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图书馆学与情报学教育的专业定位_信息学论文

论图书馆学与情报学教育的专业定位_信息学论文

论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的职业取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书馆学论文,取向论文,信息学论文,职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214(2001)04-0006-04

所谓职业取向,就是指特定学科教育面对社会对该学科专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所做出的知识教育选择。回观历史,中外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的繁荣与衰落,无不与社会上图书馆事业的进步与发展息息相关;是图书馆工作的职业需求导致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的繁荣,也正是这种需求的变化导致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的衰退。可见,在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中,职业取向因素一直占据了重要地位。

一、现代图书馆、信息学教育的兴盛与职业需求取向

美国作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先锋,其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也领风头之先。从1956年至70年代是美国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的黄金时期。在《图书馆服务法》、《国防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以及《初级与中级教育法》等一系列联邦立法支持下,图书馆获得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巨额联邦政府拨款,由它和地方州政府拨款及社会慈善捐助支持出现了图书馆事业的飞跃发展。20世纪50年代美国有图书馆52000所,到60年代达85000所,至70年代高达124000所,使美国大约每1500人就拥有一所图书馆。强大的就业需求,加之美国图书馆协会在70年代初通过“图书馆教育与人才”的政策性声明,把图书馆学与信息学硕士学位规定为所有图书馆员的第一职业学位,刺激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飞速发展。美国图书馆协会认可的图书馆学校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达到近70所,图书馆学与信息学博士学位也从1960年的5所院校共21名发展到80年代初的24所院校,每年毕业60余名。社会就业需求带来的教育需求的飞涨,使美国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职业培训色彩浓厚,图书馆学与信息学硕士学位虽被规定为美国图书馆员的第一职业学位,但它只注重一般职业入门培训,而不具备任何研究性质,被认为其学术专业水平才相当于我国大学图书馆学与信息学专业本科二年级,而美国图书馆学与信息学专业的博士生也只相当于我国图书馆学与信息学硕士毕业生专业水平。正是由于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职业培训色彩过于浓重,以及学术地位的难以提升,致使美国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辉煌短暂。当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衰退引起政府削减和不再增加图书馆拨款,很快就波及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首先是“芝加哥学派”的代表,老牌且美国实力最雄厚的芝加哥大学图书馆学研究生院由于经济困难1990年被迫关闭。接着1992年由杜威创办的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服务学院又因空间困难宣布关闭,形成了震惊世界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界的强大冲击波。1992、1993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洛杉机分校也基于经费困难或停止招生或撤院为系,对美国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形成又一次巨大冲击。至此美国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排名前10位的教学单位损失40%,充分暴露了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的脆弱学科地位,以及单纯的职业取向的生存局限性。

中国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飞速发展时期是在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这时期图书馆学系从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几家激增为52个,专业由单纯的图书馆学发展为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科学)、出版与发行、档案学等,在校学生规模达4000余人,并在80年代和90年代中构建起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学科学士、硕士、博士三级教育体系。中国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的高速增长,依赖于中国改革开放、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使图书馆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1978年到80年代初,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兴旺,达到每3.7天增加一座新图书馆的速度,图书馆对专业人员的迫切需求,导致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的快速发展。这时期不仅正规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点迅猛增长,在职教育和成人教育也得到迅速发展,通过函授接受专科、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班教育的人数每年约达500人。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的迅速发展,使中国图书馆学与信息学社会需求市场很快饱和。到90年代,各类型图书馆及信息机构大专以上学历者由80年代初的10%左右增加到40%-65%以上,由于文化大革命时期造成的对专业人员大批需求现象不复存在。同时,也由于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的职业特点过于明显,以至于多少影响了所培养人员的就业途径的广阔性,虽然近年来高校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毕业生统计有近50%人员去图书馆及信息机构以外行业就职,但仍不断有毕业生抱怨由于学科名称及职业特点给选择图书馆及信息机构以外的行业就业带来压力。

二、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专业体系发展中的职业取向

中国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90年代开始从美国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危机中看到了自己未来存在的问题,因此在兴盛之时未雨绸缪,积极探索和调整教育内容,以期及时跟上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需求变化。首先是对学科名称的及时调整。80年代初,中国的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统称图书馆学,到80年代中期首先由武汉大学率先创办图书情报学院,增设情报学专业,而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虽然早在1979年就已开始文理两科招生,但由于没有明确的专业,以至1983年毕业时文理两班学生均授予了文学士学位,到1985年才正式以情报学专业招生,其后又改系名为图书情报学系,不久全国几乎所有院系都改称图书情报学系(院)。1992年9月,北京大学图书情报学系又一次正式更名为信息管理系,进一步拓宽了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的专业方向,引起国内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界的巨大震动。很快各院校纷纷仿效,兴起了又一轮更名热潮,目前绝大部分图书情报学系已改称信息管理系(院)。教育学科更名的重要意义在于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专业内容和专业学科的调整。如果说第一次更名标志情报学教育的崛起,那么第二次更名则是对信息科学的重视和对学科领域的拓展,更是使中国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与国际教育潮流接轨。(“情报”与“信息”,分歧在对Information的不同译法和理解,改情报为信息本意是淡化情报的神秘色彩,树立“大信息”观念,顺应社会信息化的潮流。)

