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电力体制的深化改革,电力系统中逐渐应用各种先进的电力设备,而我国的电力经济增长模式也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电力运行检修技术是保障电力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工作,传统的检修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技术需求。因此要对电力运行检修技术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力运行检修及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探讨了电力运行检修技术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电力设备;检修管理;风险;对策
引言
如今,随着电力设备状态监测系统以及辅助决策系统的兴起,状态检修成为电力企业设备检修的主流工作模式,国家也对此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为电力企业调整提供了法律依据。然而,由于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目前一部分电力企业的设备检修管理出现了很多问题,未能发挥状态检修的积极作用。因此,对设备检修管理问题及风险进行深入分析,探究有效的处理对策是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1 保证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性
电力设备时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供电的关键。一般包括变压器、电站、配电设备和输电线路等等。电力设备又有一次设备二次设备之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系统性。电力设备运行的最重要的要求之一就是保证期连续性和安全性,如果出现故障或者问题,就会造成电力设备运行受阻,甚至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说,保证电力设备安全运行,非常重要。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保障,也是保证供电工作顺利的保证。更有利于要提高供电效率和供电质量,保证人们生活用电的正常,社会生产用电的正常。在社会高度发展的背景下,在电力生产技术不断提高的前提下,电力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其安全性也就更加重要,对电力设备的检修与管理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此外,注重电力设备安全,也有利于保证设备本身的安全,延长电力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电力生产成本,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电力设备运行过程中,相关管理和检修人员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加深对电力设备的全面了解,从而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和制度,采取科学合理的检修方法,保证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促进电力事业的不断进步。
2 电力设备检修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2.1 检修模式落后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当前电力企业的发展还处于低水平状态,对于电力设备的检修还处于计划检修阶段。就计划检修模式而言,需要维修人员定期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检查,不仅使检修人员无法养成良好的检修习惯,对设备运行故障无法及时发现,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加大工作力度,在人力与物力上均有巨大消耗,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再加上创新力度不足,导致当前设备检修模式无法满足当前电力企业的需求。
2.2 专业检修人才匮乏
电力设备检修并非一件容易的工作,需要专业人员的技术操作。但是,就当前电力设备专业检修人才的配备上,存在着人员素质不高、安全意识不强的问题,同时,许多检修人员在专业知识、工作技能及业务能力等各方面均未达到电力设备检修工作的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检修工作水平的提升。就当前电力设备检修现状而言,急需一批专业的检修人才改进检修质量,以满足不断发展的电力企业的要求。
2.3 信息采集管理不严
随着设备状态监测系统的不断发展,我国多地的电网运行系统都应用了先进的监测技术。在电网运行及检修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信息,这些信息是判断设备状态的重要依据,对检修、维护等工作都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在检修管理上没有认识到状态检修重要性,造成管理工作不细致,导致部分信息没有得到及时保存而丢失,致使状态检修因信息不全而无法制作出判断,或给出的诊断结果不准确,对后续的设备维修等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3 对策
3.1 重视前期资料收集
原始数据在电力设备中是指设备的相关实验数据、状态数据等信息。这些数据信息可以实时掌握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可以解释发现电力设备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在日常生产中,工作人员要学会运用新兴技术手段,依据不同的数据类别,构建相对应的监控体系和数据采集分析体系,以此实现对电力系统设备的原始数据收集和实时监控。
3.2 加强电力设备状态检修
针对当前电力设备检修现状,必须进一步加强检修模式的创新,积极吸取国外先进检修经验,学习先进的检修技术,提升设备检修水平。与计划检修相比,状态检修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对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重视,在设备初始状态,应首先全面了解设备型号及运行特点,保证其运行状态正常。在设备运行状态下,应加强设备运行统计与分析,运用先进的红外线成像技术,测试设备的运行状态,对设备健康情况进行实时掌握。
3.3 加强专业检修人才队伍建设
在电力设备检修工作中,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要想提升电力设备检修水平,就必须重视对专业检修人才队伍的建设。首先,加强对检修人员的业务培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先进的检修技术,同时强化安全意识,促进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其次,完善人员考核机制,对于工作表现优异的检修人员,应予以精神或物质奖励,对于不思进取、态度散漫的人员,予以适当处罚,以此提升其工作积极性。最后,积极引进优秀的专业检修人才,并通过丰厚的薪资待遇、良好的晋升机制吸引更多专业人才的加入。
3.4 建立统一的设备检修信息化系统
3.4.1 制定细致的设备检修计划
电力企业设备状态检修遵循的是从上到下和两级落实的信息化原则,将国家电网企业提出的设备检修指导作为依据,围绕企业自身发展现状与要求,对设备检修任务进行有针对性的落实。基于国家电网企业的正确引导下,安排设置可满足企业自身实际要求的各项设备检修任务,并按照具体的状况对信息化建设进行协调发展与优化布局,落实好企业提出的所有检修措施,努力将规划细化为具有可操作性性质的线检修,从而实现与考核的顺利衔接。
3.4.2 加大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
深入研究主动防御与运维监管先进技术,为信息安全提供充足的保障;开展并不断深化系统软硬件整合,做好系统的优化工作;推广应用公共数据模型,尽早实现数据共享目标;全力强化电力设备状态监测信息分析、处理和挖掘,为辅助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3.4.3 促进网络基础建设
加速设备检修业务与其它所有业务系统的集成。不断跟进国家电网企业的GIS建设,完善企业自己的GIS系统功能,增强软硬件资源的整合力度,并将其作为契机确保设备能够实现标准化,使系统部署具有更高的灵活性,提高服务器的负载能力,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设备管理和检修对电力企业的发展,对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来说至关重要。因此,要全面掌握电力设备运行的实际情况,深刻认识到管理与检修发展的趋势,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检修办法,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电力事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彬斌.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与维护[J/OL].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12):83-84
[2] 陈韶村,潘乐真,陈诚,宋浩.10kV线路运行维护及检修管理方法[J/OL].农村电气化,2017,(09):60
[3] 袁宏图.电力设备检修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及对策[J].通讯世界,2017,(14):177-178.
[4] 张晓东.电力设备检修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及对策[J].黑龙江科学,2017,8(12):54-55.
[5] 邰璐.试析电力设备管理和检修的发展趋势[J].石化技术,2017,24(08):169.
论文作者:董照霞,李立光,魏巍,严建荣,刘秀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3
标签:电力设备论文; 设备论文; 状态论文; 电力论文; 技术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