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_创设教学情境论文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情境论文,生物学论文,高中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按照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解,问题情境是指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的心理困境,也就是当学习者已有知识不能解决新问题时,对疑难问题亟须解决的心理状态。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引起学生内部思维矛盾冲突,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谈谈认识。

1 动手实验,创设探究情境

精心设计的生物学实验在带给学生惊奇、不解和矛盾的同时,更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在由实验产生的问题情境中,形成对新的未知知识的需要和探索。

在进行学生实验“质壁分离和复原”时,当学生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理解了渗透作用的原理之后,可创设如下问题,进一步探究知识:①为什么要选用紫色的洋葱表皮细胞?用白色的洋葱可以吗?用洋葱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做材料行吗?②当把蔗糖溶液的浓度提高到50%时,换入清水中后是否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随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讨论,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探索状态,从而顺利地得出结论。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把问题情境的难度提高。③如果把洋葱表皮浸入到5%的KNO[,3]溶液中,会发生什么现象?在学生观察到与蔗糖溶液中的不同现象(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后,与学生共同分析找出原因。在共同的探索和求知过程中,学生情绪高涨,使重点、难点在愉快的气氛中比较容易地被掌握。

2 结合生活生产实际,创设真实情境

教学的过程是一个“还原生活”的过程[1],现实生活才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知识的归宿。在课堂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更要注意创设生活情境,启发、引导学生,并且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使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呼吸作用”一节的内容理论性强,要把整个过程彻底理解,不少学生会存在一定困难。在教学中,教师可就一些日常生活例子,让学生思考:酸奶是怎样制成的?为什么新鲜水果、蔬菜放在冰箱中能保存时间长些?腐烂的橘子为什么会散发酒味?米酒和葡萄酒酿造的原理是什么?通过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现象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探究呼吸作用有关知识的内在动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对呼吸作用的原理、过程、外界因素影响、实际应用等一系列相关知识深入探讨。

通过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原有生活经验上展开思维,驱动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内在动力,产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主动参与探究知识,从而实现对知识的构建。同时,也避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只作为接受知识的容器的弊端,从根本上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发现与创新。

3 运用实践活动,营造活动情境

指导学生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并结合这些实践活动针对性提出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的问题,营造活动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生物学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

在学习“遗传因子的发现”时,教师可按“人体一些正常性状调查表”的内容[2](表1),让学生在班中逐项调查耳垂、舌、拇指、食指与无名指的遗传表现,依次填入调查人数栏。调查结束后,教师再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各种性状不同表现的比例如何?怎样确定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这些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是怎样决定的?生物通过什么途径把自己的性状传给下一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启发指导,补充相关的背景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指导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资料,并且及时地对学生得出的错误结论加以分析,释疑。学生才能够通过教师的反馈信息得出正确的结论。

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自觉地将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把不完全知识变成完全知识。

4 抓住认知冲突,创设矛盾情境

“认知冲突”是教和学的最佳契机。在认知冲突阶段,通过教师积极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与由教师提供的情境之间造成冲突或差异,以此引起学生的新奇和惊讶,注意和关心。当认知冲突产生时,学生会积极地搜索旧有的认知结构,改变自己的思考方式,寻找更妥善的方法适应外在世界,以消除冲突,为认知结构的转换奠定基础。

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受金庸的武侠小说及《水浒》、《三国演义》等电视剧的影响,有些学生认为,喝酒可以驱寒。因此,在讲述“人体体温调节机制”时,让学生阅读教材上的“体温调节图解”,提出问题:人喝酒后为什么会全身发热?是因为代谢增强还是身体表面毛细血管舒张的缘故?毛细血管舒张将导致什么?是导致体温上升还是体温下降?那么喝酒是不是真的可以御寒?为什么,有些人喝完酒后会发酒寒?通过这样的方法,在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从而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促使他们去思考、去探索,从而有效掌握知识。

5 讲述生物科技史,再现历史情境

教师可以利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物科技史创设教学情境,介绍生物科技发现的史实、科学家的故事,可以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学知识的道路,循踪科学家的思维轨迹,去体验创造的境界,不仅能深化对概念、知识的理解,而且能体验科学的过程和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与态度。

例如,通过讲述光合作用的研究史(表2),经历了许多代科学家和很多典型的科学实验,终于基本上搞清楚了光合作用的原料、场所、产物、条件等,展示了知识的发展过程。这个研究的过程,本身就是从已知到未知,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根据光合作用研究史所创设的情境也就是一组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学生的知识结构也随着光合作用的研究史一步一步扩充和变化。学生不仅理解了知识,还知道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

标签:;  ;  

高中生物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_创设教学情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