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语文在上海高考中的不可承受的重要性_文化论文

民族文化:语文在上海高考中的不可承受的重要性_文化论文

民族文化,上海高考语文不能承受之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族文化论文,上海论文,之重论文,不能承受论文,高考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或许是上海的语文新课程方案的要求,或许是国家教育部关于“两纲”教育的要求,上海高考语文命题近两年连续在第一阅读语段选用关于民族文化的文章:2005年春考选用的是关于京剧艺术的一篇演讲稿(节选);2005年秋考选用的是关于剪纸艺术的文章;2006年春考选用的是关于中国扇子的文章。这种连续的、紧锣密鼓的选文倾向,自然向所有的中学语文教师传达出重视民族文化的导向信息:接下来的秋考乃至于以后的高考命题都有可能选用关于中国书法、绘画、服装、饮食、节日、中医等极具民族文化特点的文章。所以我们一点也不怀疑,2006年上半年在上海滩上出现的各类“模拟高考语文试卷”都将出现这些类型的选文,其势几可“网尽天下”!在这个意义上讲,上海高考语文命题的导向作用已然实现。因为这种社会化的选文“嗜好”或者说“文化癖”,自然会强化引导学生广泛地了解、熟悉并热爱我们的民族文化,说起来真的是功德无量。

当然,选文只是语文命题的阅读材料而已,最为重要的是如何进行语文命题。现在的高考命题强调“能力立意”,即命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根据上海的语文新课程方案表述,一个人的语文阅读能力包含三个层次:认读与理解,分析与综合,鉴赏与评价。一般地说,前两个能力层次是一个合格高中生都应基本具备的,唯有第三个层次可以区分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下。所以,近年来上海高考语文阅读命题往往在每段选文的命题中出一两道开放型题目,它既要求学生从阅读的文段中有所感悟,又要求学生能结合自己平时的阅读经验和社会认识进行综合性思考答题。从理论上讲,这种开放性命题既可以考察学生临场的思维创意,又可以考察学生平时的文章阅读数量、阅读质量以及阅读范围和考生自身的文化内涵,是最体现高考选拔性的命题形式。所以这种命题在关于民族文化的文章阅读中也得到体现,这里摘录如下:

2005年春考:

第5小题:(如何振兴京剧艺术)作者认为当前有四件事要抓紧做。请你联系文意,提出两条具体可行的建议。(4分)

如:开设《京剧艺术》的选修课,普及京剧知识。

(1)_____。(2)_____。(答题要求:写出一条建议得2分,写出两条得4分),

第6小题: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梅兰芳的认识。(4分)(答题要点:代表作品、作品数量、表演体系、贡献等,写出一点给1分)

2005年秋考:

第5小题:你将受邀参加全国民间工艺研讨会,请就如何振兴剪纸艺术准备一份发言提纲。(4分)(答题要求:建议合理,措施可行,富有创意。)

2006年春考:

第4小题:请任选所附的一幅扇图,作一简评。(3分)(答题要点:(1)扇的形式美。无论是圆形的团扇还是折叠扇形都富于强烈的艺术美感。(2)扇面的艺术美。折叠扇书法艺术精湛,布局考究。团扇构图精美,以竹入扇,格调高雅。〈写对一点得2分,写对两点得3分,意思对即可〉)

第5小题:有人说,现在都用空调、电扇,传统的扇子可以退出生活舞台了。你同意吗?请从两个方面说明理由。(4分)(答题要点:使用价值,艺术价值,收藏价值,等等。理由充分语言通顺4分,理由较充分语言一般2—3分,理由空泛有语病0—1分)。

初看这些题目,我们好像觉得它们真的能够检测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内在文化底蕴,真可以对考生的语文能力分出高下。但是,据高考阅卷反映,这些题目区分度很小,考生得满分的极少,得低分的也不多,绝大多数是“基本分”。这种情况显然与命题者的初衷相悖。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专家指出:这些开放性题目,似乎已经与选文脱离关系,即使有要求“结合全文”的字样,考生也大可不必依据选文理解思考,单凭一些常识性的社会学知识就可以回答。比如不论是振兴京剧艺术,还是振兴剪纸艺术,还是要不要保留传统的扇子,都一定是从正面肯定表述:认识到它们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要珍惜,要普及,要开选修课,要开讲座,要办博物馆,要广泛宣传,要多做广告……你说这样的回答有错吗?肯定都有道理!所以,考生都能回答,都能得分。尽管,命题者的意图在于考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但是怎样的答案才具有创造性?还没有走出校门的中学生对于如何开发和保护这些国粹艺术和民俗艺术的认识,能够超越那些终身研究的专家学者的见解吗?这样,考生普遍得不到满分或高分几乎是确定的了。

