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因素及防控对策陈亚栋论文_陈亚栋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因素及防控对策陈亚栋论文_陈亚栋

陈亚栋

(富凯建设集团,天津 300350)

摘要:随着我国城乡建设的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也在不断地增加,建筑行业已经成为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经常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威胁到了现场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也影响了建筑施工的质量。为了减少建筑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需要进一步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因素;防控对策

引言

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作业需要大量的施工人员,且建筑工程具有投资大、工期长、施工作业复杂、技术性高等特点,加上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欠缺、专业性有限、施工现场环境恶劣等因素,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现场施工安全事故的管理,为现场施工作业人员提供安全保障,降低建筑施工风险,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

1 提高安全施工重要性的认识

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再提高施工效率才是促进建筑企业稳步发展的根本之道。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强调安全管理的经济效益看不见摸不着,只有在发生事故的时候才能让人深刻体会到它的价值,因此很容易让人走入误区:对安全的投入是无用的。一起安全事故,首先就是人员的伤害、财产损失,然后必然是停工整顿,严重的可能就断了企业的前途。因此,重视安全,做好安全施工,除了能保证工程的顺利完工,还能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对安全的投入是物超所值的。

2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事故因素

2.1 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

在大多数建筑行业中,建筑企业追求施工进度与质量,忽视对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导致一系列的安全事故频繁的发生。建筑企业对安全事故管理的认识不足,缺乏明确的安全管理制度,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约束,造成的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其次,管理人员缺乏安全保障意识。有时为了节约经费开支,在施工现场不设置安全保障设备,或者只是配置简陋的安全工具。有时又过度追求效率追求利润,打破员工的正常操作,过度生产导致安全隐患。

2.2 建筑企业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不到位

许多企业以“生产是第一发展力”为借口,忽略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导致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设备不到位,增添了安全隐患。为了快速完工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部分企业将用于投入安全防护的资金用在了生产方面,或是直接偷工减料,不给施工人员配备安全防护设备或者安全设备质量不过关。例如,有些施工场地没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栏或者防护栏质量差,给施工安全带来了巨大隐患。另外,施工的安全设备不完备也会给施工人员带来很大的挑战,加大施工难度,延误施工进程,最终造成经济损失的还是企业自身。

2.3施工单位不够重视安全管理工作

到目前为止,还有部分施工单位没有认识到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没有理解这项工作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缺乏相应的风险预防和控制的意识,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某些施工单位管理者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管理思维还比较局限,认为建筑行业肯定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即使进行了安全管理也无法保障不发生安全事故,没有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部分施工单位参与的项目并没有出现安全事故,导致施工单位不注重安全管理工作。然而一段时间内没有出现安全事故并不能排除安全隐患的存在,如果不进行有效的管理,一旦发生安全事故,造成的后果将十分严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防控措施

3.1提高施工单位的重视程度

要想切实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就需加强施工单位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改变施工单位对风险管理传统的看法,使其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保障各项风险管理工作的具体落实。在加强重视的同时,施工单位也要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带来的具体作用及经济效益,在施工单位文化中融入风险管理的思想及风险管理的意识,对施工单位中上至管理者,下至工作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进行提高。

3.2 保证安全防护设备到位

安全防护设备是施工时必不可少的,当安全事故发生时,能够发挥关键作用。企业应给每位施工人员下发相应的安全设备,在护具上和心理上给予安全支持,并教会施工人员如何正确地使用安全防护设备。除了施工人员自身,还要注意对施工现场保护,及时安装安全防护栏,注意保护现场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对所有人负责,发生意外时,争取将损失降到最低。此外,企业所使用的防护设备要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并结合科技产物不断进行完善,比如人员的管理及培训采用实名制,安全帽采用二维码记录人员信息,现场的监管采用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基坑检测、塔吊防碰撞系统,外架监控系统等等。同样的,在对安全防护设备进行安装时,也要采用符合具体施工现场情况的新型安装设备,安装完成后还要引进先进的管理办法进行后期的维护工作

3.3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安全保障体系

3.3.1 加强安全施工的监管力度

对项目领导和责任人员进行管理能力训练,考核分包商的资质,考核施工人员的上岗资格。各级安全主管部门应加大力度对安全施工进行检查,检查方法可以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督促项目施工人员安全生产。及时有效的安全监察,可以把安全隐患和危险消除在萌芽之中,避免危险带来的人身和财产的损害,对检查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吸取经验,弥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及时完善监管体系。

3.3.2 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的各项布置应科学合理,符合安全规定。防护设备安装到位,危险作业区域应悬挂警示牌,消防设施和水源应能随时有效的利用。对进入施工现场的设备,必须先进行安全监测,没有问题后再进入,施工设备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检测,陈旧老化设备及时更新,操作人员在使用设备时一定要按规定进行操作,对各类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合格后上岗,这样能有效的避免因机械故障造成的安全事故。

3.4抓好安全教育、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对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员工做好三级安全教育,在进行安全教育时要结合多种形式来开展,激发相关人员对生产的热情,能够真正做到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在开工前要说明安全注意事项,做好安全生产标语和标志;对采用的新工艺、新方法、作业要点、容易出现事故的问题应进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交底过程中务必要有具体、明确、针对性强的特点,让从业人员能够了解和掌握作业项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需要注意事项,减少违规操作所带来的事故隐患,做好开工前期、施工中期、施工后期的预防评价工作,始终贯彻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重要方针。

3.5提升业务能力

在建立施工安全预警管理体制之前,我们首先要对安全管理人员、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以用来提升其业务管理能力,因为预警体制的建立不仅需要相关人员有拥有现场管理知识、熟知现场施工工序,还需要其掌握系统工程、动态控制方法等原理,运用其分析出事故事件可能发生的原因。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运用的安全系统工程方法有 PHA、HAZOP、FTA、AHP 等方法,这些较为先进的管理、分析方法老一辈的建筑人对其并不了解,因为多数老一辈建筑人是“半路出家”,更不用说运用,所以提升业务能力尤为重要。

结语

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是一项具有安全风险的一项职业,做好安全风险的防控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施工人员提供安全保障。建筑企业应建立专业的安全事故防控小组,组织专业性强、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现场施工的检查与安全事故的控制,并组织施工人员定期的进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完善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以保障现场施工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付小琨.浅谈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综合评价[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10).

[2]秦朝辉.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探讨[J].江西建材,2016(02).

[3]李 娟.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与控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9).

论文作者:陈亚栋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住宅设施》2018年1月下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因素及防控对策陈亚栋论文_陈亚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