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前药物安全性评价中的毒性病理学论文_冯波

临床前药物安全性评价中的毒性病理学论文_冯波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病理科 410008

摘要:现如今,临床前药物安全性评价工作室一项较为重要的工作,而毒性病理学在其中的应用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形态,该技术的应用能够进一步为药物安全性评价做出较为良好的形态学依据,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而本文也是基于此就临床前药物安全性评价中的毒性病理学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临床前药物;安全性评价;毒性病理学

引言

毒性病理学在临床上可以说是药物安全性评价重要内容,其主要是从形态学层面来对实验动物试验后的反应进行研究,以此来明确药物使用之后所造成的一系列的形体变化差异以及效应关系,进而也就能够有效地对靶部位、气管以及形体等多方的变化特点和程度进行分析,最终为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有效的实验依据。近年来,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我国分子生物学技术也得到了较为显著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毒性病理学技术也在不断的涌现,将其有效的应用在临床前药物安全性评价中有着较为显著的价值,而本文也是基于此进行了以下综述。

1.毒性病理学相关概述

毒性病理学主要是研究药物在不同剂量作用之下,从细胞病理学、组织病理学、分子病理学以及免疫病理学等层次上受试动物的发病机制、病变病因、形态结构改变而产生的一门功能变化学科[1]。临床在进行毒性病理学检查的过程中,大多是希望能够借助于动物实验以及形态学观察方式,来识别药物对于动物所造成的影响,以此来进一步推断出药物在一定剂量下对于人体器官以及集体等方面作产生的作用机制以及影响,确保临床药物安全性评价效果与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临床前药物安全性评价中的毒性病理学主要存在以下几点特征:(1)借助于肉眼以及显微镜进行观察的图像,能够对其形态特点进行准确的描述;(2)按照所得到的形态学观察特征,将其和正常状态下的形态进行对比,以此来准确的推断出有可能会出现的病例变化;(3)需要对动物临床正咋混个、尿液、血液生化、脏器质量等一系列指标进行综合性的考虑;(4)因为动物和人体本身在组织形态学上的差异较大,所以也不能简单的将病理所得结果外推于人;(5)病理学检查本身就具有主观性特征,是病理学家不断学习以及总结出来的经验[2]。由此可见,临床前药物安全性评价过程中,毒性病理学可以说是一门交叉性学科,需要具有专业经验的人员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才能获得准确的评价结果。

2.临床前药物安全性评价中毒性病理学技术的应用

在社会科技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毒性病理学也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传统毒性病理学在检测终点也仅仅是对组织病理改变情况进行评估,而且整个过程十分的繁琐、敏感性也较弱,无法准确的反映出一些重要的生物学变化[3]。可是,在社会不断发展下,新技术以及方式也开始逐渐的被应用在毒性病理学检查之中,这也促使临床前药物安全性评价工作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为了更好地进行分析,笔者也就以下几种常见技术进行了研究:

2.1原位杂交及原位PCR技术

原位杂交技术主要是使用标记的互补RNA、DNA亦或者是修饰的核算链来对部分组织、细胞之中所存在的特定RNA、DNA序列进行定位。原味PCR技术则是在细胞、组织标本切片上直接进行PCR,借助于细胞之中特定的DNA扩增来有效的对细胞之中所存在靶基因进行检测,该技术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明确靶基因是存在于哪一种细胞之中,还能更好地帮助人们掌握靶基因和细胞之间的关系。就目前临床病理学诊断技术来看,原位杂交及原位PCR技术可以说是临床前药物安全性评价中经常会使用的技术,也是一项具有高灵敏性、特异性的新技术,尤其是在分子、细胞水平对于疾病病理机制以及转归方面的应用[4]。

2.2激光扫描细胞技术

激光扫描细胞技术(LSC)现如今在临床药物研发过程中,是定量分析以及组织切片定性的重要手段。这一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效的结合了流式细胞组织结构所保留的优势,主要是将免疫荧光联合用在组织切片检测以及细胞培养之中,借助于激光扫描显微镜的方式就能够很好的对石蜡、冰冻组织之中所存在的可发光免疫组化、组织化学产物进行有效的评价。所以所,在临床前药物安全性评价过程中,激光扫描细胞技术能够进行较为标准化的定量分析,相比较于其它技术而言,这一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较高的通量检测能力、自动化水平,而且还能和其它半定量亦或者是定量检测结构产生较高的相关性,从而也就能够具备生物学意义上的形体终末数据。

2.3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

在人类基因组织列表不断增加的过程中,人们对于如何在实际组织中准确的了解、认识正常组织形体变化以及进展分子事件也就成为了一项较为重要的工作[5]。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CM)也是基于此而产生的,这一技术在药物安全性评价过程中,能够帮助我们准确的获取组织切片中特定的显微结构,也能够将自身感兴趣的细胞有效的转移到已经被激光激活的聚合膜之上,这样就能直观的进行检测,相比较于其它技术而言,这一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十分便于操作,也具备较强的应用效果,借助于这一技术我们就能够直接从染色组织之中的纯细胞中获得cDNA文库,同时才能够显微切割的人体组织标本之中直接获得相应的基因表达。

3.结语

综上所述,临床前药物安全性评价过程中,毒性病理学有着较为显著的作用与价值,尤其是在毒性病理学不断发展与完善的时代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技术也开始应用到毒性病理学之中,这也促使药物安全性评价工作变得更加的合理且科学,从而也就能够为病变特征以及致病机理研究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林志,吕建军,霍桂桃,等. 临床前药物安全性评价中的毒性病理学[J]. 药物评价研究,2017,40(4):450-454.

[2]霍桂桃,吕建军,林志,等. 临床前药物安全评价毒性病理学靶器官毒性的检查及评价[J]. 药物评价研究,2017(9):1235-1240.

[3]周天胜,朱琳,郁红,等. 药物临床前安全评价中肝脏的毒理病理学意义[C]// 中国毒理学会全国毒理学大会. 2013:115-115.

[4]吕建军,林志,屈哲,等. 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毒性病理学诊断术语和诊断标准项目及数据库简介[J]. 药物分析杂志,2013,12(9):1640-1644.

[5]孙昌华,祝清芬. GLP药物安全性评价中组织病理学检查流程的探讨[J]. 中国新药杂志,2016(9):981-984.

论文作者:冯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8

标签:;  ;  ;  ;  ;  ;  ;  ;  

临床前药物安全性评价中的毒性病理学论文_冯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