业,增强学校的“造血”功能。这是我国国情所决定的。发展校办产业,不仅是弥补教育经费不足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功能扩展的重要途径。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利用农村学校的智力和技术优势,大力发展校办产业,并鼓励校办产业逐步向高技术、高效益的方向发展,组建校办企业集团,增强竞争能力。
农村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要积极探索社会化、产业化的路子。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是农村教育直接服务经济建设的主体力量,其作用发挥将直接促进经济的发展。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是体现教育第三产业特点的重要方面。因此,把它们作为一个产业来办、来管理,既是经济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也是它们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要使它们逐步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其中需要探索的内容大致包括:
一是办学社会化。改变单纯由政府办学的格局,在当地政府统筹下,以行业、企事业单位及各种社会团体办学和各方面联合办学为主,形成全社会共同办学的新局面。教育服务对象也是从单一培养干部转向为全社会培养各类人才和劳动者,从单纯的培养人转向教学、科研、生产、经营、服务并举,直接进入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是事业产业化。把依靠政府拨款、纯消费的社会事业逐步变成独立经营、核算成本、创造效益的产业,推动这两块教育进入市场,通过有偿教育和发展校办产业的方式,获得更多的教育投入,使之逐步成为智力型产业。
三是学校实体化。改变学校依附于政府办学的局面,县、乡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给学校以充分的办学自主权,使其成为“教学、科研、生产、经营、服务”五结合的独立实体。鼓励学校创造条件走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道路。
四是学校管理企业化。进一步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将校长的责、权、利结合起来,确立校长的法人地位,使学校真正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实体。学校内部实行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教育岗位责任制、工资总额包干与校内结构工资制和考核奖惩制。学校内部管理从单纯行政手段变为国家政策法规指导下,在注意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可以运用经济杠杆引进竞争机制,讲求效益。学校可以参照企业的做法,建立开发部、服务部、公关部等。教育行政部门要为这两块教育走产业化道路建立良好的导向机制。
五是招生就业市场化。招生和毕业生就业从国家计划控制转变成依靠市场调节。建立招生市场,学生可以择校,学校可以择人。让毕业生进入劳务市场、人才市场,因需求职。
在探索实践新的教育体制的过程中,必须同步建立保证这一新体制成长并取得成效的运行机制。首先,教育和经济部门要增强“转轨”的主体意识。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根本点是要落实“服务”和“依靠”的方针。经济发展及其水平的提高对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要求日益强烈。教育要积极主动地适应需求,通过主动“服务”争取积极“依靠”,从而求得自身发展。政府要通过宏观调控和政策导向,在既尊重经济、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促进教育与经济的“转轨合辙”。第二,简政放权,还权于学校和校长。这是调动学校服务经济建设积极性,发挥学校主动服务经济建设能动性的重要前提。对学校统得过多,管得过死,就无法使学校在经济建设的需求面前有所作为。因此,实验区政府要根据国务院对县级机构改革“小政府、大服务”的要求,放权于学校,做好服务工作。第三,制定政策法规,使重视教育,关心支持教育成为政府、社会和全体劳动者个人的权利和义务。政府、社会和劳动者个人兴办教育事业、关心支持教育亦应有相应的政策法规作保证,使之走上法制化的轨道。社会团体、劳动者个人兴办公益性的各类教育事业,应得到国家政策和法律的保护。
二、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教育结构体系和农科教结合新模式
市场经济对教育的影响通常以人才和劳动者为中介作用于教育结构,直至影响到整个教育。教育结构是维系教育与经济的结合点。这个结合点上有一个无形的市场存在,经济发展对劳动者素质,对人才结构层次和数量的要求,无不在这里得到反映。因此,调整和优化教育结构是教育服务市场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一环,是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枢纽工程。
教育结构的调整必须紧贴经济发展的实际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首先是从产业结构开始的。农村教育改革要根据这一特点,调整教育结构,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不同,对人才和劳动者素质的需求也不一样,要求有不同的教育结构与之相适应。这也就要求我们在指导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的工作时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教育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在面向市场,建立一个能够服务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比较完备的教育体系,做到三教并举,相互沟通,结构、布局合理,使本地经济建设需要的大多数人能在这个体系中找到成才之路,使市场急需的人才能够在这个体系中得到培养。
教育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首先要注意农村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和沟通,建立完善的农村教育结构体系。要全面扎实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的高中阶段教育,要开展以岗位培训为主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各类成人教育,逐步形成基础扎实,层次合理,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教育发展格局。其次要重视教育的层次之间,类别之间的结构调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类教育之间开始出现了适应市场经济主体多样性对人才多层次、多品种需求的新的教育事业的“生长点”,对诸如非高等教育的高中后教育、非高中教育的初中后教育、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之间产生的“综合高中”教育等等,都要爱护和扶持,并积极探索实践。第三,专业结构的调整要“随行就市”。尤其是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要特别注意发展市场急需的专业,及时构建、设置新专业;在重视办好直接为农业服务,特别是与粮、棉、油生产有关的专业的同时,也要适当开设农村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有关工副业课程。第四,要注意与高校、科研单位挂钩,依托城市积极发展成人高等教育事业,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农村教育中的比重逐渐增大。
