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培酮及奥氮平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对比研究论文_陈俊吉

祁东县人民医院精神科 湖南祁东 421600

【摘 要】目的 对比研究利培酮与奥氯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的效果,以期为进一步提高精神分裂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提供参考。方法 将我院于2016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接收的68例经临床确诊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利培酮组32例,奥氯平组36例,分别采用利培酮、奥氯平治疗,对两种治疗方案下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与利培酮相比,奥氯平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 应用奥氯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可取得较应用利培酮更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奥氯平;利培酮

现阶段临床中针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常用药物为奥氯平及利培酮,两种药物在对患者症状的改善上不尽相同,本次研究对比研究了利培酮及奥氯平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观察对象为于2016年8月~2018年8月期间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10版(ICD-10)中关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相关诊断标准[1-2]。在随机原则下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利培酮、奥氯平治疗,其中利培酮组32例,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例数比为11:21,年龄最大65岁,最小24岁,平均(38.62±7.14)岁;病程最长13年,最短5年,平均(9.42±4.12)年。奥氯平组36例,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例数比为16:22,年龄最大68岁,最小23岁,平均(38.76±7.24)岁;病程最长14年,最短4年,平均(9.67±4.21)年。将两组患者包括性别比、年龄构成及病程跨度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P>0.05,表明两组基线资料差异不明显,可进行对比研究。本次研究征得所有患者与陪同家属及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将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心境障碍、酒精及药物依赖、使用抗精神并药物长效制剂治疗者排除。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停止除奥氯平、利培酮及氯氮平之外的原有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并清洗1周,给予利培酮组利培酮片(生产企业: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309;规格:1mg*10片*2板/盒)治疗:口服,初始剂量为1mg/d,在1周左右的时间内逐渐将剂量加大至2mg/d,第2周内可逐渐加量至4mg/d,此后维持此剂量不变,或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调整,一般情况下最适剂量为2~6mg/d,每日最大服用剂量不得超过10mg。给予奥氯平组奥氯平片(生产企业: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2688;规格:5mg/片)治疗:口服,初始剂量为5mg/d,连续治疗1周,第2周开始将药量增加至15~30mg/d,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两组均连续进行为期12周的治疗。

1.3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对两种用药方案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疗效判定标准为:若治疗后患者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3]总分减少75%以上(含),则为痊愈;若治疗后患者量表得分减少50%~74%之间,则为显著进步;若治疗后患者量表得分较治疗前减少30%~49%,则为进步;若治疗后患者量表得分减少不足30%,则为无效。以(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总例数×100%为治疗总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以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的表示与检验分别由率(%)、方差()完成,以<0.05对检验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进行说明。

2.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显著较高(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总有效率对比(n/%)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具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和环境不协调为特征,该症缓慢起病,病程迁延,有慢性化倾向和衰退的可能。但部分病人和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4]。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在临床工作中经常见到,精神分裂症患者正规足量、足疗程服用两类不同抗精神病药物超过5年后症状仍无改善,则可判定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遗传、社会因素、化学因素及性格等因素均可引发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均造成严重影响[5]。

临床中针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以联合用药、专业心理治疗、中西医相结合、功能康复锻炼为准则,其中药物治疗常用到利培酮及奥氯平,利培酮为苯并异恶唑衍生物,是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药。其活性成份利培酮是一种具有独特性质的选择性单胺能拮抗剂,可与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同时不与胆碱能受体结合,是强有力的D2拮抗剂,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包括幻觉、幻想、思维紊乱、敌视及怀疑等在内的阳性症状,对中枢系统的5—羟色胺和多巴胺拮抗作用的平衡可以减少发生锥体外系副作用的可能,并将其治疗作用扩展到精神分裂症包括抑郁、负罪感及焦虑等在内的阴性症状和情感症状。奥氯平为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通过对多巴胺的释放产生抑制作用,阻断五羟色胺受体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其拮抗体系多巴胺/噻吩苯二氮卓类五羟色胺可形成对机体脑内多种神经通路功能的有效改善,对精神分裂症状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本次研究中,患者经奥氯平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明显较利培酮治疗的高,患者症状改善较为明显(P<0.05),表明奥氯平更有效。

综上所述,应用奥氯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可取得较应用利培酮更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赵瑾,张燕,晁阳阳,等.利培酮和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对比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2016,96(37):2960-2964.

[2]江斌,史克银.利培酮和奥氮平长疗程治疗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的影响[J].医药导报,2016,35(10):1079-1081.

[3]王莹,边艳辉,江芮.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比较[J].中国药房,2017,28(36):5083-5086.

[4]伏彩霞,马雪红,尚天明,等.奥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7,36(a01):341-342.

[5]周豪.利培酮和奥氮平对初治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7,24(A01):367-368.

论文作者:陈俊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1

标签:;  ;  ;  ;  ;  ;  ;  ;  

利培酮及奥氮平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对比研究论文_陈俊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