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中医医院骨伤科 四川乐山 614000)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联合腰部功能锻炼治疗腰肌劳损的效果。方法:将腰肌劳损患者按中医辩证分型内服中药并结合腰部中药熏洗治疗、活血散外敷治疗和腰部肌肉功能锻炼。治疗结束后进行疼痛(NRS法)、临床效果、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临床数据对比分析,并随访。结论:中医联合腰部功能锻炼治疗腰肌劳损效果显著。
【关键词】中医;功能锻炼;腰肌劳损
【中图分类号】R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2-0107-03
腰肌劳损,是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患病率为23.5%,占腰腿痛患者的80%,复发率高达60%~80%,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劳动力的损失[1]。腰肌劳损也是骨科门诊最常见的疾病,是下腰痛的常见病证之一,其发病率占腰痛的70%[2]。由此可看出,腰肌劳损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我们采用中药内服加熏洗和自制中药活血散外敷联合腰部功能锻炼治疗腰肌劳损,观察治疗效果。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18年7月收治的55例腰肌劳损患者为研究对象。男39例,女16例,年龄29~71岁,平均年龄(48.52±7.31)岁,病程1个月~2年,平均病程(1.63±0.32)年。在中医辩证分型中寒湿型13例,湿热型13例,肾虚型 15例,淤血型14例。
1.2 诊断及辩证分型标准
依据《中医辩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3]。(1)腰痛反复发作,日间劳累加重,休息后可减轻时轻时重;(2)一侧或两侧骶棘肌轻度压痛,腰腿活动一般无明显障碍,无腰椎深压痛;(3)神经系统检查:伸肌肌力正常,小腿及踝足部感觉正常,直腿抬高试验(+/-);(4)影像学检查:无腰椎椎体及椎间盘明显器质性改变[4]。(5)年龄29~71岁,并自愿参加本次试验。(6)且符合《实用骨科学》关于腰肌劳损诊断标准[5]。
(1)寒湿型证见:腰部冷痛,静卧不减,阴雨天加重。舌苔白腻,脉沉。(2)湿热型证见:腰痛处伴有热感,热天或雨天疼痛加重,活动后可减轻,尿赤。舌苔黄腻,脉滑数。(3)肾虚型证见:腰痛酸软,喜按喜揉,足膝无力,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喜暖怕冷,手足不温、常反复发作。脉沉细或细数。(4)淤血型证见:痛有定处,如锥如刺,俯仰不利,日轻夜重。
1.3 排除标准
排除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脊柱畸形病变患者;腰椎滑脱患者;排除其他内科疾病导致的腰痛患者;排除妊娠、哺乳期、精神障碍患者;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以及对本组药物有明确过敏及禁忌者。
1.4 治疗方法
1.4.1内服中药 根据中医辩证分型。寒湿型:独活寄生汤,散寒祛温,温通经络;湿热型:四妙汤,清热利湿,舒筋通络;肾虚型:肾气丸加减,清热利湿;淤血型:身痛逐淤汤加减,行气活血、舒筋祛瘀。一日三次,每次一剂,一剂200ml。
1.4.2中药熏洗患处 采用我院骨科协议处方:海桐皮、透骨草、白芷、伸筋草、乳香、没药、当归、川芎、红花、艾叶等16种中药。每剂药加水煎熬,浓缩为150ml*4袋。用时每袋加清水稀释至1000~1500ml,放入专用治疗仪即可。加热至喷头喷气后对准患处皮肤,治疗时间30min/次,一日一次,共14天。本处方为外用制剂,禁止口服。
1.4.3活血散外敷 采用我院骨科协议处方:制马钱、制川乌、制草乌、小茴、肉桂、川牛膝、羌活、青黛各、红花、续断、川芎、紫荆皮等26种中药。研制成末,以温开水进行调制,均匀涂抹于棉垫上,熏洗治疗结束后敷贴于患处。外敷8~12h/次,一日一次,共14天。本处方为外用制剂,禁止口服。
1.4.4腰背部肌肉功能锻炼 a、前屈后伸:两腿与肩同宽,双手叉腰,做腰部前屈和后伸各5次~10次。b、双手攀足:全身直立放松,两腿微微分开,先两臂上举,身体后仰,尽量达到后仰的最大程度。稍停片刻,身体前屈,双手下移,让手尽可能触及双脚,再稍停,然后恢复原来体位。连续做10次~15次。身体前屈时,两腿不可弯曲。老年人或高血压患者,弯腰时动作要慢。c、转胯回旋:两腿开立,稍宽于肩,双手叉腰,以腰为中轴,胯先按顺时针再逆时针方向作水平转动,速度由慢到快,旋转的幅度由小到大,反复各做10次~20次。d、拱桥式:仰卧床上,双腿屈曲,以双足、双肘和后头部为支点(5点支撑),用力将臀部抬高,如拱桥状,保持10~20秒,重复20次/组,2~3组/天。随着锻炼的进展,可将双臂放于胸前,仅以双足和后头部为支点(3点支撑)来进行锻炼,保持10~20秒,重复20次/组,2~3组/天。e、飞燕点水法:俯卧与硬板床上,头,双上肢,双下肢后伸,腹部接触床的面积尽量小,呈飞燕状。保持10~20秒,重复20次/组,2~3组/天。
1.5 评估标准
1.5.1疼痛评估 数字评定量表(Number Rating Scale,NRS)。这种方法较 VAS 简便,评估费时短,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和理解,适用于疼痛治疗前后的疗效对比[6]。疼痛评分由0~10组成,其中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评分越高,疼痛程度越大。
1.5.2临床疗效评估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软组织损伤的疗效评定标准制定[7]。疗效等级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4个等级,即: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痊愈:腰痛症状消失,腰部活动自如。显效:腰痛症状明显减轻,腰部活动功能基本恢复,能参加正常活动和工作。有效:腰痛症状稍有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有所改善,但能参加正常活动和工作。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症状未改善。