如果说教育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为了增强教育服务经济建设的功能,是教育在练“内功”,那么,教育与农村经济和科技的结合,是直接发挥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近期功能作用,是教育“内功”的外发。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实践表明,农科教结合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农科教结合的基本任务是充实和健全科技培训和推广网络,要使科技进村入户到田头,因此,农村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在科技推广、实验和开发三个不同层次上发挥作用。当前,尤为重要的是要注意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农科教结合的新路子。
在已有的农科教结合实践中,农、科、教各部门在规划、项目、硬件(包括师资、经费、设备等)和传播媒介等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结合,在农村经济振兴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这些实践的基础上,各部分要瞄准市场,以经营为龙头,实现农科教结合,通过经营,融培训人才、科技信息咨询、项目开发、经营服务于一体,使人、财、物紧密结合起来,以取得最佳效益。要通过推广项目,建立相应的技术培训市场;开展专业技术培训,进行劳务输出;依托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进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以多种经营为主体,形成深度开发某一产品的产业;建立融农工商、技工贸于一体的产业集团;根据农村工业化需要,进行乡镇企业教育综合改革等等。
无论农、科、教各部门采取何种方式进行结合,促使它们相互结合、形成合力的机制的建立是不可忽视的。首先,农、科、教各部门要把认识统一到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服务上来;其次,要强调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政府要遵循教育和经济规律,以市场为导向,使“结合”成为农、科、教各部门的内在要求。这是农科教结合提高层次上水平所必须的。同时,要更新观念,建立利益驱动机制,促成各方的“结合”,并使各方在结合中获得利益——自身的发展,“结合”的各方本位利益获得的同时,也标志着“结合”的客观效益的产生,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
三、搞好旨在推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农村教育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结合
国际学术界和国际社会在总结二次大战后“有增长无发展”现象后得到一种共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是两个概念;社会发展必定有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并不一定意味着社会发展;社会发展除了经济指标外,还包括各项社会指标,即包括反映生活质量的“非经济增长指标”——就业率、教育程度、健康状况、住房状况、社会安定、生态环境、民主参与等等。为此,许多国家制定国家发展计划时,不再象过去那样单纯搞“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而是制定内涵着人文价值、文化含量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社会发展规范经济增长,换句话说就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求社会的进步。我国一直是强调“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在小康生活标准中包含许多社会发展的指标。因此,作为提高全体社会成员文化知识水平的重要手段,又是农村社会事业的一部分的农村教育,在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的同时,责无旁贷地要与农村文化建设结合,促进农村文化的发展。这是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搞好农村教育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结合,目前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工作要做。
一是充分发挥农村学校这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阵地的作用,培养新一代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学校是培养教育人的地方,在这里,一切优秀文化都应首先得到发扬光大。学校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本地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和学校教育的可能,适时适当地开设有关课程,向学生宣传优秀文化传统、社会文明道德和法律纪律;在校园内创设文化环境,使学生从小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文化修养,使学校成为本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
二是组织学校师生参与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提高农村文化品位。农村学校要组织广大师生参与农村移风易俗、树文明新风的活动,如参与计划生育、环境保护、法制法规、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宣传工作;参与城镇文化、企业文化、邻里文化、家庭文化的建设,利用教育优势进行妇女教育、家长教育、老年教育等。同时,要利用学校这块阵地,培训农村文化干部,逐步建设起一支农村文化干部队伍,用社会主义的文化去占领、繁荣农村文化市场。
三是优化农村文化教育环境。农村社会文化环境的优劣对学校教育效果是有直接而又巨大影响的。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无疑对培养农村新一代建设者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要动员全社会关心和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广泛开展社区教育;重视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设施的建设;公共文化、娱乐设施对青少年要优惠开放;要认真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优化社会育人环境;要把社区教育的内涵由集资捐资助学扩展到参与管理、参与育人,把创造良好的教育外部环境作为考核政府工作的重要指标,促使政府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