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种设备安全指数明显提升(论文文献综述)
杨文秀[1](2021)在《基于多层次灰色关联分析的电梯维保效果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电梯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垂直运输工具,其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电梯能否安全稳定的运行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所以电梯的安全监管与日常维护保养工作是极为重要的。本文将对电梯维保单位的维保效果的综合评价做出研究,构建科学有效的电梯维保效果评价模型,以便于进一步加强监管机构对电梯维保企业的管理,促进电梯维保行业良性持续的发展。本文以电梯维保单位的维保效果评价为出发点,通过查阅电梯维保相关的文献资料,结合电梯维保行业的当前发展现状以及《电梯维护保养规则》、《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相关标准法规的内容,构建了电梯维护保养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所构建的评价体系包含6个一级评价指标,包括企业资源、维保能力、维保记录、自行检查、故障及应急救援、维保效果,将一级指标细化分解后,得到15个二级评价指标,经过对二级指标的分析梳理,可以根据每个细化指标的内容及特点确定其评价标准。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完成后,使用主观赋权方式(层次分析法)和客观赋权方式(熵权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确定每一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建立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电梯维保效果评价模型,并选取三家维保单位进行实例分析。通过对实例结果的综合分析,不仅可以对各单位的维保效果进行高低排序,还可以表明每个电梯维保单位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做的不足的环节,有利于维保单位做出针对性的改进,从而提升本单位的维保效果。
崔立群[2](2021)在《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国内高层建筑数量的急速增长,高层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频发,给安全生产管理、事故预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巨大挑战。究其原因,部分施工单位浮于表面的安全风险管理,没有针对不断变化的施工环境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引进安全风险识别及风险评价新方法等,都是导致我国高层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因此,亟需对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展开深入的研究。本文围绕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展开研究。首先,在分析高层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和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初步建立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因素集,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对风险因素进行筛选,确定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各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以高阶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系数来确定各风险评价指标对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的影响程度(权重)。然后,通过VENSIM软件建立存量流量图和系统动力学方程对高阶结构方程模型确定的权重进行验证,确保权重的可靠性和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多级模糊综合评价(SEM-MFCE)模型。最后,以河南省建业龙城项目为例,利用SEM-MFCE模型对该项目进行安全风险评价,并确定了该项目的安全风险等级,验证了该模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实例分析表明,本文的研究,不仅为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而且对降低高层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李文[3](2020)在《聚合系统属性和管理状态的非煤矿山适时风险评估模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煤矿山安全系统构成要素复杂,包含设备、工艺、物质、场所、作业等,这些要素的信息多具有不确定性、随机性和适时动态性。针对非煤矿山安全系统风险评估模型多以局部系统风险辨识评估为主,较少涉及系统属性静态特征随局部管理状态变化以及系统整体动态风险的评估,且缺少应用于多个局部系统并实现对系统整体动态反馈的方法,为此,提出了非煤矿山安全系统风险辨识、评估、分级和日常动态监管有机结合的一体化风险管理模式,建立了非煤矿山系统属性风险与动态风险聚合的现实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实现非煤矿山安全系统风险分级与风险动态管控的双重目标。阐述了非煤矿山系统风险特征与风险结构的认知路径。分析了事故致因视角下风险固有属性、管理属性及动态信息传递的认知路径,诠释了固有风险、初始风险与现实风险特征及系统属性风险结构之间的协调方式,提供了风险评估指标分析的结构化理论框架。基于复杂非煤矿山安全系统风险要素较多,旨在分析主要致灾因素,特提出了以情景分析法、德菲尔法、Spearman相关系数法手段相融合的风险辨识手段和风险点辨识总体路径。结合尾矿库安全风险指标筛选与风险分布描述,能有效提高系统风险辨识的完备性。将物质、设备、工艺、作业、场所(简称“4M+E”)与工程技术、教育培训、法制管理、安全文化(简称“3E+C”)理论作为建立重大风险指标体系的依据,形成了固有风险指标、风险管控指标及动态风险指标的非煤矿山安全系统重大风险指标体系,提高了评估模型的结构性与层次性。频率求解方法。最后,将风险点固有风险严重度指数与风险管控频率指数聚合为风险点初始风险。利用赋权法求得单元风险点固有风险严重度指数,采用均值补集法求得单元风险点风险管控频率指数,将两者聚合形成单元初始风险。建立系统属性固有风险量化方法,考虑管理状态对固有风险产生的扰动,提出对固有风险的修正办法,形成初始风险。首先,从风险点固有属性物质的危险系数、一般工艺危险系数、特殊工艺危险系数及危险场所、危险作业、危险设备设施补偿系数提出改进的DOW法,实现了非煤矿山系统固有风险指标风险严重度量化。其次,为解决扰动要素风险分析数据获取难度大、静态化的问题,以风险管控指标为中心,构建风险点事故树因果关联的FFTA模型获取初始评估参数,利用DBN模型分析判断事故风险点发生的概率,构建了对固有风险修正的风险管控形成关键动态指标修正初始风险的非煤矿山现实风险评估模型。依据监测项目特征值提出关键动态风险指标修正方法,对初始风险进行动态修正,并经动态适时修正后集成现实风险评估模型,实现系统属性与管理状态相耦合的适时风险评估。以冒顶片帮为例,将系统风险评估模型应用于矿山实际并进行可行性评估验证。从风险辨识、固有风险评估技术、企业风险管控、动态风险管控四个层面提出非煤矿山系统风险管理措施,为安全管理或风险监管信息系统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董珉延[4](2020)在《我国高层住宅“三无”电梯安全监管问题研究 ——以HG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18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电梯质量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没有物业管理、维护保养和维修资金”的“三无电梯”以及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电梯作为重点挂牌督办,落实整改责任和资金安排,多措并举综合整治,消除事故隐患和风险。我国电梯住宅大多兴建于2003年后。在住宅电梯蓬勃发展的同时,物业管理单位与业主之间的矛盾、维保市场混乱以及梯龄增长带来的安全风险也逐渐显露出来,“三无”电梯问题频发给我国电梯安全监管带来了极大挑战。