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保障体系研究_开题报告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保障体系研究_开题报告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保障制度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硕士学位论文,保障制度论文,质量管理论文,论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质量是研究生教育永恒的主题,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为社会培养高质量、高层次的专门人才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最终目标。近年来,我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规模逐年扩大,开始进入了批量培养的时代,硕士研究生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主要培养层次。伴随着培养规模的扩大,研究生培养的数量与质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硕士研究生培养日益暴露出一些质量方面的问题,如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下降,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普遍不高,毕业研究生素质良莠不齐等等。当前,我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迫切需要提高培养质量,走内涵发展的道路。而学位论文作为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直接的、综合的反映,保证和提高其质量成为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点和前提。本文试图从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角度,就如何建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保障制度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提高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要依靠过程管理与制度建设

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包括课程学习和课题研究两大环节。在课程学习阶段,研究生要修完规定的课程,获得规定的学分,达到课程学习要求以后即进入课题研究即进入学位论文阶段。按照国家关于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要求,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的目的是让研究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为开展科研实践活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而硕士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可见,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撰写过程,要求把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很好地结合起来。学位论文作为整个研究生培养的结晶,其质量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反映。要保证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确保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

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管理与监控制度、生源质量、教学过程、导师水平、研究生本人的学习与努力、校风与学风等多种因素都会对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产生影响。所有这些因素又可以区分为三个大的方面:一是学校管理部门为了对研究生培养过程进行管理而建立的正式制度,如学校的研究生培养管理机构制定的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管理与监控制度;二是在研究生教育、培养和学校学习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一系列非正式的行为规则,如导师的水平对于研究生的影响、师生关系的影响,校风与学风的影响等等;三是硕士研究主自身的一些因素,如生源质量,研究生本人的学习与努力等等。其中,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对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并为此制定和实施合理的管理与监控制度,是确保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条件和保障。

要提高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首先就要从加强研究生培养的管理入手。管理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和方方面面,每一环节若能够顺利有效地进行,就能够达到研究生培养的预期目的。而有效的管理必须要依赖于良好的、科学的制度建设。一套科学的研究生论文管理制度如论文开题报告制度,论文中期检查制度,论文预答辩制度,论文匿名评审制度等等,可以确保学位论文具有比较高的质量。因此,要全面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就必须做到学位论文质量的规范管理,学位论文规范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制变建设上,建立完善的学位论文质量保障制度,使学位论文质量的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从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来看,可以区分为论文撰写过程与论文答辩过程两个阶段,论文撰写是学位论文工作的主要部分,研究生论文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论文撰写阶段的工作质量和管理质量。这个阶段的质量保障制度和管理机制对于尽可能提高已完成的硕士学位论文合格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论文答辩阶段则是对论文撰写阶段成果进行的检验、评价与认定的阶段,这个阶段必须能够有效地筛选出那些不合格的硕士学位论文,并根据《学位条例》的规定使之进入论文的修改程序,以期最终达到硕士学位论文的水平。对于那些经过法定的修改程序后仍不能达到合格标准的学位论文,则必须由相关的程序和制度保障做出不授予硕士学位的决定。

加强对上述两个过程的质量管理,是确保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关键。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事情的结果往往是由其过程来决定的,有好的过程就会有好的结果,所以说,上述两个阶段中,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过程的质量管理是最为根本,最为重要的。

二、当前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般而言,围绕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担负研究生教育的大学都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现有的管理制度一般也体现了过程管理的精神,大部分学校主要是对研究生课题研究阶段的开题报告、中期检查、答辩前随机抽查和论文答辩等三个不同的主要环节进行质量管理。但是,研究生培养的实践证明,仅仅关注研究生课题研究的这三个大的环节并不能完全保障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而且现有管理制度不完善和管理制度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也会导致硕士研究生在课题研究阶段的质量缺乏有效保障。

