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精神障碍;冲动行为;原因分析;治疗干预
精神障碍是指由于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可伴有痛苦体验和功能损害。重性精神障碍患者有明显的精神病性症状,自知力缺乏,社会功能严重受损。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受病情的影响,对环境的辨认能力和对自我的控制能力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容易出现伤人毁物等极端行为,对医护人员以及患者自身造成的威胁尤为显著,为了降低重性精神障碍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需要就患者产生冲动行为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并研究相应的治疗措施进行干预[1-2]。本次研究将针对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出冲动行为的具体原因,并给予对应治疗干预,以促进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病情好转,从而减少冲动行为的发生概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03月~2019年06月收治的55例重性精神障碍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其中男35例,女20例;年龄分布范围为19岁~55岁,平均年龄为(35.29±2.53)岁;患者的文化程度为:≥大专患者23例,≤高中患者32例;患者疾病类型为:属于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躁狂症以及癫痫情感障碍患者例数分别为15例、27例、10例以及3例。
1.2方法
就所有精神障碍患者诊治期间的病程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出院后回访谈话资料进行收集研究,就精神障碍患者表现出冲动行为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
2、结果
就精神障碍患者表现出冲动行为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主要集中于以下几方面:
2.1 精神症状支配原因
在患有精神疾病后,患者往往会呈现出妄想以及幻听等系列症状,受幻听以及妄想的支配,患者内心会出现被迫害感,为了自我保护会出现过激行为,从而对自身以及他人造成伤害。
2.2 自知能力缺失原因
对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以自知力缺乏最为普遍。患者对自身疾病状况认识不清,因此,对就医治疗表现出抗拒态度,对武力强制治疗以及被动住院尤其不满,甚至怀恨在心。治疗期间,患者往往表现出不配合的情况,并且出现冲动行为的概率较高,对医护人员造成严重伤害。
2.3 药源性不良反应原因
临床选择抗精神类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后,患者会表现出程度不同的不良反应,以锥体外系反应较为普遍。患者可能出现口眼歪斜、急性肌张力障碍、面目表情奇怪、斜颈、不停反复走动、无法静坐以及手足颤动难以控制的情况,导致患者出现紧张、焦虑以及抑郁等系列不良情绪,从而出现针对家属以及医护人员的冲动行为。
2.4 生活矛盾刺激原因
临床上,重性精神障碍患者主要选择封闭式管理方式,呈现出较小的活动范围,日常生活中的矛盾容易引发冲动行为。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应对生活事件能力下降,抗挫折能力较差,回归家庭和社会后,容易受到歧视和生活矛盾刺激,从而引发冲动行为。
2.5 医疗护理方式不当原因
医护人员在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医护期间,往往在对其爱护以及尊重方面较为欠缺,通常选择厌恶斥责方式应对患者的诉求,使得患者在治疗期间呈现出病情严重的现象,进而出现敌对心理以及报复行为,对医护人员产生严重伤害。
就具体的冲动行为原因分布情况进行分析,主要见表1。
3、讨论
经过本次研究发现,导致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呈现出冲动行为的原因主要集中于精神症状支配、自知力缺失、药源性不良反应、生活矛盾刺激以及医疗护理方式不当几个方面,对此需要选择有效方法给予治疗干预,具体为:①就患者病情状况进行准确评估,对患者积极展开个体化预见性治疗干预:在所有精神障碍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疾病特征、精神状态、人格特征以及既往病史进行全面了解,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冲动行为以及临床症状进行认真分析,针对妄想丰富的患者,对于疾病机理的过多解释需要充分避免。如果患者表现出较强的操纵欲,则医护人员需要保证态度一致,不对其给予过分迁就。如果患者属于躁狂型,则需要将竞技类活动参与充分减少,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状况,及时发现患者冲动行为的诱因,对于患者需求能够尽量满足,对于极端行为的发生进行充分避免[3]。②对患者给予合理引导,将患者对治疗表现出的信任度显著提升:如果患者呈现出自知力缺失的现象,则医护人员需要同其展开热情交流,对于每一位患者给予充分理解以及尊重,在保证真诚行为、和蔼态度与善意语言基础上,将患者内心恐惧充分消除,对患者给予充分鼓励,将患者信心充分增强[4]。③对用药的合理性做出保证,对患者心理治疗给予充分注重:对于选择抗精神类药物对患者治疗后表现出的不良反应,无法做到客观消除,但是却能够采取对应措施进行预防。要求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全面掌握,对用药的合理性做出保证,对于药物使用剂量进行严格控制,以促进患者的快速恢复。此外,药物不良反应对患者心理造成的不良影响较为显著,对此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积极沟通,以増强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④将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充分提升,对于病房安全检查工作需要定期进行,对于治疗环境和谐、温馨以及整洁干净做出保证[5];⑤积极做好沟通工作,将医护人员综合素质显著提升,要求医护人员需要保证自身职业素养较高,对患者积极展开全面教育以及友善引导干预,将自身工作态度充分端正,对于患者给予正确引导,就患者心理以及生理方面需求给予满足,以对患者安全性做出保障。
综上所述,临床针对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在进行干预期间,就导致其产生冲动行为的具体原因需要进行充分明确,研究具体治疗措施进行干预,最终将不良后果充分减少。
【参考文献】
[1]李杨杨.精神障碍患者冲动行为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1):212-213.
[2]陶华,曾庆枝,鞠康,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危险性评估表简易量化分析[J].现代临床医学,2018,44(04):251-254.
[3]诸永兴,陈兆红.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护理(1例)[J].医疗装备,2018,31(07):183-185.
[4]杨舟,何海荣,陈招平.利培酮合并丁螺环酮治疗流浪精神障碍患者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8,24(10):129-130.
[5]胡欢.预见性护理对精神疾病患者暴力冲动行为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07):223-224.
论文作者:梁权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5
标签:患者论文; 精神障碍论文; 冲动论文; 原因论文; 医护人员论文; 表现出论文; 症状论文;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