本文以HG区高层住宅“三无”电梯安全监管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通过对电梯安全监管单位、物业管理单位、维修保养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四个层面分析,厘清“三无”电梯监管中存在的安全监管体系的有效性有待提高、物业服务单位安全责任意识淡薄和管理能力落后、电梯维护保养工作质量亟需提升、检验检测工作缺乏政府和市场监管等问题。本文认为,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监管手段的创新性、监管力量的薄弱、使用单位主体责任不清、维保市场混乱和检验检测工作有待改革等。本文借鉴国内外电梯安全管理经验并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以公共治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社区治理理论为基础,分别从创新监管模式、完善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强化责任主体责任落实、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加强监管部门的内部建设、确保资金支持和构建电梯安全管理的社区治理模式七个方面提出了提升“三无”电梯监管能力与水平的建议,为基层政府应对“三无”电梯管理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本研究针对“三无”电梯这一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且容易爆发矛盾冲突的监管难题做出分析和建议,对基层政府电梯安全监管模式创新具有借鉴意义。但同时由于理论和实际结合不足以及调研情况可能存在的偏差可能不能全面准确的解决该问题。
郝赫[5](2020)在《H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市场监管系统的深化改革,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管理面临着诸多问题,由于特种设备具有危险性、易发性、特殊性,特种设备的安全直接地关系到生产安全和公共安全,一旦发生事故或故障后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较大,传播范围广,社会影响恶劣。当前特种设备数量快速增长、人员数量配备不足情况下,且H省地处京畿重地,在保障H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维护良好社会秩序和经济稳定的同时,保障好首都周边安全稳定的环境也尤为重要。目前H省正处于机构改革合并的进程中,因此H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亟需一种新的变革和转变,所以对H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H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从安全与监管视角出发,在详细梳理国内外研究安全监管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当前的H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探究了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其次,依据PDCA理论模型构建H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将该监管模型依次划分为事故预防、安全准备、安全核查、安全处理四个阶段;然后,根据此监管模型确定了评价项目和指标体系,在通过专家调查问卷的基础之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接着利用模糊评价方法对此评价体系进行了综合分析与比较;最后,根据得到综合评价结论,针对当前工作中的欠缺环节分别提出合理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为接下来H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研究工作开展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柯向前[6](2020)在《基于风险的天然气站场管道在线检验方案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天然气站场工艺管道设备作为天然气输气管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担任着输气管道系统的枢纽和心脏作用。但相较于长输管道而言,其结构和敷设条件复杂,特别是地理位置常设置于人口密集区域。一旦发生管道泄漏、爆炸事故,将造成严重的经济、环境损失和社会危害。管道检验活动主要通过找出设备潜在的失效机理和缺陷程度,诊断管道设施系统的安全状况和功能性能。并通过合理的维修、更换和改造降低系统的整体风险水平,以避免事故的发生,使其能在风险可接受的前提下尽可能延长使用寿命。在线检验作为法定检验的补充,因可在非停机条件下进行的特点使其在管道安全管理工作中越来越具有重要地位。但目前专用于管道在线检验的法规标准基本为空白,在线检验方案的制定受制于检测单位的专业水平和使用单位的安全投入水平,无法科学保障站场管道的安全运行。本文从风险评价的角度出发,应用基于风险的检验(RBI)评价技术理论并结合天然气站场管道的特点对站场管道进行风险评价,建立一套适用于站场管道的风险评价模型。通过HZ分输站站内工艺管道的实例,对管道失效可能性和失效后果进行定量分析。基于RBI评价结论,调整在线检验的检验范围、检验频率、检验方法和检验比例,优化在线检验方案。避免“检验不足”和“过度检验”的问题,促进在线检验方案科学化和规范化。
罗嘉欣[7](2019)在《GC特检公司竞争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国家政策主导下的行业改革,激烈的市场竞争,强劲的资源掠夺、人才抢夺正在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企业间轮番上演。政策干预下开放了许多新的市场和机会,从原有地方检验机构转型而来的GC特检公司面临着业务营收水平较低、市场份额少、市场竞争力低下的困境。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盲目的坚守固有市场已不能支撑企业长久的发展,行业改革的同时,GC特检公司还需要积极应对环境变化和技术变革带来的巨大影响,探索发展战略,寻求新市场、拓展新业务才能在改革阶段把握机会,树立企业的关键竞争优势。本文运用战略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分析工具,对GC特检公司复杂混乱的竞争环境和薄弱的内部环境进行对比分析,深入剖析得出在科技研发、人才培养、实验室能力上的突出优势,以及现有业务中的亮点;受历史原因、模式限制等因素影响,缺乏客户思维、业务服务水平低下、科技成果转化和效益差,是制约其良性发展的主要原因。GC特检公司需要从防御型战略转向扭转型战略,持续发挥其关键竞争优势的作用力,发挥优势业务的增长能力,在保证原有业务市场份额不降低的前提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能力突出、高效公正、技术领先的检测委托业务,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文章第二章着重在环境分析、行业及市场研究、战略群体分析,得出行业发展的关键成功因素,第三章对照GC特检院的现状,对其拥有的能力资源、所面临的困境进行深入研究,第四章运用SWOT分析模型和定位理论,围绕差异聚焦战略为GC特检公司的未来发展提出理论建议。在现有基础上,持续发挥科技研发、物联网检测和防爆设备检验检测的三大优势,建立高效管理机制、打造技术一流、孵化能力强的研发平台、着重推进品牌建设树立企业形象,谋求在行业改革中站稳脚跟,打响“GC特检”品牌,成为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型机构。