1.开题报告把关不严

开题报告是对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工作的总结,是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环节,也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措施。但是,一些学校和导师对做好开题报告的意义认识不够,重视不足,没有认真抓好开题报告工作,存在着对论文开题工作敷衍了事的现象。一是研究生管理部门对开题报告缺乏统一的规范,许多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内容不完整,缺乏应有的学术规范,为今后课题的研究和论文的撰写埋下隐患;二是开题报告会往往由导师自行组织,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和相关院系少有介入,使相当一部分开题报告会流于形式,走过场,并没有真正发挥开题报告会的作用,使得开题阶段论文设计中一部分可以在开题时能够发现和避免的问题,直到论文中期检查或者论文完成时才暴露出来,直接影响到硕士学位论文的水平和质量。

2.中期检查简单行事,走过场

硕士研究生的课题研究阶段大约需要一年半的时间,论文中期检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工怍就是为了让学生总结已有研究成果,明确后期工作重点和方向,以保证学位论文顺利完成。论文中期也是攻坚的关键时刻,需要认真总结前段研究工作成果、经验及教训,以利于后期工作的顺利进行;论文中期工作进展情况也反映出写作论文的本人能否按时完成论文,能否按时毕业。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论文中期检查这一环节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据了解,研究生教育管理机构和相关院系往往认为,不管论文目前进展情况怎样,只要到时间能完成、能按时答辩就可以了。由于管理上要求不严,有的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写作往往不按计划进行,时间上安排的随意性较大,出现前松后紧的现象比较多,最终会影响学位论文的质量;一些学生为了应付中期检查,写出的中期检查报告也仅仅是学位论文的初步的标题性框架结构,难以反映出论文写作过程中的任何问题,而导师和所在院系的检查意见也只是只言片语,有的甚至一句“能按时完成论文”了事,缺乏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设计和进展情况的有针对性的评价和要求。最终使论文中期检查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3.有的导师指导不力,审查不严,角色错位

硕士研究生导师是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关键因素,学位论文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的指导作用。但导师队伍中出现的种种不良现象直接影响到了学位论文的质量。突出表现为:导师所带研究生较多,工作忙,事务多,疏于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撰写,甚至出现“放养”的局面;导师科研课题较多,免不了让学生帮忙干活,研究生忙于做一些对提高科研能力帮助不大的事务性工作,投入学位论文工作的精力不足,严重影响了学位论文工作的正常进行;有些导师看重并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各种社交活动和学术经济活动上,无暇钻研业务,致使知识结构老化,科研能力停滞不前甚至下降,无力指导研究生写出高水平的论文。也正是基于以上原因,使得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低下,甚至不合格。特别是对学位论文的评价并不仅仅是评价学生,而是包括了对导师的评价。有的导师也知论文通过与否对自身也干系重大,对学生学位论文的质量问题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于不成熟或存在问题的学位论文,不是阻止学生提交评审和答辩,而是调动各种关系,想方设法让学生的学位论文能够通过评审和答辩。这样,导师不是学位论文的审查者,而往往充当“辩护律师”的角色。

4.论文评审和答辩难过人情关,流于形式

硕士学位论文的评审和答辩是对学位申请者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掌握情况、独立从事科研能力的一次综合考核和评定,是保证硕士学位授予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硕士学位质量保障体系的最后一个监控环节。但就是在这种重要的关卡,往往存在着严重的“放水”现象,论文评审和答辩严重失范。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往往由院系决定(实际上是由导师定好人选后再报院系),有的甚至因为导师太忙就由学生自己定。由此所聘请的专家往往与研究生导师是同行熟人,甚至是朋友或师生关系,在评审和论文答辩时,即使明明认为论文质量较差,但为了顾全导师的面子,也会产生“全票通过,一致同意”的情况。即使评阅实施“双盲”制,也因“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其效果也大打折扣。当前的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中,评语越来越动听,空洞的赞美之词泛滥,提出不足之处极少,即使提出不足,也只是皮毛,无关痛痒;答辩气氛愈来愈柔和,说好话、打高分的多,揭露问题的少。学位论文的评审与答辩变成了走过场,例行公事。这种盛行的“人情风”“关系风”使得学位论文的淘汰率几乎为零。硕士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中的严重失范,也在硕士研究生中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引起他们在学习和科研方面的动力不足,助长了他们讨论文研究和写作的惰性和敷衍了事的习气。这种不良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必将严重影响到我国的研究生培养质量。

