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湖南郴州 423000)
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术后迟发性出血介入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于我科接受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的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8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术后26例患者出现持续性或间歇性血尿,其中13例患者行介入治疗,重点对介入治疗时机观察及护理要点进行分析。结果 介入栓塞术后2~5 天,肉眼血尿均消失,5~7 天痊愈出院。结论 介入肾动脉栓塞定位准确、止血迅速、创伤小、恢复快而且并发症少,其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肾脏功能,是一种安全可靠治疗肾损伤出血的有效方法,做好术前、术中、术后各项护理是确保介入治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经皮肾镜术;出血;栓塞;护理
肾结石为泌尿系统的常见病,肾结石绝大多数来源于肾脏,多为单侧结石,一般左肾结石比右肾结石多见,可能跟解剖位置有关,多发生于中年,男性较女性为多见,部分肾结石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腰痛。如果结石较大,移动度很小,表现为腰部酸胀不适,或在身体活动增加时有隐痛或钝痛。而较小结石常常引发的绞痛,常骤然发生在腰腹部,呈刀割样剧烈疼痛,阵发性发生。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是治疗肾结石的微创新技术,具有成功率高、痛苦轻、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等优点。缺点是,术后出血是术后经皮肾镜碎石取石的常见并发症,我们科术后肾造瘘夹闭2天至3天,以达到压迫止血的目的。如果患者肾造瘘管伤口敷料有渗血,或导尿管出血多,给予松开夹闭的肾造瘘管,以缓解压力,由于患者的出血方式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因此在对其进行止血处理时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对其健康的影响[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88例肾结石患者,其中男60例,女28例;年龄24岁~68岁,平均36岁;B超及腹部平片(KUB)+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明确诊断右肾结石47例,左肾结石41例;铸型结石6例;合并轻度积水56例,中度及重度积水32例;结石大小2.2 cm×1.2 cm~3.2 cm×2.5 cm;住院时间10d~14 d,平均住院日12 d;所有病人均留置肾造瘘管、尿管、双J管。
1.2 治疗方法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应配合麻醉医师完成对患者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处理,指导并协助其保持截石位,之后为患者常规留置尿管,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固定,之后让患者将体位调整为俯卧位,并使用消毒后的铺巾垫高患者腹部,以彩色B超作为引导,完成对患者目标肾盏的穿刺,针尾出现尿液的时候,应及时完成斑马导丝的放置,使用金属扩张器和静默扩张器分别完成扩张处理,并完成目标通道的建立,我们科常应用钬激光将结石击碎,大块结石应用取石钳钳夹取出,已粉碎的结石自金属鞘冲洗出,术中放置双J管及肾造瘘管,术后常规夹闭肾造瘘管,以起到压迫止血的目的。
1.3 结果
术后出现持续性或间歇性血尿患者26例,其中,13例:患者通过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止血术,效果显著,术后按手术后护理常规,去枕平卧位,栓塞部位用盐袋压迫止血12小时,下肢制动24小时,观察患者有无渗血,尿袋尿液情况,给予生命体征监测,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2]。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根据临床实践,患者对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了解一般较少,其在手术前很容易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增加其手术的风险发生几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需要在术前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详细介绍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优势和特点,并为患者讲解成功治愈的案例,联合患者家属在术前给予其更多关怀和鼓励,让患者建立治愈的信心。
2.1.2 术前准备
常规查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功能,凝血功能、肺功能,做尿培养,静脉泌尿系造影,利于术中精准定位结石的位置,如有异常,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3 介入栓塞术后护理
3.1 介入栓塞术的注意要点
3.1.1 方法
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立即建立静脉输液通路,遵医嘱使用止血药物,补液,夹闭肾造瘘管,牵拉固定止血,同时予以持续膀胱冲洗。当经上述保守治疗无效、出血未停止或仍继续大量出血,急诊在局麻下行介入栓塞治疗。介入栓塞治疗方法为经皮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3]。
3.1.2 结果
13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出血的患者,10例患者经过介入栓塞治疗一次性治愈,2例患者行第二次介入栓塞治疗后治愈,1例患者行第三次介入栓塞治疗后治愈,经过医护共同合作,患者顺利出院。
3.2 护理
3.2.1 心理护理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出血,患者及家属都存在紧张、恐惧心理,以及治疗费用和治疗效果的担忧,责任护士应耐心向其解释、给予心理上的安慰,告知患者及家属进行介入栓塞治疗的必要性和术后的一些成功病历,告知患者这是最理想的补救方法,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促进其配合治疗。
3.2.2 制动
行介入栓塞治疗术后的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患者下肢制动12小时,以盐袋加压穿刺部位,用弹力绑带加压包扎,以穿刺部位不出血或血肿为宜,3天内不下床活动,卧床期间床头抬高不超过30°的斜坡卧位,不可取半坐卧位或坐位,防止患者身体受力至肾脏造瘘处创面及栓塞血管再次出血。肾造瘘管引流液颜色转为清亮,再观察三天,方可逐步下床活动[4]。
3.2.3 观察再次出血的护理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出血行介入栓塞治疗后,还应观察患肢肢端皮肤的温度、色泽和动脉搏动情况。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若发现患者仍然存在腰部胀痛且进行性加重,引流管内引流液颜色转为鲜红色或突然量加大且伴有血块、膀胱填塞症状,失血引起的临床症状未能缓解时,考虑再出血或者栓塞不成功的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予以处理[5]。
4 出院指导
4.1 活动:患者应适当的休息,尽量少参加体力活动以及剧烈的运动,以免患者引发出血。
4.2 饮水:患者多饮水,每天的饮水量保持在2500ml左右,以增加尿量为主,这是预防结石的形成最有效的方法。
4.3 饮食:患者对动物性蛋白摄入过多会增加钙、草酸、尿酸三种肾脏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平时应多吃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少吃糖、浓茶及菠菜(草酸含量高)等食物;高尿酸者限制动物内脏和豆制品等含嘌呤较多的食物;高尿钙者可吃少量的牛奶或乳制品,忌大量高钙饮食。
4.4 定期随访和定期B超复查,了解肾脏功能以及结石是否复发。
参考文献
[1]陈雪莲,陈碧英,吴珍.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出血的观察和护理[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77):381-382.
[2]韩磊,王家平,孙寰,陆发承,邢艺苑,王虹粤. 优质护理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经皮肾镜术后出血中的应用[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6,(07):138-141.
[3]潘翠青,蔡维敏,陈冬燕.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不同时段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海南医学,2015,(04):619-622.
[4]王英. 介入治疗PCNL后迟发性出血的全程护理研究[J]. 成都医学院学报,2015,(01):123-125.
[5]李炳琼,冉维敏.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出血保守治疗和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术的护理[J]. 全科护理,2014,(26):2440-2441.
[6]龚宾宾,梁朝朝,郝宗耀,施浩强,周骏,樊松,江长琴. 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脏感染性结石的疗效分析(附127例报告)[J].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4,(07):567-569.
论文作者:杨燕莺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
标签:患者论文; 栓塞论文; 术后论文; 结石论文; 肾结石论文; 瘘管论文; 碎石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