刘渊[8](2019)在《在役大型游乐设施健康评价及预防维修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大型游乐设施是我国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参与人数众多且以青少年为主、分布区域敏感、地标效应显着等特点。同时我国大型游乐设施行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游乐设施消费市场,迪士尼、环球影城等世界主题乐园纷纷落户我国,俨然已成为了一个朝阳产业。进入本世纪以来,科技水平越来越先进,大型游乐设施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媒体和社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迅捷,一旦发生事故造成群死群伤的可能性越大,社会影响也愈加恶劣。为了消除安全隐患,预防突发事故的发生,保障大型游乐设施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加强大型游乐设施的健康管理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本学位论文从健康管理结构体系及其健康评价模型的建立出发,深入研究了典型在用大型游乐设施的预防维修策略制定方法。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第一,从类比人体健康管理的角度出发,归纳了大型游乐设施的健康管理结构体系,提出了大型游乐设施的健康管理理念和内涵,并给出了其体系结构、主要组成部分、技术流程。针对管理结构体系中健康评价环节,从问题的本质、指标参数表征以及数学表达三方面出发,建立了健康状态评价的数学模型。第二,针对健康管理结构体系中的预防维修环节,研究了重要维修项目的确定方法。在分析典型大型游乐设施的结构特点及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犹豫三角模糊偏好关系,并研究了其性质,给出了基于该关系的权重计算方法及步骤。第三,针对在用大型游乐设施的重要维修项目的失效模式鉴定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犹豫模糊环境的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Failure Modes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最大偏差法计算失效模式的属性权重向量,然后通过逼近于理想解的排序方法(TOPSIS)得到每个失效模式的相对贴近度,据此对各失效模式按风险优先级进行排序。第四,针对失效概率评估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在综合模糊可靠性、多准则决策和模糊数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犹豫模糊环境下基于风险的多属性决策方法,用于预防维修间隔周期的确定。最后,本文以某在役典型大型游乐设施(弹射式过山车)为例,对所提出的模型和方法进行综合应用及分析说明。本学位论文在理论上丰富了健康评价及预防维修方法,工程上推进了大型游乐设施健康管理技术的实用性,支持了相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开展,为机电类特种设备风险防控与治理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刘刚[9](2019)在《行业法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提出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思想。到2035年,我国还要实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的目标。如何判断法治社会基本建成,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迫切的实践问题。社会是由行业组成的,法治社会的建成可以走一条行业法治之路。法治社会是社会领域实现法治化的治理状态,而行业法治可以理解为是指行业领域的法治化的治理过程。先有法而后才有法治,先有行业法而后才有行业法治。因此,要研究行业法治,需要先研究行业法;而要研究行业法,则需要先研究“行业”。改革开放后,我国立法实践中出现了大量“行业”入法现象,汇聚成“法律中的行业”这个独特命题。对“行业”入法现象的实证分析表明,“行业”已经从一个古老的经济概念变成一个新生的法律概念。“行业”入法现象在所有现行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中总体上占到了三成,席卷了除诉讼法及非诉讼程序法之外的所有部门法,甚至现行宪法也对“行业”做出了明确规定,宣示了“行业”的宪法地位。“行业”在法律条文中的形式样态,包括行业规划、行业标准、行业自律、行业诚信、行业垄断、行业主体、行业协会和从业人员等。“行业”入法现象有力的支撑了行业法的存在,宣告了行业法治的潜在可能。“行业”入法现象是对行业在社会结构中的变迁的法律响应,行业法是法律社会化发展的最新表现。系统梳理行业法的历史研究成果,可以发现,虽然学界还存在分歧,但也形成了一些理论共识,即行业法是兼顾“硬法”和“软法”在内的体系。新兴的行业法有助于一并解决传统部门法体系的学科壁垒问题、稳定性不足的问题以及部门法的局限性问题。行业法应该继部门法之后,成为我国法律体系和法学体系中的新成员。行业法与部门法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一是交叉与重叠关系,二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提出行业法治的逻辑,建基于法治概念的宽泛性和灵活性。行业法治是一种“混合”法治,其内涵表现为“硬法”之治和“软法”之治的结合、依法监管与依法自治的结合、横向体系(各行各业的法治)和纵向体系(包括行业立法、行业监管、行业纠纷化解和行业自治在内)的结合。行业法治是一种“复杂”法治,其特性包括法治主体的多元性、法律规范的复合性、行业治理的差异性、运行机制的共治性和调整范围的全面性。行业法治是一种真法治,而不是假法治,其理念包括权利保护理念、公平正义理念、科学发展理念和自治理念。行业法治是一种有意义的法治。从法治发展维度看,行业法治既有助于拓展法治的理论空间,也有助于填补传统法治的短板,还有助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从行业发展维度看,行业法治既有助于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促进行业发展,也有助于确立行业治理的标准、规范行业发展,还有助于为新兴行业保驾护航。行业法治体现了行业与法治的互动关系,促进了法治发展和行业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行业法治的产生基础包括经济基础、政治基础、社会基础、法律基础四个方面。其中,经济基础是指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政治基础是指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体制逐步建立;社会基础是指行业组织的大量出现;法律基础是指行业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与法治社会一样,行业法治也包括主体要素、制度要素与实践要素。这三种要素共同促进行业法治的发展。与“行业”在法律条文中的主要形式样态基本一致,行业标准、行业协会和行业自治构成了行业法治的基本要素。行业法治中的行业标准是广义的行业标准,行业标准是一种“软法”,可以进一步促进行业法治的社会化、柔性化和可操作性。行业协会是行业法治的重要主体,行业协会通过参与行业立法、行业纠纷化解、行业监管和行业管理等来促进行业法治的发展。行业法治中的行业自治既是权利,也是权力。行业自治首先通过行业自治规范促进行业法治的发展,但是,在行业法治的运行中,行业监管与行业自治始终需要处于动态平衡的态势中,只有这样,行业自治才能最大限度的促进行业法治的发展。理想的行业法治是完美的,但是行业法治的现实运行,包括行业立法、行业监管、行业纠纷化解和行业自治等,还存在若干缺陷,因而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完善措施。其中,行业立法存在着行业分类难以精确、狭隘的部门本位主义、行业法律滞后、行业协会立法不完备、缺失跨行业的标准化协调机制等缺陷。对此,一是可建立专业工作委员会提出立法草案的体制,取代现有的行业主管部门主导立法的立法体制,并建立第三方如行业协会等接受立法机关委托起草行业立法的立法体制;二是应将行业标准的制定权赋予行业协会,取代现有的行政机关制定行业标准的体制,并建立跨行业的标准协调制度,加大推广综合标准制度;三是应及时修订行业立法。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包括重审批轻监管、事中事后监管体系不健全,信用监管存在体制机制缺陷,综合监管仍有待完善等。对此,一是需要将监管理念从“重审批轻监管”转变为“轻审批重监管”,同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二是政府应建立包括企业、非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在内的全国统一信息共享平台,并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在信用监管中的作用;三是应当从监管主体、监管模式、监管手段和监管过程等四个方面完善综合监管体制;四是对新兴行业应遵循政府适度监管的原则。行业纠纷化解存在行业调解制度公信力有待加强、认同度和成功率都不高、行业调解程序和行业仲裁等相关法律制度缺失等问题。对此,一是应进一步增强行业协会的代表性,提升行业调解的公信力;二是应积极推动行业协会设立专业性调解组织,提高行业调解人员的准入资格条件,以提升行业调解制度的利用率和成功率;三是应当建立专门的行业调解程序;四是健全行业仲裁制度,可考虑由行业协会组建行业仲裁委员会,并修订《仲裁法》,赋予行业仲裁应有的法律地位;五是鼓励行业组织制定标准化法律文本,尽可能减少行业纠纷的产生。行业自治方面,存在着立法上重“行业自律”轻“行业自治”、行业协会自治权力不够、不利于行业自治的固有缺陷难以消除等不足。