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额敏县第三小学 834600
摘 要: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实质是师生生命的交互作用,包括信息互通、思维互接、感情互染、观念互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在完善教学活动和完善个性两个方面共同努力,需要教师全身心的真情投入,有效地促进师生互动。有效的师生互动要具有丰富性、深刻性、双向性和灵活性的特点。近年来,小学语文课堂中师生互动的现状不尽人意:从互动类型上来看,显性互动占主导地位,隐性互动的隐性意义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从互动主体上来看,教师居于权威地位,学生成了被动的接受者;从互动方式上来看,言语互动居多,非言语互动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
关键词:小学课堂 师生互动 有效性 主体地位
随着课改实验的不断深入,“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新课标》对语文教学提出的强调的要求,使师生课堂关系清晰地呈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积极地调整彼此,特别是要发挥学生在互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探究者和学习者。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影响师生双向互动的因素
1.教师提问时不讲策略,设计的问题不符合学生实际。经常听到,有个别老师把“是不是啊?”“对不对啊?”等一些问话当做口头禅来说。不等学生做出反应,便继续自己的“演讲”或者自问自答。弄得学生也不知自己该什么时候举手来回答,所以干脆不举手,等着老师点到自己的名字时才被迫站起来。
2.教师打断学生的回答,挫伤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积极性。一位教师在《井底之蛙》一课的拓展延伸部分,让学生们想像井底之蛙走出井外的情形,大部分学生都是替井底之蛙做了一番“天如此的蓝,地如此的大”之类的感慨。而一位平时在课堂上不十分活跃的孩子,站起来“冒”出了一句:“井底之蛙出来以后,走了几步又返回了井底……”不等她再往下说,老师已经生气的让她坐下吧,还批评她没有志向,真是“井底之蛙” !可第二天,当老师看到这位学生续写的井底之蛙的文章时,才觉得原来自己才是井底之蛙,我们在教学中是否也经常出现类似的问题呢?不过,案例中的教师已“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们是否“意识”到了呢?
3.还有许多教师的因素会导致师生互动的有效性降低。如:教师备课不充分,设计的问题难度太大,学生回答不上,从而影响学生继续思考的积极性;教师本身没有吸引力,授课没有新颖性,难以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等。
二、学生自身的因素
1.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自学能力差。有很多同学没有养成预习课文的习惯,老师讲新课的时候才匆匆去浏览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等弄明白大意,老师强调重点也没听到,要点也没标出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还有一些学生不知道如何做好课前准备,只是简单的读读课文就认为预习好了,不去思考课后习题,也不能提出问题。
2.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课堂上无精打采或违反课堂纪律。许多的学困生会有这种困扰,对于语文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索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玩,教师对于这样的学生常常也会感到头痛,但采取最多的还是打压的方式,来维持班级的秩序和课堂纪律。小学低段效果明显,但高段不但适得其反还会失去教师的威严。
3.学生对各种参考书的依赖,使学生不再动脑筋。在小学高段常会出现这样的一种情况:老师提问课后问题时,同学们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问题,而且全部正确和答案一字不差。但如果问的不是课后问题或换一种方法问,学生们就一片沉寂,面面相觑,答不上来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学生们手中都有各式各样的教材全解,内容很全面,还有课后习题的标准答案。有的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就把答案抄在书上,有的同学等老师提问的时候,干脆把参考书夹在语文书中照着念。谁还去思考呢?教育的实质和目标就变质了。
三、提高的方法
1.创造机制彰显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促进互动。在课堂中,如果老师不注重引导,许多学生会害怕自己被别人发现错误而掩饰自己真实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况。因此,老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建立能促进互动的课堂制度:让每个同学都愿意敞开自己真实的思想,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在老师的指导下实施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师生间更广泛、更深刻的互动。
2.捕捉并重组课堂信息,调整互动。有些教师对教案按部就班,忽视学生的课堂表现,有学生能提出经典的疑问,教师也匆匆带过,怕完不成教学进度。如果教师能善于把学生流露的这些细微之处捕捉到,再加以重组整合,或许可以引发学生们的强烈思考和激烈的讨论。
语文课堂促进师生双主体的教学互动,是教育教学的艺术化与科学化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刘花 《文教资料》.2007年1月号上旬刊第80页。
[2]谢文利 《新课程研究》.2008年7月总第121期。
[3]李文静 《教改创新》.第84页。
[4]刘国权 主编 《小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各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http://www.pep.com.cn。
[6]贾公国 《语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新教育,2009,(2)。
[7]周红红 《考试周刊》.2009年第19期第46页。
论文作者:段玉容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互动论文; 学生论文; 师生论文; 教师论文; 井底之蛙论文; 自己的论文; 老师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