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中学惠州学校 广东 惠州 516000
摘 要:作为一名老师,欣赏学生是一种素质,更是一门艺术,因为老师的一言一行能改变一个学生,一个善意的微笑能挽救一个学生,一次无意的关爱能够触动一个心灵。
关键词:欣赏 尊重 理解
教育家袁卫星先生曾经说过:“如果一朵花不美,就请欣赏它的叶子;如果叶子不美,就请赞美它的枝干;如果枝干不美,就请赞叹它的根基;如果根基也不能使你产生情感的冲动,那么你总该为它是一株蓬勃的生命而讴歌!” 作为一名老师,欣赏学生是一种素质,更是一门艺术,因为老师的一言一行能改变一个学生,一个善意的微笑能挽救一个学生,一次无意的关爱能够触动一个心灵。
回想起两年前,我刚刚接手当时的初一二班,作为毫无经验的年轻班主任,我感觉到责任重大。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教,尤其是那些行为习惯很糟糕、经常犯错的学生,常常让我焦头烂额。那时的我,年轻气盛,处理事情比较刚性,尤其是遇到班上一些调皮捣蛋的男生,一旦苦心劝告失效之后,便怒从心头起,常常使出以暴制暴的手段。
初一的时候,我们班有个学生叫刘琦,他是开学两周后插班到我班上的。那时我们几个班主任都没人愿意接纳他,我看到他个子矮矮的,白白净净的,挺可爱的样子,一番思考后,让他来到了我的班上。才到班上两天,我就接到科任老师的投诉,说我们班上来了个“祸害”,他每天根本不听课,甚至在课堂上随意扰乱课堂秩序。我走到他的座位一看,桌面上乱七八糟,桌子下面一堆垃圾,每天如此。他的住宿情况也是一团糟,他的床铺从来不整理,脏衣服臭袜子到处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更让我震惊生气的是,他自己还编写了两本带图片的黄色小说在班上传阅。当看到那些污秽下流的图片和语言时,我很难想象这是出自一个年仅12岁的孩子之手。经过调查,更为过分的是,他还和我班上另外一个男生时不时去碰一碰女生的脸,班上的女生对他避而远之,也没有人愿意和他同桌。后来我找他多次谈话,希望他遵守校纪班规,学会尊重别人,认真学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但是他依旧我行我素。有时特别生气的时候,我还会当众责骂他,惩罚他,他就变本加厉地和我顶撞。那时我们的矛盾特别尖锐,记得有一次他犯错我又惩罚了他,他大声哭喊着,说我经常惩罚他,不理解他,看不到他的优点,根本不配当老师。那天到了深夜,等我静下心来,想起他说的那些话,想起他那双流泪的眼睛,我辗转反侧,禁不住问自己:我的教育,究竟想带给学生什么?如果我因为自己是班主任,用强权去一味打压学生,过早地把成年人才有可能有的竞争挫折打击残酷地放在孩子们面前,只是用成绩的好坏来衡量他的好坏,那孩子们还有什么智慧和灵性可言,我的教育还有什么意义呢?
我作为老师没有真正地和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我应该试着改变我的教育方式,让学生真正地心服口服。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和他的妈妈进行了沟通,原来从小他的父母离异,他从幼儿园开始到小学一直读的寄宿学校。妈妈忙于工作经常无暇顾及他,他常常一个人在家,缺少父母的关爱,更没有父母的教育和管理,他就像一株野草,恣意生长。这样的一种教育方式使得他变得更加放任,不思进取,再加上他交友不慎,长期沉溺于手机网络,也给他造成了一些恶劣的影响,相比其他学生他心理上更加敏感脆弱,特别缺乏安全感。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也对他多了一份怜悯。作为他的班主任,我只是看到了他的缺点,急于求成,一味指责他,却没有看到他所经历的一些痛苦。想到这里,我更加强烈地感觉到自己的失职。“没有什么比当众谴责作恶的人更容易,也没有什么比理解他更难。”我开始反思,我决定改变以前的方法,而是从一些细节方面去关心他,去发现他的闪光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这是班主任工作至关重要的一环。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便会激起追求无休止的成功的力量和信心。看到刘琦学习上面不思进取,我上课的时候就走到他面前,课堂上我经常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回答,让他参与到课堂上来。慢慢地,我的课堂上他认真了很多,学习上也取得了一些进步,也很少出现扰乱课堂秩序的事了。看到他在绘画方面的天赋,我让他办黑板报,期末的时候还将他评为“优秀班干部”。慢慢的,他的眼睛里少了一份落寞和无助。虽然,像他这样的孩子不可能指望他一下子获得飞跃的进步,但只要他积极向上,我的工作不就变得很有意义吗?
教育是一门艺术,任何事物都要循序才能渐进。从那次经历之后,我时常告诉自己,欲速则不达,对待学生要有一颗宽容之心,绝对不能操之过急,更加不能简单粗暴。要用热情和真诚去感染他们,以欣赏他们的优点为出发点,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为基础。当我们学会用等待和欣赏的心情看待学生时,就能对学生少一点苛责、少一点失望、少一点冷漠,而多一分理解、多一分信心、多一分亲切。
参考文献
[1]袁卫星《美丽的过程》。
[2]袁卫星“让生命在教育中诗意地栖居”专题讲座。
[3]袁卫星《听袁卫星老师讲课》。
[4]袁卫星《生命课——一个教师的教育手记》。
[5]袁卫星《生命课——一个学生的必修课程》。
论文作者:杨媞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10月总第2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5
标签:学生论文; 班上论文; 让他论文; 老师论文; 课堂论文; 生命论文; 班主任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10月总第2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