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红梅 无锡市荡口中学 214116
中图分类号:G6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6-021-01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陶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改变了笔者只管课堂上教“备好的教学任务”,学生通过“题目训练”学的陈旧观念,在物理课堂上尽可能以“做”为中心,调动学生“做”的积极性,让学生从“做”中对未知知识产生一种渴望,进而通过深入“做”的过程中互为“小先生”,共同合作获取新的知识。
一、“做”可以让学生摆脱课堂束缚回归生活本真
学习知识是一种不轻松的劳动,这种脑力劳动有时比体力劳动更辛苦,学生每天都在小心翼翼地记住教师课堂上所授的知识,更多的担心自己记不住这些知识,这样的担忧就如一些绳束,束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使“学习”成为一件痛苦的事情。我们应当看到学生是一群活生生、有灵性的人,陶先生倡导:以生活为中心进行教学,为了解决生活中提出的问题而去学。让学生在“做”中发现有价值的学习问题,从而产生学习和探索的自发愿望。因此,在学习新知识前,教师可以在导入课题时设计一些贴近生活的情景问题,让学生投入其中乐此不疲。比如:在学习“光的折射”知识时,教师在导入课题中设计了一个“叉鱼夺奖”的活动环节:上课前,教师准备好有水的鱼缸,拿到教室中间的课桌上,找个泡沫板,上面画上几条鱼。如此,活动中要叉的鱼就准备好了。将这块板放入鱼缸,“鱼”就出现在水下。请学生到鱼缸里用圆珠笔代替鱼叉叉水中的“鱼”。这个有意思的叉鱼导入使教室里一下子有了生活的气息,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笑着,跃跃欲试。当叉鱼的同学卯足了劲瞄准“鱼”叉下去,却发现叉在了“鱼”的上面……学生通过这个看似简单的“叉鱼”活动,发现了有价值的问题:实际生活中人们究竟怎样叉住水中的鱼呢?学生也由此自发的进入“折射”知识的学习。
二、“做”可以让学生在劳力上劳心
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学做合一”具体含义是:“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那么究竟怎样“做”?陶先生如是说:“做”是在劳力上劳心。这就是说,“做”是建立在自主的行动和自主的思考上的。
在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需要亲身感受和体验。因此,物理学习过程中有很多的物理实验,需要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物理现象获得物理规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此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的事就是:解放学生的手,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做”。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做”感觉到自我的存在,同时对自己的所见所闻都有体验并觉得有趣,而后去探索它们。比如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先提出一个问题:将一束光由空气射入玻璃中,你会发现什么现象?提出问题后,教师先请学生回忆光的反射规律,然后介绍探究所用的器材,期间没有进一步介绍这些器材如何使用。在介绍完器材后,教师请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使用这些器材探究,并设计有效的探究方案。学生讨论完方案后,相互交流讨论组的活动方案。有了可行的探究方案学生便开始根据自己的方案实施探究,最终得到折射现象中的光路,顺利地得出折射规律。在这个“教”的环节中,学生始终是“做”的主体,教师只是做了适当的引导。把课堂上做的时间留给了学生,很好实现了在做中教。
三、“做”可以让学生互为“小先生”
陶行知先生说:“从广义的教育观点看,先生和学生并没有严格的区别。……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是我们不知不觉中天天有的现象。……小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小孩子队伍里最进步的小孩子!”陶先生的话提醒我们,学生可以相互成为老师。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都不同,获得的经验也不同,因此,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做”相互交流知识和信息,共同完成“做”的任务,习得新的知识。比如在“物体的浮沉”学习过程中,教师先让学生分工各自从家中带生活物品:蜡烛、小铁钉、小瓶、沙、橡皮泥、苹果、鸡蛋、盐等,这些物品准备作为实验器材探究物体的浮沉。课堂上教师请学生将物体浸没到水中,并在学生放手前先来猜一猜松手后它们将如何运动?把自己的猜想记录在纸上。学生动手做一做后根据记录的现象,相互交流自带的物品在水中的运动状态。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请学生思考自己的记录,用物理术语加于说明物体的浮沉状态:上浮、漂浮、悬浮、下沉。接着让学生分组设计方案:(1)、如何使空的小瓶下沉?(2)、如何使鸡蛋上浮?(3)、如何使橡皮泥浮起来?学生设计完后相互交流并根据可行的方案实施。教师在学生做的过程中统计了采用有效的方法使物体上浮或下沉的方案,并请该小组代表展示给全班同学。教师在学生动手“做”了后,再引导学生动脑“做”,请学生对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力分析,从物体受力的角度来分析这些方法中分别改变了哪些力的大小?又是如何改变的?最终让学生自己得出决定物体浮沉的因素和浮沉的条件。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只做了少许的引导就让学生学会相应的物理基础知识和科学探究的的方法,但教师发现学生在整个探究活动过程都是相互启发、相互交流、合作完成的。操作的,记录的,观察的,都很投入、很专注,像一群小科学家聚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一会儿动手做,一会儿又停下来讨论、记录、思考……学生在完成“做”的过程中,相互的“教”也相互的“学”。
陶先生这种以生活为中心,实行“教学做”高度统一的思想,促进了学生间、师生间的交流和合作,让学生在“做”中各方面都得以进步和发展。
参考资料:
[1]姚文蔚主编,《陶行知教育论著百篇》.中国和平出版社,2005.7.
[2]【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
论文作者:蔡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6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过程中论文; 知识论文; 物体论文; 物理论文; 自己的论文; 《中国教师》2019年6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