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住总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399
摘要: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多。建筑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也加剧了市场化竞争。为了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就要完善施工管理工作,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促进发展。本文就土建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引言
土建工程施工复杂,涉及的内容较多,其质量管理受到的影响因素多,因此在具体施工中,必须要做好管理工作,才能够有效的保证土建工程的整体质量。
1土建施工中关键技术
1.1屋面材料防渗技术
在建筑项目中,屋顶是最容易出现渗漏的部位,因为它一直处于没有保护的部分,长时间经受风吹日晒雨淋,时间一长极易发生渗漏现象。加之有些地方常年降水量较大,屋顶长时间都有积水产生,如果积水不能及时排除则会造成防渗层的破坏,产生渗漏。为此在项目施工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当地的自然地理特点,如日晒强度高或降水量集中且雨量大或强风等,做好提前的预防工作,在施工时注重对施工工序的把控和监督。
1.2高支模安装技术
第一,要做好回填土的分层再进行安装的工作,如果没有处理好分层工作,就容易出现下沉,对于建筑施工的安全稳定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搭设脚手架的工作要在施工整体勘查的基础上进行。第二,要保证搭设脚手架使用材料的质量,进行质量检测工作,防止不合理的材料在建筑工程中使用,对于施工产生不利影响,拖累工程进度。第三,衔接好支撑部位的工作。一定要时刻关注支撑结构的松动情况,必要时进行加固处理,避免由于负荷过重的问题对于施工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第四,加强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在建筑施工中,部分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力比较低,对于难度高的技术工艺在短时间内不能掌握。在进行支架的搭设工作中,不能保证工作的精准化,因此出现了支架位置偏离的现象,导致不能准确判断支顶的位置,对于结构的实际承载力产生了影响。第五,开始正式的搭设工作之前,对于施工建设中使用的仪器设备要进行多次核查,这些器械的质量对于支架的操作水平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建筑施工中要使用合格的设备,对于施工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1.3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
从混凝土的浇筑一直到对其进行养护,科学的掌握每一个施工技术点,确保每个阶段的施工技术都可以达到工程的标准,这样才可以提升混凝土结构的品质。具体的方式如下: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振捣。混凝土的梁板接头区域需进行二次振捣,务必严格得依据振捣的标准实施,确保振捣的全面性以及均匀性,进而确保混凝土构成的整体性;严格的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时,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派出专业的浇筑人员,使用专业的浇筑设备以及浇筑材料。严格依据浇筑计划进行浇筑,依据浇筑的时间以及严格施工程序,确保浇筑可以连续均匀的进行,这样才能全面的提高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一定要定期对其进行养护,还要确保养护的时间充足和养护方法科学有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土建施工技术管理有效对策
2.1技术交底制度
首先针对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规范对施工技术交底工作,贯彻执行关于技术交底的有关法规、规程、规范、标准、制度的措施计划,减少因施工技术交底认识不够引起错误施工,明确设计意图、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步骤、施工方法以及建筑结构造型、施工构件等要求,等使项目工期、成本、质量能够得到更好的控制,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平稳开展。交底内容应是施工图纸、设计文件规定、施工进度与工期等的全面反映,严禁出现缺项和遗漏,交底内容涵盖设计文件说明;施工图纸设计内容;分部、分项质量验收和评定标准;工期要求和施工进度;设计变更内容以及要求;已交底工程项目由于作业人员、环境、工期、季节的变化或技术方案的改变必须重新交底;质量目标和质量保证措施;作业技术规范;使用的作业装置和材料、人员要求等详细情况。整个施工过程交底过程中采用采用书面表达的形式,其中每个工序的衔接、每道工序内操作工艺的配套步骤,其效果须达到工人接受交底基础上进行操作,每一环节每一尺寸均须叙述得清晰准确;对较为复杂或确实无法表述清楚的部位,还要采取图文并存的方式进行交底。需要注意是,施工人员要根据交底内容分进行施工作业,严禁擅自变更施工方法。最后,经常安排员工学习建筑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提高建筑施工人员领会学习技术规程的必要性和严肃性。
2.2加强施工过程管理
(1)施工前期管理。建设过程项目在施工前的施工技术交底是施工技术管理重要的管理关节。它能给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起到统筹规划的作用,从管理层到技术层再到施工人员,层层交底。目的就是让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对项目特点、技术要求、质量控制关键点、关键工序、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进一步熟悉了解,为工程项目顺利施工提供保障,这也直接影响着施工进度和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前应及时、准确的技术进行技术交底,对隐蔽工程和特殊部位要专门交底,加大技术交底的工作的力度。(2)施工期间管理。施工期间的技术管理是一个关键内容。主要任务是做好技术管理监督工作,这个环节是对施工技术人员监督施工人员在现场操作的技术规范性和技术实施的熟练程度;监督施工人员对质量控制关键点的施工有效性;检查隐蔽工程的过程质量;对施工成本、施工进度的控制;例如,施工才来进场前对材料的质量检验,质量合格才能进入施工现场,不合格材料拒绝进场。避免使用不合格才来降低工程质量、影响施工进度。在各环节施工期间,还需要定期进行检查,确保施工技术应用合理性以及施工质量,对完工的项目做好养护工作。(3)施工后期技术管理。土建施工技术的概念是比较宽泛的,涉及到施工的各个环节。大多企业已经意识到施工技术管理在施工前和施工期间的重要性,对施工任务完成后的技术管理没有重视起来。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施工后期技术管理是整个工程质量控制的决定性因素,后期管理妥善能及时发现技术问题,比如混凝土的后期养护过程中可以观察出那个部位的混凝土质量不合格,及时进行更换处理,保证了整个工程的质量。
2.3建立完善技术管理制度,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
为了更好地规范人员行为,应当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将施工技术水平提高,明确划分各个部门和人员的职责,提升技术管理效果,通过明确各个部门和人员的责任也有助于激发员工工作责任心和热情。加强监督和管理施工现场,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则,由专门的部门和人员监督施工现场,为提高质量安全管控效果要定期或者不定期进行施工技术实际应用情况的检查,及时修正不良操作行为,如果遇到严重的违规行为要及时进行惩罚处理,加强对施工进度的合理调整,顺利完成建筑土建施工。
结语
建筑行业要想在日益变化的经济市场中站稳脚跟,就必须要重视土建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加强施工技术在工程施工各项环节应用中的监督与管理工作,并针对当前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自身实际情况以及市场发展的要求出发,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不断促进自身在建筑行业乃至各行各业中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敏明.土建工程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7):237.
[2]滑龙.土建工程施工技术措施及管理工作探讨[J].江西建材,2017(10):62+67.
论文作者: 赵文武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1
标签:土建论文; 技术管理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混凝土论文; 工作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模拟》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