5.严格执行学年制也导致了一些不良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一直采取学年制与学分制相结合,以学年制为主的培养方式。近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制度的改革一方面出现了缩短学制的做法,如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改为二年制,另一方面,也开始允许研究生培养中采用弹性学制。但是大多数学校目前仍然是非常严格地执行两年半或三年制的学年制。这就意味着到三年毕业的时候,研究生要么提交合格学位论文,顺利毕业拿到学位;要么因为论文不合格而永远失去获得硕士学位的机会。这样一个严格的“大限”使许多导师和管理人员面对可能影响研究生今后人生走向的艰难选择时,往注网开一面,使一些不合格的学位论文得以过关,从而影响了硕士学位论文的整体质量。

三、加强硕士学位论文的过程管理,建立科学的质量保障制度

结合上述问题的分析,根据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的要求,借鉴国内外高校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改革的经验,本文认为,应该在以下方面考虑改进现有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制度。

1.组建学位论文指导小组,实行集体指导制度

我国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一般是实行研究生导师个人负责制,这对于学位论文的指导来讲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是导师知识面的局限性,导师可能是某一方面的专家,但不可能面面俱到,样样精通,而一篇优秀的学位论文需要多方面的知识,甚至需要跨学科专业知识;其次是科研方法与思路的局限性,导师本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可能深深地影响着学生,而禁锢了学生思维,影响了学生潜力的发挥;再次是导师时间和精力的局限性,一个导师带几个硕士生,又忙于教学和科研,时间和精力有限,很难全力以赴指导学生的学位论文写作。受以上局限性的影响,学位论文的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为了避免单个导师指导学位论文带来的局限性,应组建学位论文指导小组,实行集体指导制度。建立硕士学位论文指导小组,由具有不同学术背景,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学科研究方向的教师共同指导研究生,以引导学生能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多种思维方式和多种研究方法撰写出高质量的论文。实行学位论文指导小组制度具有以下优势:对研究生而言,可以扩大专业知识领域,掌握学科的最前沿,多维度、多视角,具有更宽广的学术视野;对于指导小组的成员而言,发挥群体优势,加强指导作用,有利于相互借鉴和积累指导研究生的经验,也有利于学科点学术梯队的形成和发展。学位论文指导小组应对学位论文进行全程指导。

2.严把开题质量关,建立严格的开题报告制度

抓好学位论文开题工作,是保证研究生顺利完成论文的前提。为了加强对开题报告的管理,应建立严格的开题报告制度。首先,作为研究生管理部门,应强调开题质量,对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内容、形式、要求做出比较明确的规定,强调开题报告应规范操作。其次,开题报告会举行之前,导师应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严格审查研究生的文献阅读、方案论证等方面是否达到了开题条件,经师生共同切磋、完善后才可举行开题报告会。第三,开题报告应经过学位论文指导小组、课题组或更大范围的认真讨论审评,必要时还应聘请与课题相关的跨学科专家参加审议,本专业的其他研究生也应参加,以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集思广益,提出审议意见,以便于研究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认真组织中期检查,保证学位论文后期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进行到一半左右时,应该组织一次严格的论文中期检查。在论文中期检查中,要求研究生写出比较详尽的检查报告,报告中认真总结和分析前段时间的研究情况,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着力找出不足和难点,明确今后的研究路线和思路。中期检查小组成员由论文指导小组、课题组组成,处在论文写作阶段的其他研究生及进行中期报告的研究生本人参加检查活动。被接受检查的研究生宣读检查报告,汇报论文写作情况,并接受检查小组的质疑和指导。这无疑也是一场学术交流会,指导教师、课题组成员和研究生们的质疑、补充和相互探讨,可拓展研究生的研究思路,集思广益,甚至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

