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输液室 浙江 310003
摘要:目的 探究整体护理在小儿哮喘里的应用效果和体会。方法 根据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60 例小儿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单双数的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整体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儿护理后总有效率为 96.77%,对照组患儿护理后总有效率为 8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为 100%,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为 83.33%,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哮喘的患儿实施整体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可降低小儿哮喘的发生次数,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整体护理;小儿哮喘;护理体会;应用效果
小儿哮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该病病情发展 迅速,且反复发作。该病是由于小儿的支气管黏膜比较嫩,对外界细细菌病毒的抵抗力较差,容易发生炎症。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易感个体气道高反应性,当接触物理、化学、生物等刺激因素时,发生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从而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常发生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等。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对患儿的肺部功能造成损伤,预后效果较差。该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遗传过敏体质(特异反应性体质,atopy)与本病有密切的关系,多数患儿有婴儿湿疹、过敏性鼻炎和(或)食物(药物)过敏史,部分患儿伴有轻度免疫缺陷,本病大多数为基因遗传病,70%-80%患儿发病于5岁以前,20%的患儿有家族史,同时发病与环境因素(呼吸道感染、过敏原吸入、气候变化等)有关。小儿哮喘的治疗过程长,患儿治疗的依从性较差,因此配合有效的整体护理可提高患儿治疗效果,并促进早日康复。下面对我院收治的 60 例小儿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整体护理在治疗期间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 2015年 1 月至 2016 年 6 月收治的 60 例小儿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30 例,其中实验组男患儿 16 例,女患儿 14 例,年龄 0.5-7 岁,平均(3.4±1.6)岁,包括轻度患儿 11 例,中度患儿 16 例,重度患儿 3 例;对照组男患儿 13 例,女患儿 17 例,年龄 0.5-6 岁,平均(3.1±1.4)岁,包括轻度患儿 9 例,中度患儿 17 例,重度患儿 6 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疾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分析。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注意饮食,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取舒适卧位及病情观察等。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整体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心理护理 患儿的治疗不同于成人,在输液、服药及各项检查、护理过程中会有不配合、哭闹等现象。护士应用温柔的语言和态度与患者交流,通过讲故事、聊天的方式安慰患儿,分散患儿的注意力;特别是哮喘发作时,守护并安抚患儿,鼓励患儿将不适及时告诉医护人员,尽量满足患儿合理的要求。做好患儿家属的解释、指导工作,安抚好家属的情绪,允许患儿及家长表达感情,向患儿家长解释哮喘的诱因、治疗过程及预后,指导他们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患儿,并发挥患儿的主观能动性。采取措施缓解患儿的恐惧心理。
1.2.2生活护理 为患儿营造一个良好的病房环境,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充足的阳光和新鲜空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避免有害气体及强光的刺激,给患儿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以利于休息,护理操作应尽可能集中进行。避免患儿接触到变应原和过敏原;对有过敏史的患儿,告知家属避免食用虾蟹、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不要接触动物。让家长了解清淡饮食的重要性,让患儿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在治疗期间不饮食过凉食物。
1.2.3用药护理 在应用气雾剂吸入治疗时,护理人员要根据患儿的年龄和病情选择吸入方式,年龄较小的患儿可选择面罩式,年龄较大的患儿选择吸嘴式。加强患儿的口腔护理,防止发生口腔感染;加强对患儿家属用药指导,使其掌握用药的方法、方式、剂量、时间等。
1.2.4 维持气道通畅,缓解呼吸困难护理
1.2.4.1 使患儿采取坐位或半卧位,以利于呼吸;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定时进行分析,及时调整氧流量,保持PaO2在70—90mmHg。
1.2.4.2 遵医嘱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观察其效果和副作用。
1.2.4.3 给予雾化吸入,以促进分泌物的排出;对痰液多而无力咳出者,及时吸痰。
1.2.4.4 保证患儿摄入足够的水分,以降低分泌物的黏稠度,防止痰栓形成。
1.2.4.5 有感染者,遵医嘱给予抗生素。
1.2.4.6 教会并鼓励患儿作深而慢的呼吸运动。
1.2.5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注意呼吸困难的表现及病情变化,若出现意识障碍、呼吸衰竭等及时给予机械呼吸,若患儿出现发绀、大汗、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呼吸音减弱等表现,应及时报告医师并共同抢救。
1.2.6健康教育护理 指导呼吸运动,以加强呼吸肌的功能:在执行呼吸运动前,应该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腹部呼吸运动方法:平躺,双手平放在身体两侧,膝弯曲,脚平放。用鼻连续吸气并放松上腹部,但胸部不扩张,缩紧双唇,慢慢吐气直到吐完,重复以上动作10次。向前弯曲运动方法:坐在椅上,背伸直,头向前向下低至膝部,使腹肌收缩。慢慢上升躯干并由鼻吸气,扩张上腹部。胸部保持直立不动,由口将气慢慢吹出。胸部扩张运动:坐在椅上,将手掌放在左右两侧的最下肋骨上,吸气,扩张下肋骨,然后由口吐气,收缩上胸部和下胸部,用手掌下压肋骨,可将肺底部的空气排出,重复以上动作10次。
1.2.7 运动护理 提倡患儿积极进行运动,但不可过度运动。患儿家属可陪同患儿散步、学习游泳、慢跑等,通过运动来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改善亚健康。
1.3 效果观察 显效:经过护理后患儿的临床表现均改善,体征消失,即呼吸,心率将降至正常情况,气促咳嗽症状消失,听诊两肺哮鸣音消失,饮食控制良好;有效: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即呼吸,心率将降至正常情况,气促咳嗽症状有改善,听诊两肺哮鸣音变少,饮食情况有待加强;无效:患儿临床症状、即呼吸,心率将降至正常情况,气促咳嗽症状无改善,听诊两肺哮鸣音没有改善,饮食均未改善,甚至加重。
1.4 护理满意度:采用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分为满意(90 分以上)、基本满意(80-90 分)、不满意(80分以下)。满意度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总和。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8.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 t 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效果:实验组患儿护理后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患儿护理后总有效率为 8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变,该疾病的发病几率也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但临床上对于该病的发病因素认为与遗传和过敏史有关,该病的发病机制复杂,主要为慢性气道炎症、气流受限及气道高反应性。气道的慢性炎症是哮喘的本质。而整体护理模式具有整体化、个体化和有效性,适用于小儿哮喘患儿的护理,减少了患者在疾病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的不舒适感,临床中通过对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可使患儿及家属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建立医患之间的伙伴关系,可以实现哮喘临床控制。综上所述,小儿哮喘患儿给予整体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了临床症状,同时也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率,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骆数华.整体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4(36):279-280.
[2] 张鸿.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应用中的效果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24):1889,1891.
[3] 彭文静.心理指导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5):146-147.
[4] 张辉.整体护理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 2015,34(18):163-164,167.
[5] 吕玉英.小儿哮喘的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18):765-766.
[6] 李英.整体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学,2014,21(4):134-135.
[7] 刘萍,对小儿哮喘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5,5(20):113-114.
论文作者:叶丰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9
标签:患儿论文; 哮喘论文; 小儿论文; 实验组论文; 呼吸论文; 患者论文; 家属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