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模拟民主投票的再思考
马 岭
民主可能导致社会分裂,民主的结果可能违背初衷,民主可能走向独裁,但因此而放弃民主也是不能够被接受的。民主需要必要的调节机制来化解冲突,避免分裂。
陪伴式服务应包含定期服务和不定期指导2种模式。其中,定期服务主要指在陪伴式服务期内,设计团队要按照合同约定,每月(季)固定时间到村指导项目建设,把控项目总体成效;不定期指导主要指设计团队应结合项目推进情况,在项目实施关键环节、重要节点或出现疑难状况时到场进行技术指导,确保项目细节精准。
在课堂上通过模拟投票选择出游地点,已成为笔者教学中的“保留节目”,在由此总结出民主的若干特性之后1,每次在新的班级做新的一轮模拟时,总是还有新的发现,作为“补充”特记录在此。
标准化人员利用PLM系统建立国际、国家、行业和企业标准以及外购件样本数据库,跟踪掌握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和配套厂家产品的最新动态,及时发布,给设计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标准信息服务,避免因标准或配套件信息版本更新不及时或版本过多导致的使用错误。设计人员可以通过标准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厂家等对标准和样本进行检索,系统还提供标准及样本的电子文本在线阅览、下载等功能。
一、民主可能导致社会分裂
有部分同学反思投票的整个过程后发现:“民主看上去是为多数人的利益,但实际上并没有做到矛盾的最小化,有时候还可能使矛盾更尖锐了”;“讨论到最后的环节,主要两派之间,剑拔弩张,大有分裂之嫌疑”,尤其是“集团化”的出现“使矛盾愈加激化”;“民主同样可能滋生矛盾”“极易出现僵持局面”“不仅无助于解决矛盾,还可能增添新的矛盾”;有同学甚至认为:“过度泛滥的民主比集中严苛的集权传统更可怕,人们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无休止的投票游说会导致国家的分崩离析。”
再次,分化的人群形成小团体。在投票过程中,选相同地点的同学很容易形成“一伙人”,随着一轮轮的淘汰,最后只剩下合肥和长白山,由此形成两大阵营(有同学谓之“两大党”),大家的投票开始“有明显和强烈的集团性色彩”,选择的范围缩小了,矛盾也更激烈了。从多次(包括此次)的模拟投票来看,“阵营”的形成大致有两个因素:一是“家乡观念”,两大阵营的骨干分子都是在为自己的家乡拉票,并在此基础上搞“统一战线”,“从长白山扩展至东北地区,从合肥扩大到南方地区”,形成两个集团之间的较劲;二是人缘关系,有同学表示之所以选择甲地,是因为不喜欢乙地的代表,“我不喜欢某某某,不想和某某某报一个城市”,“我就知道你要和我作对”,有些人已经“不是在选择议题,而是在选择阵营”,“这个时候情绪显然并未停留在议题上,而是延伸到了对方身上”,以人划界,认人站队。
不少同学因此感慨,“民主对公民的素质要求很高,如果参与人的能力不足,就不能作出理性的判断,要么盲目投票,要么不知所措。”如“合肥”的异军突起,“反转的原因匪夷所思”,在某同学“制造一个逆袭”这一蛊惑人心的号召下,“一个非常不合理的建议却得到了玩世不恭的多数的支持”,一些人认为既然自己属于少数,自己的意愿难以实现,“转而形成了一种游戏的心理”,希望看到一个“不合常规”的结果出现——许多人最后选择合肥大多是出于一种娱乐心态, 这种心态是否可能被野心家利用呢?……有许多同学感慨“人心难测”,“民意是不好确定的”,“在民主的过程当中,结果往往是令人惊讶的”,“人民确实有好有坏,他们的投票是不能控制的”,“有一些同学不当回事儿,乱投乱选,这说明民主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并进而认识到“民主有一定的风险”。
如何避免民主效率低下、激化矛盾等等弊端?如拉票似乎是民主不可避免的一种形式,但又确实存在相当大的弊端,如哗众取宠、夸大其词、煽动情绪、蛊惑人心、拉帮结派,其效果很可能是“搅局”,是破坏、干扰民主。但因此而放弃民主也是不能被接受的,因此一些同学提出“民主要受到适当的约束”,“民主需要必要的调节机制,避免双方利益冲突过于激烈而铸成的对峙分裂”,以“化解僵局”。
