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探讨论文_张莉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探讨论文_张莉

张莉 (湖北省黄石普仁医院 435000)

【摘要】目的 探讨骨筋膜室综合症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12例骨筋膜室综合症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出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12例患者患肢感觉运动恢复良好,切口愈合良好,无截肢病例,均康复出院。结论 对于骨筋膜室综合症患者早期发现潜在的危险,采取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骨筋膜室综合症 切开减压术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2-0200-01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由骨、骨筋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1] 。是临床常见且较严重的创伤并发症,多发生在前臂掌侧和小腿。一旦确诊,必须立刻行切开减压术。如不及时诊断和处理,会造成肢体残废,甚至危及生命。骨筋膜室综合征可由骨折、挤压伤等引起,我科自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共收治四肢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症的患者12例,确诊后即行切开减压术,术后给予良好的监护和护理,患者肢体功能均恢复良好而出院,现将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12例,其中男10例,女2例,年龄18-45岁,均为外伤病人,其中下肢伤7例,上肢伤3例;术前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12例。

1.2 治疗方法 l2例患者确诊后均行切开减压术,术后给予抗炎、消肿、改善血液循环、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

2 护理方法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评估病人心理状态、病史及病情。入院时患者心理处于高度的紧张、恐惧状态,护士应主动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患者尽快熟悉环境,以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2]。护理操作要轻、熟、准、稳,以增加患者的信任感。

2.1.2全身情况的观察 如出现体温升高,脉率加快,血压下降,白细胞增多,肌红蛋白血症及肌红蛋白尿,提示病情发展至休克、肢体严重缺血,致大部分肌肉坏死。

2.1.3疼痛的观察 疼痛是骨筋膜室综合症最早出现的症状,疼痛特点:持续的、广泛的、剧烈的、进行性的疼痛,同时可出现感觉麻木或消失。不会因骨折的复位固定减轻。

2.1.4患肢肿胀程度的观察 肿胀的程度与创伤的程度、血管分布的部位有关[3] 。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轻度肿胀时皮纹消失,肿胀及疼痛不明显,触诊时压痛不明显,不影响肢体的功能活动;中度肿胀时,患肢皮纹消失,皮肤发光,局部因肿胀引起疼痛明显,可影响肢体的功能活动;重度肿胀时可有张力性水泡形成,触诊时局部严重压痛,受累的肢体变硬无弹性。肌肉呈坚硬束条,甚至呈圆筒状僵硬,严重影响肢体功能活动。至晚期神经功能丧失后,感觉消失不再疼痛。

2.1.5患肢循环情况的观察 密切观察患肢皮肤的颜色、感觉、温度、充盈反应。早期皮肤略红,温度稍高,当室内压进一步增高,血液循环严重障碍时,患肢皮温下降甚至冰凉,肢端皮肤苍白或呈大理石花纹样。通常每l5-30min检查一次患肢的末梢动脉搏动情况,并与健侧肢体对比。当动脉搏动无法触及,疼痛消失,则可能是血管损伤或已到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晚期。

2.1.6术前禁忌 抬高患肢、热敷、红外照射、按摩等均为术前禁忌。抬高患肢使小动脉关闭,加重组织缺血,一旦骨筋膜室内压力明显升高时,抬高患肢并不能增加静脉灌注压。患肢局部热敷或红外照射,由于骨筋膜室内血运障碍,再增加局部温度,会使局部组织耗氧量增加,从而加速组织坏死。局部软组织按摩,不能使骨筋膜室内压力下降,反而加重组织损伤。

2.2 术后护理:

2.2.1一般护理 确保病室内的空气清新,每日通风2次,室温保持22—25℃,紫外线空气消毒每日一次,30分钟。保持患者个人卫生。

2.2.2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合理营养,少量多餐,避免辛辣及对胃有刺激性的食物,禁烟忌酒。宜选用高蛋白、高热量、高钙、高铁、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以增进机体抵抗力,促进伤口早期愈合。

2.2.3 伤口护理 术后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时清除坏死组织,严密观察伤口分泌物的性质、量和颜色。必要时做伤口分泌物培养和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2.4 病情观察 术后仍应严密观察患者感觉、运动、末梢血运、动脉搏动、皮温等情况,如发现手术减压不彻底、血容量减少等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采取相应措施。还要注意骨折两端固定装置的情况,看有无压迫和松动,减张伤口待消肿后再延期缝合或移植游离皮片闭合伤口。

2.2.5功能锻炼 术后患肢可抬高过心脏,保持功能位放置。在护理过程中,告知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使其认识早期的功能锻炼有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营养状况,防止肌肉萎缩和软组织粘连,避免和减轻后遗症。功能锻炼应在术后第1天就开始进行规律性指导,以主动为主、被动为辅[4] 。建议患者进行除患肢以外的各关节的随意运动,每天3次,每次30-50分钟,以后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疲劳为宜。

3 结果

12例患者患肢感觉运动恢复良好,切口愈合良好,无截肢病例,均康复出院。

4 讨论

综上所述,骨筋膜室综合征除及时地诊断与处理外,术前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密切观察患肢疼痛程度、肿胀程度、循环情况的变化,及时报告医生抓住宝贵的治疗时间进行有效处理;术后进行有效的伤口护理,并进行饮食及功能锻炼的指导等良好的护理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因此,护士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高度的责任心,并始终保持警惕性,如等到病情发展到不可逆时,将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裘法祖.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362.

[2]周雅涛.63例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7.42(3)623—624.

[3]杨秀香,王秀宏,王秋莲.骨筋膜室综合症的观察预防护理[J].中国现代医学,2008,46(9):115-116.

[4]费荣,侯俊,侯宝玲.83例骨筋膜室综合症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4,19(4):44-45.

论文作者:张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7

标签:;  ;  ;  ;  ;  ;  ;  ;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探讨论文_张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