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康复医院 150018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肱骨近端骨折术后肩功能康复中应用运动疗法的临床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4月~2017年3月115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其入院顺序分成A组55例和B组60例, A组给予常规疗法, B组给予运动疗法。比对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前后肩关节功能评分差异。结果 干预前, 两组患者在肩关节评分及功能等级评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A组肩关节功能评分(84.7±3.7)分, 优良率为67.3%, 均明显低于B组的(94.4±3.0)分和95.0%,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康复训练时予以运动疗法, 可有效促进其肩关节功能恢复,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肩功能康复;运动疗法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value of exercise therapy in the rehabilitation of shoulder function after operation of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 Methods 115 cases of proximal humerus fracture were selected from April 2015 to March 2017, and the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admission, 55 cases in group A and 60 cases in group B, group A were given routine therapy, and group B was given exercise therapy. The difference of shoulder function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was compared. Results before intervent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assessment of shoulder joint score and function grade (P>0.05), and the score of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84.7 + 3.7) in group A was 67.3%,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group B (94.4 + 3) and 95%,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exercise therapy for rehabilitation of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shoulder function,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word]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 shoulder function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therapy
肱骨又称为上臂骨, 是临床最常见的骨折位置, 可见于各个年龄段。肱骨骨折多由直接或间接暴力引起, 以肱骨干骨折、髂上骨折及外科颈骨折为主[1], 对患者肩关节功能影响较大。本次研究为探讨运动疗法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肩关节功能康复的临床应用价值, 选取11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现报告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11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均通过X线检查, 被确诊为肱骨近端骨折。本次受试患者中男69例, 女46例;年龄20~64岁, 平均年龄(46.3±5.8)岁;致伤原因:跌伤44例, 坠伤36例, 交通事故30例, 其他5例;Neer分型:Ⅱ型骨折35例, Ⅲ型骨折33例, Ⅳ型骨折32例, Ⅴ型骨折15例。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成A组55例和B组6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标准 ①符合肱骨近端骨折相关诊断标准者;②Neer分型Ⅱ~Ⅴ型者;③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 3 排除标准 ①中途退出治疗者;②临床病历资料不全者;③意识不清或精神障碍者。
1. 4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采用不同康复训练方案。A组给予按时给药、体征监测、医嘱传达、饮食干预、病历记录等常规干预措施;B组在上述基础上予以运动干预方案:①术后1~2 d的运动干预:在患者充分了解术后运动的重要性后, 对初次骨折患者予以运动指导, 以张手、握拳练习为主。指导患者尽可能张开手掌, 用力握拳, 以2~3 s为间隔, 重复上述动作, 持续5~8组/d;②术后3~7 d的运动干预:持续张手握拳训练, 每日练习组数增加至8~10次, 中途可短暂休息;新加入腕关节屈伸练习, 最大范围内活动腕关节, 以20次为1组, 行3~4组/d;加入肢前屈上举训练, 屈肘练习上举姿势, 每次上举维持5 s, 以3次为1组, 练习1~2组/d;③术后2~6周:坚持张手握拳练习、腕关节屈伸练习、肢前屈上举练习, 加入耸肩练习, 耸肩后维持2~3 s, 后放松, 重复20~30次/组, 2~3组/d;④术后7~12周:加入外旋训练、内旋训练, 患肢横过面部触摸患侧肩胛, 15次/组, 2组/d。
1. 5 观察指标 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 比对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前后肩关节功能评分差异。
1. 6 评估标准
1. 6. 1 Neer分型标准[2] 参考《肱骨近端骨折的Neer分型》中相关标准。
1. 6. 2 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3] 分为“疼痛、活动水平、娱乐限制、睡眠质量、无痛活动到达位置、前举、外展、外旋、内旋”等多个评分项目, 以70分为界限, 优:90~100分;良:80~89分;可:70~79分;差:<70分。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 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前, 两组患者在肩关节评分及功能等级评估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A组肩关节功能评分(84.7±3.7)分, 优良率为67.3%, 均明显低于B组的(94.4±3.0)分和95.0%,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小结
本次研究为探讨运动干预方案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康复应用价值及对肩关节功能恢复影响情况, 选取115例患者为受试对象, 发现康复阶段予以运动练习的B组患者, 肩关节功能评分由干预前的(72.3±5.7)分提高至(94.4±3.0)分, 大部分患者均由可、差级别提高至优、良等级, 其临床优良率达到95.0%, 明显高于为实施运动干预的A组患者, 说明分阶段采取运动康复训练, 可在循序渐进中帮助患者改善肩功能, 促进其恢复正常运转状态, 提高患者预后质量。石恩东等[4]也在其报告中得到类似结论, 其指出术后使用运动训练方案需遵循适度、循序渐进、实事求是的原则, 切勿在患者疼痛忍耐最高限度外强迫其实行运动训练, 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不适症状, 需立即停止训练并进行综合检查。作者认为此方案适用于65岁以下的青年及中年群体, 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群体临床干预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以免在训练过程中引发断端二次骨折或造成其他患处骨折情况。
综上所述, 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康复训练时予以运动疗法, 可有效促进其肩关节功能恢复, 对其预后提升有利,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闵华.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及其肩关节功能的术后恢复.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1, 34(11):69-70.
[2] 严广斌.肱骨近端骨折的Neer分型.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1, 5(2):141.
[3] 白露, 王天兵, 张培训, 等.三种评分系统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功能评价作用的多中心回顾研究.中华外科杂志, 2012, 50(4):318-322.
[4] 石恩东, 张凯, 林永杰, 等.康复治疗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肩关节功能的影响.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2, 34(1):59-61.
论文作者:张鑫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6
标签:肱骨论文; 肩关节论文; 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功能论文; 近端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3期论文;