学位论文的中期检查中,论文检查小组还要对论文工作进行严格认真的检查和评议,做出等级评定,对于合格者才可允许继续进行论文写作;对论文工作存在一定问题的研究生,要求限期改进;对于存在的问题比较多,明显不能按期完成论文的,应建议或要求研究生延期毕业和进行论文答辩。这些措施无疑会积极推动论文质量的提高。

4.严格审查,实施预答辩制度

预答辩是指在对学位论文进行送审和答辩之前,依照答辩程序预先进行的非正式答辩。预答辩是对论文进行质量审查的一个有力措施。学位论文初稿完成后,经导师审阅通过后,由导师聘请本学科及相关学科专家3~5人组成预答辩委员会,预答辩程序依正规程序进行。由于预答辩不是直接关系到研究生是否能够毕业和获得学位,而是为了保证能够顺利通过正式答辩,因此,预答辩委员会成员一般都能本着科学、公正、认真、严格的态度进行审查,并能够详细而又一针见血地指出论文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决定可否提交正式答辩,从而保证了提交正式答辩的学位论文具有较高的质量。

5.规范和完善评审和答辩程序及制度,保证学位论文评价的客观公正性

为了防止和纠正硕士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工作存在着的严重失范现象,应不断规范和完善评审和答辩的程序与制度,堵管理漏洞,以真正和充分发挥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中最后也是最关键环节的监控作用。首先,建立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库。学校管理部门负责建立校外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库,详细记录专家有关资料,还应包括师德、诚信和学术态度等声誉方面的内容。对于治学态度不严谨、信誉不好等有不良记载的专家,应从专家库中予以剔除。其次,完善匿名评审制度。由研究生管理部门每年从全部学位论文中随机抽查一部分,并负责进行匿名送审。其他论文由各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确定评审专家名单,进行匿名评审。杜绝由导师为自己的研究生提供评审专家并由导师或研究生送审的现象,以保证论文评审的公正性。再次,给予评审专家和答辩委员会足够的论文评阅时间。一般各高校研究生毕业时间比较集中,每逢学位论文评阅、答辩高峰期,一些专家收到的学位论文堆积如山,加之工作繁忙,根本无暇认真评阅,负责任的专家匆匆过一遍,有的专家让自己的学生代阅,以此可见学位论文的评阅质量。为了保证发挥论文评阅的审查和监督作用,学位论文应在答辩前一个月送达评阅人,在答辩前半个月送达答辩委员会,以充分保证专家的评阅时间。

6.实行“双盲”抽检、“秋后算账”制度

论文答辩完成并已授予研究生学位以后,对于同学科学位论文排序后10位的学位论文实行重点“双盲”再审查制度。如果再审查证实这部学位论文中有的论文质量不合格,并且导师在论文开题、中期检查、论文评阅和答辩过程中存在指导不力、审查不严、管理不严的情况,就必须对相关研究生导师做出适当处理。目的在于提高导师对指导学位论文的重视程度,增强责任感。

7.积极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弹性学制

针对严格执行学年制可能对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带来的不利影响,可考虑普遍推行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弹性学制。即如果研究生在三年的学习期限内不能提交合格的硕士学位论文或者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可以先行参加工作,暂不发毕业证和授予学位,但需在规定延长的时间内(如在离校后一年内)完成论文的答辩,可回校申请学位论文答辩,通过答辩后被准予毕业和授予硕士学位。这样,研究生本人不会因为受学制限制担心不能毕业或拿不到学位而急于草草提交论文,导师和院系也不会因为照顾学生的未来而网开一面。研究生和导师都具有比较充裕的时间来修改和指导论文,从而在客观上能保障论文的质量。

标签:;  ;  ;  ;  ;  ;  ;  

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保障体系研究_开题报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