民主的初衷是大家共同决定某个公共领域的事情,但后来可能这个事情本身已经不重要了,“小团体”的胜利被放在了第一位,只要我们能赢,就不惜代价,甚至不择手段。那些最初未选甲乙两地而是后来“加入”甲或乙阵营的人坦言,“最终当我们为了达成一个结果而不得不集团化、一致化的时候,我们发现,结果与你最初想法相去甚远”,有些人加入到新阵营后仍然积极活跃(也有些人此时变得消极被动),“最后为长白山或合肥的争夺战而费尽心思拉票”,“自己原本想要表达的愿望却抹杀了”。不少同学都发现,这种“因人群聚集而产生的一种群体情感”,很容易淹没“自己本身的想法,作出违背自我理性的判断”,使一些同学“放弃了自己的一部分利益,后来的每一次集团扩大实际上都在进行这样的过程”。选择去哪里秋游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赢!要按我们的意志办!我们要说了算!我们必须是胜利者!……此时许多个人的意愿被这种“集体主义”的需要吸收了(且心甘情愿),集体显示出一种吞噬个人意志的能量。但集体并非只是“榨取”个人,它也给个人提供好处,比如安全感,“民众天然具有从众、幕强的倾向”,“那些一起卖力宣传吉林或合肥的人未必都是最喜欢吉林合肥的,只是因为结成帮派是非常安全的,如果你最想去辽宁,你觉得吉林也还可以,至少不讨厌;但你无法接受合肥,在吉林的支持者已经具有一定规模时,最安全的选择就是加入。”
中间派也可能是少数人,有的少数派有自己的明确选择,他们不易被拉拢,“偏好强烈,选择坚定”,至始至终,但他们并不热衷于搞宣传,“可能是性格使然,他们不愿意去拉拢别人”,只是默默坚持自己的选择(如选择黄果树的同学),因此他们对局势基本没有影响,“民主并不太考虑这些少数人的意见”,“他们被分隔于局势之外”。还有一些少数弃权票,“他们是对民主不耐烦的人,对眼前的决议并不关心,对一轮又一轮的投票感到不耐烦,把票投给了图书馆,以此表达无声的抗议”,但“在最后相持不下的时候,决定最终结果的反而成了这些少数人”,因为这几张选票决定了哪一方可能过半数,“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明明规则是少数服从多数,但最后决定局势的却可能是少数人”。因此这类少数派在一定的条件下(两大阵营势均力敌且不分胜负时),有可能成为“关键的少数”,“决定性的少数”,此时他们是可能打破僵局的人。
我先不知道对你称呼什么好些?一个青年可以在他敬爱的姑娘前面叫名字么?我想,你有少年人底理性和勇敢,你还是做我底弟弟罢。
此外,民主过程的冗长繁琐也导致一些人对投票的内容不再关心,转而把“尽快结束投票”放在首位,“大家最后都被这一民主活动搞得精疲力尽,渴望尽快出现一个最终结果”,“我身边的一位同学就放弃了自己的选择转投长白山,以期快点结束”。“一些选民为节省时间而不得不跟风选择,以便尽快有一个选举结果”,这时候人们往往将“初心”抛在了脑后,民主因此而“走样”“串味”。
2.以人为本、服务为先,是“枫桥经验”创新发展的精神要义。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扭住做好群众工作这条主线,关注民情、改善民生、发展民主、维护民安、促进民和,这有力提升了社会结构的韧性和延展性,扩大了社会张力,凝聚了党心,赢得了民心。
二、民主的结果可能违背初衷
其次是人群出现分化。几轮投票后人群很快开始分化,大致有积极分子、中间派和冷漠派三类。积极分子人数不多,但立场鲜明,且有宣传鼓动的热情和能力。多数人往往属于中间派,摇摆不定,是被积极分子争取的对象,“那些优惠条件不太可能吸引对方的坚定分子,但很可能吸引到去哪里都无所谓的同学”,于是这场投票演变成“拉拢中间投票人的本事的比拼”,“形成多数人的利益集团的过程,很大程度上是获得中间派的支持”,“比拼拉拢能力,能力强的获胜也许也是一种公平”。正因为中间派没有坚定的立场,所以虽然人数众多却容易被各个击破,但他们的选票如果集中流向某处,胜负将很快显现,不会出现僵局(但可能出现多数人的暴政)。
当两大阵营形成后,矛盾可能更集中、也更尖锐化,如果彼此互不妥协,就很可能形成僵局。
三、民主可能走向独裁
有同学意识到,如果民主“议而不决”的过程太长,“人民的厌倦情绪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民主效率的低下可能会损害选民的积极性,此时如果“有一个有影响力的同学站出来说他能够尽快结束投票,大家有没有可能会授权于他?比方说,像希特勒一样的人当选?”还有同学听到那些蛊惑人心的宣传后,“我心中突然蹦出一个想法,把我吓了一跳,邪教组织不也是这样的吗?我想我们班的同学洗脑能力肯定比不上那些邪教组织的宣传者,但他们依旧能煽动其他同学改选”……
那么,民主是怎么激化矛盾的?