中国图书馆学与信息学学者们几十年持之以恒的努力,使高等教育领域接受了图书馆学与信息学学科,并且和其它学科一样,拥有了自己的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培养格式。虽然90年代中中国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点也悄然关闭了数个,但仍然拥有学士点40余个、硕士点20余个、博士点4个的分布比较均衡的教育格局。但是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为争取科研型学科形象的努力却不成功,近20年来图书馆学与信息学学者们努力在学科基础理论、专业理论方面寻求突破,引入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构建新的信息管理学科专业体系,以求提升学科学术地位,但由于种种因素制约,这种企图并未实现。当然我们应该承认,几十年来图书馆学与信息学学者们没有从专业性质或技术服务方面提出具有相当水平理论建树的大作,研究成果鲜为界外人士了解和接受,也没有提出过对社会经济发展或社会文化产生推动作用或一定影响的观念、理论,以至20年来图书馆学与信息学界从未造就影响和声望超出图书馆学与信息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如美国的杜威和印度的阮冈纳赞,这样就难以因学科领袖的声望提升学科的地位。而另一方面科学界长期形成的对图书馆学与信息学的偏见,认为其就是对文献资料的整理、保管,是实用性的职业性教育的观念难以改变。20年来在中国学术顶级期刊,例如《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等上面从未登载过图书馆学与信息学学界人士的文章,更何谈立足之地。国家教委在1993年颁布《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修订本)》中,对图书馆学与信息学的学科归属作了调整,由过去理学门下的一级学科调整到历史学门下的一级学科,这就确定了图书馆学与信息学的社会科学学科性质,使过去争执数十年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实用科学等等学科属性得以结束,对图书馆学与信息学专业理论建设具有促进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目录中对信息科学专业的分散,在众多的学科都存在与信息有关专业情况下,如何构造图书馆学与信息学的学科体系,形成自身特色,确立学科地位,仍然是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面临的重大危机。

近年对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改革思潮随社会对信息化认识的加强和重视而热烈。在众多探讨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内容体系的文章中,重点都在论述传统课程与新兴信息技术课程孰重孰轻问题,加强技术教育的思想在社会信息化潮流中当然占据主导。可是如果一味只强调技术教育而忽视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构建,就走了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早期的老路,是新社会形势下的老职业教育,而不是现代学科教育中新的职业取向。无可否认中国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20年来致力于打破传统形成的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就是职业培训的观念,力图确立自己的学科教育地位,但是我们并不否认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保留的合理的职业取向。高等教育中任何学科教育,其职业取向都是学科教育特色之所在,因此围绕教育确定的社会职业取向去构架专业学科体系,也是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建设信息管理学科群,构筑信息管理理论基础知识模块、信息组织整序和利用知识模块、信息技术应用管理知识模块、信息商品经营与信息机构管理知识模块等知识体系是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研究者们提出的较权威的改革思路。这个体系,拓展了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的专业方向,是一种立体的职业取向,应该能够适应社会未来发展需求。在实践中,如何使设想变成现实,则是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面对的首要问题。

三、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思想的改革——为现实服务的职业取向

近年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如火如荼展开,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也应把握正确导向,更新观念,转变传统教育思想。首先应摆正“职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理论教育”与“技术教育”的关系,即自从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开始就一直争论不休的“理念”与“实用”的关系在今天的表现。长期以来,图书馆学与信息学学科特点决定了该学科的理论基础并不牢固,理论体系也不完善,加之实用观念的影响,图书馆学与信息学界理论研究风气不浓,到目前真正称得上经典的理论著作凤毛麟角,难以获得政府和学术机构的肯定,因此图书馆学与信息学专业教师、科研人员承担的科研项目较其它专业机会少得可怜,也就难有机会取得重大成果。针对学科这种状况,加强图书馆学与信息学理论研究,推动理论教学的发展,仍然是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的首要任务。但同时图书馆学与信息学学科的实用性,又要求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在强化理论研究与教学的同时,必须加强技术方法的教学,培养理论素质较高、技术手段过硬的双栖专业人员,而不应偏重一方面忽视另一方面,这也是图书馆学与信息学专业教育中职业取向特点决定的。