1.5.3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 根据试验对象实际情况本实验采用郑光新等[8],翻译的中文版ODI问卷调查方式,主要在疼痛强度、生活自理、提物、步行、坐位、站立、干扰睡眠、社会生活、旅游共9个方面进行评价,每个方面1个问题,每个问题有6个选项,分别对应0~5分。计算受试者评价总分占全部项目最高分总分(如完成全部9个项目最高分为45分)的百分比,即为ODI分值。最低为0即正常,越接近100%则功能障碍越严重[9]。ODI被翻译成24个语言/文化版本,成为国际上评价腰痛患者功能障碍最常用的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信度和灵敏度[10]。因此本试验采用ODI量表来评价腰肌劳损患者的功能障碍程度。
1.6 观察指标
对比试验对象治疗前后疼痛(NRS法)、临床疗效以及功能障碍(ODI评分法)的差异。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统计,通过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以t检验,采用率(%)表示计数数据,以卡方检验,若P<0.05,代表治疗前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前后疼痛数据对比
治疗后疼痛数据降低,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由于腰肌劳损本身病理特点和治疗方法所限,使得本病容易复发,治疗棘手,西医常规给予消炎镇痛药,但存在消化道副反应甚至出血等副作用,而且治疗作用不持久,单纯的按摩、理疗也存在作用时间短暂、容易反复等问题[11]。本实验通过中医疗法和腰部功能锻炼相结合的内外同治的方法,或可避免上述的问题。根据腰肌劳损中医辩证分型口服中药起到调理脏腑、补肝健脾、强健筋骨、活血行气、镇痛除痹等作用。多数学者认为,熏蒸疗法利于药力吸收,且能加速集体新陈代谢,它也是中医传统外治法之一,现代医学也表明,这种温热性刺激能增强循环代谢,缓解平滑肌痉挛,利于机体吸收血肿、炎症等病理性产物,对减轻疼痛和促进腰部功能恢复效果较好.能够促进腰部积年劳损康复。[12-14]
中药外敷也是外治法之一,药物直接作用于相应的部位,通过皮肤吸收或者刺激相应的穴位达到舒筋通络、去瘀生新、消肿止痛等功效。适当的腰部功能锻炼能够缓解腰部肌肉紧张或痉挛,减轻疼痛,可增强腰腹肌肌力及肌耐力,加强腰椎的外在稳定性,减轻腰椎负荷,改善小关节不正常关系,促进腰部血液循环,降低炎性致痛物及代谢产物的蓄积,加速损伤修复。
本文结果提示,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与治疗前比较,疼痛程度显著降低,腰部疼痛有显著缓解;腰部功能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腰部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充分说明了本文采用的中药内服、腰部锻炼和外敷中药综合方法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曾楚华,胡玉萍,袁德培.苗医弹筋法治疗腰肌劳损的理论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8):1602-1603.
[2]安晶晶,宁宁.下腰痛的流行病学最新研究进展[A].全国第10届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2008-05.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
[4]叶启彬·腰肌劳损的发病机制与防治[J].武警医学,2017,28(11):1081-1084.
[5]胥少汀,葛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681-1685.
[6]继军,陆小英,赵存凤,等.数字疼痛量表和描述疼痛量表的相关性研究和改进[J].现代临床护理,2002,8(9):657-659.
[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42-391.
[8]郑光新,赵晓鸥,刘广林,等.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腰痛患者的可信性[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2, 12(1):13-15.?
[9] Fairbank JC, Pynsent PB. The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Spine(Phila Pa 1976),2000,25(22):2940-2952.
[10] Sánchez-Zuriaga D, López-Pascual J,Garrido-Jaén D,et al.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a new objective tool for low back pain functional assess-ment.Spine(Phila Pa 1976),2011,36(16):1279-1288.
[11]安宏.中医治疗腰肌劳损的研究进展[N].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0,27(5):139-140.
[12]樊一桦,姜鉴航,张强,等.中药外用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研究进展[J].吉林中医药,2016,36(12):1295-1298.
[13]王禹,郜贺,戚晓楠,等.中医熨法治疗腰肌劳损的Meta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6):1317-1319.
[14]汪德龙,汪泓.腰肌劳损的中医病机及运用汉磁隔物灸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观察[J].环球中医药,2014,7(S1):45-46.
论文作者:朱思静,陈勇,杨潺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腰肌劳损论文; 腰部论文; 腰痛论文; 疼痛论文; 中药论文; 患者论文; 功能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32期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