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二次创业战略_技术创业论文

辽宁:第二次创业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辽宁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辽宁是中国的工业大省。目前,为了加快向市场经济的转化步伐,全面振兴辽宁经济,辽宁正在进行“第二次创业”。

第二次创业的提出

(一)第一次创业建设了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50年代初期,中央政府从全国经济建设的需要出发,依据辽宁资源、区位、工业基础三大优势,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把辽宁建成了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并在60、70年代得到进一步发展。我们称之为第一次创业。

在此期间,辽宁主要的重工业产品,如钢、钢材、生铁、发电量、石油加工量、纯碱、机床、原油、天然气、烧碱等产量一直居全国首位。水泥、平板玻璃、煤炭也居重要地位。辽宁每年向国家输出大批原材料和机器设备,销往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输出大批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支援全国各地,建设了一批又一批新企业;净上缴国家的财政收入相当于国家对辽宁投资的3倍。辽宁经济结构和在全国的地位类似德国的鲁尔区,由此被称为“东方的鲁尔”。

(二)向市场经济转轨相对滞后,老基地发展陷入困境

具体表现在:非国有经济成分发展相对滞后,行业的竞争力不强,国有大中型企业竞争力不强,产品的竞争力不强,市场的覆盖率在下降,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增强但远比广东落后。

辽宁这个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在改革开放以后,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进程中举步为艰、陷入困境。

进行第二次创业势在必行

要使辽宁老工业基地尽快走出困境,重新振兴,必须有大的变革,必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史上的第二次创业。

第二次创业的主要内容

第二次创业是在第一次创业的基础上进行,是利用计划经济打下的基础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业,用传统技术打下的基础创高新技术之业,而且面对的是国内外强手如林、竞争激烈的新形势。所以第二次创业将是一次高起点、高水平、高难度的创业。

一、第二次创业的方向与目标

辽宁第二次创业要在中央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大胆创新,努力开拓,将辽宁经济转变为一个具有驱动力的、能参与国内外竞争的、更加市场导向化的经济,使辽宁恢复自己在全国发展中的领先地位,确立在世界、特别是在东北亚地区的重要地位,成为东北亚制造加工业、贸易、金融及航运中心之一。这种经济将会使辽宁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是小有增色,而是生活质量出现大幅度提高。

二、第二次创业的战略任务

第二次创业要完成三大历史任务:

(一)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新框架。

辽宁国民经济发展设定方案 亿元(1990年价)

辽宁省能源需求预测 万吨标煤

新框架包括:1.有比较完善的市场体系,包括生产资料市场、消费品市场、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技术市场、人才市场等;2.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者能够主动地进入市场,成为市场活动的主体,做到经营方针按市场制定,生产要素从市场取得,生产销售由市场决定,经营成果让市场评价,兴衰存亡靠市场裁决。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改造;3.有比较健全的法规,市场竞争中的纠纷、矛盾,依法协调解决;4.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体现在依靠政策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总之,能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通过市场经济的价值决定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的综合运用,使全省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二)以增强产品竞争力为核心,大力发展“两高一深”,实现产业,产品结构高级化。

“两高一深”,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资源、原材料的深加工,实现产业结构、产品结构高级化。这是第二次创业的一项根本性任务。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瞄准国内外市场,发展一批对国民经济带动力大、辐射力强、具有辽宁特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如:机器人、计算机、条码、膜技术及制品、超细纤维及织物、超细粉体材料、电力电子技术及产品、活性滑石粉及系列产品、钕铁硼永磁材料、射线工程、生物工程、航空等。这些产业的选择已经过市场、资金、技术的可行性论证,经过招标有些已开始起步。

在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方面,要紧紧围绕发展资源和原材料的精深加工,努力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价值和竞争力。主要抓好原材料的精深加工,提高最终产品率,拉长冶金、石油、化工、建材等原材料工业的产业链。对原料生产进行二、三次加工。同时改造技术装备,节能降耗,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最佳经济效益。也就是说,即使生产的仍是传统产品,但加工过程也要高新技术化。

装备工业主要实施机电一体化工程,应用微电子技术改造机械工业,同时提高机电工业的成套性。要发展机电工业的研究、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一条龙的工程体系。机电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装备部,要搞好一条龙服务。

一般加工工业,主要是开发适应两个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在新产品开发上坚持高起点、高水平、大规模、高效益。