四、改进建议
首先是情绪化的出现。第一轮投票时大家都还是比较认真、平和的,投票时考虑的是“自己真正想去的地方”,发言也基本上能够“客观陈述,各抒己见”;但“淘汰少数”作为民主运作的机制使得人们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小(“淘汰少数”是淘汰少数人的方案,而不是淘汰少数人本身),随着票数较少的地点不断出局,被淘汰的同学开始产生抵触情绪,而票数领先的同学则更加卖力地宣传、拉票;“几轮过后便开始有人情关系,甚至被一种不服输的执念引导”,有同学收集对方的负面新闻,并伴有“人身攻击”,“一些激进的同学觉得非要按照他的意思来不可”,煽动式的演讲、夸大其词、有贿选嫌疑的拉票(如免费导游、包吃包住等虚假承诺)开始出现,“越来越激进,个人情绪越来越激烈”,“越到最后越极端”,几乎到了势不两立的程度,出现了“情绪不能控制,或者说被情绪控制”的场面,“尤其是对一个问题的立场相反、且相反的人数相近的时候,最容易爆发激烈的辩论”,甚至出现了一些蛮不讲理的针锋相对,颇有吵架的气势”,从中可初步窥见到“疯狂民众的危害”。双方坚定分子的不妥协精神是导致僵局出现的重要因素,以小见大,现实生活中越是意志坚定、有思想、有头脑的精英分子,越可能固执己见,自命不凡,精英可能比大众更易激起矛盾、导致僵局。
从同学们提出的具体措施来看,一些人仍然坚持民主机制,但认为出现僵局时可以暂缓进行,“民主应先暂停,改期再继续进行”,“应当引入专家的咨询”,“先由精英对各种情况,利弊得失进行透彻的分析,再依据多数决定显然是比较完美的”。也有部分同学表示此时应发挥“领导人”的作用:“在多轮投票难分高低的情况下,可以由班主任来进行决策,以免民主的效率太低”,“可由班委来进行决定,提高决策的效率”;“领导者也应当帮助民主参与者提高水平,给予指导和支持,应有精英的引导,但又不是干涉。”“可以由少数几个人事先讨论决定之后,向大家公布说明情况”,“在现实中也可以考虑将首长制和合议制相结合”,还有的同学建议“直接由老师或学校安排,这未必是违背民主的,只要事先征求了同学们的意见”。有同学指出,要设计一系列法律程序来制约意气用事,如宣传拉票是可以的,但法律应禁止虚假宣传,禁止人身攻击;拉帮结派也是难以避免的,但法律应禁止拉帮结派后实施违法行为;在出现僵局时应有最后决定的人或机构;2当一方以微弱多数险胜时,另一方要“服输”,因为民主往往还会提供“翻身”的机会,僵局也就此化解,但如果不服输而诉诸暴力,民主就会走向死亡。
有些听力练习和测试材料,为了降低听力难度,提供了词汇表,词汇表中的单词和短语可以提供一些信息,帮助理解将要听到的材料。
投票活动改变了许多同学对民主的美好“幻想”,以前“对民主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只有朦胧的意识”,“我印象中的民主是平和的,是能够较好得出大多数人满意的结果的”,本以为选出一个过半数的地方是件很容易的事,“但整整两个多小时我们都没能完成任务”,“以前民主在我心里是一个完美的制度,它似乎能解决所有分歧,因为它能体现所有人的意志,保证所有人的利益。我还常常认为失败的政策都是因为没有做到民主,或者说是因为间接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人人都喜欢民主吗?从前我对这个问题是毋庸置疑的,谁会不喜欢为自己做主呢?但课堂上显示的情况却并非如此。” 通过模拟投票,有的同学对民主产生了怀疑,3也有的同学更坚定了民主的信念:“因为民主制度下,即使有一些事是我不想参与的,我也可以选择弃权。但如果制度不是民主的,我就无法干预自己想参与的、在乎的那些事。”有的人不关心这一次的投票内容,但下一次的投票很可能就会关注,“眼前的这一次是关心的事物,下一次也可能不是”,因此总体上看民主“对所有人都是最好的选择”。“民主有很好的表达,……从过程上看它尽可能地照顾到了所有人的表达,这是其他体制难以实现的”;“民主绝对不是完美的万能的,但是我们依旧需要它。”
1. 参见马岭:品味民主——记一堂“模拟民主投票”课,《法学教育研究》第9卷,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
2. 有同学认为这个民主试验最大的遗憾就是其“虚拟性”,“我们的手里并没有真的班费用来出游,所有投票和辩论都像是一场虚拟游戏,也就加剧了投票时的不理性,增大了选票与真实意愿的偏差。试想一下,如果这是真的是公费出游的话,怎么会有那么多人想回自己的家乡呢?怎么会有那么多人拒绝出游而选择图书馆呢?因为决策是假的,所以大家的选票参加了很多个人情感和猎奇心理。” 但这也帮助大家认识到虚假投票可能引发的后果。
3. 在若干年前的一次成人班上,一位有过几年工作经验的同学最后大发雷霆,对民主予以“痛斥”。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尚国敏
标签:民主投票论文; 模拟论文; 社会分裂论文; 独裁论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