中国高等教育和中国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改革,都必须以邓小平的教育改革思想为指导,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而影响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信息革命浪潮的兴起,正在急剧地改变人类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据统计90年代世界信息产业的产值已突破1万亿美元,成为最大的产业之一。在发达国家,信息产业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0%-60%,这里还不包括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服务业所增加的产值。信息革命使知识急剧增加,知识老化速度加快,科学专家认为在信息领域知识的半衰期只有3年,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知识的创造、存贮和传播提供了新的手段与工具。同时,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还将使得学科不断分化、综合和交叉,相应的社会分工形式也会不断变化重组。这些对高等教育尤其是培养信息业专业人员的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的影响将是全方位的。中国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如果不及时调整自身教育体系,那么科技革命在给其带来生存的另一番天地的同时,也有可能对其构成颠覆性的危机,我们应该把什么样的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带入新世纪是值得思考的。

应该说中国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在迅速变化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对新的信息专业人员需求反应迟钝,表现出一种固有体系的内在惰性,不能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培养的人员明显滞后于社会变化对图书馆学与信息学专业人员的要求。当然,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规律来看,学科教育一定程度滞后于科学发展是必然的,但我们不能因此逃避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目前关门教学、闭目塞听、与社会隔离,以致教改动作迟缓的现实。而导致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除了我国高等教育传统管理体制的制约外,还有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普遍存在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的兴趣和需要为基础开展教学组织,而漠视了社会对人才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造成教育中的职业取向被单纯地视为职业培训。随着社会对于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要求提高,社会各界以对就业新生力量的能力要求提高从而对高等教育培养人才质量的质疑日益尖锐,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更将是首当其冲。

四、中国图书馆学信息学教育改革之路

新世纪的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在进一步加强传统内容与新技术手段结合的同时,还应从宏观指导思想上注重这几方面的改革走向:

1.从重数量的发展转向以质量为核心的发展。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量的增长与质的提高是一对永恒的矛盾,它们交潜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同一时期往往很难兼顾。我国现时期高等教育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大步迈进,高校扩招成为国家教育发展政策性行为,但同时也为大批毕业生今后就业竞争埋下了恶性隐患,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要想稳步发展就必须在现阶段生源充足的条件下,致力于人才培养的正确职业取向,稳步提高教育质量,适应未来社会信息管理科学发展需要,以确立自己在多个信息专业竞争中的牢固地位,这才是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的发展之路。

2.重视图书馆学与信息学学科的本科教育。近年高校体制改革,各高等学校不断强化对科研的要求,企望向研究型大学发展,这种努力本无可厚非,但相应地却使本科教学备受冷落,同时高校扩招也使本科教育质量出现了下滑的趋势。而中国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中本科教育占据教育主体位置,所以抓住本科教育就等于抓住了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的社会影响,也即抓住了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的命脉,因而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在进一步发展硕士、博士教育,加强研究型教育的同时,必须抓好本科教育内容,提高强化本科教育的质量水准。

3.从封闭的教学过程转向开放的教学过程。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长期以来把学生与社会割裂开来,把学习与探索割裂开来,培养的学生背诵课本能力强而实践动手能力差,把青年最宝贵的好奇与探索的欲望压抑埋没。并且传统教育注重教师的作用,不重视高校中最活跃的因素——学生。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积极学习提供了必要的手段,这将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状况,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校的主人,变学生的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培养学生积极求取的生活态度。

4.从狭窄的专业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发展。本科教育是培养通才还是专才,是以综合素质培养的普通教育为中心还是以职业教育或专业教育为中心,这历来是高等教育界争辩的主题之一。在今天社会分工极为细化,而人员流动全面社会化的社会形势下,高等教育也必须实现从狭隘的专业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为主的转变,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也应该在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教育的同时,把人文科学精神和技术科学精神结合起来,指导培养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融汇贯通”正是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的核心精神。

5.把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作为终身学习的重要一环。今天知识激增的时代,任何一个学科的专业人员都要不断学习,否则就将落后于时代。终身教育的观念成为本世纪最具革命性的观念,它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时空观,人们从终身教育观念出发,可以构建人类学习的完整系统,因此有人指出:“终身教育观念的提出可以与哥白尼式的革命相比。”而其中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在终身学习化社会中对人一生将发挥重要作用。学习社会中,信息组织与信息管理知识将成为人们学习的助手,在21世纪终身教育观念将成为核心观念之一,成为专业人员素质组成教育部分。而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应该积极探索自己在终身教育这一大系统中的位置,以便在高等教育之后的继续教育和推广教育中发挥其职业取向中对学习和研究咨询服务的教育效果。

总而言之,中国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在新的世纪将有巨大的发展契机,但是它也将面临新的生存困难,在这双重挑战中,寻求自己独特的学科发展道路,重新确立好学科的职业取向,以崭新的教育形象稳立于中国高等教育之林,并不断拓展自己的教育空间、教育层次,将是中国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的必由之路。

标签:;  ;  ;  ;  

论图书馆学与情报学教育的专业定位_信息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