对此,一是应该突出“行业自治”的理念,将法律条文中的“行业自律”修改为“行业自治”;二是政府彻底退出行业协会的运作,不再干预行业协会的内部事务;三是赋予行业协会完整的自治权力,只要不违反法律,行业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皆由行业协会自行解决。同时,国家需保留对行业协会的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综上,通过对“行业”入法现象进行实证分析,对行业法和行业法治的研究成果进行历史分析,对行业法治的内涵、特性、理念、实践意义等问题进行概念分析、对行业法治的产生基础和基本要素等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行业法治的理论框架体系得以初步建立。只要有效解决行业法治在现实运行中的不足,作为法治社会的建设途径,行业法治一定会拥有美好的未来。期待有朝一日,行业法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行业法治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张洪涛[10](2019)在《DF公司液化石油气储罐改造项目安全预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液化石油气储罐,作为储存类压力容器,不仅承受一定的压力,其内部的液化石油气介质易燃、易爆、有毒,具有较大危险性。液化石油气储罐,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会给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论文以DF公司液化石油气储罐改造项目为实际案例,开展安全预评价研究。论文首先阐述系统相关性理论、类比推理理论、事故致因理论和安全经济学理论,并介绍论文中采用的安全检查表法、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法、故障树分析法和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等相关安全评价方法。对于研究对象,论文从项目情况、液化石油气储罐参数以及主要工艺流程三个方面进行简要介绍。论文在分析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的基础上,进一步识别出生产过程存在的泄漏、储罐超压爆炸、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高空坠落、机械伤害、车辆伤害、触电、冻伤等危险因素。其中,对泄漏、储罐超压爆炸、火灾爆炸等主要危险因素,采用故障树分析法进行深入识别。针对液化石油气储罐兼具有危险化学品危险性和特种设备危险性的特点,论文分别开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和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辨识。论文根据国家现行法规、标准等要求,编制安全检查表,应用该方法对总图布置、设施设备进行评价;在梳理安全管理相关要求的基础上,论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确定各级评价因素权重,在明确模糊评价等级后,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论文对已构建的液化石油气火灾爆炸故障树进行深入分析,求得最小割集,进行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排列,开展定性评价。在确定属于重大危险源的基础上,应用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对事故后果进行评价,通过计算求得液化石油气储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伤害暴露范围、最大财产损失等数据。最后,针对评价结果,提出液化石油气储罐改造项目的对策建议。
二、特种设备安全指数明显提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特种设备安全指数明显提升(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层次灰色关联分析的电梯维保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5.1 技术路线 |
1.5.2 可行性分析 |
第2章 基础理论和研究现状 |
2.1 电梯维保的相关概念及内容 |
2.1.1 相关概念 |
2.1.2 电梯维保的内容 |
2.2 电梯维保研究综述 |
2.2.1 电梯行业监管现状 |
2.2.2 电梯维保单位现状及问题分析 |
2.3 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
2.3.1 综合评价方法综述 |
2.3.2 电梯维保单位评价研究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维保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建立 |
3.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3.2 建立维保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
3.2.1 评价指标层次分析 |
3.2.2 评价指标内容分析 |
3.2.3 评价指标归类及评价标准分析 |
3.3 赋权方式及灰色关联分析法 |
3.3.1 层次分析法 |
3.3.2 熵权法 |
3.3.3 灰色关联分析法 |
3.4 建立维保效果评价模型 |
3.4.1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3.4.2 熵权法确定权重 |
3.4.3 组合权重 |
3.4.4 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例研究及评价结果分析 |
4.1 维保单位基本情况 |
4.2 评价指标分析 |
4.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3.1 层次分析法权重 |
4.3.2 熵权法权重 |
4.3.3 组合权重 |
4.4 灰色关联分析评价 |
4.4.1 指标标准化 |
4.4.2 确定参考数据列 |
4.4.3 确定最大值与最小值并计算关联系数矩阵 |
4.4.4 计算灰色关联序 |
4.5 评价结果 |
4.5.1 一级指标评价结果与分析 |
4.5.2 综合评价结果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2)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研究 |
2.1 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及安全问题 |
2.1.1 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 |
2.1.2 高层建筑施工存在的安全问题 |
2.2 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
2.2.1 风险及风险管理 |
2.2.2 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 |
2.3 结构方程模型理论概述 |
2.3.1 结构方程模型简介 |
2.3.2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成 |
2.3.3 结构方程模型的应用步骤 |
2.4 系统动力学理论概述 |
2.4.1 系统动力学概念 |
2.4.2 系统动力学的构成 |
2.4.3 系统动力学的建模步骤 |
2.5 本章小结 |
3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识别研究 |
3.1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因素的识别 |
3.1.1 事故分析法识别风险因素 |
3.1.2 文献研究法识别风险因素 |
3.1.3 初步建立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因素集 |
3.2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因素筛选 |
3.2.1 灰色关联度分析 |
3.2.2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风险因素筛选 |
3.3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3.4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说明 |
3.5 本章小结 |
4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
4.1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4.1.1 模型构建 |
