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县人民医院 414100)
摘要:目的 分析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测定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60例患有感染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同时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员6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指标水平的测定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水平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C反应蛋白水平与血常规检测在患有感染疾病的患者检测中有重要临床意义,在临床上可将这两种指标作为临床的诊断依据。
关键词:C反应蛋白;血常规;应用价值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C - reactive protein and blood routine determination of value. Methods selected in July 2015 to December 2016 in our hospital clinic of 60 patients with infection disease as observation group,to take place at the same time health physical examination of health personnel 60 cases as control group,observ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the level of c-reactive protein and blood routine index determination.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white blood cell count,c-reactive protein level of red blood cell count,platelet count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v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 CRP level and routine blood test in patients with infectious disease detection has import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in these two kinds of indexes can be clinically as the clinical diagnosis.
【 key words 】 c-reactive protein;Routine blood;Application value
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测定对临床诊断疾病有重要参考价值,C反应蛋白时急性时相蛋白的一种类型,健康人的C反应蛋白含量浓度较低,若患者有侵入性细菌感染、炎症或者组织损伤等病理学反应,则患者体内的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呈现升高[1]。本次就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60例患有感染疾病患者及同时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员6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测定的应用与价值。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选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60例患有感染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同时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员6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均在26~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8±4.5)岁。观察组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之后确诊为感染性疾病,排除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且患者感染的时间均在十天内。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有29例,年龄在27~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8±4.3)岁。对照组人员体检结果正常,排除以往患有其他疾病的可能。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之间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所有人员在入院之后第二天,抽取受检人员清晨空腹静脉血,并使用免疫比浊法在现有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上进行分析,对两组人员的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相关测定。另外,采用血液计数仪器对受检人员的白细胞计数水平、红细胞计数水平、血小板计数水平等血常规项目进行测定,比较测定的各项结果。
1.3观察指标
观察研究对象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等指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1-2],计数资料以(%)表示,行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对不同数据进行对比,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之间的数据进行比较,有明显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下表所示:
3讨论
C反应蛋白属于环状五聚体蛋白的其中一种,且C反应蛋白有着较高的耐热性与抗蛋白酶降解能力,C反应蛋白时通过肝细胞合成,通过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可对C反应蛋白进行调节。同时它也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在机体有细菌感染或者组织损伤的时急剧升高。因此C反应蛋白在急性期炎症的反应蛋白中最为敏感。相关的研究显示[2],C反应蛋白检测指标比白细胞计数等常规性的检查更为敏感,也更为可靠。由此C反应蛋白检验指标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C反应蛋白检测有着快捷、方便及准确性高的热点,是临床感染病症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有报道显示[2-3],C反应蛋白的价值体现有以下几点:第一,C反应蛋白在健康人体内的浓度较低,且此指标在各急性炎症、术后创伤等病症发生之后,在短时间内增高现象较为明显,并且C反应蛋白水平会随着病症的改善逐渐趋向与正常的特性。第二,C反应蛋白和其他的炎症因子之间存在着相关性,C反应蛋白的灵敏性较高。第三,C反应蛋白可以鉴别诊断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若机体感染的是病毒,C反应蛋白水平通常在正常的状态,机体出现炎症后,C反应蛋白水平呈现出升高。第四,患者出现癌变后,C反应蛋白水平会增加。第五,C反应蛋白对判断急性胰腺炎病症程度有重要参考作用,若机体的C反应蛋白在250mg/L以上时,说明机体存在广泛坏死的胰腺炎。
孙改红[3]的研究中显示,血常规是临床最为重要的检测手段,血常规的检测主要是通过血液细胞分析仪对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数量等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达到发现全身性病症的目的。血常规检测指标的价值在于,当机体出现各类型的感染性病变、炎症、严重烧伤情况会致使白细胞数量不断增加,机体出现伤寒、疟疾、脾功能亢进等情况的时候,机体白细胞数量会降低。当机体有感染、恶性肿瘤或者炎症等情况的时候,血小板的数量会增加,当机体出现贫血或者出血性病症的时候,红细胞数量会降低。而机体的细菌性感染、炎症等会使机体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加,病毒性感染的出现会使中性粒细胞数量降低。并且,血常规检查可以诊断出常见的全身性疾病早期现象,能够明确诊断贫血、血液系统病症,明显的反应出造血功能状态。
此次研究显示,血常规指标检查与C反应蛋白指标均能够反应出感染现象,对临床判断病症有重要参考依据。但是C反应蛋白并不会受到生理、药物治疗等因素的影响,而血常规测定诊断感染疾病的敏感度不如C反应蛋白的敏感性,血常规与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存在着差异性。据有关的报道显示,C反应蛋白应用从诊断感染性疾病扩展到了心脑血管疾病的检测与检测。
综上所述,C反应蛋白水平与血常规检测在患有感染疾病的患者检测中有重要临床意义,在临床上可将这两种指标作为临床的诊断依据。C反应蛋白水平在临床诊断上有发展潜能,临床医生应该注重C反应蛋白水平检验的扩展与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丽英,陈小曼,李建宁等.C反应蛋白在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检测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9):2150-2151.
[2]马坚,王兴生,骆丽蓉等.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测在门诊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医学,2014,34(1):38-39.
[3]孙改红.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在精神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3):112-113.
论文作者:孙金霞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
标签:蛋白论文; 患者论文; 水平论文; 机体论文; 血常规论文; 白细胞论文; 炎症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