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护理在手术室小儿手术中的应用论文_林梅兰

安全护理在手术室小儿手术中的应用论文_林梅兰

(泉州市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 福建 泉州 362000)

【摘要】 目的:分析安全护理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2013年10月~2015年3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436例小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采取安全护理措施:提高护士责任心,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认手术信息,加强患儿的心理护理,重视输液管理,安置安全、舒适的体位、安全使用电刀,正确处理标本,提高急救技能。结果:在436例小儿手术患者中,没有1例与安全护理有关的护理差错事故和医疗事故。结论:在小儿手术中实施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护理的安全措施能有效提高手术的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安全系数。

【关键词】 安全护理;患儿;手术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2-0243-02

安全护理是指在护理操作的整个过程中,病人没有出现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机体功能或器质、心理的损害以及各种缺陷、甚至发生死亡[1]。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对小儿医疗保健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安全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安全管理始终贯穿在护理服务各个环节和全过程中,护理安全是评价护理质量最敏感、最有效的指标,在医院管理中起着举重轻重的作用,护理差错的预防是保证护理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由于小孩的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各系统的调节能力比较差,对手术的耐受能力比较低,在整个的手术过程中采取相应的综合护理手段,能减少由于护理不当导致的各种并发症,使患者顺利度过难关,使手术达到良好的效果。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手术的配合能力以及加强对护理安全教育的培训对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3]。本文研究我院近两年将安全护理应用于436例小儿患者中,做到了无纠纷、无投诉,“零缺陷”护理,保证手术患者的安全,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儿童手术患者43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孩286例,女孩250例,患者中年龄最小的刚出生的,最大的为15岁的,平均年龄8.41±2.15岁,其中腹股沟斜疝的243,阑尾炎的37例,鞘膜积液的65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33例,慢性扁桃体炎的58例。

2.方法

对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安全护理,具体操作内容如下:

2.1 心理护理

在手术前1天,护士按时到病房探视患儿,查阅患儿的病历,以和蔼可亲的语气和患儿交谈。交谈过程中使用鼓励性语言,整个过程给患儿轻松、愉快的感觉,消除患儿的抵抗情绪,安抚患儿的负面情绪[4].查看患儿的各项检查结果,对患儿的血管和皮肤情况以及全身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同时和患儿家属之间沟通好,充分了解病情。在准备手术的当天,护理人员要鼓励患者,手术室应放柔美的轻音乐,以转移患儿转移注意力,减轻其恐惧的心理。对于不配合的儿童,可选择对其进行基本麻醉,等患者意识朦胧后将其送至手术室。

2.2 严格核对手术信息

为保护患者权利,实现“患者安全目标”,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的错误的发生。实施手术安全核查的内容及步骤如下:

①麻醉实施前: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巡回护士共同一次核对确认。——由麻醉医生按《手术安全核查表》内容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手术部位、知情同意、麻醉安全检查、患者过敏史、术前备血情况等内容。

②手术开始前:三方二次核对确认。——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巡回护士再次核对患者(姓名、性别)、手术方式、手术部位,并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③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方三次核对确认。——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巡回护士按上述方式,共同核对实际手术名称,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

④三方确认签名后,由巡回护士负责将安全核对表随病历带回病房。

2.3 维持患者的体温正常

患儿进行麻醉后,患儿机体的产热功能会降低,且手术暴露和手术过程中出血情况都会使患者的体温下降,小孩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完全发育正常,周围环境会影响患儿的体温。如果患儿的体温过低,可能会导致患儿的心律失常,出现凝血障碍,也可能会在完成手术后出现苏醒延迟,严重的会导致患儿出现肺部感染等。将手术室的室温调至合理的温度是防止患儿出现低体温的有效办法,一般控制手术室室温在25℃左右。

2.4 疼痛方面的护理

患儿在手术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护理人员可根据患儿的不同症状报告医生后遵医嘱给予药物或物理方面的镇痛;通过音乐、深呼吸等方式来帮助患儿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

3.结果

针对小儿手术,采取安全护理措施,从根本上杜绝了与安全护理有关的护理差错事故和医疗事故,有效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这次研究中的患儿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生命体征稳定,手术后并发症为0。

4.讨论

手术室是抢救患者和手术实施的重要场所,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命,任何环节的轻微疏忽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4]。手术护理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①主要有环境清洁度和物品消毒未达到规范标准,使切口感染;②护理人员与医生或相关人员没有进行全面沟通,医疗器械准备不足,导致手术过程延长;③医护人员没有严格核查患儿使用的药物,导致使用错误;④护理人员没有把患儿病理标本正确管理,标本变质或遗失等。

儿童的各器官的发育还没完善,代偿能力不好,患者的病情变化快,手术的风险比成人要高。在小儿手术过程中必须加强安全护理管理原则,强化安全教育知识,加强安全意识。保障手术安全的第一要素是提高专业技能,将安全护理应用于小儿手术护理质量管理中,规范了手术的护理配合要求,尽可能的满足手术医生的需求。不断与医生之间沟通和交流,及时解决当时存在的问题。提高对医生的满意度,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同时要加强护理人员和患者家长沟通,在手术前和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交流,手术后随访患者,减轻患者的紧张心理,改善护理人员和患者的关系。

护理工作的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对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的安全,从患者接入手术室,到手术过程中配合医生的护理,到手术后转入病房过程中,每个过程的认真检查,术后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因此,要求手术护理人员加强培训,全面了解小儿解剖生理和疾病的特点,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操作能力,运用整体护理的观念,注意细节管理,确保患儿手术安全,降低发生并发症和意外风险的几率,提高护理安全系数。安全护理直接反映护理的质量,实施安全、可靠的护理工作有利于医疗工作的开展,同时能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的恢复。

【参考文献】

[1]焦红玲.儿科护理中的沟通技巧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0,6(13):22-23

[2]杨美玲,徐海萍.护生手术配合能力评估表的设计及应用效果评价.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12,6(3):185-187.

[3]傅菊红.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护理当中的效果分析.中国保健营养,2013,3(1):1332-1333.

[4] Blake N,Leach LS,Robbins W,et a1.Healthy work envimnments and staff nurse retention:the relationship be—hveen communication,collaboration,and leadership in the 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 [J].Nurs Adm Q,2013,37(4):356—370.

[5]王忠平李岩郑永梅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伤残医学,2011,8(02):185.

[6]李喆.全面手术配合在手术室中应用效果分析.中国卫生产业,2012,9(1):39.

[7]陈艳彬,王军.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中国医药导报,2008,15(31):155-157.

论文作者:林梅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7

标签:;  ;  ;  ;  ;  ;  ;  ;  

安全护理在手术室小儿手术中的应用论文_林梅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