4.1.2 模型识别 |
4.1.3 问卷数据分析 |
4.1.4 模型拟合 |
4.1.5 模型评价与修正 |
4.1.6 构建高阶结构方程模型 |
4.1.7 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2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验证权重的可靠性 |
4.2.1 系统动力学适用性 |
4.2.2 建立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子因素存量流量图 |
4.2.3 建立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总存量流量图 |
4.2.4 建立系统动力学方程 |
4.2.5 风险评价指标权重验证 |
4.3 SEM-MFCE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
4.3.1 SEM-MFCE模型的提出 |
4.3.2 SEM-MFCE评价模型的优势 |
4.3.3 SEM-MFCE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步骤 |
4.4 本章小结 |
5 案例研究 |
5.1 项目概况 |
5.1.1 工程概况 |
5.1.2 工程结构设计概况 |
5.1.3 工程施工重难点 |
5.2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综合评价 |
5.2.1 确定评价因素集 |
5.2.2 确定权重因素集 |
5.2.3 确定评语集 |
5.2.4 建立单因素隶属矩阵 |
5.2.5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综合评价 |
5.2.6 安全风险等级评定 |
5.2.7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对策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2015-2019 年高层建筑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统计表 |
附录2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因素识别清单 |
附录3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专家打分表 |
附录4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MATLAB 程序 |
附录5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因素重要性问卷 |
致谢 |
(3)聚合系统属性和管理状态的非煤矿山适时风险评估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事故致因理论研究进展 |
1.2.2 风险辨识研究 |
1.2.3 事故可能性与后果严重度量化 |
1.2.4 风险评估聚合方法研究 |
1.2.5 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非煤矿山安全系统风险认知 |
2.1 非煤矿山事故导向下风险认知 |
2.2 事故致因视角下风险认知 |
2.2.1 “4M+E”内在因素风险失控路径 |
2.2.2 “3E+C”可能性因素风险传递路径 |
2.2.3 基于信息流的FDA动态信息传递路径 |
2.3 系统风险特征分析 |
2.3.1 固有风险特征 |
2.3.2 不确定性风险特征 |
2.3.3 初始风险特征 |
2.3.4 现实风险特征 |
2.4 系统风险结构认知 |
2.4.1 风险结构的管理模式 |
2.4.2 风险结构的协调方式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非煤矿山系统安全属性风险辨识与指标分析 |
3.1 危险源辨识与分析 |
3.1.1 危险源特性分析 |
3.1.2 非煤矿山事故风险点分析 |
3.2 非煤矿山安全系统风险辨识方法 |
3.2.1 非煤矿山安全系统风险辨识流程 |
3.2.2 基于风险因子优选的风险辨识方法 |
3.2.3 风险点关键风险因子辨识 |
3.3 非煤矿山重大风险指标体系 |
3.3.1 固有风险指标 |
3.3.2 风险管控指标 |
3.4 风险评估指标组合权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聚合固有风险指标与风险管控指标的初始风险评估 |
4.1 改进DOW法的固有风险指标量化方法 |
4.1.1 改进DOW法的固有风险评价流程 |
4.1.2 风险点固有风险指标的危险指数 |
4.2 固有风险严重度指数 |
4.3 基于FFTA-DBN的风险管控频率预测 |
4.3.1 模型构造 |
4.3.2 FFTA向DBN模型转化的方法 |
4.3.3 基于FFTA的根节点先验概率求解 |
4.3.4 管控状态的更新概率 |
4.4 风险管控频率指数 |
4.5 初始风险评估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非煤矿山安全系统现实风险评估模型 |
5.1 关键动态指标 |
5.2 动态风险修正 |
5.3 现实风险评估 |
5.4 典型事件风险评估 |
5.4.1 典型事件固有风险严重度 |
5.4.2 典型事件风险管控频率指数 |
5.4.3 风险评估结果 |
5.5 模型验证 |
5.6 基于风险评估技术的风险管控措施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4)我国高层住宅“三无”电梯安全监管问题研究 ——以HG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 |
1.3.2 国内研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电梯安全监管 |
2.1.2 “三无”电梯 |
2.1.3 电梯安全责任主体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治理理论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3 社区治理理论 |
第3章 HG区高层住宅“三无”电梯安全监管现状与影响 |
3.1 HG区高层住宅“三无”电梯安全监管现状 |
3.1.1 基本情况 |
3.1.2 HG区高层住宅“三无”电梯安全监管实践案例一 |
3.1.3 HG区高层住宅“三无”电梯安全监管实践案例二 |
3.1.4 HG区高层住宅“三无”电梯安全监管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 |
3.2 “三无”电梯安全问题造成的影响 |
3.3.1 政府层面 |
3.3.2 社会层面 |
3.3.3 个人层面 |
第4章 HG区高层住宅“三无”电梯安全监管问题问卷调查和结果分析 |
4.1 调查基本思路 |
4.1.1 查找问题 |
4.1.2 分析原因 |
4.1.3 提出对策建议 |
4.2 调查范围界定 |
4.2.1 电梯安全监管单位 |
4.2.2 高层住宅物业管理单位 |
4.2.3 电梯检验检测机构 |
4.2.4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 |
4.3 调查方式 |
4.3.1 问卷的基本概念 |
4.3.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4.3.3 调查对象的界定 |
4.3.4 调查问卷的发放 |
4.3.5 调查问卷的回收 |
4.4 调查问卷相关数据统计及结果分析 |
4.4.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统计及分析 |
4.4.2 监管体系的有效性有待提高 |
4.4.3 高层住宅物业管理单位安全责任意识淡薄且管理能力落后 |
4.4.4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工作质量亟需提升 |
4.4.5 电梯检验检测机构工作无法得到有效监管 |
4.5 HG区高层住宅“三无”电梯安全监管问题的原因分析 |
4.5.1 政府监管模式落后且监管力量不足 |
4.5.2 物业服务单位以盈利为主且责任意识缺乏 |
4.5.3 电梯维护保养行业混乱且缺乏资金保障 |
4.5.4 电梯检验检测工作有待引入市场机制进行改革 |
第5章 国内外经验借鉴 |
5.1 国外经验借鉴 |
5.1.1 美国的电梯安全监管 |
5.1.2 日本的电梯安全监管 |
5.1.3 德国的电梯安全监管 |
5.2 国内经验借鉴 |
5.2.1 香港的电梯安全监管 |
5.2.2 广东的电梯安全监管 |
5.2.3 其他地区解决“三无”电梯问题的经验 |
第6章 高层住宅“三无”电梯安全监管问题政策建议 |
6.1 创新“三无”电梯安全监管模式 |
6.1.1 建立政府与社会多元共治体系 |
6.1.2 完善政府监管的工作机制 |
6.1.3 推动电梯检验检测工作市场化 |
6.2 推进电梯安全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的完善 |
6.2.1 健全法律法规对各方主体的监管 |
6.2.2 完善标准规范的制定与修订 |
6.3 强化“三无”电梯相关责任主体的责任落实 |
