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养晦”绝非暗藏杀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韬光养晦论文,杀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韬光养晦”思想带有根本性、长远性和公开性的特点,没有暂时隐蔽企图、故意示弱于人的意味,也没有暂时性、伪装性、伺机性的倾向
●从“韬光养晦”思想中,我们可以领悟几点:一是不当头,二是不惹事,三是不拆庙,四是不争霸,五是不偏向
对于“韬光养晦”,有人习惯于把它简单地与玩弄权术、玩弄阴谋诡计、故意隐蔽战略意图、伺机报仇雪恨等等相联系。有的国家竟在官方文件中把“韬光养晦”作为“中国威胁论”的重要佐证。例如,美国国防部关于中国军事力量的报告就以醒目的文字引述了邓小平关于“韬光养晦”的一段话,把“韬光养晦”翻译为“hide cappacity,bide time”,意思是“隐藏能力,等待时机”。这不仅是对当代中国“韬光养晦”战略思想的曲解,也是对“韬光养晦”原意的误读。
“韬光养晦”,核心是一个“韬”字。事实上,“韬”在中国古汉语中至少有6种以上的含义。在理解“韬光养晦”思想时,更不能偏执于某一种狭隘含义。正确理解“韬光养晦”思想,特别要注意区分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区分“韬光养晦”的本来意义和后来在应用过程中衍生与引申出来的意义。作为一种思想,“韬光养晦”的基本含义是“含蓄内敛而不张扬”。人们运用这一思想通常也是从这一基本点出发的,只是运用这一思想的具体环境、具体方式、具体考量各不相同,并不拘泥于某种固定模式,在内涵与外延上往往有各自的发挥与延伸。例如,春秋时期越国被吴国打败,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越王勾践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挥师打败吴国。这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只是“韬光养晦”的具体应用形式。我们可以说,这种形式体现了“韬光养晦”的思想,但不能由此武断地下结论“韬光养晦”必定是卧薪尝胆。国外有些对汉学一知半解的专家煞有介事地引用越王勾践的故事,试图证明中国实行“韬光养晦”,其目的就是要积蓄力量,将来与某些国家决一雌雄,争夺霸权。这种望文生义、生拉硬扯的解释不仅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无知,在形式逻辑上也是十分荒谬的。
第二,区分作为策略思想的“韬光养晦”和战略思想的“韬光养晦”。“韬光养晦”内涵丰富,应用广泛,既可用于战术层次,也可应用于战略层次。这两种应用无论在性质上、内涵上以及表现形式上都是不同的。越王卧薪尝胆更多的是战役战术层次的,是一种策略运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含有暂时隐蔽企图、故意示弱于人的意味,带有暂时性、伪装性、伺机性的倾向。但作为战略思想,“韬光养晦”则带有根本性、长远性和公开性的特点,不是一时的权谋之计所能概括得了的。
当年邓小平同志关于“韬光养晦”的思想是在上个世纪末国际战略格局发生重大转折性变化的历史时刻提出的。当时超级大国苏联一夜之间轰然解体,东欧政权纷纷易帜,社会主义运动处于前所未有的低潮,面对这场剧变和严峻挑战,中国向何处去? “韬光养晦”的提出,目的在于排除悲观论和冒进论等种种左的和右的思想的干扰,使中国航船成功绕过急流险滩。“韬光养晦”绝不是一种格局狭小的策略性思想,而是气度恢弘,视野广阔,意义深远的战略思想。它不仅仅是因应苏东剧变的应急之策,而是在新的国际战略格局下,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引领中国和平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根本大计。它没有某些人所片面理解的掩盖真实战略意图的褊狭心理。作为长远的战略指导思想,“韬光养晦”以对国际战略环境、国际战略力量对比、中国国家利益的深刻分析为基础。中国贯彻“韬光养晦”思想,集中精力进行现代化建设,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目标神圣,光明磊落,襟怀坦白,这里并没什么阴谋。
第三,区分“韬光养晦”思想的历史内涵与时代内涵。历史上不同情况下,“韬光养晦”有不同的思想内涵,可以作不同的解释。如果说历史上由于历史的局限,“韬光养晦”思想多少带有一些消极色彩,那么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提出的“韬光养晦”思想则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造,被赋予了全新的时代内涵。从邓小平同志的论述中我们至少可以领悟以下几点:
一是不当头。邓小平一再强调中国绝不当头,既不做社会主义国家的头,也不做第三世界的头。即使第三世界的一些国家希望中国当头,也千万不能做。这是一个根本国策。这是因为,这个头我们当不起,自己的力量不够,如果去做与自己实力不相称的事情,到头来是要吃亏的。苏联就是一个教训。即使将来中国发展了,实力壮大了,也永远不当头。当了绝无好处,许多主动都失掉了,很可能成为众矢之的,而且弄不好还会图虚名,招实祸,严重削弱中国的国际地位。不当头有利于中国减少对立面,避开锋芒,增加战略上的主动性与灵活性,并不影响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积极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是不惹事。既不恃强凌弱,也不无事生非,不无端刺激任何人。在国际事务中理性平和,广交朋友,实行全方位友好,包括对西方国家也要交朋友,友好往来。不以意识形态划线,不搞冷战思维,不主动挑起事端。当然,不惹事不等于怕事。有些事你越怕越有鬼,越躲越缠身。在强权政治面前,中国历来不怕鬼,不信邪。
三是不拆庙。在国际事务中,中国是后来者。当中国走向世界,与国际社会接轨的时候,现有国际机制已经存在了几十年乃至几百年。对于既有的国际体系与国际机制,中国不能否认其存在,也不能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推倒重来。即使这些机制基本上都是在西方主导下形成的,并非完全公正、合理、有效,我们也只能采取现实主义的态度,首先承认它,争取加入这个机制,了解这个机制,适应这个机制,而后在这个机制内不断完善它。中国是现有国际体系与国际机制的建设者,而不是颠覆者。国际体系与国际机制的完善不是哪一个国家单独就能完成的,需要国际社会长期的共同努力。
四是不争霸。当今世界霸权主义越来越不得人心,称霸世界迟早有衰亡的一天。中国决不能步历史上霸权主义的后尘,把自己的利益凌驾于别人之上,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头上,甚至不惜动用武力实现自己的特殊利益。中国不谋求任何超越国际法赋予的合法利益之外的特殊利益。中国坚持中国国家利益与世界各国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对内和谐与对外和平的统一性,不以大欺小。中国只追求在国际社会中平等的发展机会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如果中国有一天不自量力去争夺被进步人类所唾弃的霸权,只会断送中国的未来。
五是不偏向。就是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中心不动摇,不偏离现代化建没的大方向。要抵御各种诱惑,防止来自右的和“左”的各种干扰。中国要在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站住脚,实现中国长远的发展战略目标就是要努力做好自己的事,努力发展自己,努力壮大自己,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聚精会神、心无旁骛,不能在大的战略方向上犯右的和“左”的错误。
“韬光养晦”坚持内涵式的发展道路,而不是外延式的发展道路。“韬光养晦”集中到一点就是不说过头话,不做过头事,集中精力,踏踏实实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中国发展壮大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就发展壮大了,中国发展壮大的本身,就是对世界发展的最大贡献。
标签:韬光养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