农业资源也要搞深加工。辽宁种植业资源、养殖业资源、海洋资源都要向深加工发展。农村经济发展要走资源深加工工业化道路。

(三)发展外向型经济,实现与国际经济接轨。

首先是体制接轨,通过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全面推行符合国际惯例的质量、成本、劳动工资管理标准,实行国际通行的会计、税收、统计制度等,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其次是市场接轨,通过市场机制逐步实现按国际价格水平作价,促使辽宁主要产品的成本和质量接近、赶上甚至超过国际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与国际经济接轨最终要体现在生产要素配置的接轨上,即参与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一方面,创造更加优越的条件吸引世界各国的生产要素进入辽宁市场,从世界市场拿到我们所需要的资金、技术、人才、物资;另一方面,把具有辽宁独特优势的生产要素推向国际市场。充分发挥辽宁工业基地实力雄厚、各类人才比较齐全、交通运输便利等优势,吸引国际跨国公司或集团来辽宁投资,同时支持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到境外投资,兴办各类企业。要特别鼓励大中型企业,利用自己的技术、设备、人才优势,参加国际经济合作与分工。通过扩大国际综合产品零部件的生产和出口,使辽宁在国际生产中占据应有的位置,进入国际经济的大循环。

三、第二次创业的重点

振兴辽宁,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但要抓住重点。辽宁第二次创业的重点:一是搞活大中型企业;二是放手发展非国有经济;三是搞好以大连为龙头的对外开放;四是加强经济基础的建设。

(一)搞活大中型企业。

辽宁是全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最集中的省份,大中型企业占全国的1/10,产值、利税占全省的60%,其产品关系国计民生。目前,大中型企业机制不活、效益不好,使辽宁经济发展陷入被动,而且影响全国的经济建设。我们喊了十几年搞活大中型企业,但至今还为大中型企业问题所困扰。根本原因是以往的改革绕开了产权制度问题。实践证明,这个问题不解决,产权制度不明晰,大中型企业难以搞活。因此,建议对少数盈利状况好、管理效益高、符合产业政策方向的大型企业,直接改组为国家控股或参股的股份制有限公司;对大部分符合产业政策的竞争性企业,改组为国家与其他多个法人出资的有限责任公司;特殊行业可改为国家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对中小型国有企业,则采取租赁经营、承包经营、出售、租售结合等办法进行改造,也可实行股份合作;对长期经营不善、产品无销路、资不抵债、无法通过其他途径改造的国有企业必须依法实行破产。除必须由国家直接调控的外,对大中型企业可因厂制宜,采取不同形式。哪一种形式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采取哪种形式。

(二)放手发展非国有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非国有经济不受国家的直接干预,在发展市场经济中机制最灵活,最适宜随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只要我们制定好政策,就会出现跳跃发展,而国有经济发展了,既能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也可为老企业的休养生息积蓄后劲。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近几年来,辽宁乡镇企业发展势头很猛,1993年产值已达1464亿元,增长速度高达71%。1992、1993年辽宁财政收入增长的70%是由乡镇企业等非国有经济提供的。今后要制定鼓励政策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有可能成为辽宁第二次创业的一支主力军,从而带动农村经济向工业化、城市化发展。

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随着辽宁经营机制的转换、产业结构的升级,一大批民营科技企业群雄崛起,大多是由一些年轻有为的科技工作者领创,以高新技术产品起家,规模越来越大。机制之活、水平之高、效益之好,是辽宁未来经济发展的希望,使人们看到了第二次创业的曙光,1993年全省民营科技企业约有6000家,产值25亿元,成为辽宁第二次创业的生力军。

大力发展新兴的第三产业。向市场经济转变,参与国内外竞争,信息至关重要,辽宁要大力发展以信息、金融等为代表的新兴第三产业。

大力发展外国独资、中外合资合作等各类型的企业。

(三)抓好以大连为龙头的对外开放。

以大连为龙头,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努力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发展新格局。大连采取经济特区的模式、办法和思维方式,发挥其优势,形成以大连保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国家旅游度假区为前沿,以沈大高速公路沿线的城市为依托的对外开放带,从而带动全省乃至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