6.3.1 提升物业服务单位的首负责任意识 |
6.3.2 规范维保单位的维保行为 |
6.4 推动社会力量参与“三无”电梯安全监管工作 |
6.4.1 提升公众参与“三无”电梯安全监管的积极性 |
6.4.2 加强电梯行业协会的安全监管作用 |
6.4.3 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监督管理效能 |
6.4.4 利用电梯安全责任险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
6.5 加强监管部门的内部建设 |
6.5.1 转变监察职能 |
6.5.2 充实监管力量 |
6.5.3 提升监管人员的业务素养 |
6.5.4 创新监管方式 |
6.6 确保解决“三无”电梯问题的资金支持 |
6.6.1 “三无”电梯维修资金分类处理 |
6.6.2 拓宽电梯维修资金的渠道 |
6.6.3 建立政府救济机制 |
6.7 构建电梯安全管理的社区治理模式 |
结语 |
附录 高层住宅“三无”电梯安全相关问题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H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重点解决的问题 |
1.4.3 研究方法 |
第2章 基础与理论 |
2.1 基础概念 |
2.1.1 特种设备 |
2.1.2 安全管理 |
2.1.3 监管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管理理论 |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3 PDCA管理理论 |
2.3 相关方法 |
2.3.1 层次分析法 |
2.3.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3章 H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状况分析 |
3.1 特种设备数量及分布现状 |
3.1.1 监管机构现状 |
3.1.2 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现状 |
3.1.3 生产和充装单位的现状 |
3.1.4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现状 |
3.1.5 安全形式 |
3.2 存在的问题 |
3.2.1 风险管理环节的盲区 |
3.2.2 执法队伍能力薄弱点 |
3.2.3 信息建设衔接不顺畅 |
3.2.4 宣传引导落实不到位 |
3.2.5 有效资源配置不合理 |
第4章 基于PDCA理论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
4.1 PDCA理论模型应用于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中的可行性 |
4.2 构建PDCA模型的基本原则 |
4.3 基于PDCA模型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措施 |
4.3.1 事故预防阶段 |
4.3.2 安全准备阶段 |
4.3.3 安全核查阶段 |
4.3.4 安全处理阶段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H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体系评价 |
5.1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体系评价原则 |
5.2 确定评价项目和指标体系 |
5.3 权重指标的确定 |
5.3.1 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
5.3.2 权重指标的计算 |
5.3.3 准则层指标的确定 |
5.3.4 方案层指标的确定 |
5.4 综合评价 |
5.4.1 模糊评价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优化H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对策与建议 |
6.1 事故预防阶段 |
6.1.1 强化应急管理 |
6.1.2 提升预警响应 |
6.1.3 细化风险划分 |
6.1.4 健全资源保障 |
6.1.5 加强宣传引导 |
6.2 安全准备阶段 |
6.2.1 增强人员培训 |
6.2.2 提高技术支撑 |
6.2.3 积极舆情应对 |
6.2.4 完善信息建设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基于风险的天然气站场管道在线检验方案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管道在线检验研究现状 |
1.2.2 管道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1.2.3 基于风险的检验(RBI)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 拟采用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天然气站场管道在线检验及方案制定 |
2.1 天然气站场管道的特点 |
2.2 管道在线检验 |
2.3 常用的天然气站场管道检测技术及适用性 |
2.4 天然气站场管道在线检验方案的制定 |
2.4.1 露空管道的检测 |
2.4.2 埋地管道的检测 |
2.5 检验不足与过度检验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压力管道风险评价方法及选用 |
3.1 风险评价技术的分类 |
3.2 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 |
3.3 常用风险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 |
3.4 天然气站场管道风险评价技术的选择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RBI的天然气站场管道风险评价 |
4.1 RBI风险评价技术概述 |
4.2 RBI的技术原理 |
4.3 RBI技术与传统检验方法 |
4.4 RBI技术的实施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天然气站场管道RBI分析与在线检验方案优化 |
5.1 失效可能性分析 |
5.1.1 同类设备平均失效概率 |
5.1.2 设备运行修正系数 |
5.1.3 管理系统修正系数 |
5.1.4 超标缺陷影响系数 |
5.2 失效后果分析 |
5.2.1 失效后果分析的步骤 |
5.2.2 典型介质特性 |
5.2.3 介质泄漏分析 |
5.2.4 泄放后果面积的确定 |
5.3 RBI风险值的计算及风险等级划分 |
5.4 站场管道在线检验方案的优化 |
5.4.1 优化检验范围的选择 |
5.4.2 检验周期的确定 |
5.4.3 检验技术及其有效性 |
5.4.4 检验比例的选择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HZ天然气分输站场管道案例分析 |
6.1 站场管道概况及参数 |
6.2 站内工艺管道RBI风险计算实例 |
6.2.1 管段失效可能性的计算 |
6.2.2 管段失效后果的计算 |
6.2.3 管段风险值计算 |
6.3 站场管道单元的划分 |
6.4 管段风险评价结果 |
6.5 检验方案的优化 |
6.5.1 前一周期法定检验报告结论 |
6.5.2 在线检验方案的优化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GC特检公司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3 主要问题 |
1.2 研究对象 |
1.2.1 特种设备 |
1.2.2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 |
1.2.3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 |
1.2.4 GC特检公司 |
1.3 文献综述 |
1.3.1 企业战略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
1.3.2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市场研究文献综述 |
1.3.3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战略研究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GC特检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 |
2.1 宏观环境分析 |
2.1.1 政策与法律环境 |
2.1.2 经济环境 |
2.1.3 技术环境 |
2.1.4 社会环境 |
2.2 市场与行业环境分析 |
2.2.1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领域的行业概况 |
