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安县人民医院 贵州黔南 550400)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在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外科于2015年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6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分组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传统开腹手术组和腹腔镜手术组分别有患者33例。记录两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肿瘤根治指数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小于传统开腹手术组,手术时间、保肛率是长于或高于传统开腹手术组,感染率均低于传统开腹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淋巴结数、切除标本长度和肿瘤远端长度无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使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5-0127-02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普外科疾病,包括结肠癌,直肠癌两种类型,作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病灶是一样的,直肠癌发病率最高,其次是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横结肠是最低的。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高达3/10000,其危险因素复杂,主要与直肠炎性反应、高脂饮食、低纤维饮食等密切相关,但结直肠癌的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于2015年2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6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分组。传统开腹手术组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在61~78岁,平均年龄(69.9±6.5)岁;有直肠病变的10例,升结肠病变5例,横结肠损伤8例,下结肠病变3例,与乙状结肠病变7例。病理期:Ⅰ期10例,Ⅱ期15例,Ⅲ期8例,病程3~13个月,平均(8.7±2.4)个月。腹腔镜手术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在60~77岁,平均(69.4±6.6)岁;有直肠病变8例,升结肠4例,横结肠病变10例,低位结肠病变2例,乙状结肠病变9例。病理分期:Ⅰ期9例,Ⅱ期14例Ⅲ期10例,疾病的持续时间为5~14个月,平均(8.5±2.5)个月。纳入标准:所有结肠癌患者均为原发性肝癌,术前检查无肝、肺远处转移病灶。排除标准:不能按要求完成测量[1];严重的心、脑、肺、肾患者。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我院委员会批准,病人知情同意。
1.2 方法
两组患者根据结直肠病变的特点和部位,分别给予右半结肠切除术、左半结肠切除术、乙状结肠切除术、直肠癌切除术、横结肠切除术、腹部会阴联合切除术等。
传统开腹手术组,采用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遵循相关的原则,注重发掘和减少不必要的损伤挤压,完成对切口的保护,加强血管淋巴组织的清扫,注重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原则。
腹腔镜手术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完成相关孔操作,建立二氧化碳气腹,在腹腔内置入手术器械和腹腔镜置,切除范围和程序基本相同。原发病灶,肠系膜和局部淋巴结尽量去除,减少切除频率,遵循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原则。结肠切缘到达癌灶距离大于10厘米。直肠的远端切口到达病变的焦距大于2cm。注意遵循无瘤操作原理,对血管的动脉和静脉根部进行结扎,淋巴结清扫彻底,从肿瘤的特点出发进行分离和切除,在操作过程中保持柔软,避免不必要的尖锐损伤,注意减少或避免肿瘤挤压的直接接触,完成对肛门功能的保护,保护切口不受污染[2]。
1.3 观察指标
1.3.1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保肛率。
1.3.2观察术后的恢复包括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留置引流管时间、尿管硬结,液体饮食,和时间下床活动。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均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表明,各组间比较采用χ2进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两组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手术相关指标
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开腹手术时间少于传统开腹组。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其手术时间、保肛率更长或者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结直肠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一般发生率每年以2%的速度增加,死亡率也随之上升,在中国恶性肿瘤总死亡率排名上排名第三。甚至在一些城市,结肠癌的死亡率排名达到第二名。自1991第一次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成功以来,腹腔镜技术不断得到更新和发展,并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认可。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性术经过20年的发展,在美国、英国等欧美国家进行了详细的资料研究,其手术的安全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切除病灶的完整性和传统开腹手术效果差不多[3]。腹腔镜使用新技术和器械,更好地实现对血管的精细操作,提高淋巴结清扫的效果。结肠癌手术对脏壁层间隙进行锐性分离,结肠的淋巴引流可由结肠的内脏层封闭在系膜内。结肠癌手术治疗清除脏壁分离精确,充分保证脏筋膜包裹膜的完整切除,充分暴露血管根部,结扎切断,在最大的限度上对淋巴结进行清除。
综上所述,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应用使患者术后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与开腹手术相比能达到良好的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常顺伍,吕云福.扩大右半结肠切除术在梗阻性结肠脾曲肿瘤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5,26(18);2755-2757
[2]Tekkis PP,Senagore AJ,Delaney CP,eI al. Evaluation of Lheteaming CHIVe in laparoscopic colorectal surgery:com-parison of right-sided and left-sided resections[J].AnnSurg,2005,242(1):83-91.
[3]加迪,杨宏,陈蕾,等.全结肠系膜切除应用于腹腔镜 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疗效分析[f].中华肠外科杂志,2014,17(3);268-271
论文作者:邓云学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9
标签:手术论文; 结肠论文; 腹腔镜论文; 患者论文; 结直肠癌论文; 切口论文; 术后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