(四)建立具有较强适应力的经济基础。

支持企业创新与竞争需要有较强适应力的经济基础,包括高适应性的人力资源、可利用的技术、易于取得的资本、先进的基础设施、良好的税收环境等。

第二次创业的国内外环境

辽宁第二次创业不仅仅是90年代的任务,而且是一项跨世纪宏伟工程。因为机制的转换、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是短时间能取得明显效果的,辽宁第二次创业初步预测要用10-15年的时间,方能见到明显成效。

一、第二次创业的国际环境

(一)世界经济发展区域化、集团化,对辽宁第二次创业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从目前和发展趋势看,世界经济发展正在形成三大区域集团。一是欧共体将建成一个没国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人员自由往来、劳务和资本可以自由流动的地区,形成欧洲内部的统一大市场。二是美国和加拿大已经签约,统一两国市场,10年内经过努力,双方废除一切产品的关税。美国又和墨西哥进行自由贸易谈判,加拿大也加入,从而进一步形成与欧洲大市场相抗衡的“北美经济圈”。三是日本也在加紧筹划“东亚经济圈”。三大区域集团的形成和发展,将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集团内部市场的调整有可能给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包括辽宁第二次创业在内,提供贸易创造的机会。

(二)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大调整,给辽宁第二次创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由于新技术革命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产业结构的大调整,一些发达国家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便在未来的竞争中捷足先登,抢占市场,同时把高耗能、污染大的初级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90年代,微电子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新能源技术将取得重大突破,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转化为经济效益的周期将进一步缩短。国际贸易中粗放型的经营方式将被集约型所取代,对商品质量、规格、智能化的要求更加严格,小批量、多品种的经营更为广泛,这对辽宁第二次创业,发展外向型经济,走向国际市场,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

(三)东北亚地区的合作,为辽宁第二次创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东北亚地区的合作日趋密切,这为辽宁第二次创业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辽宁在东北亚的合作中有很多优势。包括:区位优势,优质廉价的劳动力优势,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科技力量较强。辽宁的投资环境有很大改善,也吸引了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投资。

二、第二次创业的国内环境

(一)各省市之间竞争日趋加剧。

目前,在国内市场上辽宁是腹背受“敌”,两面夹击:一是南方一些省市利用开放先行的机会,基础工业发展很快,使辽宁的原材料工业竞争对手越来越多,越来越强;二是广东、上海等省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而辽宁刚刚起步。

(二)中央改革政策的发展趋势对辽宁是有利的。

预测今后中央改革政策大体围绕三条主线进行。一是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框架,即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旨在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二是建立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三是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框架,主要包括医疗、养老、保险、住房等,这会有助于企业分流富余的劳动力,减轻企业的负担。

(三)“复关”将会给辽宁第二次创业带来机遇和冲击。

为了给“复关”铺平道路,中国同美国达成了中美市场准入备忘录,详细规定了中国对美国44大类799种商品的市场准入时间,现在已经生效。从1992年底开始,中国已经陆续对美国的一些商品开放了市场,1997年底将全部开放。“复关”后,这个时间表对其他缔约国也同样有效。从时间表可以看出,“复关”后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将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绝大多数商品准入时间集中在1993-1995年;二是市场准入的产品集中在传统产业上。

辽宁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的比重大,是“复关”后受冲击大的省份之一。综合各种因素的作用,“复关”后在辽宁的市场上将会出现一个由外国商品形成的持续3-4年的冲击波。在这股冲击波的作用下,辽宁市场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的技术改造,都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第二次创业成功的新因素

辽宁第一次创业成功的关键,是辽宁丰富的资源与国家大量的资金投入相结合。这两个决定性条件在第二次创业中已经不复存在,至少说已起不到决定性作用了。

那么,取得第二次创业的成功的新因素是什么呢?

世界上区域经济发展最成功的地区如日本的大阪、美国的洛杉矶、意大利北区等主要是靠有驱动力的产业群和高度适应力的经济基础。

辽宁国民生产总值构成 %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78年14.2 71.014.8

1985年14.8 64.920.3

1990年17.5 56.026.5

1992年15.0 57.227.8

辽宁劳动力构成 %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78年47.4 34.618.0

1985年35.9 41.023.1

1990年34.0 41.025.0

1992年33.3 40.726.0

辽宁工业总产值构成 %

轻工业重工业

1978年26.3 73.3

1985年30.4 69.6

1990年32.6 67.4

1992年31.8 68.2

辽宁各种经济类型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 %

国有工业集体工业其他工业

1978年83.6 16.4

1985年73.4 23.63.0

1990年68.1 26.85.1

1992年70.3 23.26.5

全国及部分省份劳动力文化程度构成 %

大学本科大学专科中专专科高中初中

全国 0.661.21 2.07 9.0032.31

辽宁省1.232.42 3.11 12.50

45.54

广东省0.631.28 1.93 11.39

34.13

山东省0.380.91 1.83 7.9734.79

江苏省0.601.22 1.68 9.9435.19

辽宁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在全国各省份中的位次(1992年)