2.2.2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行业发展历程 |
2.2.3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市场分析 |
2.2.4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
2.3 竞争环境分析 |
2.3.1 战略群分析 |
2.3.2 本土竞争对手分析 |
2.3.3 跨国集团竞争对手 |
2.4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行业的关键成功因素 |
2.5 GC特检公司的机会与威胁 |
2.5.1 机会 |
2.5.2 威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GC特检公司的内部环境分析 |
3.1 GC特检公司概况 |
3.1.1 GC特检公司简介 |
3.1.2 GC特检公司战略愿景 |
3.1.3 GC特检公司发展历史 |
3.1.4 GC特检公司业务现状 |
3.2 GC特检公司资源分析 |
3.2.1 组织资源 |
3.2.2 人力资源 |
3.2.3 技术资源 |
3.3 GC特检公司能力分析 |
3.3.1 业务能力 |
3.3.2 研发能力 |
3.3.3 整合能力 |
3.3.4 管理能力 |
3.4 GC特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
3.4.1 科研创新实力 |
3.4.2 细分市场业务优势 |
3.4.3 行业知名度高 |
3.5 GC特检公司的优势与劣势 |
3.5.1 优势 |
3.5.2 劣势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C特检公司的竞争战略制定 |
4.1 GC特检公司SWOT分析 |
4.1.1 SWOT分析 |
4.1.2 战略愿景 |
4.1.3 战略使命 |
4.1.4 战略目标 |
4.2 GC特检公司的业务目标 |
4.3 目标市场的选择 |
4.4 目标客户定位 |
4.5 竞争战略的选择 |
4.5.1 差异化聚焦战略的选择原因 |
4.5.2 竞争战略方案 |
4.6 主要价值链活动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GC特检公司竞争战略的实施策略与保障措施 |
5.1 实施策略 |
5.1.1 调整管理机制 |
5.1.2 打造科研团队与研发平台 |
5.1.3 注重品牌培育与建设 |
5.2 保障措施 |
5.2.1 组织保障 |
5.2.2 资源保障 |
5.2.3 技术保障 |
5.2.4 信息安全保障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在役大型游乐设施健康评价及预防维修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概述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大型游乐设施总体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2 健康管理体系结构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3 健康评价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4 维修策略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5 多属性决策现状与进展 |
1.3 在用大型游乐设施健康管理及维修决策存在的不足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 |
1.4.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大型游乐设施健康管理结构体系及健康评价 |
2.1 引言 |
2.2 大型游乐设施健康管理结构体系研究 |
2.2.1 系统健康管理的内涵 |
2.2.2 大型游乐设施健康管理内涵 |
2.2.3 健康管理结构体系 |
2.3 大型游乐设施健康状态理论模型 |
2.3.1 健康状态的本质描述 |
2.3.2 健康状态的指标参数表征 |
2.3.3 健康状态的数学模型 |
2.4 大型游乐设施健康状态评价 |
2.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2.4.2 权重系数的确定 |
2.4.3 整机综合评价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犹豫模糊的重要维修项目(MSI)确定方法 |
3.1 引言 |
3.2 典型大型游乐设施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
3.3 模糊偏好关系基本理论 |
3.3.1 模糊层次分析法 |
3.3.2 犹豫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3.3.3 犹豫模糊偏好关系 |
3.4 基于犹豫三角模糊偏好关系(HTFPR)的权重计算方法 |
3.4.1 犹豫三角模糊偏好关系模型 |
3.4.2 模型的求解步骤 |
3.5 实例研究 |
3.5.1 犹豫三角模糊偏好关系方法 |
3.5.2 犹豫模糊偏好关系方法 |
3.5.3 比较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犹豫模糊环境下的FMEA方法 |
4.1 引言 |
4.2 典型大型游乐设施常见失效模式及影响 |
4.2.1 关键零部件典型失效模式 |
4.2.2 安全防护装置典型失效模式 |
4.2.3 连接典型失效模式 |
4.2.4 其它典型失效模式 |
4.3 基于犹豫模糊的FMEA分析 |
4.3.1 犹豫模糊集数据 |
4.3.2 问题本质描述 |
4.3.3 基于最大偏差模型的属性权重确定法 |
4.3.4 犹豫模糊TOPSIS模型 |
4.3.5 方法求解步骤 |
4.4 实例研究 |
4.4.1 构建犹豫模糊矩阵 |
4.4.2 失效模式的排序 |
4.4.3 对比分析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考虑评估风险的多属性预防维修间隔周期决策方法 |
5.1 引言 |
5.2 基本理论 |
5.2.1 区间犹豫模糊数的基本概念 |
5.2.2 TODIM决策方法基本原理 |
5.2.3 基于时间的维修 |
5.3 区间犹豫模糊数的风险模型及R-TODIM决策方法 |
5.3.1 区间犹豫模糊数的风险影响模型 |
5.3.2 区间犹豫模糊下基于风险的TODIM决策方法 |
5.4 基于R-TODIM的预防维修间隔周期确定方法 |
5.5 实例研究 |
5.5.1 通用情形 |
5.5.2 其它情形分析 |
5.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健康评价及预防维修方法在大型游乐设施中的应用 |
6.1 引言 |
6.2 应用对象概述 |
6.3 基础数据的获取和处理 |
6.3.1 主观评价数据及处理 |
6.3.2 客观评价数据及处理 |
6.4 健康状态评价 |
6.4.1 指标权重的计算 |
6.4.2 整机模糊综合评价 |
6.5 健康恢复 |
6.5.1 健康恢复的主要内容 |
6.5.2 维修应用案例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成果目录 |
(9)行业法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法律中的“行业”与行业法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比较 |
一、行业与事业 |
二、行业与产业 |
第二节 “行业”入法的实证分析 |
一、法律文本的选择 |
二、“行业”的检索结果 |
三、“行业”入法的主要领域 |
四、部门法中的“行业” |
(一)宪法中的“行业” |
(二)经济法中的“行业” |
(三)行政法中的“行业” |
(四)社会法中的“行业” |
(五)民商法中的“行业” |
(六)刑法中的“行业” |
五、“行业”在法律条文中的形式样态 |
(一)行业规划 |
(二)行业标准 |
(三)行业主体 |
(四)行业协会 |
(五)行业垄断 |
(六)行业自律 |
(七)行业诚信 |
(八)从业人员 |
第三节 行业法的提出 |
一、行业法研究的历史沿革 |
(一)从部门法的角度来理解行业法 |
(二)从非正式制度的角度理解行业法 |
(三)对行业法的深入研究 |
(四)行业法与领域法的比较研究 |
二、行业法研究的理论共识 |
三、行业法与部门法的关系 |
(一)交叉与重叠关系 |
(二)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
第二章 行业法治的概念分析 |
第一节 行业法治的提出 |
一、提出行业法治的逻辑 |
二、行业法治研究的历史沿革 |
三、行业法治的理论主张 |
第二节 行业法治的内涵 |
一、“硬法”之治与“软法”之治的结合 |
二、依法监管与依法自治的结合 |
三、横向体系和纵向体系的结合 |
第三节 行业法治的特性 |
一、法治主体的多元性 |
二、法律规范的复合性 |
三、行业治理的差异性 |
四、运行机制的共治性 |
五、调整范围的全面性 |
第四节 行业法治的理念 |
一、权利保护理念 |
(一)通过公众参与实行权利保护 |
