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经纪”张志忠跨省念活“循环经”——建立养猪、沼气、蔬菜、苗木生产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沼气论文,苗木论文,循环经济论文,跨省论文,经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不怕养不好,就怕卖不了”。这是前几年全省养猪大县高平市养猪农民唠叨最多的一句话,可如今这里的养猪人足不出产就可以把自己饲养的猪销往全国各地。一说起这省心事儿,“猪倌”们高兴得合不拢嘴,都说这多亏了“猪经纪”张志忠。
从销售煤到销售猪
张志忠原来是晋城市伯方煤矿的营销员,1999年,他看到养了十几年猪的老父亲和左邻右舍整日为满圈肥猪卖不出去而发愁。他看在眼里,忧在心中,当时想自己走南闯北跑销售,在外结识了不少朋友,如果改行去推销生猪,一定能帮助乡亲们解决卖猪难的问题。
谁知当他提出倒腾生猪的想法后,全家人都不赞同,不愿让他辞去国营企业的铁饭碗,冒着风险去当“猪贩子”。但他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一门心思当起了“猪经纪”,做起了销售生猪的买卖。
打破原有销售格局
张志忠了解到,父亲养的猪销售范围仅局限于本地,12年来没有突破这个格局。老父亲知道“只顾埋头苦干,不看市场销路,只能走进死胡同”。于是凭着年轻人的一股闯劲儿,张志忠只身一人飞广州,跑上海,实地考察了南方许多生猪市场。经过两个多月的实地学习和调查研究,1999年6月,他把第一车生猪运到上海,谁知出师不利,由于初出茅产,到上海的第一车生猪就赔了2000多元。
可这个倔强的小伙子就是不服输。回来以后,张志忠仔细分析总结这次失败的原因:一是生猪品种不优,肉质不好,顾客挑剔;二是销售没有规模,生猪数量太少,顾客不重视,不愿签订单。他意识到,想要打开销路,就要让生猪品质创新改进,销售规模扩大。
为了提高生猪质量,他首先革新技术设备。生猪喂养方式由当初的传统喂养,转变为按照现代化技术标准和要求的工厂流水作业。采用了先进的母猪定位栏、高床分娩栏、育仔栏、全自动饲槽、自动饮水器等设备。其次提高科技含量,立足品种改良。他先后引进法系皮特兰、英系大约克、台系杜洛克、比利时长白等品种。他拿出5万元从北京资源集团买回了最佳配方的专利,获得繁育瘦肉型猪需要的饲料配方。
想要扩大销售规模,首先要扩大生产规模。张志忠垫资320万元建起了16个规模化生猪养殖示范园区,与16户农民达成了合作意向。由公司提供场地、仔猪、设备和防疫,养殖户负责养殖,他负责销售,保证不低于当地市场价格,有多少包销多少。其次,扩大销路。为了给生猪闯出一条营销之路,几年来,张志忠南下北上无数次,搞调研,做推销。这个过程更是让他看到了市场庞大的生猪需求量,也更坚定了他推销生猪的信心和勇气。功夫不负有心人,张志忠凭着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终于打开了国内25个大中型城市的市场之门,成为全省第一个跨省销猪大户,并且建立了外联市场、内联农产的生猪产供销格局。
“公司+农户”进一步扩大规模
当时,张志忠经营的华康猪业有限公司成为养猪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但是单纯从公司生产规模上继续扩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土地紧张、风险等不可控因素,严重影响公司进一步扩大规模。
而“公司+农户”的模式既可以降低投资风险,解决土地紧张等问题,又能扩大生产规模。张志忠说,“高平家家户户有养殖传统,公司发展必须要借助这一优势。”
2002年,高平市政府让质监局、畜牧局等单位牵头制定的全国唯一地方标准《无公害生猪生产标准》开始实施。张志忠说,“‘公司+农产’的前提是必须要有统一的标准。这正好是一个合作的契机,也是促成华康与农户合作的一条重要‘红线’。”
在高平市质监局的帮扶下,华康公司制定了《华康牌无公害生猪饲养标准》和“五统一”管理模式,即统一华康品牌、统一饲养模式、统一防疫管理、统一品种、统一销售。标准化养殖后,很多农户尝到了甜头,农户杨德水的养猪规模扩大到了150多头。
为了应对加入WTO后农产品的竞争与挑战,2002年他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华康”牌生猪商标,成为我省首家注册生猪商标的公司,让活猪贴着商标卖。
2005年,华康生猪通过了农业部等相关检测检验部门的严格检验,取得了国家农业部颁发的我省第一个无公害生猪产品认定证书。同年,取得了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证书,被科技部授予“国家星火科技项目”单位。2006年,“华康”商标被我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山西省著名商标”。
养猪—沼气—种菜循环发展
生猪规模大了,但猪场每天产生的20多吨猪粪,严重污染了环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张志忠从2007年开始,投资500多万元建设500立方米大型沼气站,并且于2009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解决了长期以来的猪粪污染问题。
这个大型沼气站每天处理猪粪20吨,每年生产沼渣沼液2.5万吨,并且年产沼气36万立方米。
沼气供当地所在村800户居民用。农民家家户户用上了清洁能源,每年可以节约煤炭2000吨,让生活变得方便快捷、环保节能。
沼气站产生大量的沼渣沼液也能变废为宝。这些沼渣沼液可以供张志忠所投资500万元建起的200栋蔬菜大棚、200亩苗木基地、2500亩玉米浇灌。通过使用沼渣沼液,大大改善了蔬菜和粮食的品质,大力发展了绿色有机农业。
就这样一步一步,张志忠的华康公司由单项养猪迈向了一个由养猪、沼气、种菜为一体的循环经济养猪模式。
如今,他在广州、上海、包头、北京、太原等城市建立了25个销售网点,成为全省第一个跨省销猪大户。5年为当地农民推销生猪累计22万头,为农民创收1亿多元,以销促养带动了高平市13个乡镇、3个办事处、118个村的1400个农民养猪大户共同发展。
联系电话;0351-4159087
标签:沼气论文; 生猪论文; 张志忠论文; 养猪设备论文; 农民论文; 三农论文; 农业论文; 畜牧业论文; 华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