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重(%) 位次

化纤

17.08万吨8.0 4

合成纤维

14.62万吨7.8 4

纱 20.10万吨4.0 9

化纤布 1.09亿米 5.1 6

呢绒

1672.67万米 4.9 5

丝 0.19万吨 2.6 7

机制纸及纸板

79.14万吨4.6 8

自行车 125.87万辆

3.1 10

表 362.85万只

4.2 7

手表

359.85万只

4.2 7

日用精铝制品

0.53万吨 6.5 4

灯泡

1.54亿只 4.7 7

原盐

293.33万吨

10.33

罐头

8.85万吨 3.9 8

饮料酒 100.22万吨

5.7 5

啤酒

78.54万吨7.7 3

收音机 68.59万台4.2 5

录音机 43.45万台1.3 6

电视机 73.18万台2.6 10

原煤

0.54亿吨 4.8 7

原油

1387.82万吨 9.8 3

内燃机商品量

575.03万千瓦 6.2 5

天然气 21.10亿立方米13.43

发电量 489.06亿千瓦小时 6.5 2

生铁

1262.72万吨 16.61

钢 1349.87万吨 16.71

成品钢材

1082.29万吨 16.21

铁合金 20.31万吨7.7 3

焦炭

807.54万吨

10.12

机制焦炭

805.96万吨

14.41

水泥

1644.39万吨 5.3 8

平板玻璃

1188.45万重量箱 12.72

硫酸

86.21万吨6.1 7

纯碱

72.42万吨15.92

烧碱

29.68万吨7.8 4

化学农药

1.50万吨 5.3 9

塑料

29.96万吨9.1 7

轮胎外胎

311.05万条

6.0 4

交流电动机 532.64万千瓦 10.22

金属切削机床

2.15万台 9.4 3

汽车

6.08万辆 5.7 8

载重汽车

3.13万辆 6.6 6

拖拉机 0.12万台 2.1 9

(14.7千瓦及以上)

产业群由相关产业的企业组成,企业之间自由地合作与竞争,从而推动对方满足更高的标准。世界上成功的产业群具有共同的特征:企业类别多样化、国际联系广,企业经营灵活,企业之间关联度高、竞争性强、供给渠道畅通。

辽宁第二次创业就是要塑造这样有驱动力的产业群。企业类别多样化,辽宁在这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辽宁具有20多万个大中小不同类型的多样化企业。而且随着对外开放,企业同国际交往日益增多,表现为进出口贸易发展较快。但大多数企业还不能直接与国际市场接轨,而是委托外贸公司代理,这样工业企业通过产品外销而获得市场和竞争对手的精确和及时的信息的障碍仍然很大,企业经营的灵活性、企业之间的关联度等,距形成有驱动力的产业群的要求差距很大。因此,以增强企业竞争力为核心,形成具有驱动力的企业群,是辽宁第二次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企业强有力的竞争力需要有高度适应力的经济基础的支持。企业为了确保自己的竞争能力,要依赖于地方政府在人才资源方面的支持性政策,如教育、培训、社会福利、劳动力流动等;依赖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能够提供促进新产品开发、改进设备、工艺、提高服务能力等方面的高质量的科技成果;依赖金融机构提供充分的可利用的资金;依赖于先进的、具有高效的基础设施,如交通、能源、水源等;具有稳定的良好的政策环境,特别是可靠而稳定的税收政策。辽宁的经济基础与全国相比是比较好的,然而其灵敏性差,远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保证企业竞争获胜的需求。所以,提高经济基础的适应度、灵敏性,也是辽宁第二次创业成功的保证。

总之,借鉴国外区域经济发展成功的经验,从辽宁第二次创业的任务和目标要求出发,第二次创业要取得成功,必须创造更加积极的企业动力和适应性强的经济基础两大新优势,也是辽宁第二次创业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标签:;  ;  ;  ;  ;  

辽宁:二次创业战略_技术创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