(二)通过救济实现权利保护 |
(三)通过行业监管实行权利保护 |
二、公平正义理念 |
(一)行业准入公平 |
(二)行业运行公平 |
(三)行业结果公平 |
三、科学发展理念 |
(一)创新理念 |
(二)协调理念 |
(三)绿色理念 |
(四)开放理念 |
(五)共享理念 |
四、自治理念 |
第五节 行业法治的实践意义 |
一、法治发展维度 |
(一)有助于拓展法治的理论空间 |
(二)有助于填补传统法治的短板 |
(三)有助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 |
二、行业发展维度 |
(一)有助于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促进行业发展 |
(二)有助于确立行业治理的标准,规范行业发展 |
(三)有助于为新兴行业保驾护航 |
第三章 行业法治的产生基础 |
第一节 经济基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 |
第二节 政治基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体制逐渐确立 |
一、政企分开或政事分开的检索结果 |
二、各行业推进政企分开或政事分开的情况举例 |
三、对政企分开或政事分开检索结果的分析 |
第三节 社会基础:行业组织的大量涌现 |
一、政策和法律对行业组织的扶持 |
二、行业组织数量显着增长 |
第四节 法律基础:行业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 |
一、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后到九十年代中期 |
二、第二阶段:九十年代后期至今 |
第四章 行业法治的基本要素 |
第一节 行业法治中的行业标准 |
一、行业标准的广义界定 |
二、标准化对国家治理的作用 |
三、行业标准的法律性质 |
四、行业标准对行业法治的促进 |
(一)行业标准进一步促进行业法治的社会化 |
(二)行业标准使行业法治进一步柔性化 |
(三)行业标准使行业法治进一步具有可操作性 |
第二节 行业法治中的行业协会 |
一、行业协会的法律定位 |
二、行业协会对行业法治的促进 |
(一)行业协会参与行业立法 |
(二)行业协会参与行业纠纷化解 |
(三)行业协会参与行业监管 |
(四)行业协会参与行业管理 |
第三节 行业法治中的行业自治 |
一、行业自治的法律性质 |
二、行业自治对行业法治的促进 |
第五章 行业法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
第一节 完善行业立法机制 |
一、行业立法存在的问题 |
(一)行业分类难以精确 |
(二)狭隘的部门本位主义 |
(三)行业法律的滞后性 |
(四)行业协会立法不完备 |
(五)缺失跨行业的标准化协调机制 |
二、行业立法问题的完善 |
(一)完善行业立法体制 |
(二)完善行业标准立法 |
(三)及时修订行业立法 |
第二节 完善行业监管机制 |
一、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 |
(一)重审批轻监管的传统仍然存在,事中事后监管不健全 |
(二)传统监管不适应新的形势,信用监管存在体制机制缺陷 |
(三)传统监管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综合监管仍有待完善 |
二、行业监管问题的完善 |
(一)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完善信用监管和综合监管 |
(二)贯彻政府适度监管原则 |
第三节 完善行业纠纷化解机制 |
一、行业纠纷化解存在的问题 |
(一)行业调解组织主要靠公权力推动,公信力有待加强 |
(二)行业调解制度的认同度不高,导致利用率过低 |
(三)行业调解的成功率不高,没有实质性发挥作用 |
(四)行业调解程序和行业仲裁等相关法律制度缺失 |
二、行业纠纷化解问题的完善 |
(一)完善行业调解制度 |
(二)健全行业仲裁制度 |
(三)鼓励行业组织制定标准化法律文本,预防行业纠纷的产生 |
第四节 完善行业自治机制 |
一、行业自治存在的问题 |
(一)立法和政策上重行业自律,轻行业自治 |
(二)行业协会自治权力不够 |
(三)不利于行业自治的固有缺陷难以根除 |
二、行业自治问题的完善 |
(一)将立法上的“行业自律”修改为“行业自治” |
(二)政府彻底退出行业协会的运作 |
(三)赋予行业协会完整的自治权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主要行业法律的梳理 |
附录 B 国务院行政审批改革政策性文件清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10)DF公司液化石油气储罐改造项目安全预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有关安全评价方法应用的研究 |
二、有关火灾爆炸泄漏事故的研究 |
三、有关重大危险源辨识的研究 |
四、有关多重评价因素的研究 |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主要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安全评价理论及方法 |
第一节 安全评价理论 |
一、系统相关性理论 |
二、类比推理理论 |
三、事故致因理论 |
四、安全经济学理论 |
第二节 安全评价方法 |
一、安全检查表法 |
二、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法 |
三、故障树分析法 |
四、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 |
第三章 项目危险因素识别 |
第一节 总体概况 |
一、DF公司及改造项目情况 |
二、液化石油气储罐参数 |
三、生产主要工艺流程 |
第二节 液化石油气危险特性识别 |
一、理化性质 |
二、危险特性 |
第三节 生产过程危险因素识别 |
一、危险因素分类与确定 |
二、主要危险因素 |
三、次要危险因素 |
第四节 重大危险源辨识 |
一、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
二、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辨识 |
三、辨识结果 |
第四章 项目安全预评价 |
第一节 总图布置和设施设备评价 |
一、总图布置 |
二、设施设备 |
三、评价结果 |
第二节 安全管理评价 |
一、安全管理要求 |
二、层次结构模型 |
三、评价因素权重 |
四、模糊评价等级 |
五、模糊评价 |
六、评价结果 |
第三节 火灾爆炸事故原因评价 |
一、故障树 |
二、最小割集 |
三、结构重要度 |
四、评价结果 |
第四节 火灾爆炸事故后果评价 |
一、火灾爆炸危险指数 |
二、暴露区域面积 |
三、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 |
四、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 |
五、评价结果 |
第五节 对策建议 |
一、改进总图布置和设施设备 |
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
三、火灾爆炸事故的防范与控制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致谢 |
四、特种设备安全指数明显提升(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层次灰色关联分析的电梯维保效果评价研究[D]. 杨文秀.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研究[D]. 崔立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聚合系统属性和管理状态的非煤矿山适时风险评估模型[D]. 李文. 武汉科技大学, 2020(01)
- [4]我国高层住宅“三无”电梯安全监管问题研究 ——以HG区为例[D]. 董珉延.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7)
- [5]H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研究[D]. 郝赫.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1)
- [6]基于风险的天然气站场管道在线检验方案优化研究[D]. 柯向前.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GC特检公司竞争战略研究[D]. 罗嘉欣.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8]在役大型游乐设施健康评价及预防维修方法研究[D]. 刘渊.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1)
- [9]行业法治研究[D]. 刘刚. 吉林大学, 2019(02)
- [10]DF公司液化石油气储罐改造项目安全预评价研究[D]. 张洪涛. 青岛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