由此又引起另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中国民族文化呈现的形式是如此的丰富多彩,让每一个中国人都全面了解、熟悉它们几乎是不可能的。比如戏剧艺术,中国就有许多种类和派别,且地域性很强。一个上海人喜爱越剧,而疏于京剧、豫剧、秦腔等似乎也不足为怪。那么,假如有上海学生不熟悉或者根本不知道梅兰芳,他只能根据文章的有限内容对梅兰芳作一点皮毛概述,我们就不应当责怪,当然也不能由此判断他语文水平很差。同样的,剪纸艺术是一种民俗艺术,具有更强的地域性和节令性,北方炕头的大妈大婶可以对它兴趣盎然,大都市的孩子对它则只会“叹为观止”,让他们思考振兴之策就恐怕有些勉强。还有,试卷上附上两种扇子的小小黑白图形,其艺术性已经难存难辨,却要求学生用艺术的眼光鉴赏所爱,是不是有逼迫学生附庸风雅之嫌呢?

问题的关键还在于,这样的命题与解答,似乎已经与语文能力测试相距甚远了,因为它对学生的语言表述水平并不十分在意,甚至也不在意学生的逻辑思路,只关注考生是否具有一点点社会学知识即可。因而,这样的命题是否是语文试题真的让人感到有点困惑。

这里似乎又要涉及语文是什么的问题。但这已经有定论,我不想讨论。既然大家公认语文是负载文化的重要载体,那么语文的高考命题涉及到民族文化也是极其正常的。所以,上海的高考命题选用一些关于民族文化的文章,意在贯彻民族精神的教育思想确实无可厚非。只是,连续三次考试的选文不约而同地流露出民族文化“衰落”的无奈情绪,似乎有点让人泄气。即便在命题中要求学生谈振兴之策,却又如何激发学生对我们的民族文化充满自豪和热爱的情感呢?——这当然不是命题者的本意,但这种并非恶意的巧合确实存在误导学生对民族文化进行“民粹”式理解的可能。因为民粹主义看待文化是一种静止的态度、片面的态度。他看不到民族文化的内涵和实质,只看到民族文化表面的现象和形式;他不懂得任何民族文化都是在现实社会面向世界的包容、吸纳与重构中才得以生生不息,他只会在故纸堆的怀旧中流露无限的感伤。其实,无论是京剧这样的国粹艺术,还是剪纸、扇子这样的民俗艺术,都只是承载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形式,它们的产生与发展都有自己特定的文化土壤和历史背景。在当今信息化、市场化时代,它们受到冲击,乃至出现生存危机自然有其必然性。所以我们都不得不正视这样的现实:一部分国粹艺术在现实的冲击中勇于自我更新和发展而获得“涅槃”,一部分则可能只好到博物馆寻觅一席之地。但这并不表明我们的民族文化正走向衰落,因为事实正好相反,历经劫难的中华文化正以一种顽强的生命力支撑起整个民族的伟大复兴!她即使在东西文化强烈碰撞的时代依然焕发出勃勃生气!

毫无疑问,中华文化是人类社会的一大瑰宝,它经历几千年的咀英嚼华积淀而成,深厚的传统规定了她的特质,成为我们每个中华儿女身上不灭的烙印。这种文化存在于我们日常的生活行为和思维习惯中,存在于民俗中,存在于我们民族的各种形式的艺术中,更存在于我们的民族语言中。所以,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教育的途径是多样的,语文学科不可能独担大任。语文学科之所以承担着民族文化教育的重任,不是简单的因为它总是涉及到民族文化的文章阅读,而是因为它承担着民族语言的学习指导任务。语文学科进行民族文化教育的核心内容只能是民族语言的规范化学习和美感化学习,而不是别的。忽略或忘记语文学科的特性,民族文化教育就只能成为考试命题的不能承受之重!

标签:;  ;  ;  ;  

民族文化:语文在上海高考中的不可承受的重要性_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